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隱性采訪的法律效力
㈠ 隱性采訪到底好不好
目前,在我國,隱性采訪被越來越多地運用於新聞實踐中,尤其是涉及輿論監督以及揭露社會陰暗面的電視新聞報道。如中央電視台的《新聞30分》、《焦點訪談》、《新聞調查》、《每周質量報告》、《法治在線》等欄目,就經常使用這種報道方式。各省級電視台近年來也開始配備隱形攝像機,用於隱性拍攝。
這就顯示了隱性采訪存在需要的現實性,但我們必須考慮到它的隱患,在使用時盡量減少發生。社會上,沒必要大張旗鼓地提倡或是反對。
隱性采訪在現實社會中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記者有意隱瞞身份出現在新聞事件現場。如《南方周末》對安徽等地的劣質醫療器械地下銷售窩點進行暗訪,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與犯罪嫌疑人「洽談生意」。如果不是這樣,記者就無法拿到真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第二,記者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采訪,這種采訪當然也沒有得到采訪對象的許可。例如中央電視台關於湖北省公安縣自來水公司弄虛作假多收水費的揭露性報道,記者巧施計謀,偷拍到了自來水公司到賓館向記者行賄的全過程,成為經典之筆。當然,這雖然不是很厚道,但也出於無奈,倘若這個社會不需要採用隱性采訪,不存在采訪對象顧慮擔憂的情況,什麼黑暗面都不怕曝光,光明正大的干著非法或不道德的勾當,而不懼怕社會監督和社會輿論,那這個社會豈不是更可怕?
在我國的新聞實踐中,適當搞一些隱性采訪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隱性采訪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公眾利益,甚至侵犯公民合法權益。
隱性采訪把握不當,有可能違反職業道德。《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和聯合國制定的《記者行為原則宣言》都有明確規定,雖沒明確說不能搞隱性采訪,但至少可以將那些條文看作是對隱性采訪的某種限制。在我國的電視新聞隱性采訪中,記者有意設置陷阱進行誘拍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還有一些隱性采訪因為違反了人類基本道德和良知而引起爭議。例如有一幅獲普利策新聞獎的照片展示出這樣一幅情景:在非洲乾旱的大地上,一隻窮凶極惡的禿鷹兇狠地盯著一個快要餓死的孩子,等待著吞食這孩子的屍體。這一新聞圖片顯然是偷拍的,盡管它具有震撼力,但多少顯得不太人道。
隱性采訪極易侵犯個人隱私及其他權利。我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他人侵害。在新聞實踐中,公開場合下的隱性采訪更多的是侵犯他人的肖像權。這點尤其需要注意。公開場合下的隱性采訪有時也會侵犯公民隱私權,如交通事故中親人過於悲痛時的失態表情,公開場合下戀人過於親密的肌膚之親,在報道時都要慎重考慮。
當隱性采訪這種特殊的采訪方式被恰當地採用的時候,對一些「不良公民」造成的心理威懾無疑是十分巨大的,同時公眾的正當利益也就因此而得到多一份保護;但是,如果隱性采訪被濫用,也將會危及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任何一個社會都不會容忍存在一個特權階層對其公民的生活進行不受任何限制的監視。
有些隱性采訪是針對違法犯罪事實的,對這類隱性采訪記者也要慎重行事。如果這種犯罪足以使大多數人的利益受到傷害,如果對這些犯罪行為的曝光足以使公眾免受類似的傷害,那麼進行隱性采訪、予以曝光是必要的,否則就沒有必要。
我覺得隱性采訪有其弊端,但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有著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土壤。我們能做的唯有在不得不採取隱性采訪的情況下,將它的不足降到最低。
㈡ 記者未經當事人同意就將當事人的事情登上報紙,是否違反有關規定
新聞侵權是指新聞報道主體違反新聞法規和其他法律規范,通過新聞傳播媒介,在新聞采訪、製作、刊播過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實或過失報道等形式,向公眾傳播內容不當或法律禁止的內容,從而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人格權造成不法侵害的行為。包括侵犯他人名譽權、侵犯他人隱私權、侵犯商譽權、侵犯他人肖像權及記者的職務犯罪行為等。下面談談如何防範新聞侵權。
1.要抓准問題,慎選輿論監督的選題。報紙開展批評報道,必須注意掌握好黨的方針、政策,抓住當前一些與黨和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開展輿論監督,有選擇地抓准問題開展批評報道,而不是事無巨細地把群眾對社會上的不滿情緒都端到報紙上。主流媒體特別是黨報在廣大讀者中享有較高的信譽,每天接到大量群眾來信、來電和來訪,這些來訪者大多要求把他們反映的問題在報紙上登出來,如果報紙的輿論監督對所有這些問題都實行干預,既不必要,事實上也很難辦到。相反,言多難免有失,如果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就可能惹上官司。
2.要善於從可靠的渠道獲得權威消息。1998 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依職權製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作的報道,其報道是客觀准確的,不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推而廣之,獲得權威消息的渠道包括:(1)各級國家機關在職責范圍內所出的文件、報道,以及向社會或新聞機構發布的消息;(2)國家授權新華社發布的消息;(3)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正式講話;(4)政府發言人的發言;(5)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在人代會和政協會上就有關事宜所作的發言或書面材料;(6)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的講話或報告。
