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17 12:19:33

Ⅰ 行政主體、行政人和行政相對人相互間的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主復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制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並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行政人就是行政主體,不是自然人。行政人本身就不是規范的用詞,嚴格的說起來,法律上根本就沒這個術語,只是一些人不規范的用就形成了這樣大家從意思上能夠理解的用詞。法律文書上是 絕對不允許這樣使用 的。 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影響其權益的個人或組織。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我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 ,都可以作為行政法律關系的行政相對人主體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一定的權利,並承擔一定的義務。 行政主體依法從事行政管理活動,行使行政管理權,是管理者。行政相對人是被管理者。雙方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權利和義務。

記得採納啊

Ⅱ 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和( )。 A.國家行政機關 B.法律法規授權的機構 C.行政相對人 D.公務員

一、行政抄責任按承擔的主體不同可襲分為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承擔的行政責任和行政相對人承擔的行政責任。
(1)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賠禮道歉,承認錯誤;③恢復名譽,消除影響;④返還權益;⑤恢復原狀;⑥停止違法行為;⑦履行職務;⑧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⑨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⑩行政賠償等。
(2)公務員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通報批評;②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接受行政處分等。
(3)行政相對人承擔行政責任的具體方式有:①承認錯誤,賠禮道歉;②接受行政處罰;③履行法定義務;④恢復原狀,返還財產;⑤賠償損失等。
此外,外國人及外國組織在我國境內活動時,屬於我國行政管理相對方,如違反了我國行政管理義務也要承擔行政責任。外國人承擔行政責任的特殊方式還有限期離境、驅逐出境、禁止離境等。
二、綜上,應選C、D二個。如果非選一個,則選行政相對人。因為相對行政相對人而言,行政主體是對應的。而公務員承擔的責任,是在行政主體對外承擔責任後,依法律法規或規章制度對其過錯進行的追責,若無過錯則不承擔個人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講,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含公務員)與行政相對人。

Ⅲ 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辨析題)

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實施的一切公務行為均具有國家強制力是錯誤的。
行政相對人必須依法執行,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其中包括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行為。

Ⅳ 行政處罰的相對人有哪些

一切違反行政管理秩序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均可作為行政處罰相對版人。
理論上權人大、法院、檢察院、行政機關什麼的都在之列,但你很難遇到。

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Ⅳ 如何理解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

是指公民、法抄人或者其他組襲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而依法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其構成要件包括: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是具有責任能力的公民或者是法人和其他組織實施的;違法行為是法律、法規、規章明文規定應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行為;行為人有主觀過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

Ⅵ 什麼叫行政相對人

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回的行政行為影響其權益的答個人或組織。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一方主體。無論是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在內的國家機關,還是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我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都可以作為行政法律關系的行政相對人主體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一定的權利,並承擔一定的義務。

Ⅶ 論述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義務

行政相對人,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在葯品監督管理關系只,葯品監督管理機關是行政主體,葯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就是行政相對人;在工商管理關系中,工商機關就是行政主體,而作為工商管理對象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他經營主體就是行政相對人。在美國行政法理論中有「私方當事人」的說法,而在德國行政法中有「相對人」慨念。在我國,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中兩個相對應的慨念,不是行政法律規范中的專門法律術語,但如同需要行政主體慨念以明確其行政職能主體身份和地位一樣,也需要行政相對人慨念以明確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具有行政職責和行政職權,因而在行政管理關系中,屬於被管理的一方,有服從管理的義務,那麼,行政相對人是不是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只是一個消極的角色,服從的角色呢?

一、 行政相對人的特點

其一、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具有行政職責和行政職務身份的一方當事人,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的相對性之一,就是二者的法律身份及其權利義務內容在法律性質上的差別。行政相對人所包括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律身份和被管理者的法律地位角度去界定的。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表明其是人身權、財產權等權利義務主體而非行政職權主體,並接受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能管理。因此,行政相對人只存在於外部行政法律關系中。

其二、行政相對人是與行政主體之間具有特定行政法律關系的人,即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行為所針對的人。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相對性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行政相對人已進入某個行政法律關系中,成為該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被管理方當事人。行政相對人所應具有的普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地位與身份,只解決了可以成為行政相對人的資格問題,但並未解決現實生活中某項行政行為的行政相對人到底應當是誰的問題。比如,從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與身份資格上講,所有公民都可以是公安機關實施治安管理的相對人,但在公安機關實施的某個治安管理行為中,只有該行為所指向的公民是該管理行為及其所形成的管理關系中的相對人,而其他公民就不是該項治安管理法律關系相對人。因此,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一方當事人。

