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和預防職務犯罪知識測試
⑴ 職務犯罪的構成及要件是什麼
職務犯罪主要是指國家公職人員濫用職權、謀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層次、高智商犯罪。對於職務犯罪構成要件,有具體的法律規定。下面由我為你介紹職務犯罪的相關 法律知識 。
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1)、職務犯罪主體:
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
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後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
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
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職務犯罪的危害性
動搖國家政權的根基
首先,它將破壞政權的穩定,導致政治體系合法性的危機。國家政治體系是一個多成分的結合體,按照馬克斯·韋伯的觀點,國家政治體系的統治系統是由自願服從和信仰體系構成。一個政權的維系取決於公眾對政治體系合法性的確認和信仰。職務犯罪的多發、頻發、高發態勢會導致公眾認為國家已背離了存在的初衷,成為權力擁有者發財致富的工具,或成為被濫用和不負責任加以行使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現存政權合法性必然產生危機,社會就會出現動盪局面。“如果人們對哪一個政權具有合法性問題發生爭論,其結果必然導致內戰或革命。”職務犯罪是發生在掌握公共權力的國家公職人員中的犯罪,因此,它總是同國家政權密切相關的。
鄧小平(1904~1997)同志曾對腐敗現象給政權造成的嚴重危害作過精闢的概括,並且為之憂心忡忡,夜不能寐。他指出“腐敗現象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廣泛領域,尤其是侵蝕到我們黨政機關和幹部隊伍。利用職權營私舞弊、貪贓枉法、索賄受賄等犯罪行為,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如果我們掉以輕心、任其泛濫,就會葬送我們的黨,葬送我們的政權,葬送我們的社會主義大業。”在黨的十六大上,他進一步明確指出:“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黨的地位就會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
顯然,職務犯罪是腐敗最嚴重的表現形式,是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根本對立的。它的滋生蔓延會危機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國家政權的穩定,導致政治危機。
其次,削弱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密切聯系基礎之上的,是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基礎之上的,解放後,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威信很高,政權非常穩固,但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和發展,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不斷蔓延滋生,不少國家公職人員把自己所掌握的本屬於人民的權力資本化、商品化,搞錢權交易,以權謀私。處於各級領導權的國家工作人員絕大部分是共產黨員,如果這些人利用職務之便牟取個人私利或任意褻瀆職責,必然大大地降低黨和政府的威信,破壞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
破壞國家秩序
職務犯罪對國家秩序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危及法治建設和政府改革進程。
首先,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危害國家政權的法治基礎。法律法規是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受侵害的重要保證。法律規范的制定與實施是法治的重要體現。而法治作為現代化國家的基本特徵是維系國家的重要手段。職務犯罪對於國家秩序和公共秩序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職務犯罪是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犯罪主體是法律的制定者、實施者,更是國家法治的捍衛者。堅決、忠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保證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是對國家工作人員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法律的制定者、實施者的行為背離法律的要求,破壞法律的尊嚴、統一和正確實施,將會對其他工作人員產生誤導作用。促使奉公守法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審視自己的行為方式時懷疑法律的嚴肅性,從而在根本上動搖法律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造成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下降,導致法律調節功能失靈。
同時,國家工作人員是由人民選舉或受人民委託從事公務的人員,職責要求他們自覺地遵守法律,成為社會法制觀念的代表。如果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牟取私利或濫用職權,則必將玷污法律在民眾心目中庄嚴神聖的形象,使社會成員失去公平感和安全感,從而放棄依法辦事的自覺性,進而導致國家秩序的混亂和法治基礎的喪失。