3.記者在采寫報道過程中應實事求是,做到不獵奇、不媚俗。在輿論監督工作中,不少記者特別是年輕記者熱情高、干勁大,這固然很好,但也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記者為曝光而曝光,對問題只停留在揭露上,而沒有做進一步的思考;有的記者在批評報道的情緒表達上,把自己當成正義的化身,採用「青天式」手法,只顧自己出氣,影響了客觀對待批評對象;更有甚者,為追求所謂「轟動效應」、「吸引眼球」,不惜編造假新聞,最終導致自己身陷囹圄。北京電視台「紙餡包子」事件、網上盛傳的「史上最毒後媽」事件等,都是讓人深思的例子。
4.准確運用語言。記者,就是「記錄的人」。這里的「記錄」,不是單純的「傳聲筒」,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上融入記者的思想和主觀能動性。但是,這種能動性不能超出其意義進行不自然的發揮,以致變更甚至歪曲了「發言人」的意思。記者通過輿論監督伸張正義,首先要熟知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新聞職業方面的有關規定,不主觀捏造事實,而這一切均是通過文字的控制和表達,所以語言文字的規范尤為關鍵。輿論監督報道要做到敘述平實,不誇大事實、不添枝加葉、不妄加評斷。比如報道某個勞模犯有某些錯誤,便說他是「假勞模」,是通過騙取他人的信任獲得的。雖然報道的都是事實,但輕易用「假」字、「騙」字,就會引起不良後果。還有法律上的一些術語不可亂用。比如,對偵查中的嫌疑人一律稱為「犯罪嫌疑人」,不得稱「案犯」、「人犯」;對起訴中的嫌疑人一律稱為「被告人」,不得再稱「罪犯」,等等。有些報道還輕易使用貶低他人人格的文字,如「心術不正」、「居心叵測」等,也往往會構成侵權。此外,要對整個監督稿件的邏輯性和語言文字上的邏輯性進行把關,注意前後時間、事態發展、同一方多個被采訪人的語言是否矛盾,一旦出現矛盾,報道自身就站不住腳,形成漏洞,吃新聞官司也就在所難。
5.謹慎使用不公開身份的隱性采訪。隱性采訪在我國現行的法律制度中尚屬空白。在暗訪中,記者不應裝扮成代表國家行使公共權力的人員、違法犯罪的「嫌疑人員」、改變其固有自然性別角色的人員。記者應以觀察者或是一般性的第三者身份介入,不應成為新聞事件的決定性力量,更不能幹涉事件的發展、影響事件的進程(制止犯罪除外),不能有製造新聞的嫌疑,影響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記者在公共場合將所看到的或所聽到的記錄下來,不存在「偷拍偷錄」的侵權行為,可以免責;但是在私人場所將所看到的或所聽到的記錄下來,必須徵得當事人同意,否則即為侵權行為。中央電視台對隱性采訪就有嚴格而明確的規定:一、有明顯的證據表明,某行為是嚴重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二、沒有其他途徑可以收集材料;三、如果暴露記者身份難以反映真相;四、經製片人同意。
綜上所述,在認清新聞侵權典型形態的基礎之上,正確防範新聞侵權事件的發生,應當是每一家新聞媒體及其新聞人關注和警惕的問題。
㈢ 電視隱性采訪的積極意義
隱性采訪在新聞實踐中越來越多地運用,尤其在廣播電視媒體中,應用率非常高。有學者稱,這種采訪方式「已經成為焦點類節目的有力武器」。①但是,隱性采訪是否有悖於我國的道德規范,是否有悖於《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中「通過合法和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尊重被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的規定,在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
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曾經做過電視記者的倫理學教授海曼認為隱性采訪的存在是必要的,應該提倡。②
隱性采訪令采訪對象處於「不設防」境地,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實和真相,從而有效地突破顯性采訪的封閉性和新聞事實的隱蔽性,采訪鮮活有力的第一手資料,最大限度地向受眾提供客觀公正的原生態新聞。
隱性采訪一般是對非道德行為的采訪。尊重從事非道德行為的被采訪者拒絕采訪的聲明,實質是尊重被采訪者的非道德行為,這是有違社會公共道德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規定:「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思想和行為,勇於批評、揭露違背人民利益的錯誤言行和消極腐敗現象,積極發揮輿論監督作用。」隱性采訪並沒有違反「尊重被訪者的聲明和正當要求」的規定,反而維護了主流社會的道德理想。2002年3月全國九屆人大會議上,翁維權等34名全國人大代表遞交227號議案——《關於「電視暗訪」應當立法的議案》中提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先進的設備採用隱蔽手段在未經他人同意下進行的所謂『電視暗訪』已被有關部門應用。在我國主要用於一些違法違紀事件,其新聞監督、提供證據等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並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今後應當有序地開展,並不斷加以完善。」
隨著媒體生存壓力的不斷加大,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隱性采訪是新聞媒體在新聞競爭中克「敵」制勝的法寶。隱性采訪將不為平常人所知的「內幕」原原本本地展現,滿足了受眾好奇探究心理的同時,也獲得了受眾的青睞。
因此,隱性采訪的存在既有必要性又有合理性。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制的健全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隱性采訪在新聞采訪中具有的獨特優勢將會得到充分展現。
既要開放又要約束
隱性采訪能產生一系列正面作用,但是隱性采訪也會成為居心叵測者獲取利益、政黨之間相互攻擊的工具,其操作不當會給利益相關者帶來傷害,媒體及記者也容易惹上官司。歷史上曾經撼動美國政壇的「水門事件」、「柯林頓緋聞案」等,都是由記者通過隱性采訪向公眾披露的。③
隱性采訪中經常會涉及公民的名譽權、隱私權、姓名權、肖像權等一系列人格權利,記者採取的手法不當,很容易觸犯被采訪對象的相關權利,使被采訪對象感到利益受到侵犯。1998年,某青年報「圖文並茂」地推出記者暗訪京城多家影院出現的「陪看女」現象的報道。記者對這一社會丑惡現象的揭露是積極的,也是受眾樂於接受的。但問題出在記者提供的圖片內容並非「陪看女」、「陪看」及其他有惡劣影響的行為,而只是「陪看女」的個人肖像。這樣的圖片起不到揭露的作用,卻明顯地侵犯了個人的肖像權。
