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前聯調司法確認法律效力
司法調解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所調解是以人民調解形式完成,製作的人民調解協議書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沒有經過司法確認前還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人民調解協議書經過法院的司法確認後,則承裁了強制執行力,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對糾紛的解決自願達成一致意見的意思表示。其中糾紛簡要情況欄應當載明糾紛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協議欄應載明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寫清履行協議的時間、地點和期限,當事人簽字按手印,調解人簽字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履行調解協議,對方當事人反駁的,有責任對反駁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調解協議,或者請求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有責任對自己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當事人一方以原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方當事人以調解協議抗辯的,應當提供調解協議書。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調解協議無效:
(一)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人民調解委員會強迫調解的,調解協議無效。
『貳』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是什麼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制度是指對於涉及到的民事權利義務的糾紛,經行政機關、人民調解組織、商事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或者其他具有調解職能的組織調解達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的協議,經調解組織和調解員簽字蓋章後, 或雙方當事人簽署協議之後,如果雙方認為有必要,共同到人民法院申請確認其法律效力的制度。
『叄』 司法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確認書只要具有合同的相關條款,具有類似合同的性質,就與合同一樣,具有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確認書的約定履行義務。否則的話,就是違約,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人民法院做出確認有效裁定書或者駁回申請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後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收到確認有效裁定書和駁回申請裁定書後,不得上訴,也不得申請復議,也不應申請再審。這主要因為確認申請是當事人自願提出的,沒有必要在人民法院予以司法確認後再設置上訴、復議或者再審程序;對於駁回申請的,當事人可以再次通過調解、訴訟等途徑解決糾紛,其權利的行使並沒有受到限制。另外,司法確認程序屬於特別程序,不應像一般程序那樣設置上訴、再審的程序。人民法院作出確認裁定後,主要產生兩種不同的法律後果:一種後果是人民法院作出的確認調解協議有效的裁定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在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執行依據是法院做出的確認有效裁定書,而不是調解協議書。
確認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法院司法確認書與判決書有同等法律效力。
2、行政確認書具有行政法上的效力,如果經司法審查,發現行政確認書有違法的地方,有權責令行政機關重新作出文書,或認定無效。
3、個人作出的確認書,只有在民事范圍內有個人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肆』 什麼叫「司法確認」
------通過司法機關和司法程序,對某項事物的合法性、有效性、權屬性等回實質問題進行確認。比如合同答簽訂後,如果認為合同內容顯失公平,可以要求法院依法撤銷不公平的內容,這就是司法確認過程。再比如,經過人民調解組織達成的協議,要求法院確認協議的效力,也是司法確認的過程。
------比如發生土地權屬糾紛,經土地管理部門裁決的,這是行政確認。
『伍』 訴前調解書的效力
法律分析:訴前調解形成的協議是沒有法律強制力的,經過法院司法確認後後出具裁定書,這個裁定書就具有法律強制力了,對方如果不履行協議,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調解協議被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變更、撤銷,或者被確認無效的,可以適當的方式告知當地的司法行政機關或者人民調解委員會。
『陸』 司法所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司法所調解是以人民調解形式完成,製作的人民調解協議書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沒有經過司法確認前還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人民調解協議書經過法院的司法確認後,則承裁了強制執行力,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糾紛當事人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主義道德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對糾紛的解決自願達成一致意見的意思表示。其中"糾紛簡要情況"欄應當載明糾紛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協議"欄應載明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寫清履行協議的時間、地點和期限,當事人簽字按手印,調解人簽字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1條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
一、凡是符合下列四個條件的人民調解協議,也就具有民事合同性質:
1.主持調解的必須是人民調解委員會;
2.調解協議必須具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
3.調解協議的形式是書面協議;
4.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
二、《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35條規定:"調解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雙方當事人基本情況;
(二)糾紛簡要事實、爭議事項及雙方責任;
(三)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四)履行協議的方式、地點、期限;
(五)當事人簽名,調解主持人簽名,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六)調解協議由糾紛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柒』 人民調解協議經過法院司法確認後還能起訴嗎
人民調解協議經過法院司法確認後不能起訴了,也不能申請再審。因為司法確認的人民調解協議已經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八十條 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等非訟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
『捌』 司法確認裁定書的效力
關於司法確認案件法律文書的形式。關於司法確認案件的法律文書形式,以往的司法實踐中有四種不同做法,即決定書、確認書、調解書和裁定書。規定了司法確認案件法律文書的形式是確認決定書或不予確認決定書。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第二審人民法院製作的民事裁定,一經送達便產生法律效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法院製作的第一審民事裁定,除「不予受理」、「對管轄權有異議的」和「駁回起訴」裁定允許上訴外,其餘裁定一經送達便生效;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製作的有上訴期的民事裁定,在上訴期內當事人不上訴且上訴期屆滿時,該民事裁定生效。
裁定和判決之間的區別是:
1、判決中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而裁定既解決實體問題,也解決程序問題。適用裁定解決的實體問題,如在執行期間依法減刑、假釋等;解決的程序問題,如駁回自訴,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以及當事人耽誤期限,人民法院對其提出的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的申請是否准許時,可以適用裁定處理。
2、在一個案件中,發生法律效力並被執行的判決只有一個,而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個。
3、判決必須用書面形式表現出來,而裁定既可用書面形式,又可用口頭形式。口頭裁定作出後,記入筆錄即可。
4、上訴、抗訴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審刑事判決的上訴、抗訴期限為10日,而不服第一審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為5日。 裁定書是裁定的書面形式。其格式、寫法和署名,與判決書基本相同,只是內容相對簡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百三十七條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向仲裁機構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裁定書應當送達雙方當事人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雙方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