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

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0-12-26 08:32:36

Ⅰ 婚內夫妻雙方簽署的「忠誠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

對於婚內夫妻雙方簽署的《忠誠協議書》,如果《忠誠協議書》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簽訂協議的,《忠誠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忠誠協議書》內容部分或者全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1)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第四十七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後,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八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第五十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第五十一條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Ⅱ 夫妻簽訂的《忠誠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對於婚內夫妻雙方簽署的《忠誠協議書》,如果《忠誠協議書》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內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簽容訂協議的,《忠誠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忠誠協議書》內容部分或者全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Ⅲ 如何寫夫妻忠誠協議書才具有法律效力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此條說明夫妻相互忠實就是一項法定義務,否則該條規定就缺乏法理基礎。此外,夫妻忠與不忠並非歸屬身份范疇,而是夫妻身份關系下的具體事務安排。身份協議是為創設或解除身份關系而達成的基礎性協議,並在此基礎上經過相應的法律程序(如行政登記)形成或解除身份關系。如離婚協議屬解除夫妻關系的身份協議,但要解除夫妻身份關系,仍須經過離婚登記。所以,夫妻忠誠協議不是身份協議,因為其並不為創設或解除身份關系而提供前提。
據此,我國婚姻法雖然沒有對重婚、同居等不忠事項的具體法律後果,以及除重婚、同居外的不忠事項作出明確規定,但也未禁止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故可推定對於不忠事項及其具體法律後果,諸如不忠事由、承擔責任的方式及數額等,可由夫妻雙方自行約定。該約定只要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便具有法律效力。 所謂「違反公平原則,而且內容與國家法律沖突,」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夫妻忠誠協議書(範本)
男方:女方:為了增強雙方的家庭責任感,維持家庭和睦,經雙方充分協商,現自願達成如下協議:一、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男、女雙方必須忠誠於婚姻,任何一方不得有下列行為之一: 1、與他人談戀愛,單獨約會2、一夜情;3、嫖娼或賣淫;4、與他人通姦或同居;5、與她人生育子女。二、夫妻雙方必須真誠、友好的善待對方,不得有意欺騙對方,不得實施家庭暴力。三、任何一方有本協議第一條行為之一,或實施家庭暴力,即為雙方婚姻中的過錯方,對方為無過錯方。過錯方無條件承諾對方提出的離婚條件,並在對方限定的期限內離婚。在雙方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過錯方的所有資產,無論是登記在自己名下還是別人的名下都歸對方所有;債務全歸過錯方承擔,子女撫養權服從無過錯方的要求,並由過錯方賠償無過錯方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 元整。四、雙方確認,在簽訂本協議時均精神狀態正常,冷靜而理性,並都認為上述約定是公平、有效的。五、本協議一式二份,男、女方各持一份,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男方: 女方: 時間:
如果出於雙方自願,需經公證處公證更具有法律效力。

Ⅳ 夫妻之間的忠誠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夫妻之間達成的「相互忠誠協議書」,如果不違反法律法規與公序良欲的,對雙方可以產生合同約束力的法律效力,但必須是意思自治下的自願行為。

二、夫妻之間達成的「相互忠誠協議書」,如果涉及了限制人身權約定,則沒有法律效力。比如:約定不能離婚、不能改嫁、不能結交異性朋友等,都是無效的。

Ⅳ 夫妻自己簽的婚姻忠誠協議有法律效力嗎,需不需要見證人

夫妻忠誠協議既是符合婚姻的本質特徵又是合乎法律道德的,因此不能完全將其排斥於法律之外。 首先,要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在法律中承認夫妻忠誠協議的有效性; 其次,必須對忠誠協議內容的予以適當的限制,不得違反我國的強行性法律規范和公序良俗等;再次,應當盡早完善婚姻法,將規范夫妻忠誠協議的相關內容納入其中,便於公證機關和法院在受理此類案件時能夠做到有法可依,切實保障婚姻主體的正當權益。

一、夫妻忠誠協議的概念

夫妻忠誠協議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前或者婚後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約定的,兩人要對家庭、配偶、子女等有道德感和責任感,同時規定違背約定時承擔支付賠償金或財務等責任。