隱性采訪既容易對媒體最為看重的形象和信譽造成一定的傷害,也會因采訪不當傷害公眾利益。2001年8月17日,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播出了一期題為《親歷盜墓》的節目。兩名記者為弄清非法倒賣文物的情況,喬裝成文物販子,跟隨盜墓賊偷拍了一座西漢古墓被盜掘的全過程。盜掘出西漢時期的13件文物。雖然,事後記者將這13件文物捐給了陝西省文物局,但是,古墓造成的損害已經不可修復。記者在采訪活動中無疑侵害了公眾的利益。
正因為隱性采訪能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法律、新聞媒體、新聞記者等必須對隱性采訪進行一定的限制與約束。
不論是隱性采訪還是顯性采訪,本身並不存在正當與否的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把握好了,隱性采訪可以成為輿論監督的有力武器;把握不好,會成為新聞侵權的罪魁禍首。
恩格斯在駁斥「私事和私信一樣,不應在政治爭論中加以公開」的觀點時說,個人私事一般應受保護,但當私事與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發生聯系時,個人私事就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私事,而屬於政治的部分,應成為歷史記載不可迴避的內容。恩格斯的這一論述為隱性采訪定下了一個原則:公眾利益高於一切,隱性采訪不能損害公眾利益。
既要遵紀守法更要堅守道德
不能與有效法律規范相沖突是記者隱性采訪中具體活動的底線。這類底線意味著記者在具體采訪中不得從事兩類行為:一種是積極主動地參與侵權、犯罪或其他違法活動;一種是唆使、引誘他人從事侵權、犯罪或其他違法活動。某些新聞記者為了完成任務或者采訪到想要的新聞,有時會做出一些「以惡治惡」、誘導被采訪者言行、導演新聞等行為,殊不知自己也成了違法的當事人,嚴重影響了新聞媒體的形象,並產生極壞的社會影響,對於他們的行為,法律是嚴厲禁止的。
我國憲法規定的若干原則,民法通則的基本精神,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法的明確規定,以及保密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中的相應規定,都為記者明確指出了隱性采訪行為的禁區。概括起來,這種禁區有七種情況,即:涉及國家機密、涉及司法秘密、涉及法庭審判、涉及個人隱私、涉及陰私、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涉及商業秘密。其中,涉及個人隱私是隱性采訪最容易觸犯和忽略的領域。
個人隱私是隱性采訪面臨的最危險的法律陷阱。隱私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隱私的主體「不願公開」,而新聞報道特別是隱性采訪的特點是「力求揭露」,一「明」一「暗」,形成強烈的沖突。如果新聞媒體將客觀真實的事實特別是涉及個人隱私的事實進行報道,必然使公民的隱私權受到嚴重的侵害。「陰私案件」,指內容涉及兩性關系或侮辱婦女的刑事案件。如強奸、姦淫幼女的案件,流氓罪中猥褻、侮辱婦女,雞奸案件,以及賣淫等案件。
在進行隱性采訪時,記者要出以公心。出以公心,就是從大局出發、從長遠利益出發,不能因小失大。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應體現為服務於全體公眾的利益。警醒大多數人遠比制止少數人的錯誤更能代表責任心。記者是新聞事件的記錄者,而不是新聞事件的導演者。記者應該抱著「記錄者」的心態出現在新聞的現場,客觀、公正地報道真相,不是為了揭人隱私、攻擊、誹謗和毀人名譽。
㈣ 2、在現行的社會體制中,隱性采訪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隱性采訪把握不當,有可能違反職業道德。《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和聯合國制定的《記者行為原則宣言》都有明確規定,雖沒明確說不能搞隱性采訪,但至少可以將那些條文看作是對隱性采訪的某種限制。在我國的電視新聞隱性采訪中,記者有意設置陷阱進行誘拍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還有一些隱性采訪因為違反了人類基本道德和良知而引起爭議。例如有一幅獲普利策新聞獎的照片展示出這樣一幅情景:在非洲乾旱的大地上,一隻窮凶極惡的禿鷹兇狠地盯著一個快要餓死的孩子,等待著吞食這孩子的屍體。這一新聞圖片顯然是偷拍的,盡管它具有震撼力,但多少顯得不太人道。
隱性采訪極易侵犯個人隱私及其他權利。我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公民的隱私權不受他人侵害。在新聞實踐中,公開場合下的隱性采訪更多的是侵犯他人的肖像權。這點尤其需要注意。公開場合下的隱性采訪有時也會侵犯公民隱私權,如交通事故中親人過於悲痛時的失態表情,公開場合下戀人過於親密的肌膚之親,在報道時都要慎重考慮。
當隱性采訪這種特殊的采訪方式被恰當地採用的時候,對一些「不良公民」造成的心理威懾無疑是十分巨大的,同時公眾的正當利益也就因此而得到多一份保護;但是,如果隱性采訪被濫用,也將會危及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生活秩序。任何一個社會都不會容忍存在一個特權階層對其公民的生活進行不受任何限制的監視。
有些隱性采訪是針對違法犯罪事實的,對這類隱性采訪記者也要慎重行事。如果這種犯罪足以使大多數人的利益受到傷害,如果對這些犯罪行為的曝光足以使公眾免受類似的傷害,那麼進行隱性采訪、予以曝光是必要的,否則就沒有必要。
我覺得隱性采訪有其弊端,但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有著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土壤。我們能做的唯有在不得不採取隱性采訪的情況下,將它的不足降到最低。
㈤ 誰知道突入采訪,外圍采訪,隱性采訪的區別與運用
