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差額補足函的法律效力

差額補足函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9-12 21:57:25

Ⅰ 差額補足和流動性支持函的法律性質

一、差額補足或流動性支持的表現形式
(一)以幾份上市公司公告為例:
1.萊茵置業關於為全資子公司南京萊茵達置業有限公司提供差額補足義務及擔保的公告(編號:2010-049):
?如果南京萊茵達沒有足額支付行權保證金及行權價款則公司對應付未付的差額部分為南京萊茵達提供差額補足義務?
2.世聯行關於對深圳世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公告(編號:2014—073):
公司同意就??等協議約定下的,贛州遠發應收取的中間分配收益以及投資本金提供及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3.建業地產須予披露交易訂立流動性支持協議:
當差額支付機構無法履行或全面履行差額支付及營運流動性支持承諾函項下的責任時,建業中國須履行流動性支持協議項下的義務並向流動性支持監管賬戶支付相關的差額。
(二)訴訟案例
1.北京市二中院(2014)二中民(商)初字第11032號判決:
「涉案《合作框架協議》及《資金信託合同》均約定,金谷信託公司有權自行決定本期信託計劃期限順延;順延期間由擔保公司履行承諾先行償付貸款本息,若優先順序信託本益及應付未付的信託費用(含信託報酬)仍未得到足額支付,由次級投資人(即浙江優選公司)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2.上海浦東人民法院(2015)浦民一(民)初字第30542號判決:
「被告向原告出具不可撤銷保證函,承諾在保證本金安全,且其收益若未達到合同中相應的稅後預期收益情況下,不論發生任何形式,被告均承擔差額補足責任。??現被告保證付款的期限已到期,應當履行付款責任。」
二、差額補足或流動性支持措施的性質及探討
(一)構成保證條款
根據最高院的判決,如承擔人承擔債務的意思表示中有較為明顯的保證含義,可以認定為保證(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終字第200號民事判決書)。而根據《擔保法》第6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
從浦東法院30542號判決、北京二中院第11032號判決及萊茵置業、世聯行公告可見,有關案例中差額補足義務人提供了明顯的保證承諾,即明確約定當債權人未獲得債務人約定還款的情況下,義務人保證承擔對未清償債務的差額予以償付。
(二)構成並存的債務承擔
根據《合同法》第84條:「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根據本條規定,債務轉移可以是全部轉移,也可以是部分轉移。在債務全部轉移的情況下,原債務人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合同關系,而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承擔合同義務,學界將此稱之為免責的債務承擔,即指債務人經債權人同意將其債務全部轉移給第三人承擔,債務人不再承擔履行債務的責任。在債務部分轉移的情況下,債務人並沒有脫離原債權債務關系,而是加入了第三人與債務人共同向債權人承擔債務,故學界將此種方式稱之為並存的債務承擔,即指第三人自願加入與債務人共同對債權人履行義務,債務人的責任並未免除。
如債權人與差額補足或流動性支持義務人通過協議明確了相關事項,則無太大問題;但如果義務人單方做出承諾且債權人無明確意思表示認可的,則可能存在效力不確定問題。即債務承擔的承諾如果是在債務人違約前做出,那麼債務人是否違約及未能償付的金額是不確定的,也就是債務是否轉讓及轉讓多少並未確定,這種情況下債務轉讓如無事先約定,則在出現債務違約情況後,義務人反悔並以債權人並無同意的意思表示為由認為轉讓無效,導致債務承擔效力不確定。

Ⅱ 差額補足和流動性支持函的法律性質主要可能有哪幾種

法律分析:(一)如有既存之債權債務關系,差額補足/流動性支持義務人有承擔保證擔保的意思表示,則差額補足/流動性支持的法律性質可認定為保證擔保。

(二)如有既存之債權債務關系,差額補足/流動性支持義務人有加入債務或與債務人共同承擔債務的意思表示,則差額補足/流動性支持的法律性質可認定為債務加入。

(三)如無既存之債權債務關系,差額補足/流動性支持義務人有在特定情形下支付特定金額的意思表示,則差額補足/流動性支持的法律性質可認定為單方負擔行為。

法律依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第九十條 信託文件及相關合同將受益人區分為優先順序受益人和劣後級受益人等不同類別,約定優先順序受益人以其財產認購信託計劃份額,在信託到期後,劣後級受益人負有對優先順序受益人從信託財產獲得利益與其投資本金及約定收益之間的差額承擔補足義務,優先順序受益人請求劣後級受益人按照約定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信託文件中關於不同類型受益人權利義務關系的約定,不影響受益人與受託人之間信託法律關系的認定。