其次,職務犯罪對政府現代化運作形成阻礙。政府的良性運作是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最根本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權力不能隨意介入市場,影響經濟活動的具體運作,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仍有賴於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有效的干預。在一定意義上說,政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而職務犯罪則從根本上損耗政府的效能,使經濟失去積極、有效的調控機制。職務犯罪促成並加劇了政府運行的低效狀況。在現代社會中,時間對於經濟活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被視為最重要的資源。“腐敗官員延宕政策的執行,拖延辦事時間,往往是敲詐勒索的基本手段,經濟實體要想迅速辦理有關事宜則須向他們行賄。”
同時,政府為防止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進行犯罪制定了繁瑣而復雜的辦事程序和手續,又進一步加劇了低效率,使政府運行進入惡性循環。職務犯罪還加大了政府行政改革的難度,職務犯罪是對行政法律規范的背叛和踐踏。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是腐敗產生和蔓延的溫床,是職務犯罪賴以生存的土壤。對職務犯罪而言,既想隱蔽罪行繼續實施犯罪活動,又想逃避法律的追究與制裁。因此,他們喜歡暗箱操作,會盡力阻撓行政公開,妨礙社會民主化進程。為維持既得利益並保證現有環境的存在,他們自然不會願意建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行政運行機制,而且還會想方設法地設置障礙。從而增大了改革的難度。
破壞市場經濟及其發展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瀆職侵權等犯罪,破壞國家的經濟秩序,嚴重危害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因為每個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資源短缺和資金不足的問題。優化資源配置,充分利用國家有限資金是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從經濟上講,職務犯罪是權力的設租活動,必然加重市場經濟中的矛盾和問題,破壞社會資源按照市場規律實行優化配置,導致資源經費和資金流失,最終阻礙經濟的發展。
職務犯罪對經濟增長產生危害。
首先,職務犯罪行為不利於政府的發展計劃和政策的實施。國家公職人員實施的職務犯罪使他們喪失了公共目標和公共責任感。為個人謀取利益,利用手中權利公飽私囊。他們將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拋置腦後,阻礙政府法規和發展計劃的有效實施。使政府的發展計劃扭曲變形甚至落空。
其次,職務犯罪對市場經濟最直接的影響是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巨大損失。據有關資料顯示職務犯罪是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國家權利鞏固和強化的基礎與前提。職務犯罪的各種形式,無論是貪污受賄犯罪等謀私型犯罪,還是瀆職等不負責任犯罪都是以犧牲公共利益,特別是國家利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為表現特徵的。據專家分析,我國國有資產流失的 渠道 達58種。1982年到1992年有5000億國有資產流入個人或私營企業手中。
職務犯罪的概念
在這個名詞裡面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職務犯罪的特徵
一般犯罪都有四個特徵,也叫構成犯罪的四個要件“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
職務犯罪的主體離不開“職務”二字,如前所述,我國目前職務犯罪的主體,主要是界定在從事公務的國家工作人員范圍之內,在主體上便於區分,明確了范圍為打擊與預防職務犯罪提供了准確的法律依據。
職務犯罪的行為特徵:
其犯罪行為與職務是相聯系的,而且法律規定這種聯系還應有必然的並且有因果關系,否則,即便是執行公務期間實施的犯罪行為,也不能構成職務犯罪。從理論上說,職務行為具有相統一的性質。沒有權利的義務,不是職務行為,不進義務去佔有權利,造成職務行為失衡,就構成職務上的違法與犯罪。所謂身份犯是指,我國刑法所規定的,對定罪量刑有影響的,一定的個人要素地位和狀態。不具有法律規定的特殊身份不能成為職務犯罪主體。在這個特徵裡面的論述主要強調:一個是,犯罪行為要和職務有聯系,否則就不是職務犯罪。另外呢,犯罪的主體必須是特殊主體,也就是要求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才能構成職務犯罪。我國刑法第九十三條對特殊主體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猜你喜歡:
1. 預防職務犯罪講座主持詞
2. 預防職務犯罪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3. 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4. 預防職務犯罪心得體會3篇
5. 職務犯罪的原因探析
⑵ 黑龍江省行政機關公務員突發事件應對和廉政知識考試題庫
黑龍江省行政機關公務員突發事件應對和廉政知識考試
一.單選題 本題是單項選擇題,共30道小題,每題1分,共計30分。
1.有效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的關鍵是制訂(4)
規章 法律 條例 應急預案
2.實施過渡性安置應當佔用( 4),盡量不佔用或者少佔用農田,並避免對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以及生態脆弱區域造成破壞。
自留地 建設用地 農用土地 廢棄地、空曠地
3.加強對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權力行使的監督中強調,要加強對幹部人事權、_2_____、行政審批權和行政執法權行使的監督。
司法權 決策權 審判權 監督權
4.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部分提出,規范幹部任用提名制度,地方黨委討論任用重要幹部推行___3__表決。
記名投票 舉手 無記名投票 表態
5.准確地確定(1 ),是處理突發事件的關鍵性工作。
突發事件的性質 及時收集和匯總全面信 合理協調物資流動 及時控制和把握輿論導向
6.控制和處理突發事件的工作機構成立之後,首要的工作便是根據現有的資料和情報以及擁有或可支配的資源來制訂突發事件控制和(3 )。