1.名詞解釋 (1).新聞線索: 是指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的一種信號或簡要的信息。線索是確定選題的具體指向,沿著采訪線索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捕捉到具有一定價值的報道題材,得到好的選題。 (2)新聞敏感: 是記者對社會現象的洞察力,對事物發展變化的反應能力,對新聞線索的辨別能力以及對新聞事實的分析能力的集中體現。 (3)現場采訪: 電視現場采訪是指電視記者(主持人)在新聞采訪現場,手持話筒,面對被采訪對象或攝像機鏡頭,用提問並請對方回答的方式所進行的。 (4)體驗式采訪: 記者以采訪者和當事人的雙重身份直接進入新聞現場,參與事件的過程,親身經歷新聞事件,體驗新聞事實或采訪對象情感生活的采訪。 (5)突發事件采訪: 突然發生,人們缺乏思想准備,也無法預料的,能引起人們極大關注,並對人類社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 (6)突入采訪: 是指在批評或揭露性報道中,為防止批評報道對象因提前得知采訪消息而及早准備、做手腳,掩蓋事實真相、設計應對的方法,甚至躲避、阻撓采訪等情況的發生,記者在未通知采訪對象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在采訪現場或者采訪對象面前,迫使采訪對象在事實面前說出實情,或者通過對采訪對象種種掩飾、迴避、對抗采訪等言行的記錄,來揭示事實真相。 (7)外圍采訪: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直接與采訪對象接觸,而是先從采訪對象周圍或側面了解情況,以幫助記者掌握大量信息和具體細節,面對采訪對象時用切中要害的提問,使采訪對象無法迴避。 (8)隱性采訪: 又稱秘密采訪或暗訪,是指新聞記者在未被采訪對象感知的情況下,運用攝像機、錄音機或照相機等工具,秘密地獲取新聞事實的方法。2.簡答題. (1)新聞線索的特點: a.內容簡單 不夠完整 b.只是信號 不大可靠 c.時間短暫 不夠穩定 d.信息破碎 不成體系 (2)現場采訪的特點: a.采訪的現場性------新聞元素中的「地點」元素 b.時間的同步性-------紀實特徵,提出新聞時效性 c.采訪過程公開--------新聞的現場感和真實感 d.采訪對象具體-------個性特徵明顯 e.采訪手段的綜合性------綜合手段,增強報道感染力 (3)現場采訪按照播報風格可分為幾種類型: 1.宣告式現場報道----- 報道者以新聞現場為背景,面對觀眾宣告正在變動中的事實。 2.講解式現場報道----- 報道者在現場空間走動,對起視覺、觸覺、聽覺、嗅覺所及的事物進行講解介紹,鏡頭流動以她(他)的活動區域和講解的內容為依據,顯得親切自然。 3.交談式現場報道---- 報道者與采訪對象同時出力,圍繞話題一問一答或七嘴八舌或交流探討,把表皮層層剝去,是真相漸漸露出。 4.情節式現場報道----- 這一種把報道者以捲入采訪為主線的活動加以情節化,完整的展示給觀眾的報道方式。 (4)采訪方式的分類: 1.觀察式---- 記者以「生活身份」出現在事件現場或實際生活中,用記者的眼光去觀察面前的一切,記者實際上成了事件的目擊者,所獲得的材料是第一手的,具有相當的可靠性。 2.驗證性----- 記者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模擬成某種需要的社會角色介入事件中,以求查明事實真相。此種采訪,重要的是講求證據的充實、可靠以及現場的參與性。 3.參與式----- 記者通過參與事件,發現新聞,獲得體驗。與觀察式和驗證式不同的是,在此采訪中,記者身份是公開的,即是記者又是參與者。 (5)提問的技巧有哪些: 1.正問法----正面提問、開門見山、直截了當 2.反問法---從事物相反的角度切入問題的提問,具有「正話反說」的意思 3.側問法---從問題的側面切入,運用啟發、引導、的原則,旁敲側擊,促使采訪對象按照記者的提問回答。 4.設問法---記者的問題包含兩種選擇,被訪者選擇其一回答。被訪者所選擇的其實就是記者想要的答案。 ======以上四種是普通電視新聞常用的采訪手法====== 5.激問法---通過一定的強烈刺激的提問,是采訪對象由「要我談」變為「我要談」。 6。誘文法----記者啟發被訪者,就一個話題接二連三展開提問,讓被采訪者陷入不得不回答的境地,從而獲得關鍵性材料。 7.追問法-----記者圍繞談話線索就某一個問難題窮追不舍、刨根問底的連續提問。 8.隱問法------對於有些人,有些問題不方便直接提問,記者要研究采訪對象的心理,把握話語權,是采訪朝著有利於主題的方向發展。3.分析題 1.隱性采訪的幾條原則: 第一,保護未成年人; 第二,保守國家秘密; 第三,非商業性; 第四,尊重個人隱私; 第五,非攻擊性; 第六,避免干預司法、審判。 2.擬定采訪提綱時的問題設計有哪幾種類型: 1。過渡性問題,引入采訪主題或過渡進入另一話題的問題; 2.概括性問題,了解事情情況的問題; 3.中心問題,能夠挖掘時間關鍵要素、反映事物本質的問題; 4.探討性問題,針對一些沒有定論、值得深入的話題,可進行開放式交談的問題; 5.敏感問題,受眾關注程度高,采訪對象出於個人或其他方面原因不願、不便談及但同時對采訪來說又比較重要、非問不可的問題; 6.結束性問題,在采訪結束之前,促使采訪對象回憶、補充內容的問題。 3.采訪之前對采訪對象的背景研究包括: 第一,采訪對象的重要經歷、專業領域、工作狀況、基本觀點; 第二,業務、工作之外的生活和興趣愛好; 第三,工作、生活、經歷中有價值的細節; 第四,時間采訪中采訪對象與事件的關聯及參與程度。 4.新聞敏感在采訪活動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迅速而准確的判斷某一事實的意義; 第二,及時判斷某一事件是否能 引起受眾的興趣 第三,及時判斷某一事件是否新鮮; 第四,系統感知某一事實的深刻影響力; 第五,及時判斷事物的眾多表徵中的價值大小; 第六,迅速判斷事實的可能趨勢。
㈥ 未經當事人同意,記者可以隨便拍攝么
未經當事人同意,記者不能隨便拍攝。
當事人要求記者刪掉可能出現在即的鏡頭的要求,從個人道德方面來說是合理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原因闡述。
工作方面看,拍攝僅僅是為自己的報道服務,因此拍攝的餘地可大可小。餘地大的時候,當事人要求刪除,大不了重拍就是了;餘地小的時候,打馬賽克就好。記者有責任記錄真實事件,當然也有義務保證被拍攝者的隱私。這其實和肖像權沒有關系。
提問者補充說明說到的內容,無非是當事人不懂得溝通,這個時候記者不爽了而已。這個完全可以尋求更多的方式解決。
1、肖像作品的著作權
根據現行《著作權法》第2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6條:「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
因此,無論是否詢問或被發現,個人攝影師對所拍攝的肖像作品擁有著作權。
2、路人的肖像權
根據《民法通則》第100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因此,路人對自己的肖像,擁有肖像權。
3、街拍的肖像作品的權利沖突
在街拍產生的肖像作品中,其實是存在三種權利。一是拍攝人的著作權,二是路人的肖像權,三是肖像作品所有人的所有權。從題目來看,肖像作品的所有權歸屬於個人攝影師。
通說認為,拍攝人的著作權與所有權的行使應當服從路人的肖像權。
《民法通則》第100條已經明確規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使用,包括但不限於展覽、發表、復制、銷售。
不管照片 是不是用作商業用途,只要未經過當事人允許,在公共場合拍攝他人,並將拍攝的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公開傳播,就已經侵犯了他人肖像權。