二、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特點

目前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並沒有明確受到法律的保護。一方面在社會中有廣泛的爭論;另一方面,國家也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夫妻忠誠協議的設立和生效以及違背的懲罰措施,而目前很多針對夫妻忠誠協議的審判中,只是依據具體的依據以及法官的主觀裁定。這一切都造成了夫妻忠誠協議的約束效力低下。我國公證界對這種「忠誠協議」的態度也是非常謹慎的,大多公證機構對此類「忠誠協議」的公證申請一般是拒絕受理的。

1、忠誠協議是當事人的合意,法律應認可其效力。

2、忠誠義務規定的道德內容屬於法律的調整范圍。只要夫妻雙方訂立的忠誠協議不違反我國的強行性法律的和公序良俗的規定,法律就會對他們約定的內容加以保護。

3、忠誠協議約定不明確的內容視為未約定。

4、忠誠協議約定的賠償數額不能過高。雙方當事人可以預先約定違約金,如雙方約定如果因一方有外遇( 婚外性行為) 而導致婚姻破裂,有外遇的一方要給付對方一定的經濟賠償或如果一方夜不歸宿,就應該按時間實際支付對方的一定的「空床費」,但是約定的違約金額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合同法》第114 條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Ⅵ 婚內的忠誠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關於婚內的忠實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是認為具有法律效力。理由如下:
一、《婚姻法》第四條明確規定了夫妻間有相互忠誠的義務,這為上述婚內協議提供了法律依據;
二、該約定的實質內容不與強行法沖突,不損害第三者的利益;
問題僅在於:上述協議其約定內容的實現,需以離婚為條件。因為:夫妻間之不忠,在法理上屬於損害賠償的一種特殊形式,而現行法律對此特殊形式損害賠償權利的行駛,明確規定了以離婚為條件(婚姻法第四十六條,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九條第二、第三款)。
有另外一種觀點不具有法律效率,該觀點認為:
1、協議內容違法。其理由是根據《憲法》的規定,人身自由是法定權利而不是約定權利,通過人為約定的方式來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不合法的。
2、夫妻相互忠實並不是強制性的法定義務。《婚姻法》第四條所規定的是「夫妻應當相互忠實」,而非「必須忠實」。「應當」意在提倡,只有「必須」才是法定義務。
3、確認夫妻忠誠協議有效,將嚴重損害部分公民的基本人身自由。
4、夫妻忠誠協議中的補償並不是婚姻財產約定,而是一種損害賠償,不能約定,只能依法據實計算。
此觀點的錯誤在於:未意識到損害(賠償)在本質上是一種結果,而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則多種多樣,如有侵權的損害賠償,如有違約(合同)的損害賠償。而在違約的損害賠償中,當事人是完全可以事前約定「違約金」的(你總不能否認立法吧?),同時,這個違約金的數額與實際上造成違約損害數額之間,法律並不要求存在著某種等比關系。如果其還堅持認為「要依法據實計算」,那麼他應當等到進了全國人大或者最高院之後去修訂現行法吧。但是現在,該觀點就應當(我這個應當就是必須)斷然拋棄。
實踐中,當事人特別是女性當事人經常會出現明確約定一方出現「婚外情」 、 「家庭暴力」等情形,離婚時須凈身出戶甚至高額賠償對方條款的效力問題,其中尤其以婚外情條款居多,

熱點內容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
合同法的解除 發布:2025-02-13 06:21:39 瀏覽:45
員工加班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2-13 06:10:03 瀏覽:272
2016年中級會計師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2-13 05:58:26 瀏覽:886
公司規章制度太嚴 發布:2025-02-13 04:59:32 瀏覽:823
海淀區法院微博 發布:2025-02-13 04:13:04 瀏覽:495
檢擦院和法院 發布:2025-02-13 04:08:07 瀏覽:576
合同法的發展 發布:2025-02-13 02:27:32 瀏覽:367
鄭幸福律師 發布:2025-02-13 01:59:09 瀏覽:844
哈市鄉村台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13 01:30:42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