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采購員法律責任

采購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6 05:56:07

『壹』 采購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未按照規定執行政府政策
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采購合同等等
嚴重的將會罰款

『貳』 公司的采購合同上的簽字時公司的員工,如果公司違約或者被追究法律責任。請問簽字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員工只是代表公司執行任務,如果個人沒有從中得利不會有法律責任。

『叄』 銷售公司的采購不知情購進假貨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銷售公司的采購,不知情購進假貨應該承擔法律責,因為其作為采購,必須負責采購貨物的真實,如果自己不知情,需要提供證明,向對方提出賠償

『肆』 沒有計劃采購了,采購員收貨,東西時間長了沒找到,是不是采購員就會有法律責任

那就根據事情的大小了,沒有計劃采購采購收貨思想東西還時間長了還找不到版了,那這不權就屬於非法采購嗎?如果要是經濟數額特別大的話,他就一定的法律責任。如果星期四數額數額比較小。有可能根據公司的決定,也會給他一定的處分。

『伍』 《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七十一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處分,並予通報:

(一)應當採用公開招標方式而擅自採用其他方式采購的;
(二)擅自提高采購標準的;
(三)委託不具備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的機構辦理采購事務的;
(四)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投標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不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的;
(七)拒絕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的。

第七十二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屬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與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二)在采購過程中接受賄賂或者獲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三)在有關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中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開標前泄露標底的。

第七十三條 有前兩條違法行為之一影響中標、成交結果或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一)未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的,終止采購活動;
(二)中標、成交供應商已經確定但采購合同尚未履行的,撤銷合同,從合格的中標、成交候選人中另行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三)采購合同已經履行的,給采購人、供應商造成損失的,由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四條
采購人對應當實行集中采購的政府采購項目,不委託集中采購機構實行集中采購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預算向其支付資金,由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法給予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分。

第七十五條 采購人未依法公布政府采購項目的采購標准和采購結果的,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七十六條
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隱匿、銷毀應當保存的采購文件或者偽造、變造采購文件的,由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七條
供應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以采購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在一至三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成交的;
(二)採取不正當手段詆毀、排擠其他供應商的;
(三)與采購人、其他供應商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惡意串通的;
(四)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行賄或者提供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五)在招標采購過程中與采購人進行協商談判的;
(六)拒絕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的。
供應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項情形之一的,中標、成交無效。

第七十八條
采購代理機構在代理政府采購業務中有違法行為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處以罰款,可以依法取消其進行相關業務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
政府采購當事人有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七條違法行為之一,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並應依照有關民事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檢查中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十一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供應商的投訴逾期未作處理的,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第八十二條
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集中采購機構業績的考核,有虛假陳述,隱瞞真實情況的,或者不作定期考核和公布考核結果的,應當及時糾正,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其負責人進行通報,並對直接負責的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集中采購機構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考核中,虛報業績,隱瞞真實情況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取消其代理采購的資格。

第八十三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阻撓和限制供應商進入本地區或者本行業政府采購市場的,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該單位、個人的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給予單位責任人或者個人處分。

『陸』 采購拿回扣,觸犯什麼法律

該行為構成了,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觸犯了刑法中的條例

如果全額退回任職單位,且單位不去追究責任,就不會判刑,如果單位追究責任最高可判5年。

第一百六十三條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主觀方面是故意,而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2處罰編輯觸犯本罪,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3描述編輯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6)采購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認定

1.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1)按照《刑法》第163條的規定,構成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必須是受賄數額較大的,不足較大數額的按一般受賄行為處理。

數額較大的具體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印發《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通知第十條規定: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2)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在法律、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合理報酬的,不屬於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因而是合法行為而不是犯罪。

(3)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接受親朋好友的一般禮節性饋贈,而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朋好友謀取利益的,不成立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上述(2)、(3)兩點說明,區分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合法行為的界限,關鍵是看行為人獲得的財物是否屬於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益而取得。

(4)區分以收受回扣、手續費為特點的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正當業務行為的界限。在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中,取得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折扣、傭金是正當業務行為;而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為個人所有的,應認定為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

2.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

兩罪區分的關鍵在於犯罪主體的不同:本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即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國有其他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柒』 采購員自離帳目不清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付采購款來80萬 借:預付賬款 80萬源 貸:銀行存款 80萬 收到增值發票70萬,另外10萬為折扣,供應商將返利退回 借:庫存商品70萬/1.17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0萬*0.1*/1.17 銀行存款10萬 貸:預付賬款80萬 如果不是一般納稅人,應繳...

『捌』 采購後不需要了,從哪幾個方面規避法律責任

最好與供應商協商,最大限度的減少雙方的損失。做人要講誠信,做事也是如此。換位想想,你會如何?

『玖』 違法采購、銷售、購買危險品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采購危險品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危險品經營企業向未經許可違法從事危險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采購危險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其危險品經營許可證,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或者吊銷其營業執照。

2.銷售危險品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危險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危險品安全生產許可證、危險品經營許可證,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辦理經營范圍變更登記或者吊銷其營業執照。

(1)向不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許可證件或者證明文件的單位銷售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

(2)不按照劇毒危險品購買許可證載明的品種、數量銷售劇毒危險品的。

(3)向個人銷售劇毒危險品(屬於劇毒危險品的農葯除外)、易制爆危險品的。

3.購買危險品違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不具有國家相關許可證件或者證明文件規定條件的單位,購買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或者個人購買劇毒危險品(屬於劇毒危險品的農葯除外)、易制爆危險品的,由公安機關沒收所購買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可以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使用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的單位,出借或者向不具有國家相關許可證件的單位轉讓其購買的劇毒危險品、易制爆危險品,或者向個人轉讓其購買的劇毒危險品(屬於劇毒危險品的農葯除外)、易制爆危險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146條6 發布:2025-02-12 23:28:42 瀏覽:865
巴州司法所 發布:2025-02-12 23:00:17 瀏覽:158
道德經庫恩 發布:2025-02-12 22:45:04 瀏覽:344
行政訴訟法八十二 發布:2025-02-12 22:07:11 瀏覽:890
重慶京師律師 發布:2025-02-12 19:52:51 瀏覽:808
法律責任包括下列哪些 發布:2025-02-12 19:04:52 瀏覽:481
合同法中約定優先原則 發布:2025-02-12 18:55:24 瀏覽:690
合同法履行完畢 發布:2025-02-12 18:38:59 瀏覽:231
1993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12 18:13:01 瀏覽:645
八年級上冊政治法律知識點人教版 發布:2025-02-12 17:47:00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