(6)論述隱性采訪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記者違法拍攝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未經主人允許,進入私人場所進行拍攝。攝影記者無權擅自闖入私人場所並進行強行拍攝和傳播,否則可能面臨雙重指控:侵犯隱私和私闖民宅。
2.隱瞞身份進入私人場所進行偷拍,可能會侵犯隱私權。新聞界有一種時常採用的采訪方法——隱性采訪,在新聞攝影領域表現為偷拍。記者往往以假身份或其他方法獲取主人許可進入,以期達到曝光、揭露或其他報道目的。但如果偷拍的內容是無報道價值、且與公眾利益無關的私生活,傳播了就會有麻煩。
3.身處公共場所,卻以特殊手法拍攝個人隱私,也視為侵權。有時攝影記者雖然身在公共場所,卻利用長鏡頭吊拍私人領地里的個人私生活,這也屬於侵犯公民隱私權。
4.在限制攝影的公共場所,強行拍攝也屬侵權。許多公共場所都作出了限制攝影的規定,攝影記者的采訪拍攝必須得到許可方能進行拍攝。這些場所通常包括:法庭、監獄、醫院、博物館等等。尤其要警惕的是醫院,因為患病屬於個人隱私。
在西方新聞界,到醫院拍攝新聞照片,一般都要經過病人或其監護人的同意。與之相關的,個人生理缺陷也屬個人隱私,未經允許不得拍攝與傳播。
㈦ 隱性采訪的優勢與不足
孟旭舒在《現代視聽》2008年第7期撰文指出,隱性采訪方式通常是對社會存在的問題和陰暗面進行揭露,較多地使用偷拍偷錄的方式獲取材料。由此形成的批評性報道雖很受歡迎,但惹起的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爭議。其優點和不足都很明顯:與顯性采訪不同,隱形采訪的采訪環境相對開放,事實本身隱蔽性較小,容易抓住問題的本質,可視性很強,能夠滿足受眾追求新聞真實性的要求。因而,它具有以下四個優勢:第一,真實度高:一方面被采訪對象的言行真實度高,且沒有「鏡頭反映」,另一方面拍攝的畫面構圖、光線等真實可靠。第二,安全性強。第三,平民化取向濃。第四,內容貼近現實生活。但隱形采訪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會起到立竿見影的輿論監督作用;用得不當,不僅達不到記者采訪初衷,有時還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甚至引起法律糾紛。近年來大量的新聞實踐證明,隱性采訪在給我們電視屏幕增添亮色的同時,在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方面也存在困惑。
㈧ 隱性采訪的方式有那些如何避免隱性采訪的法律糾紛
一、 關於隱性采訪的概述
(一)、隱性采訪的含義
隱性采訪,在學理上稱為暗訪、秘密采訪,俗稱偷拍偷錄等。它是指新聞記者不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也不告知對方采訪的目的,在被采訪對象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形象和聲音用暗藏的攝像機或錄音機記錄下來,在新聞媒體上進行公開傳播的行為。1甘惜分主編的《新聞學大辭典》對隱性采訪的定義是:「記者隱瞞記者身份或采訪目的而進行的采訪。」 2在馮健等主編的《中國新聞實用大詞典》中的定義是:「不公開記者的身份,或公開記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實采訪意圖的采訪。」3但一般認為隱性采訪,是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偷拍、偷錄等記錄方式,或者隱瞞記者的身份以體驗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開獵取已發生或正在發生而並未披露的新聞素材的從而所採取的一種采訪形式。
(二)、隱性采訪的分類
隱性采訪既可分為廣義的隱性采訪和狹義的隱性采訪,廣義的隱性采訪是指沒有徵得被采訪的當事人同意以至是在他不覺察時采訪的,如果這是在公開場所對於人們公開活動的采訪,那就十分常見。我們媒體上每天都在發表這樣的照片、錄像和各種相關的資料。有的新聞照片和藝術照片,就是要當事人不覺察時才拍得好。這是合法的。狹義的偷拍偷錄,是指明知或者估計當事人不會同意,因而拍攝者故意隱瞞甚至偽裝身份、意圖,偷偷進行的拍攝、錄音。這種做法就比較復雜,有合法的,也有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就可以確定是非法的,即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
按照記者介入新聞事件的程度和方法,隱性采訪又可分為觀察式和介入式兩種方式,觀察式隱性采訪是記者以一個旁觀者、記錄者的身份,在暗地裡不動聲色地進行觀察、採制新聞事件的全過程。而介入式則是記者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以一種參與者的身份「介入」所要采訪的事件。
(三)、隱性采訪起因
隱性采訪作為現今大多數媒體的一種采訪報道方式,其這種現象的出現有一些實在的原因:第一,采訪到真實性材料越來越難。現在存在一種違法亂紀普遍現象,而新聞媒體卻難以得到真實可靠的報道材料的事實。而採取隱性采訪可以減少許多交涉的環節,所采訪到的材料也會更加真實;第二,正常的采訪受到各種盤根錯節的關系的阻撓。由於利益相關,地方各級主管(包括黨政部門和母公司)的保護使得公開采訪更為困難;特別是我國行政機關實行問責制以來,不少地方政府及個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採取了許多妨礙新聞采訪的措施,各單位各部門只對正面的新聞報道感興趣。第三,社會與公眾贊成、認可隱性采訪。在現代社會中,公眾急切需要新聞媒體提供大量真實的、有現實意義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現實中陰暗面的事實,以端正黨風,凈化社會空氣,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隱性采訪滿足了社會和公眾的這種需要,因而受到群眾的歡迎和肯定。第四,新聞媒體受利益的驅使。由於受眾對於各種新、奇、特的報道情有獨忠,而各新聞媒體也感到了這一「賣點」所來的可觀的效益,作為兩全其美的事又何樂而不為呢。於是,當事的記者們接連不斷地採用暗訪和偷拍的方法,即使有些受眾感到不妥,也會諒解。
從新聞發展的角度來看,隱性采訪是一種正常現象,目前雖然沒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的保護。它現在所以沒有受到輿論的普遍譴責,一是因為被揭露的事情維護了多數人的利益,兩害相比,揭露壞事明顯更重要;二是公眾的法律意識還不太強,我國的管理體制和各種監督機制還不健全。一旦其他監督機制健全了,公眾的法律意識提升了,媒體普遍採用這種采訪方式將會被關注並受到廣泛批評。所以,我們的立法部門與其讓事情這樣發展下去,不如早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新聞行業的職業規范,多總結和推廣些公開采訪的技巧,提高記者的采訪水平,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法律爭端。