Ⅲ 函有法律效力

律師函並不是真正有效,具體還要法院的認可,如果法院不認可,則是無效的律師函。版

律師函的權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律師函必須要有律師簽章和蓋章,代表對此函負有法律責任,如無則為偽造。如受到威脅、恐嚇、損失等,可向公安機關報警,追究委託人以及律師的責任。

(3)差額補足函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律師函的聯系方式包括發函律師的聯系方式及委託人的聯系方式。聯系方式一般包括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發函律師的姓名、電話號碼、郵箱、傳真號碼、聯系地址和郵編等。這樣方便對方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我方取得聯系。

實務中也有隻寫發函律師聯系方式的,這樣對方就可以直接跟律師溝通,律師再把溝通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委託人,這樣律師的工作就有形化了。如果對方直接跟委託人聯系,律師還得從委託人那獲得信息,那就比較被動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律師函

Ⅳ 差額補足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一部分差額補足承諾是承諾人直接承諾在債務人未能按照約定支付應付本息的,由承諾人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由於差額補足承諾是承諾人與債權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認定差額補足承諾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Ⅳ 函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律師函並不是真正有效,具體還要法院的認可,如果法院不認可,則是無效的律師函。律師函的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律師函必須要有律師簽章和蓋章,代表對此函負有法律責任,如無則為偽造。如受到威脅、恐嚇、損失等,可向公安機關報警,追究委託人以及律師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二十八條 律師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委託,擔任法律顧問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當事人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指派,擔任辯護人,接受自訴案件自訴人、公訴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委託,擔任代理人,參加訴訟;

(四)接受委託,代理各類訴訟案件的申訴;

(五)接受委託,參加調解、仲裁活動;

(六)接受委託,提供非訴訟法律服務;

(七)解答有關法律的詢問、代寫訴訟文書和有關法律事務的其他文書。

Ⅵ 對賬函的法律效力

對賬函的法律效力如下:1、有效地證明了交易關系的存在;2、有效地證明了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3、可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如果債權人向債務人發了對賬函,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從法律上看,對賬函至少具有三個方面的法律效力,有效地證明了交易關系的存在;有效地證明了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一份經過相對方有效確認或者部分確認的對賬函相當於欠條;可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因此,一份表述恰當的對賬函還可能引起訴訟時效的中斷。企業對賬單中對方財務人員簽字並加蓋合同專用單,這種對賬單具有法律效力。對方公司在收貨確認單上加蓋公章及收貨人員的簽字,系對方公司的認可已經收到貨物的民事法律行為,該憑證可以作為追討貨款的直接有效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合同沒簽字有效嗎
只有一方當事人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如果一方當事人履行了合同主要義務並且對方所接受,該合同成立,而不管接受方是否也履行了其相應的義務;只有一方當事人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如果一方當事人履行了合同主要義務但不被對方所接受,該合同不成立;只有一方當事人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但是雙方當事人都沒有履行了合同主要義務,該合同不成立。

熱點內容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發布:2025-01-18 18:31:50 瀏覽:787
合同法司從合同的效力 發布:2025-01-18 16:27:45 瀏覽:469
職業道德自查自糾 發布:2025-01-18 15:33:54 瀏覽:125
環境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8 15:32:32 瀏覽: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發布:2025-01-18 14:58:08 瀏覽:840
公司法律風險解決方案 發布:2025-01-18 14:45:04 瀏覽:605
兩項新民法 發布:2025-01-18 13:43:27 瀏覽:491
民法115條 發布:2025-01-18 13:40:23 瀏覽:128
人民法院錯案追究 發布:2025-01-18 13:21:33 瀏覽:81
治安處罰條例新 發布:2025-01-18 12:48:20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