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變更後的法律責任
A. 公司以前觸犯了法律,後變更了法人,變更後的法人有責任承擔嗎
變更後的法人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公司仍然要承擔責任,如果是原法人代表有觸犯刑法等行為的,則該責任應由原法人代表承擔,否則一般情況下不追究原法人代表的責任。以變更之日起,原法人對以前簽發的公司文件負責,現法人對公司以後的負責。
法人代表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代表的責任。
(1)法人變更後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活動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B. 公司法人變更後責任由誰承擔
根據公司法抄的相關規定:在協議襲沒有約定的情況下,購買股權之後的風險和權利由受讓方享有和承擔。
但一定要去做辦理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證的變更(法定代表人及股東的變更)。
如果對轉讓之前企業的債務或或有損失存在約定,則按協議處理。
C. 公司法人變更後果嚴重,之前的法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不用。
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的責任。
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法人簡單來說就是,其在職權范圍內代表公司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因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於公司。
也就是說,法人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
(3)法人變更後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人變更的形式:
1、法人的合並。
這是指兩個以上的法人集合為一個法人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人的合並是法人集中資金,擴大實力,增加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由於合並不需經過法定清算程序,比之解散原法人,成立新法人,手續更為簡便,操作成本也更低廉。
法人合並,有新設式合並和吸收式合並兩種方式。
新設式合並也稱創設式合並,是兩個以上的法人歸並為一個新法人,原法人均告消滅的合並方式。
吸收式合並也稱吞並式合並,是一個法人吸收被合並的其他法人,合並後只有一個法人存續,被吸收法人均告消滅的合並方式。
法人合並時,應有法人意思機關韻合並決定和合並各方締結的合並合同。
為保障各合並法人的債權人的利益,法人應在合並前將合並決定通知債權人,債權人如要求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的,作為債務人的法人應照辦。
否則,法人不得合並。
法人合並的,其權利和義務由合並後的法人享有和承擔。
2、法人分立。
法人的分立是指一個法人分為兩個以上法人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人分立是調整經營規模,分散風險的重要手段。
法人分立也不需經過法定清算程序,所以有與法人合並同樣的優點。
法人分立,有新設式分立和存續式分立兩種分立方式。
新設式分立也稱創設式分立,指解散原法人,分立為兩個以上新法人的分立方式。
存續式分立也稱派生式分立,指原法人存續,分出部分財產設立一個以上新法人的分立方式。
法人分立的程序與法人合並程序基本相同,需要有分立的決定、債務分配合同,對債權人發出分立通知並根據債權人請求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
3.法人合並與分立的效果:
法人之消滅:
在新設式合並,原法人均告消滅;在吸收式合並,被吞並的法人歸於消滅。
在新設式分立,原法人消滅;在存續式分立,只是原法人的財產或組織機構發生變更。
債權債務承受:
因合並而消滅的法人,其債權債務由合並後的法人概括承受。
在法人分立,原法人的債權債務,應依分立前締結的合同確定的分擔份額,由分立後的法人承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人
D. 營業執照法人變更後與原法人之間各自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哪些,請高人指點
以變更之日算起,變更前,原法人對以前簽發的事項負責,變更後,現法人對公司以後的事項負責。
只要該法人在變更後的公司不持有任何股份,就不再對該公司承擔任何責任。
從法人變更之日起,原法定代表人將不再有權代表公司簽字;一般公司章程中會約定由董事長或董事或總經理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如果有相關約定,那麼只要公司股東出具委派你為董事長或董事或總經理,並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委派書即可,無須起草或簽署「法人變更協議」。
公司如果從事違法行為觸犯刑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即使簽署「法人變更協議」約定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該約定也是無效的。
(4)法人變更後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人變更流程
1、在公司登記所在地的工商局網站進行公司法人變更預約。
2、在公司登記所在地的工商局網站上下載相應的資料,並如實填寫。
3、帶上材料到工商局取預約號,交材料。
4、若材料有疑問或當地工商局還要求其他證明,則補充材料(一般下次來無需再預約)。
5、若材料無疑問或補充完畢並通過則領取變更通知書。
6、再規定時間去工商局領取新的營業執照。
7、到刻章公司刻制新的法人章。
8、帶著新的營業執照和所有印章到開戶行更換開戶許可證和印鑒。
註:五證分立的「原始企業」的法人變更需要順便辦理五證合一,需要准備的材料更多(比如五個證),所以會相對麻煩一些。
E.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後,被查偷稅,原法人代表要負法律責任嗎
要。
刑事犯罪,追究的是直接實施犯罪的人員刑事責任,公司雖然變更了法定代表人,但是事實上實施偷稅活動是在原法定代表人任職時期的,原法定代表人才具有犯罪的主觀故意,是逃稅行為的直接責任承擔者,應該依法追究逃稅罪的刑事責任。
逃稅罪是指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或者因逃稅受到倆次行政處罰又逃稅的行為。
《刑法》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拓展資料: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叫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刑法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