二、隱性采涉及的法律問題
(一)、隱性采訪的合法性問題
在目前的國家立法中,對於隱性采訪是沒有成文規定的。以至於隱性采訪成了一個懸而不決的問題。確認隱性采訪的合法性問題尤其顯著,當然,確認隱性采訪的合法,並不是說進行隱性采訪就毫無限制,相反,由於隱性采訪涉及到眾多法律上的問題,特別是對公民、法人的權利的保護問題,新聞界認為對於隱性采訪只能不得已而為之,因此就更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一、所要獲取的信息對於公眾利益至關重要;二、沒有別的辦法可以獲取這些信息;三、這種偽裝欺騙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比起揭露對方的行為所制止或避免的損害來顯得微不足道;四、記者在採取隱身手段前作了深思熟慮,對這種手段的必要性、給受騙的對方造成的結果、對新聞界公信力的負面影響、與自身任務的關系、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等等作了全面考量;五、事先向上司匯報並取得許可,必要時還應征詢本公司法律顧問的意見;六、行動不可超越法律界限。
可是,在現實中,新聞媒體對於一些通過正常采訪無法采訪得到的新聞素材,運用隱性采訪的手段,全面、真實地了解事實真相,將那些見不得陽光的丑惡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受到正直的人們的鞭撻,滿足了廣大民眾知悉社會真實情況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歡迎。社會與公眾的認可,是隱性采訪合法性的基礎,是法律對一項行為是否確認其具有合法性的重要依據。當然,根據這種采訪製成的新聞和其他文字,公開發表以後,有的也引起麻煩,在法律上引起糾紛,甚至於被判決賠償精神損害。因此,隱性采訪迫切地需要有一個可衡量的法律界線。
(二)、隱性采訪的法律界線
對於非法的采訪,我國早就有法律明文禁止的。但歸納起來不過就發下幾個方面:1、不可獲取和泄露國家機密,包括軍事機密。2、不可泄露和侵犯商業秘密。3、不可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主要包括隱私權和名譽權、肖像權等。4、不可侵害未成年人和婦女的合法權益。5、不得干擾法庭審判活動。6、在采訪手段上,不得非法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等等。但是,權利主體對其所享有的權利,只要法律沒有做出禁止性的規定,是可以依照權利人的意志行使這種權利的。按照隱性采訪是采訪權利的內容,法律上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並且受到公眾的歡迎和認可,不應當認為新聞媒體不能使用隱性采訪的手段進行采訪。
最高法院曹建明副院長說:「以前法院按規定對當事人採取的偷拍偷錄手段獲取的證據一律不予採用,而在實踐中發現這一規定不夠完善,經法律界人士廣泛研討論證後,現在做了修改,只有一下兩種情況下的偷拍偷錄,法院不予採用。第一,違反一般法律規定,比如擅自將竊聽器安裝在他人住處竊聽獲取的證據;第二,偷拍偷錄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所以,對於隱性采訪采訪問題,我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地去看待。筆者認為,採用隱性采訪方式,首先,必須經過新聞機構的特別批准,不得由記者自行實施。其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明確規定不得錄音、錄像的,進行偷拍、偷錄,就是違法。再次,應當遵守保護公民、法人人格權的規定,隱性采訪不應當以侵害被采訪對象的人格權為代價。
三、 關於隱性采訪的權利與法律所保護的人格權的沖突問題
《憲法》第四十一條已經蘊含了解決隱性采訪法律沖突問題的基本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盡管如此,在「新聞官司」中卻仍然存在著「兩權相衡」的現象。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也同樣有可與法律所保護的人格權的沖突問題。下面就容易產生沖突的幾種權利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隱性采訪所具有的權利
1、新聞機構及其工作者的采訪權
采訪,就是採集(信息)和訪問。採集信息包括觀察、聆聽、體驗、記錄、查閱、寫生以及使用一定工具的如攝影、錄音、錄象等手段。訪問就是同他人交談、詢問。學術界對記者采訪權的定義是:「所有新聞媒介及其記者均擁有根據自身特點自主地采訪受眾關心的一切社會生活,尤其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件的權利」。 4采訪權來源於言論自由,采訪權來源於知情權,是知情權的具體化。新聞記者並不擁有行政司法特權。采訪權是新聞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權力,因而不具有強制性。采訪既然是一種權力,那麼,隱性采訪作為采訪的一種方式就是合法的。筆者認為,采訪權究竟是權力還是權利不能這樣簡單地推論。應當弄清它的理論基礎和淵源。
首先,必須准確理解權力和權利的概念。權力是公法上的概念,是政治上的強制力量,以及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力量;而權利,則既是公法上的概念,也是私法上的概念,與義務相對,是法律對法律關系主體能夠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為,以及要求他人相應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為的許可和保障。其次,應當弄清采訪權的來源。采訪權是新聞權的組成部分,新聞權是由采訪權和報道權構成的。所謂的新聞權,其權利來源是新聞自由,按照我國《憲法》的規定,新聞自由的權利來源是言論和出版自由;而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本身不是一種權力,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自由權利。既然如此,采訪權當然是一種與義務相對應的權利,而不是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權力。采訪權不是具有強制力的權力,並不是說隱性采訪就不具有合法性,采訪權既然是權利,就采訪而言,就應當是合法的行為。這就要看采訪所採用的具體方式是否合法。