評估計劃 周轉計劃 處理計劃 協調計劃
7.在市場化媒體環境中,新聞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 )
受眾 資金 記者 群眾
8.《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的規定對於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組織調動或者交流決定的,應該 ( ) 處理。
開除黨籍 降職使用 就地免職 記大過
9.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 3)
檢察院 監察局 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 組織部
10.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在深入基層檢查指導工作時,要把 (3) 的情況列為檢查指導的內容。
反腐倡廉建設 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建設
11.不要說謊意味著必須(1 )
告知真相 掩蓋真相 默不作聲 實事求是
12.從理論上說政府有四大職能,突發公共事件屬於政府(3 )職能。
保證國家安全 提供公共服務 對社會危機進行處理 維護社會公正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於(2 )年正式發布
2006 2007 2008 2005
14.發生Ⅰ級或Ⅱ級突發公共事件應在( 4)小時內報告國務院
3 4 5 6
15.突發公共事件經常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一旦爆發,其破壞性的能量就會被迅速釋放。這體現的是突發公共事件的哪種特徵?( 3)
不確定性和多變性 危害性 突發性 信息傳播的擴散性
16.恩格斯指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其中體現的是什麼思想?( 4)
天災源於人禍 時勢造英雄 多難興邦 福禍相依
17.應急預案的外部評審不包括(3)。
同級評審 上級評審 政府評審 編制小組評審
18.防止群體突發事件擴大的最關鍵措施是(3 )
遠離觀察 報告上級 積極初期響應,做好公眾溝通 按部就班
19.( 3)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就是對各種潛在的突發事件隨時進行評估。
突發事件處理 突發事件管理 突發事件預警 突發事件評估
20.所謂突發事件的(1 ),是指社會組織或公共管理機構對危機事件的突然發生到採取應急措施,從而有效地制止事態的發展,最終化危害為機遇的過程及其活動。 控制 預警 評估 處理
21.針對地震、重大交通事故而制訂的應急預案屬於 (2) 。
綜合預案 專項預案 現場預案 組織應急預案
22.是什麼事件開始讓世界各國開始重新重視思考突發事件:( 4)
美國發動海灣戰爭 亞洲金融風暴 2003年非典(SARS) "9.11"事件
23.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鄉級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開展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和必要的(1 )。
應急演練 宣傳教育 組織管理 防範措施
24.目前,我國針對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情況是:( )
各級政府都已完成 百分之百的省級、98%市級政府、93%縣級政府都已編制完成
沒有預案 缺乏相關規定
25.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_4 _ ,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生機活力
生機活力 務實清廉 執政能力 生死存亡
26.全黨同志必須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_1____,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 緊迫性、長期性、復雜性 艱巨性、持久性、復雜性 嚴峻性、艱巨性、長期性
27.影響信息報告機制運行效率的主要原因:法制、文化和(4 )。
天氣 溫度 電話 技術手段
28.與媒體互動接受采訪時,對問題保持冷靜,以個人而不要以代言人的身份發言;採取樂於助人、實事求是、(1 ),避免與新聞人員沖突立場。
不予譴責 封鎖消息 躲開媒體 悲觀應對
29.公共危機的恢復與重建第一步是(1 )
損失評估 報告上級 建立新機構 整理文件
30.加強上級黨委和紀委對下級黨委及其成員的監督中規定,要充分發揮黨代表大會代表的作用,探索建立同級黨代表大會代表、全委會對_3_____工作進行評議監督制度。
一把手 同級紀委 C、常委會 下級黨委
二.判斷題 本題是判斷題,共30道小題,每題1分,共計30分。
1.應急預案要覆蓋突發事件事前、事發、事中三個環節。X
2.一旦有了應急預案,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了。X
3.在市場化媒體環境中,傳統新聞的核心價值即新聞的重要性和相關性價值讓位於新聞的生產價值。
4.在高度商業化的媒體社會里,形象地說,新聞是團結,不是沖突;新聞是和平,不是戰爭。
5.新聞界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它只是一種力量。
6.當事者或發言人與記者的工作是互相成全的,二者是原材料供貨商與生產商的關系。兩者只有通力合作才能生產出來優質的產品。
7.道歉可能會換來記者和媒體的理解與配合,但如果不道歉,就可能會招致記者的圍攻。
8.有人認為事件原因、真相和結論一時難以弄清不便於發布信息。但我們一定要記住,即使沒有結論也要有態度。
9.應急預案的價值在於付諸實施後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V
10.輿情的觀測是一個風向標,它像天氣預報一樣也是可以預測的。
11.受突發事件影響地區的人民政府開展恢復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級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提出請求。V
12.突發事件事態得到有效控制或平息後,意味著突發事件管理的終結X
