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委託經營的法律責任

委託經營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6 08:08:47

⑴ 我自己的一公司委託別人全權經營,如果對方出現糾紛是否與我有法律責任

如果你的公司委託他人經營事管理,那麼他人是以該公司的名義對外進行民事活動,在這內種情容況下,任何與公司有關業務,包括形成的債權債務均應由公司承擔,如果這個公司是獨資企業,那麼就與你的關系了,如果這個公司是有限公司,也有你有特定關系,如公司對外債務是以公司的資產對外承擔責任的,該資產也是你與你的股東形成的,當然與你有特定的關系。要處理此類問題關鍵是看你與這個人的協議在這方面是如何約定的,是否約定在他人經營你公司期間所形成的法律責任,應該由誰承擔,如果你已經承擔,是否有權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追償。

⑵ 委託經營管理協議有法律效力

你好
未成年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只有在能力范圍內的法律行為地有效,因此,委託他人寫協議是否有效,要看具體情況,是免費還是收費,收費又是多少,以及協議內容等等。

⑶ 企業委託管理期限應在哪個法律法規

企業託管是指企業資產所有者將企業的整體或部分資產的經營權、處置權,以契約形式回在一定條答件和期限內,委託給其他法人或個人進行管理,從而形成所有者、受託方、經營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相互利益和制約關系。
所謂託管,顧名思義就是委託管理的意思,具體是指企業所有者將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由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並能夠承擔相應經營風險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有償經營,以明晰企業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責權利關系的一種經營方式。換言之就是通過契約形式,受託方有條件地接受管理和經營委託方的資產,以有效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⑷ 委託別人經營管理出事後房東有責任嗎

委託別人經營管理,本人應進行監管,如果出了事,本人應承擔相應的監管或者連帶責任。
房東將房屋合同出租,一般沒有責任。‍

⑸ 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有何區別委託經營在法律上是否成立

企業租賃經營,是在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出租方將企業租賃給承租方經營,承租方向出租方交付租金並對企業實行自主經營,在租賃關系終止時,返還所租財產。

企業承包經營是發包方在不改變企業所有權的前提下,將企業發包給經營者承包,經營者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並按合同分享經營成果的合同。

與企業承包經營合同相比,企業租賃合同的特點在於:(一)企業承包合同的基本內容,是承包上繳利潤指標以及由此產生當事人之間的其他權利義務關系。企業租賃合同的基本內容,是承租方對企業財產進行租賃經營,並向出租方交納租金。利潤和租金的區別都是不言自明的。(二)從適用范圍上看,承包經營合同多適用於大中型國營企業,而租賃經營合同則多適用於小型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三)在承包經營合同中,承包方提供抵押財產不是合同的有效條件,而在租賃經營合同中,必須明確承租人所提供的抵押財產。(四)發生虧損時,承包企業只要用企業的自有資金補償即可,而租賃合同的承租方則必須以抵押財產進行補償。(五)在承包經營的情況下,承包期間新增資產的所有權性質與承包前的企業所有權性質是一致的;而在租賃經營的情況下,租賃期間承租方用其收入追加投資所添置的資產,則屬於承租方。
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的特殊性,決定了它是法律調整的特殊性。但是,企業租賃經營合同也具有經濟合同的一般特徵,例如:簽訂租賃經營合同雙方也必須堅持自願、平等、協商的原則;合同信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解除;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等等。

⑹ 企業法人 及股東將企業委託經營,是否仍會有法律責任委託經營要注意哪些問題。

委託當然要負法律責任。
委託要區分是什麼委託。
根據委託的性質回,要注意的內容也不一樣答。
基本注意:
1.委託合同的條款、內容、許可權、時間、什麼時候委託終止。
2.了解受託人的情況。如他違法經營,你要付責任的。
3.委託需不需要經過批准還不清楚,建議你去工商管理部門咨詢。

⑺ 委託經營合同中雙方的關系

1、站在A角度講,應屬於機械租賃合同。
2、如果定性為委託合同,第二條的約定僅約束A、B內部關系,A對外承擔事故責任。

⑻ 法定代表人委託別人全權管理公司一切法律責任受託人承擔有協議法律支持嗎

你好,根據《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內執行董事或者經理容擔任,並依法登記。所以法定代表人是否有權委託別人全權管理公司,應依據公司章程規定;《民法通則》第二節第六十三條第二款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但是受託人願意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雙方之間的協議是有效的。只是該協議僅在雙方之間有效,不得對抗第三人。

⑼ 委託經營的原則

企業委託經營必須堅持三大原則:其一,預定契約原則。發生委託經營內行為,首先必須簽訂委託契容約,即以法律合同的形式載明委託人的權利和意志、受益人的收益方式與范圍、受託人的責任以及三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等事項,受託人必須以委託契約為依據來對受託對象和受益人履行。其二,委託自主性原則。在企業委託經營關系中,受託人受託期間擁有委託財產的名義所有權,受託人有權在保證實現委託人意志的前提下,自主管理和處置委託對象。其三,分開管理原則。受託人的自有財產與委託經營財產分開管理。

熱點內容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
合同法的解除 發布:2025-02-13 06:21:39 瀏覽:45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