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法律知識競賽答案
⑴ 第一屆中小學生法治知識競賽答
中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在中國教育信息網www.chinae.e.cn上答題。
中國教育信息網是版由中華權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的教育部權威的門戶網站。
中國教育信息網是綜合性的教育信息資源應用平台,旨在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整合中國的教育信息資源,構建「網上中國教育」,實現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的共享,為廣大師生、學生、家長、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關心教育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務。
為教育部宏觀管理與科學決策服務;
負責各類教育統計年度數據匯總,建立各類教育統計資料庫,提供教育數據信息服務;
負責制定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標准和數據交換工作,以及信息保密和安全工作;
負責組織教育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和開發,跟蹤研究新的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和管理中的應用。
中國教育信息網更有試題選做,教育新聞等信息服務。
⑵ 法律知識競賽宣傳語80字,求助大佬
法律知識競賽宣傳語:
1、依法治國,爭雄天下!
2、懂法守法,共鑄和諧! 明德崇法回,篤行致知答!
3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
4、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
5、弘揚憲法精神 構建和諧社會。
6、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7、尊重憲法,崇尚法治
8、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制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9、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
10、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
⑶ 法律基礎知識競賽院
第一大題是單項選擇題,第二大題是多項選擇題,可能還有不定項選擇題,最後是案例分析題.考試的內容以民法,刑法,經濟法,訴訟法為主.不是很難,但想得高分則不容易.《鄧小平法制理論與依法治國》部分(含答案)
一、判斷題
1.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理論。√
2.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法治是我們的目標"。╳
3.我們的民主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5.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6.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個人專斷行政是現代化在政治領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協是國家立法組織。╳
9.鄧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並舉的戰略。√
10.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堅持把調整政治活動的法律作為立法的重點。╳
12.改革最終能否成功決定於經濟體制改革。╳
13.遏制腐敗,監督是關鍵。√
14.堅持依法治國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15.依法治國作為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隨農業文明的興起而出現的。╳
16.社會主義法治的最基本價值原則是發展。╳
17.法律是具有內在聯系、協調統一的有機體。╳
18.中國最大的實際就是發展生產力。╳
19.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
20.我國有權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個法律頒布以後,還需要一個或一些與之相關的法律的頒布,才能具體實施。√
22.實施細則是指一個法律頒布以後,為了便於實施和具體操作,由國家行政機關和地方權力機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對此作出詳細規定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23.我國數量最大的法律淵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首先應當考慮的因素是立法權統一。╳
25.體現和維護人民民主就必須樹立法律的權威。√
26.黨的政策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和社會矛盾的調節器。╳
27.法治的特徵植根於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則。√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針對國家權力本身,要求權利監督與制約。╳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確地依據法律規定的具體次序、方式和手續來處理案件。√
30.市場經濟是自主性的經濟,即承認和尊重市場主體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場經濟要求統一開放的國內市場,也要求市場國際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礎和精髓。╳
33.改革黨的領導體制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辦事的統一。√
34.精神文明分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學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為了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文明成果。√
36.社會主義法制的唯一要求是:違法必究。╳
二、選擇題
1.社會主義本質規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無產階級專政 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政治協商制度
2.發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關繫到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歷史命運與前途。
A.政策 B.習慣 C.法制 D.倫理
3.社會主義法制的根本出發點是確認和保障(C)
A.中國共產黨領導 B.公民義務履行 C.人民的民主權利 D.改革開放
4.社會主義法制要求的核心是(D)。
A.制定法律 B.公正審判 C.強化仲裁的作用 D.嚴格依法辦事
5.加強法制重點是進行(C)。
A.制裁 B.挽救 C.教育 D.改造
6.深化政府機構改革,以(A)為突破口。
A.精簡機構 B.高薪養廉 C.強化監督 D.重視服務
7.市場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在於它的經濟秩序是通過(B)來形成和維持的。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道德
8.只有在(C)條件下,才產生了對法治的社會需求。
A.商品經濟 B.自然經濟 C.市場經濟 D.計劃經濟
9.在法治國家中,法律要實現其社會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獨立合理的(B)。
A.主體設計 B.運行機制 C.社會保障 D.宏觀調控
10.軍事法規的制定機關是(C)。
A.全國人大 B.國務院 C.中央軍委 D.國防部
11.樹立法律的權威就必須首先樹立(A)權威。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 D.部門規章
12.法治的功能在於(D)。
A.強化統治基礎 B.發展國民經濟 C.建設精神文明 D.保障公民的自由權利的
13.我國國家的權力屬於(B)。
A.公民 B.人民 C.國家主席 D.全國人大
14.市場的法律原型是(B)。
A.物權憑證 B.契約 C.侵權 D.親權
15.市場經濟的命脈是(D)。
A.政治統一 B.市場統一 C.社會保障完善 D.競爭
16.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A)
A.中國共產黨 B.政治協商會議 C.全國人大 D.人民
17.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是(B)。
A.社會主義法制 B.社會主義民主 C.人民民主專政 D.無產階級專政
18.黨的政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C)
A.守法上 B.執法上 C.立法上 D.法律監督上
19.社會主義制度是(ABCD)等方面構成的統一體。
A.經濟 B.政治 C.法律 D.文化
20.黨的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應當有(ABC)