13.自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他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次生災害。X
14.突發事件的發生,會給一些地區、行業的生產經營獲得造成嚴重影響。為了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維護社會生活穩定,需要在堅持生產經營者生產自救的前提下,國家採取適當的扶持措施。V
15.心理救助的對象限於災難的倖存者。X
16.突發事件恢復重建機制,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制定恢復重建計劃以及修復公共設施,使生產、生活、社會秩序都恢復到突發事件發生前的正常狀態或更好的狀態各種制度及其運行規范的總稱。V
17.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突發事件的應對過程,包括預防與應急准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等四大環節。V
18.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是指政府針對特定或潛在的突發事件所作的各種應對准備工作。突發事件的應急准備包括諸方面資源的准備。V
19.預警機制是指根據有關突發事件的預測信息和風險評估結果,依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確定相應預警級別,標示預警顏色,並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的機制。X
20.突發事件中大眾傳媒缺位的後果,就是使得民眾無法正確應對突發事件,無法調整好心態,做好應有的准備,從而使突發事件的處理變得艱難。
21.在突發事件是由政府來處理的,廣泛開展社會動員是事件嚴重以後才會採取的輔助行為。X
22.擬定預案是公共管理機構應對突發事件的基礎工作,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X
23.綜合預案是總體、全面的預案,以場外指揮與集中指揮為主,側重在應急活動的組織協調。V
24.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風險的承受能力是相同的,都是恐懼和害怕突發事件的發生,盡量避免承受突發事件帶來的風險。
25.職務犯罪的范圍包括貪污賄賂罪、瀆職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V
26.將公職人員手中掌握的稀缺資源壓縮到最小,加強內部制衡和外部監督;減少犯罪行 為發生的可能性是預防職務犯罪的有效途徑。
27.預防職務犯罪應充分發揮《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作用。X
28.2005年9月30日,《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對我國正式生效。
29.2003年12月1日,中國加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30.預案必須要具有可量化和程序化的特點。
三.多選題 本題是多項選擇題,共20道小題,每題2分,共計40分。
1.社會安全類應急預案,包括(13)
群體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城市停電應急預案
2.了解記者身份,我們可以(24)
讓記者填寫一個表格 與其主管部門聯系 上網搜索 看記者的證件
3.我們在回答記者問題時,一定要簡潔,即(234)。
要講細節 要簡單 要簡短 要簡要
4.恢復與重建機制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1234)
應急處置措施的停止機制 突發事件損失評估機制 社會秩序恢復機制 恢復重建規劃制定機制
5.在突發事件和危機善後補償以下哪兩個方面:(23)
對突發事件中傷病人員給予的醫療、物質等方面的幫助 對財產徵用的補償
對依法採取的財產處分行為的補償 因公犧牲以及病故的人員家屬進行安慰並給予物質補償
6.預案管理包括()
預案的評估 預案的印製 預案的演練 預案的更新
7.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共分為以下幾章(123 )
總則和組織體系 運行機制和應急保障 監督管理和附則 運行體制和預防體系
8.突發公共事件共分以下(1234)幾類
自然災害 事故災難 公共衛生事件 社會安全事件
9.應急管理體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1234)
明確指揮關系 明確管理責任 明確管理職能 明確責任分工
10.突發事件的機制主要體現在(23 )環節上。
預防 預警 處置 善後
11.2005年1月和2008年6月中央下發的關於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兩個文件分別是:( 12)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 《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12.《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的基本要求是:(123 4)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 堅持懲防並舉、重在建設。 堅持統籌推進、綜合治理。
13.《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中推進反腐倡廉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123)
加強領導幹部黨風廉政教育 加強面向全黨全社會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加強黨性修養
14.2009年7月份以來中央下發的反腐倡廉重要文件是:(32 )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 《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意見》
15.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工作原則是:(1234 )
堅持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
堅持教育、制度監督並重 堅持科學性、系統性、可行性相統一 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