其三、行政相對人是行政管理中被管理一方的當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由於行政管理的領域廣泛,行政管理的對象也很復雜,既包括公民個人,也包括各種組織,因而可以成為行政相對方當事人的有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

二、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之間,存在著兩個方面的法律關系,一是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二是監督行政法律關系。在前一關系中,行政主體擁有多種行政管理權利,處於主導地位,比如,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由於行政主體是管理者,依法享有強制、命令、指揮、制裁等權利。而行政相對人處於被管理地位,由於行政公務優先、推定有效及不停止執行等公務原則,使得行政相對人具有服從和接受管理的義務,因而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處於不對等地位。而在後一關系中,相對人享有法律規定的監督權、請求權、訴訟權等,處於監督主體和原告等地位,就應與行政主體處於平等的法律地位。再比如,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依法擁有較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而行政相對人具有服從管理的義務,但在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中,則要求行政主體行使職權和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做到公正、公開和事實清楚,如行政處罰中具體規定了亮明身份、告知處罰事實、理由和依據、迴避及當事人有陳述權和申辯權等,行政主體就承擔了較多的程序性義務,而行政相對人就享有了較多的程序性權利。因此,觀察認識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只有從這種具體狀態出發,才能明白雙方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從而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行政相對人的具體法律地位,也會因行政相對人存在的狀態不同,所享有的權力與承擔的義務的內容也不同,而導致一定的差別,如公民,就會因自然人狀態而享有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申請結婚登記權等;而法人組織也會因企業法人、社團法人的不同,享有不同的法律權利,如企業法人就享有申請頒發營業執照和經營自主權,事業單位就享有自主發展權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雙重性,導致了其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的復雜性。行政相對人在進入某項行政法律關系前,就已依照其他法律、法規,取得了基於公民(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身份享有的法律權益,這些法律權益主要是憲法所確認的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政治權利,勞動、休息、受教育等權利,民法所確認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等民事權利。當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產生行政法律關系進入行政法領域後,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主體不得任意侵犯或克減這些權利,必須加以認可和保護,並且應積極創造條件發展和維護相對人的這些權益。這不僅是行政主體的神聖義務,而且是行政法律制度的性質和宗旨所在。當然,相對人在享有上述權利的同時,也應當履行憲法、民法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不過,上述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畢竟還不是行政法上的權力義務。所謂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是指在行政法律規范中,處於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相對人被規定的那些權力義務。雖然這些權力義務總是具體體現在單個的行政法規范中,但並不妨礙我們可以把它綜合出來加以慨括和認識。

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權利

行政法規范規定的相對人權力,主要是隨著行政相對人資格的確定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形成而產生的。這些權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參與行政管理權。指行政相對人通過法定形式、法定途徑參與參加行政管理的權利。包括通過建議、參加討論、報刊輿論及評議等活動形式,對國家政策、法規和規章的制定、重大決策、管理體制改革、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活動的社會效益與行政效率、國家公務員的評價等,依法發表看法和意見,提出批評。隨著民主與法治的發展,行政相對人參政權利會越來越廣泛。

2、要求提供管理服務方面的權利。具體包括:受益權,即指相對人有要求行政主體實施一定行為以滿足自己某種利益的權利,如依法要求實施某種社會優待,享受某種社會福利或政府補貼等等。要求頒發證照權和登記權,即指相對人有要求行政主體實施一定行為以確認某種資格或法律事實,准其從事某方面行為。如頒發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商標注冊、戶口登記等先行要求履行某種職責和權利,即要求主管機關制止、糾正某種違法行為或對該違法行為實施制裁,或者對某些危險狀態進行排除等等。

3、有關涉及處理相對人權益時的權利。指行政機關將作出有涉及處理行政相對人權益和行為時,行政相對人所享有的權利。具體包括:了解權,即有權了解有關事實、情節及有關的法律、法規依據及事由;申辯權,即對有關事實、情節的辯解、反駁權利;聽證權,即對有關案件事實、證據以聽證會形式,要求行政主體予以說明並允許相對人申辯、質證的權利;要求迴避權,即要求因某種因素可能影響處理決定公正性的行政公務員迴避的權利。

4、控告、檢舉、揭發權。指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和現象,享有向有關機關和部門進行檢舉、揭發、控告的權利,並且享有不被打擊報復和被其他法律規范所規定而受到保護的權利。

5、申請復議,提起訴訟和請求賠償的權利。即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行使職權和實施職務行為,認為違法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保護和救濟的權利。