2、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權
所謂的輿論監督是指新聞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過新聞媒介發表評論,對社會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進行批評,實行監督。輿論監督屬於新聞自由的范圍,它是維護社會正常運行,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措施。因此法律必須保護公民正當行使輿論監督權。我國現行《憲法》貫穿了權力必須受到監督的精神,規定了包括人民監督在內的各種監督形式,因此理應有一部《監督法》,把監督制度落到實處。《監督法》當然要有保護輿論監督的規范,包括從實體到程序上規定有關機關處理輿論監督的義務和責任、規定處理妨礙輿論監督壓制批評打擊報復的行為,等等。《監督法》屬於憲法部門法,憲法高於普通法,當憲法規定的監督原則具體化以後,「新聞侵權法」就可以有新的突破,處理因輿論監督而引起的「新聞官司」就可以受憲法規范的調整。
3、公眾知情權
知情權,又稱「了解權」、「知曉權」。是指人們通過視、聽、嗅、觸等方式,感觸外界信息,接受他人傳遞的情報資料,獲得與已有關(如自己的檔案材料)或與已無關(如社會新聞)的種種情況的權利。5而在隱性采訪中,由於記者是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又不告知對方采訪目的,秘密地進行的采訪,雖然滿足了公眾的知情權,與此同時,被采訪對象「知的權利」卻遭到了忽視,理所當然也就失去了一定的言論自由,包括選擇不「說」(拒絕表達)的權利即沉默的權利;即使在「說」的時候,也失去了選擇何種方式、在何種范圍進行表達的權利;是在「私人范圍說」,還是在「一定群體組織范圍說」,還是「面向社會說(公開表達)」的權利。6對於知情權究竟是公法上的權利,還是私法上的權利,還沒有定論,通常所指的公眾知情權主要是指公民知悉國家、社會的公共事務的政治權利,所以承擔公開信息義務的,主要就是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公共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而隱性采訪作為新聞采訪的一種方式,在對政府部門的采訪是最敏感的,沒有上級單位的支持和本級部門的配合,要進行實現公眾知情權,一般比較困難。這裡面涉及到有關國家秘密等問題,所以在進行具體操作方面,當慎之又慎。
(二)被采訪者的權益方面。
人身權是公民很重要的民事權利。人身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自由權等重要內容。人身權是一種關於人的生命和身體健康、人的合法意志和合法行為的自由以及人的應有的社會評價、人格尊嚴等方面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國家以法律賦予公民的。7記者隱性采訪的結果往往是被采訪對象由於精力不集中,忽視了新聞報道的問題。而新聞媒體又在被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其形象或聲音原樣錄制了、播出了,這樣的做法侵犯了被采訪對象的隱私權,包括姓名、肖像、住址、電話等,甚至會使對方的名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雖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高於個人的利益,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權利都平等地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去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否則就構成違法、侵權乃至犯罪,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公民的隱私權
(1)隱私權的含義
所謂隱私,是指個人的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而不願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涉的私事。這個定義包含兩個要件:一是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私事,即所謂「私」,與社會公共生活有關或者有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即使完全是個人行為,如秘密進行的犯罪行為,當然不是什麼私事;二是本人不願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預,即所謂「隱」,本人自願公開,就無所可隱。隱私具有真實性和秘密性兩項特徵。」一般認為,隱私是公民個人身體或者日常生活中不願向他人公開的或被知悉的秘密,主要包括個人的健康狀況、生理缺陷和殘疾狀況,戀愛、婚姻與家庭生活,私人日記、信函、生活習慣、出生秘密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又如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或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均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這就是我國目前對隱私權進行保護的主要法律依據。這樣看來,我國《民法通則》中並沒有規定公民享有隱私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將公民隱私的保護納入到名譽權之中,僅為權宜之計。
公民的隱私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披露,作為現代法治對公民基本權利予以嚴格保護之本質要求。隱私為公民不希望社會外界知道的一種個人秘密性客觀事物,如為社會外界所知悉,則會因世俗觀念、偏見等的因素,降低對公民的社會評價,或為該公民周邊的社會所容納,甚至陷入極端困苦、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社會拋棄的人員,由此可見,隱私非法披露的後果比一般名譽權侵權的後果要嚴重得多。正因為隱私為公民個人秘密性的客觀事物,隱私權作為一種權利對待。而新聞侵犯隱私權是指新聞媒介和記者未經當事人允許,在作品中披露了當事人與社會公共生活無關的個人信息、個人事物及其他與公共利益無關的私生活情況。8
(2)對侵犯隱私的合理排除