16.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有哪幾項改革措施?(1234 )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的有關制度
深化財政、金融和投資體制改革 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17.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並提出了五個相適應,是指與(123)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適應。( )
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國際國內總體形勢
18.要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幹部教育培訓規劃,納入( )及其他幹部培訓機構教學計劃,定期舉辦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教育專題培訓班。(12 )
各級黨校 行政學院 專門培訓機構 大中專院校
19.職務犯罪的分類:(123 )
貪污類、賄賂類、玩忽職守類 濫用職權類 徇私舞弊類 違反法定義務類
20.編制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意義是(234 ) 能完全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 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降低應對成本 提高應對效率
⑶ 如何預防職務犯罪
因此,做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具有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職務犯罪的現象 職務犯罪是一種特殊的、嚴重的腐敗現象,分析職務犯罪的現象,大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黨性原則方面,不能執行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採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的個人主義做法;二是公僕意識方面,忘記公僕意識,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違法用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三是行政決策方面,重大決策不集體討論,主觀誤斷,搞「一言堂」,受利益驅動,造成決策失誤,損害集體利益;四是任用幹部方面,任用幹部以權謀私,任人唯親,挫傷了有才幹、能幹事又干凈而得不到提拔重用幹部的積極性;五是內部審批方面,利用職權,不講原則,做好人、談交易、收回扣;六是為民辦事方面,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現象,觸犯廉政「高壓線」;七是公款消費方面,請客送禮,公款旅遊,辦公條件講排場,相互攀比,大手大腳,造成極壞影響;八是生活作風方面,忘記「潛心做事,低調做人」的准則,經常出入高檔場所,花天酒地,酒氣沖天,影響極壞,這些是產生職務犯罪的具體表現。 二、職務犯罪的原因 職務犯罪的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律意識淡薄。多數走上職務犯罪的人都是對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手中的權力缺乏正確認識,平時不注重學法,法制意識淡薄,缺乏系統的政策法規教育,缺乏管理經驗和管理能力,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識。 (二)個人心裡失衡。現實生活中,少數人看到社會上一些無能力又沒文化靠投機取巧成為「爆發戶」,於是心裡失衡,盲目攀比,利用手中的權利,明知違法違紀,卻鋌而走險,抱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心理,從最初吃、喝、玩、樂,貪小便宜,逐步發展,最終導致犯罪。 (三)放鬆自身學習。某些領導幹部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平時不注重學習,法律法規知識學而不進,警示教育視而不見,聽不進去。主觀上放鬆了思想改造,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道德防線不牢固,私慾膨脹,置法律法規和企業的規章制度於不顧,鋌而走險,終於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四)心存僥幸心理。從現實看,走上犯罪道路的領導幹部,其犯罪的原因之一是心存僥幸。回顧他們犯罪的全過程,可以看出,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罪的,也知道犯罪的後果會是怎樣。之所以明知故犯,就是僥幸心理作怪,他們自認為其行動詭密,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逃不脫法律的制裁。 (五)交友不夠慎重。少數人與社會人員交往不慎,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滿足對方的私慾,一旦不能滿足其慾望,他們不擇手段,大肆對其施加壓力,等待條件成熟時徹底攤牌,最終和他們達成骯臟的交易,致使少數幹部一步步地越陷越深,最後走上了犯罪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時才悔不該當初,後悔莫及已晚。 (六)監督機制不力。在新舊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我們在管理上和工作流程上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而這恰恰使不法分子鑽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空子,給他們留下了作案的時間和機會,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預防職務犯罪的對策思考 針對職務犯罪的表現,深刻剖析其犯罪的原因,預防職務犯罪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須築牢思想防線。