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法律責任
① 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責任相同特點不同點
很多區別復的,主要的方面有:1、股東制人數: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為1-50人,之前不允許一人公司,要兩人以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為2-200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在中國境內有住所;2、最低注冊資本限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3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3、繳納注冊資本的首次出資額和期限基本一致,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20%,余額兩年內繳清,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清。4、出資方式兩者基本相同,均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5、募集資金方面:有限責任公司只能由發起人集資,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6、組織結構有所區別,兩種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許可權大小和兩權分離程度不同。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差異,建議查看公司法詳細比對。
② 在股份制的公司是由最大股東承擔法律責任還是由法人代表承擔
按法律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因此不存在法人代表或大股東承擔所有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股東責任的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第十八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債權人主張其在造成損失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因怠於履行義務,導致公司主要財產、賬冊、重要文件等滅失,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實際控制人原因造成,債權人主張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九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後,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③ 比較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特徵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以下不同:(1)他們的權利機構不同,版有限責任公司有的有股東權會,有的沒有股東會(例如:國獨)。股份有限公司的權利機構是股東大會。(2)他們的執行機構不同。有限責任公司有董事會,但是投資規模小的,可以不設立董事會,只設立執行董事。股份有限公司的執行機構是董事會(3)他們的監督機構不同。有限責任公司有監事會,但是投資規模小的,可以只設立1——2名監事。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督機構是監事會(4)有限責任公司不可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發行(5)兩者的規模不同,有限責任公司的規模小,按准則主義設立,封閉,人合性,股份一般內部轉讓,不發行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是公開發行股份,發行股票,規模大,純資合性
縱橫法律網-北京市京倫律師事務所-祝永根律師
④ 試述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法律特徵
第一,股東人數上不同,有限50人以下;股份2人以上200以下;
第二,人合資合程度不專同,有限重人合,屬股份重資合;
第三,出資上,有限為認繳資額,股份為認購股份;
第四,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上有差異,對機構設置有限略松,比如股東人數少得的公司可不設董事會監事會,股份則三會皆要
第五,章程自治程度不同,有限自治程度較大,股份受限制較多。
。。。。。
⑤ 法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的意義
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比較而言,有以下區別:
(1)兩種公司股回東人數限制不同。有限答責任公司根據《公司法》規定,由2個以上50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而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由5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設立。
(2)兩種公司股東都只負有限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就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權人負責,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就其所認購的股份對公司負責。
(3)就股東權力而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表決權原則上按股計算,每股有一票表決權,而有限責任公司則是按人計算,每股東有一票表決權。
(4)從資本募集方式看,有限責任公司具有封閉性質,不在社會上公開發行股票、債券,股份轉讓嚴格限制,財務不公開。股份有限公司具有開放性質,其股票公開發行,自由轉讓,財務公開。
(5)從籌資工具看,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的是股票及債券形式,有限責任公司籌資並不採取股票債券形式,而是內部認購
(6)有限責任公司具有資合公司性質,但股東之間的關系密切,在一般情況下,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並不分離,所以它又具有某種人合公司的成立。
⑥ 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律規定有何不同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有限責任公司由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可以單獨投資設立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
(二)發起人認繳和社會公開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產最低限額;
(三)股份發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定;
(四)發起人制訂公司章程,並經創立大會通過;
(五)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六)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
發起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五人以上為發起人,其中須有過半數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國有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可以少於五人,但應當採取募集設立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必須按照本法規定認購其應認購的股份,並承擔公司籌辦事務。
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必須經過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⑦ 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
公司股東享有的權利主要有:
(一)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獲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版分配;
(二)參加或者委派權股東代理人參加股東會議;
(三)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行使表決權;
(四)對公司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督,提出建議或者質詢;
(五)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規定轉讓、贈與或質押其所持有的股份;
(六)依照法律、公司章程的規定獲得有關信息,包括:繳付成本費用後得到公司章程;繳付合理費用後有權查閱和復印:
1、本人持股資料;
2、股東大會會議記錄;
3、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
4、公司股本總額、股本結構。
(七)公司終止或者清算時,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額參加公司剩餘財產的分配;
(八)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所賦予的其他權利。
公司股東承擔的義務主要有:
(一)遵守公司章程;
(二)依其所認購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繳納股金;
(三)除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
(四)法律、行政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應當承擔的其他義務。
⑧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律上的區別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者在規模、設立方式、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適合不同需求的投資者。在選擇公司形式時,應考慮發起人的財產能力、經營能力、長遠需求。
總體特點上,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規模較小、私密性高的公司形式,保護股東之間的信任關系,是人合性與資合性的結合,公司運營上具有靈活性,其設立、運作步驟簡單;
股份有限公司則規模龐大,公眾性強,通過發行股票融資,往往股東人數眾多,公司的決策也按持股票數量掌握話語權,是典型的資合公司。出於保護公眾的目的,無論從設立條件還是設立程序上說,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比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都更嚴格、更復雜。兩種公司形式具體差異表現在:
1、股權表現形式差異:有限責任公司里,權益總額不作等額劃分,股東的股權是通過所認繳的出資額比例來表示,股東表決和償債時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比例享有權利和承擔責任;而股份公司的全部資本分為數額較小、每一股金額相等股份,股東的表決權按認繳的出資額計算,每股有一票表決權。
2、設立方式及流程差異:有限責任公司只能由發起人集資,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也不能發行股票,不能得上市。設立流程為 :訂立公司章程——股東繳付出資——驗資機構驗資——設立登記;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可以使用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方式外,還可以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並上市融資,但設立流程比較復雜:訂立公司章程——發起人認購股份和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驗資——召開創立大會——設立登記。
3、股東人數限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得多於50人,保護了公司的封閉性;股份有限公司必須有2-200發起人,股東人數無限制,上市公司擁有上百萬人的股民都是公司股東。
4、公司資本規模:除了上海自貿區內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取消最低注冊資本要求外,其餘地區的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三萬元,股份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五百萬元,上市公司五千萬元。目前國務院已經開會要求全國推廣取消最低注冊資本制度,貌似各地尚未執行細則。
5、組織機構設置規范化程度不同:有限公司比較簡單、靈活,可以通過章程約定組織機構,可以只設董事、監事各一名,不設監事會、董事會;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高,必須設立董事會、監事會,定期召開股東大會,而上市公司在股份公司的基礎上,還要聘用外部獨立董事。
6、股權轉讓與股權的流動性: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出資額。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時,必須經股東會過半數股東同意,因而股權的流動性差,變現能力弱;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公開發行,轉讓不受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則流動性更高,融資能力更強
7、社會公開: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只需按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向股東公開,供其查閱,無須對外公布,財務狀況相對保密;股份有限公司,並且要定期公布財務狀況,上市公司要通過公共媒體向公眾公布財務狀況,相比較更難操作,公司財務狀況也難於保密,更容易涉及信息披露、內幕交易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