行政法予以確認,保護的其他法律權益。主要是指相對人基於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所享有的法律權益,而這些法律權益是行政相對人在進入某項行政法律關系前,就以依照其他法律、法規取得。在進入該行政領域後,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法規范也予以認可和保護。如人身權、財產權、言論、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宗教信仰自由等政治權利,勞動與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義務,主要就是遵守行政法規范的義務,是指遵守有關規定行政管理秩序的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行政規范的義務。一是服從行政管理的義務。一方面,行政法規范對行政管理秩序的規定,還要靠行政執法感機關的具體管理活動才能完成實現,因而行政相對人應當服從行政管理要求;另一方面,為了保證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威,統一和公務連續,法律賦予了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具有強制形成與先予執行特點。二是協助行政管理的義務。行政主體及行政公務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行政相對人具有相關的公務協助義務,如協助控制違法場面或維持公共秩序,提供執行公務所需要的交通工具或某種方便條件,如實提供所掌握的有關案件情況和材料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具體義務內容,一方面,表現為行政主體及行政公務人員所擁有的向職權內容相對應;另一方面,多規定於具體的單行法律、法規之中,對於規章及其他行政規范中行政相對人規定的義務,不得與法律法規相違背或相抵觸。

確立並研究行政相對人,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一是在行政法上有助於我們認識到行政相對人不是單純的被管理者,而是一定的權利與義務主體,正是行政相對人作為與行政主體相對一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才導致了行政救濟、國家賠償一系列行政法律制度;二是對行政相對人的研究與分析,有助於我們劃分行政機關的內外行政活動,區分內部與外部行政法律關系,建立和完善各項具體行政法律制度,規范行政管理職權活動的合法與有效,如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適用對象和范圍,外部法定程序與內部組織程序等,在實施行政活動中不得相互代替、交替,否則導致行政行為無效;三是確立並研究行政相對人慨念,有利於確認行政復議申請人,另外,通過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兩個對應慨念的研究,也有助於分析和判定行政機關的行政主體身份與機關法人身份,為正確適用行政法律規則奠定基礎。同時,有助於使行政公務人員進一步確立為人民服務,為管理對象服務的「公僕」意識,改善行政管理和服務的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樹立行政主體即管理又服務的良好形象。

Ⅷ 如何理解行政相對人的概念

行政相對人: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版,在稅收征權管關系中,稅務機關是行政主體,而納稅人就是行政相對人;在工商管理關系中,工商機關就是行政主體,而作為工商管理對象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他經營主體就是行政相對人。

在美國行政法理論中有「私方當事人」的說法,而在有關德國的行政法理論中有「相對人」的概念。在我國,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理論中兩個相對應的概念,不是行政法律規范中的專門法律術語。但如同需要行政主體概念以明確其行政職能主體身份和地位一樣,也需要行政相對人概念以明確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

行政相對人具有以下特點:

1、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具有行政職權、職責和行政職務身份的一方當事人;

2、行政相對人是與行政主體之間具有特定行政法律關系的人,即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行為所針對的人;

3、行政相對人是行政管理中被管理一方的當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Ⅸ 什麼是行政相對人

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版的行政行為影響其權權益的個人或組織。

1、任何個人、組織如果不處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而處在其他法律關系中,就不具有行政相對人的地位,不能賦予其「行政相對人」稱謂。

2、行政主體行政行為對相對人權益的影響有時是直接的,有時影響可能是間接的,作為個人、組織,無論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行政行為的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響,都是行政相對人。

(9)行政相對人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1、行政主體是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的組織。這是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內部的組成機構和受行政機關委託執行某些行政管理任務的組織的區別。

2、依法行政不僅要求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行使行政權,而且還要求其必須承擔因其行為所引起的相應法律後果。承擔法律後果就必須明確主體。

3、行政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國家賦予的行政職權,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所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

4、公務員不是一個行政主體,但行政主體又離不開公務員。行政主體是由一個個公務員組成的集合概念,脫離了國家公務員,行政主體僅是一個抽象概念。

Ⅹ 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提起訴訟的行為有哪些

解答如下:
行政相對人可以提起訴訟的行為有: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專執照、責令停產停屬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九)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

熱點內容
學佛念道德經 發布:2024-09-21 04:21:18 瀏覽:24
道德經鍾馗 發布:2024-09-21 03:56:07 瀏覽:294
司法各卷內容 發布:2024-09-21 03:42:49 瀏覽:630
中國律師咨詢網 發布:2024-09-21 03:07:35 瀏覽:878
法官與原告認識 發布:2024-09-21 02:26:10 瀏覽:837
法院填塞 發布:2024-09-21 02:22:33 瀏覽:340
民法典的個人財產 發布:2024-09-21 01:16:51 瀏覽:116
法治新北方 發布:2024-09-21 00:57:21 瀏覽:453
中級經濟法2019記憶錦囊 發布:2024-09-21 00:16:40 瀏覽:694
公司保本合作法律性質 發布:2024-09-20 23:13:17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