預防職務犯罪,教育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監督是保證。大多數人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從「擺手、推手、最後接手」的過程,第一道防線被跨過後,思想道德就越來越滑坡,行為就越來越腐敗。對此,必須注重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強化對幹部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讓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運用生動、直觀、現實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揭人生的弱點,經常組織幹部到監獄、勞改場所、雙規地點等警示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通過現場參觀、「現身說法」感受腐敗的危害,觸動心靈深處,築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二是要努力教育幹部提高自我修養和辨別是非能力,增強自律意識。只有不斷凈化心靈,激濁揚清,才能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才能夯實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根基。三是要把教育和監督結合起來,把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形成拒腐防變的合力,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二)必須深化人事改革。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為政之要,唯在用人。德才兼備是選好用好乾部的重要標准,有德有才是正品,無德無才是毒品。所以用人是預防犯罪的前提:一是要用好的作風選人,堅持任人唯賢,不任人唯親,要建立嚴格的推薦、考察、失察責任追究制度,對提名推薦、選拔任用有嚴重問題的人,要嚴肅追責任究其責任;二是要選作風好的人,要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原則和標准,注重幹部的政治思想素質包括道德品質,選德才兼備、政治堅定、作風正派、艱苦實干、不事張揚、實績突出的人;三是要對那些缺乏政治責任感、工作漂浮、拉幫結派及無事生非的人進行嚴厲批評,重點教育,對問題嚴重的要堅決進行組織處理。通過嚴把幹部任用選拔關,不斷提高黨的幹部素質和任用提拔幹部質量,凈化黨的幹部隊伍,有效預防職務犯罪。 (三)必須深化監督制約。領導幹部「自身霉變」是職務犯罪的內因,起決定作用,但缺乏有效的監督,則是一個很重要的外因,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導致犯罪。因此,必須抓住權力制約這條主線,加強監督制約。一是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班子的集體領導制度和議事原則,完善、規范權力的運用程序,以制度制約權力。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等都必須發揮領導班子內部相互監督作用,通過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實施「陽光工程」,杜絕「暗箱操作」,保證黨員和群眾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等權利的實現。二是要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與加強對領導幹部監督管理結合起來,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制度,實行幹部述職述廉制度。認真執行黨委和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負責人談話制度、幹部任前廉政談話制度、警示談話和廉政承諾、廉政情況報告、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推進黨內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三是要建立健全巡視制度,通過明察暗訪、專項舉報、個別訪談等監督方式,拓寬公開透明、便捷的信息渠道,及時發現和解決領導幹部存在的不廉潔問題,真正做到「四個不」,即不做政治糊塗人,不做事業局外人,不做工作懶惰人,不做紀律自由人。 (四)必須圍繞重點監督。 領導幹部都有一定許可權,如果權力失去監督,往往容易產生腐敗。預防職務犯罪必須緊緊圍繞重點、熱點崗位和環節進行監督。 一是要圍繞領導幹部這個重點強化監督。各級領導幹部都是權傾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各方「諸候」,也是預防犯罪工作的重點。將領導幹部監督到位了,不僅能夠防止領導幹部這個層面走向犯罪,保證正確行使權力,而且能夠增強所屬團隊領導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領導幹部更好地服務基層作出榜樣和表率,從而形成一級帶動一級,一級監督一級,樹立黨風正、事業興、民風純、人心齊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圍繞熱點崗位這一關鍵強化監督。所謂的「熱點崗位」,就是管人、管財、管物等資源權力集中的職位作為熱點崗位,這些崗位掌控著資源分配、調劑、轉移等權力,如果監督不到位,有的可能利用崗位「優勢」謀取私利,有的可能利用特定權力謀取私利,有的可能利用制度不嚴謀取私利,有的可能利用關系謀取私利等等。為此,必須深入查找熱點崗位風險源,通過自己找、群眾提、相互查、領導點、組織評等方法,列出「權力清單」,明確各崗位履職風險和防範措施,建立健全定期交流輪崗、權力之間相互制衡等監督制約機制,推進政務公開,做到事前、事中、事後全程公開監督。 三是要圍繞重點項目這一環節強化監督。所謂的重點項目,就是經常容易發生腐敗問題的工程投資、物資采購、宣傳促銷等重點項目。這些項目帶有專業性、時效性的特徵,往往由部門負責人牽頭組織實施。由於招投標制度不完善,單一來源采購品種不同性,因而往往容易導致腐敗問題的發生。為此,要進一步加強教育監督管理,針對不同特點,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運行機制,切實把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落到實處。 總之,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是一個事前防範的行為,重在源頭,人是腐敗的主體,是內因,只有做到思想上不想貪、不願貪,源頭防範為先才能發揮作用,而體制機制和各項監督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則是確保做到人不能貪、不敢貪的外部保證,只有從思想、機制、體制、制度各個方面同時入手,讓人的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才能得到健康良性發展,職務犯罪行為才會越來越少。