A.高度的民主 B.完備的法制 C.安定的社會環境 D.不斷增長的經濟的
21.社會主義的本質是:(ABCD)
A.解放生產力 B.發展生產力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2.法律隊伍建設要求法律工作者有較高的(CD)。
A.經濟素質 B.道德素質 C.政治素質 D.法律業務素質
23.按照國家權力運作形態,國家可以分為(AB)。
A.人治國家 B.法治國家 C.民主國家 D.獨裁國家
24.自治法規分為(CD)。
A.法律 B.行政規章 C.自治條例 D.單行條例
25.司法公正包括(AB)。
A.實體公正 B.程序公正 C.證據公正 D.立法公正
26.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BD)。
A.公民委員會 B.居民委員會 C.鄉民委員會 D.村民委員會
27.法律對市場經濟的保障作用體現在(AB)。
A.利益保障 B.秩序保障 C.義務保障 D.社會保障
28.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要以培育(ABCD)公民為目標。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紀律
29.我國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分為(CD)。
A.資產階級道德 B.地主階級道德 C.社會主義道德 D.共產主義道德
30.我國要發展面向(ABC)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A.現代化 B.世界 C.未來 D.傳統
31.法律與黨的政策的區別在於:(ABCD)。
A.制定的機關和程序 B.實施的方式和手段 C.表現形式與基本要求
D.調整社會關系的范圍和對人的效力的
32.法律是(ABC)黨的政策。
A.定型化 B.規范化 C.條文化 D.教條化
33.黨的政策可以分為:(ABD)。
A.總政策 B.基本政策 C.分政策 D.具體政策
34.黨的領導包括:(ABC)。
A.政治領導 B.思想領導 C.組織領導 D.經濟領導
35.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關系處理上堅持(ABCD)方針。
A.長期共存 B.互相監督 C.肝膽相照 D.榮辱與共
36.法律權威的特徵包括:(ABCD)。
A.法律的至高無上性 B.普遍實施性 C.本源性 D.崇高威望性
37.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考慮的因素有:(ABCD)
A.層次分明 B.體系完整 C.結構合理 D.規范協調
《中國刑事法律制度》部分
一、判斷題
1.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和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2.沒收財產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分期繳納。╳
3.判處死緩的,在二年的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現的,二年期滿後減為無期徒刑。╳
4.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參加勞動的,應當酌量發給報酬。√
5.對於犯罪分子減刑,由執行機關向中級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6.死緩是我國刑罰中主刑的一種。╳
7.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如果未犯新罪,考驗期滿,視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
8.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適用緩刑。√
9.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論處。╳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區別在於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是否發生了預期的犯罪結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運輸中的私人財產,以公共財產論。√
13.犯罪的追溯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14.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對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15.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
16.假釋考驗期內沒有犯罪,就認為原判刑罰已執行完畢。√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適用刑法的規定的,可以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特點及刑法的基本原則制定變通或補充的規定。╳
18.我國現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訂的。√
19.減輕處罰是由司法機關根據刑法的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20.犯罪後自首又有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21.刑法是有關犯罪和刑事責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結果發生在我國領域內才適用我國刑法。╳
23.刑法的屬人管轄是指外國人在外國對中國國家或中國公民犯罪,中國刑法有權管轄。√
24.刑法的保護管轄是指中國人在中國領域外犯刑法規定之罪,適用中國刑法。╳
25.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用從舊原則。╳
26.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用從新兼從輕原則。╳
[NextPage]
27.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用從新原則。╳
28.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
29.應受刑罰懲罰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徵。╳
30.犯罪的客體是犯罪行為直接作用的具體人和物。╳
31.危害行為、危害結果、犯罪方法、時間、地點是所有犯罪必備的構成要件。╳
32.犯罪構成的四個要件是犯罪主體、犯罪對象、犯罪客觀方面和犯罪主觀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體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34.犯罪主體只包括實施危害行為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單位。╳
35.犯罪的對象在犯罪中必然會受到損害。╳
36.犯罪對象決定著犯罪的性質。╳
37.刑事責任能力是行為人構成犯罪並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38.單位可以成為所有犯罪的主體。╳
39.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共同點為都預見到了危害結果發生的必然性。√
40.正當防衛在限度上不能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
41.緊急避險在限度上不能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
42.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43.刑事責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礎,辨認能力是關鍵。√
44.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年滿18周歲。╳
45.故意分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過於自信的故意。╳
46.犯罪的著手前和著手後都可能發生未遂。╳
47.犯罪的預備只能發生在著手以後。╳
48.對於預備犯應當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49.對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過失。╳
51.刑法的三個原則是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和罪責自負反對株連原則。╳
52.審判時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53.犯罪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54.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是影響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特定資格地位和狀態,刑法中對自然人和單位都有特殊身份規定。╳
55.正當防衛過當的,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56.緊急避險過當的,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57.犯罪的停止形態,既存在於直接故意也存在於間接故意犯罪中。╳
58.犯罪的停止形態既存在於故意也存在於過失犯罪之中。╳