在實際生活之中,人是個體性和社會性的統一,人既需要「獨處」,又需要廣泛的相互交往,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如果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他幾乎難以生活,如果人人要這樣封閉起來,社會就不可能維系。所以我們對於未經許可的拍攝錄音要有很多的排除。最基本的排除就是對於個人在公共場合的公共活動某些自主權的排除,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默示的公開」,因為行為人本身就處於公開的狀態,他可以預見到自己在公共場合的行為的後果。而且有許多行為本身目的就是要公開。這里有幾種情況,一是群體的活動,比如一個大規模的公眾集會,或者是在一個人頭攢動的商場里,那裡出現了很多人,每個人作為這個群體的一員,個體性被淡化了,這需要排除。二是在公開的場合中公開的表現,這包括演講、表演,或者是在大庭廣眾中大聲發表意見,這也應當排除。第三種排除就是公共利益的排除,有一些事情是違反社會公德、違法犯罪的行為,行為人的權利應當減縮。也就是說,為了社會公共的利益,由於你自己的行為違法,那就對不起了。這也就是所謂「公序良俗」的排除。
2、公民的肖像權。
肖像權是公民所享有的以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利益為內容的具體人格權。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第五章第四節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但是這項規定並不意味著他人在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任何情況下均可發無條件地擅自使用公民的肖像而不被視為侵權。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又超出合理使用范圍之外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仍然構成侵權行為,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肖像權法律保護的內容,是肖像所體現的精神利益和物質利益。作為一項具體的人格權,肖像權與其他人格權不同,表現為對精神利益即價值的保護,肖像人享有維護其自身形象完整的權利,有權禁止他人歪曲、毀損、玷污或非法使用其肖像。同時,由於肖像固定在物質載體上,與肖像在客觀上相分離,因而可以被使用並產生一定的財產利益,因此肖像權與其他人格權相比,具有明顯的物質利益內容,當然,這種物質利益是由精神利益所派生而來的利益。
肖像權是公民的專用權,對公民肖像權的使用應取得肖像權人的同意和授權,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不但侵害了肖像權人精神利益(人格尊嚴),也侵害了肖像權人可能就其肖像實現的財產利益,但是,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出發,公民的任何權利都不是絕對的。公民的肖像權亦受到一定的限制,即為了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權主體本人的利益,應當允許在一定范圍內未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比如報刊、電視台在時事新聞報道中,發攝影、攝像等方式製作使用公民肖像;國家司法機關或行政機關為行政執法活動或訴訟活動製作使用公民肖像;刊登尋人啟事等為公民本人利益而使用其肖像等等。這種使用必須以有利於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和不損害肖像權主體本人利益為原則。
3、公民的名譽權。
名譽權是指公民和法人依法對其名譽所享有的權利。那麼什麼是名譽呢?《辭海》上解釋說:「名為命名,譽為美譽,有令名始獲美譽,因謂令名曰名譽。」《布萊克法律辭典》的解釋是:名譽是「關於一個人品格或其他特點的共同的或一般的評價(Commen or general estwmate of a person with respect to character or other qualities)。10自從名譽權作為一項獨立的人格權以來,許多學者曾對名譽權的概念從法律上作出了多種解釋。但一般認都認為指「根據他的觀點、行為、作用、工作表現等所形成的關於他的品德、才幹及其他素質的社會評價,也就是對他的社會價值的一般認識。」11名譽權分為兩類,即公民的名譽權和法人的名譽權。所謂公民的名譽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個人名譽不受侵害有權利,而法人的名譽權是指法人對其全部活動報產生的社會評價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這就是說名譽權乃是特定的人要求他人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並排斥他人貶低毀損自己的名譽的權利。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報道時尤其應當注意避免與名譽權產生沖突。
㈨ 記者可以不經當事人同意,錄相並播出該人的行為嗎法律在這方面是怎麼規定的
1.在我國法律層面上,沒有所謂采訪權的保障,對采訪權主要是由憲法的公眾知情權延伸而來(因為是憲法引申出的,級別太高,因此難有實際意義),然後有一個部門規章,新聞出版總署的《關於保障新聞采編人員合法采訪權利的通知》(級別又太低,不能和法律比)。
而公民的隱私權是有具體法律保護的,就是民法,在司法實踐中有具體的操作辦法。因此,個人認為,記者沒有經過當事人允許,擅自宣傳當事人信息,是違法行為,屬於侵害公民隱私權;因為電視台是有廣告營業收入,所以也侵害了肖像權等權利。
2.所謂的記者采訪是社會公益,在法律上,個人認為是站不住腳的(只就法律而言)。因為電視台有廣告收入,而廣告多少和電視台的節目質量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不能簡單的用社會公益就概括了記者的行為。
3.隱性采訪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腳,因為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采訪權沒有法律的保障,因此可以說,記者偷拍偷錄和色狼的偷拍偷錄在法律上沒有區別(僅僅是因為記者有所謂的社會公益,因此免於處罰)。
4.但是···,我國的新聞是由黨委在管,記者的采訪權主要是由黨委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在保護,在實際中很難在其中區分法律的作用。
5.結論:必須徵得當事人同意,否則違法,但他爸是李剛,建議躲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