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合同法律效力嗎
『壹』 二手房買賣合同是不是都有法律效力啊還有無效的情況嗎
正規的房屋合同在簽訂之後是具有法律效力並受法律保護的,但是在內一些特殊情況下,合同的容簽訂是無效的,列舉如下:
1、如果在簽訂合同時一方隱瞞事實,通過不良手段對另一方進行惡意詐騙或脅迫,合同簽訂損害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失,則合同無效。
2、簽訂合同時不是房屋真正所有權人簽訂,也不是正規的委託人簽訂,是沒有權利對房屋進行交易的,因此其買賣行為也屬無效。
3、如果房屋為共有的,必須徵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賣。出賣共有房屋時,須提交共有人同意出售證明書。部分共有人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賣共有房屋的,其合同無效。
4、房屋所有人出賣房屋時,如果侵犯侵犯優先購買權,合同無效。如果房屋為共有,在相等條件下,共有人具有優先購買權;如果房屋在出租,承租人享有優先購買權。
5、單位違反規定購房,即使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也是無效的。正規的企事業單位不允許私自購買房屋,也不允許以私人的名義為單位購房。
6、如果出賣人在房屋質量問題上有欺詐、隱瞞行為或在成交後發現內在質量問題的,合同無效,且買受人可要求同出賣人重新議定價格,協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訴。
7、房屋不符合上市交易的條件,合同無效。
『貳』 買二手房雙方自行簽訂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買房合同肯定有效,但是風險在於這套房子在你沒拿到房產證前始終不屬於你,萬一房產證下專來屬,賣家不給你過戶,卻賣給第三人,你就很被動,你只能依據當初跟他的賣房協議來讓他承擔履約不能的違約責任,而不同得到這套房子了!
『叄』 二手房買賣中事實合同成立嗎,有效嗎
二手房買賣過程中,如果買賣雙方已經簽訂了買賣合同。那麼這個合同就受法律的保護。是有效合同。
『肆』 二手房交易時在房地產中介公司簽定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的效力是否成立,要看合同是否合法。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伍』 二手房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
因此,在以前的法律實務中,人們通常都認為該條規定的所謂"不得轉讓"屬於法律禁止性規范,不得違反,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房屋不得轉讓,違反該規定進行房屋轉讓的合同應被認定為無效。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這類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基本上都判決房屋買賣合同無效。
眾所周知,與《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相比,《合同法》的立法指導思想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不再是像《經濟合同法》那樣,動輒令合同無效,而是奉行鼓勵交易原則,盡量承認合同的效力,即使是出賣他人之物,也不再是硬性地令合同無效,而是由出賣人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第150條),或者是合同效力待定(第51 條),甚至是合同有效下的一般違約責任(107條等)。
合同法釋【1999】19號第4條(第四條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的規定表明了這一點。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2005年12月 16日下發的《關於審理"二手房"買賣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第4個問題中問:一方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即與他人訂立轉讓合同。
該轉讓合同的效力如何認定?答:高院在今年6月16日《民事法律適用問答》(2005年第1期)對此作了闡述,明確不能僅因出賣方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而認定轉讓合同無效。
其理由是:房屋買賣合同的買方在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之前,其雖不能享有房屋所有權,但享有買賣合同上的債權。而債權轉讓是合同法賦予合同當事人的權利之一,沒有理由不允許當事人轉讓自己的合同權利,因此買方再予轉讓並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至於上海市目前關於"期房限轉"的地方性規定,其所規定的是當事人在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之前的再轉讓行為,房地產登記部門不予辦理登記,該規定所產生的後果是受讓方可能要承擔無法實際取得房屋的風險,但並不影響轉讓合同的效力。
因此,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通常考慮到了立法指導思想上的重大轉變,因而鼓勵誠實信用,維護交易安全,一般判決這類合同有效,應繼續履行,對出售方要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請求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