59.對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60.對脅從犯應當比照從犯減輕或免除處罰。╳
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緩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罰款、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63.管制判決前先期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64.拘役判決前先期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剝奪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關押並實行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
66.管制的刑期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1年。╳
67.拘役的刑期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3年。╳
68.附加刑只能獨立適用。╳
69.在我國刑罰是由政法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判處。╳
70.刑罰的適用機關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71.刑罰的適
用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72.刑法的適用機關只包括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
73.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在緩期執行的2年期間,如果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74.剝奪政治權利期間,不享有擔任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的職務的權利。√
75.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可以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76.判處有期徒刑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或從假釋之日起計算,有期徒刑執行期間,享有部分政治權利。╳
77.一般緩刑的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8.假釋的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9.減刑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
80.無期徒刑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於20年。╳
81.一般累犯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後3年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對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體。╳
83.相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
84.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是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
85.脅從犯是被脅迫和被誘騙參加犯罪的人。╳
86.對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期間,應當同工同酬。╳
87.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期間,未發生撤銷緩刑的法定事由,緩刑期滿,刑罰視為執行完畢。╳
88.刑罰執行期間發現有漏罪的,採用先減後並原則進行數罪並罰。╳
89.刑罰執行期間又犯新罪的,採用先並後減原則進行數罪並罰。╳
90.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負責考察。╳
91.在受賄罪的客觀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賄賂都必須為他人謀利益。√
92.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和紀檢監察部門。╳
93.在我國,經濟犯罪中提起公訴的機關包括人民檢察院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
94.紀檢監察部門有權批准或決定逮捕。╳
95.貪污賄賂犯罪由公安機關負責偵查,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
96.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辯護。╳
97.傳喚和拘傳的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
98.取保候審的時間最長不能超過6個月。╳
99.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
100.我國法院的組織體系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101.對一審判決不服,被告人和檢察機關都可依法提起上訴。╳
102.對一審判決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訴的,二審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罰。╳
二、選擇題
1.我國刑法規定,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A)。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B.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D.可以從輕或免除處罰
2.我國刑法對效力范圍的規定以(A)為基礎。
A.屬地原則 B.屬人原則 C.保護原則 D.普遍原則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 B.未發生任何結果 C.未發生行為追求的結果 D.未達到犯罪目的的
4.管制適用於那些(BD)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關押 B.罪行較輕不需要關押 C.罪行不重,需要懲辦D.罪行較輕,但需要判處刑罰
5.我國刑法規定的時效是指(B)。
A.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的
C.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期限 D.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期限的
6.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追溯時效的計算從(B)計算。
A.犯罪行為停止之日 B.犯罪終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結果產生之日
7.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時被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B)。
A.免於執行 B.仍須執行 C.暫緩執行 D.可以執行
8.依照刑法的規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負刑事責任 B.應當負刑事責任 C. 刑法分則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D.必然負刑事責任
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經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B)。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10.對預備犯比照既遂犯(B)。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B.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D.應當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11.拘役的期限為(C)。
A.6個月以上1年以下 B.3個月以上2年以下 C.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 D.3個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國刑法第13條的"但書"中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 B.不構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處刑罰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刑罰策略的
13.一切犯罪都必須具備的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是(B)。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為 C.危害結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規定,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對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論 B.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 D.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15.我國現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後制定的單行刑法的
C.79年刑法以及以後的附屬刑事法規 D.97年修訂後的刑法的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處剝奪政治權利3年,執行機關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人民檢察院 D.勞改機關
17.下列罪犯,依法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的
C.危害國家安全及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罪犯 D.嚴重的經濟犯罪的罪犯的
18.教唆不滿(C)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20周歲
19.數罪並罰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輕刑 B.將所犯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合並執行的
C.以數罪中最重的刑罰為基礎,再加重一定的刑罰作為執行的刑罰的
D.一行為觸犯數個罪名在總和刑以下處罰
20.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於1個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2個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2個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6個月
21.不屬於犯罪客體種類的是(C)。
A.直接客體 B.同類客體 C.間接客體 D.一般客體
22.刑法規定,下列人員不適用死刑(CD)。
A.審判時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人 B.犯罪時懷孕的婦女
C.審判時懷孕的婦女 D.羈押期間懷孕而審判時自然流產的婦女的
23.刑法上的減刑指(C)。
A.減輕處罰 B.對原判刑罰改判 C.減輕原判刑罰 D.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24.(C)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A.聾人 B.啞巴 C.盲人 D.14-18歲的人的
⑷ 河南省小學生法律知識競賽題答案
選擇題1、A 2、C 3、A 4、C 5、C 6、回B 7、A 8、C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A 16、A 17、A 18、C 19、B 20、B 21B 22、B 23、A 24、C 25、A 26、B 27、B 28、C 29、A 30、C
判斷題1×答2×3√4×5√6×7×8√9×10×
問答題
第三十條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惠開放。這是小學部份答案,絕對正確,
⑸ 2015年濟南市中小學生法制安全知識競賽活動答案
2015年濟南市中小學生法治安全知識競賽活動的答案
⑹ 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試題答案
法律知識競賽題庫1
第一章 鄧小平法制理論與依法治國
一、單項選擇題
1、 當代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
A、工人階級領導的全國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B、工人階級領導的全體勞動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C、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農民、公務員、解放軍、知識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2、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其核心是()。
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
C、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農民、公務員、解放軍、知識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3、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目標是()。
A、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B、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C、建設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國家
D、建設人民民主專政的法制國家
4、目前,我這法治建設上的一個突出問題是()。
A、我國的法律體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B、很多人不知法、的不懂法、的缺乏守法、的執法意識
C、法律不權威,甚至某些法律的權威性喪失
D、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
5、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基礎、靈魂是()。
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B、社會主義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確保法律的權威性
二、多項選擇題
1、鄧小平法制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
A、確立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戰略地位,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本質特徵的認識
B、闡明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辯證關系
C、揭示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與我國現代化的內在聯系
D、全面闡述了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
2、法治不僅體現為權力依法運行的一種國家形態,而且是一種現代化的法律制度形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根據法治原則,實行法律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主要表現為法治原則的( )。
A、法治的普遍性原則
B、法治的價值原則
C、法治的權威性和目的性原則
D、法治的形式合理性原則
3、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可以歸結為( )的法律淵源。
A、以憲法為核心
B、以行政法為核心
C、以經濟法為主要內容
D、以制定法為主
4、法律權威的牲包括( )。
A、法律的本源性
B、法律的普遍實施性
C、法律的崇高威望性
D、法律的至高無上性
5、我們是在一個法治基礎薄弱的國家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建設。現有的法律制度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必須改革,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合理的法律運行機制。在現行的法律制度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 )。要改革法律制度關鍵是建立( )。
A、法律運行機制的獨立性差
B、法律運行過程中的執行性差
C、獨立的法律運行機制
D、強有力的法律執行機制
6、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我國社會主義法與社會主義道德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調控機制,又是緊密結合的有機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缺一不可。二者緊密聯系是( )。
A、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發展將為依法治國提供堅實的道德基礎,促進社會主義法律的實施
B、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也會不斷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C、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高度,高度重視法治與德治建設,使二者互相配合,協調發展
D、法治與德治既互相協調,又相互促進,在做法上,既可輪流突出,也可整體推進,德治與法治的任何一方面搞好了都可以保證或促進另一方面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