⑷ 行政執法人員如何預防執法犯罪
要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為民服務的意識,有效實行素質預防;要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制教育, 加強其依法行政的意識;要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相關法律知識,增加其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加強警示教育,時刻綳緊 預防職務犯罪之弦;要加強制度監督,有效分解行政執法的自由裁量權,嚴格管理,加強執法監督;要堅持執法公開。 執法標准、程序要公開化;要加大打擊力度,以打促防;要加強檢察機關與行政執法機關的聯系制度,充分發揮檢察職 能作用,形成懲治行政執法人員瀆職犯罪合力;
⑸ 如何預防職務犯罪
預防職務犯罪是一種有利於民生的行為。
預防職務犯罪就是指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和「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原則,認真履行預防職責,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預防和遏制職務犯罪。預防職務犯罪具體方法:
要真正有效地預防職務犯罪,必須逐步鏟除滋長職務犯罪的各種土壤,減少乃至消除產生職務犯罪的各種機會。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高度重視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一是,紀委書記親自抓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成立了以黨委副書記為組長,各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將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納入全鎮各項工作中;二是,年初制定了《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計劃》,落實專人負責日常預防工作;三是加強了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將預防職務犯罪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人,主要領導帶頭抓督促和檢查,提高對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認識和預防意識.
二,狠抓學習宣傳,提高職能預防意識
(一)加強學習,研究自身預防工作重點,提高職能預防意識.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研究工作時,強調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牢固樹立執政為民,依法行政的理念.我鎮通過採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等形式,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黨紀政紀,法律意識,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帶動幹部職工遠離腐敗,增強免疫力.通過學習,幹部職工的法制觀念,防範意識和免疫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機關職工的職能預防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結合自身職能,積極對工作人員開展專門的預防宣傳教育.強化了對鎮,村,社幹部的法律法規培訓,參訓人數達400人次,參訓率達100%,提高了全體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預防腐敗的能力,強化了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黨政網,宣傳欄,報刊雜志等宣傳工具,大力宣傳查辦職務犯罪工作取得的成果.准時,積極參加縣預防職務犯罪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的會議和組織的各項活動,並將會議精神和要求及時傳達給幹部職工,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積極配合縣預防職務犯罪領導小組開展工作,及時報送相關數據和資料;與紀檢,檢察機關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協調解決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努力形成預防職務犯罪的整合力,增強開展預防職務犯罪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三,開展預防調研,總結預防經驗
一是落實專人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調研,定期不定期地反映信息動態;二是認真總結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經驗,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把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
四,規范操作,強化監督
嚴格規范幹部任用行為,從程序上杜絕了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嚴肅幹部任用紀律,從操作上確保了選用好乾部;加強對幹部任用工作的監督,把擴大民主貫穿於幹部選拔任用全過程,自覺接受廣大幹部群眾的監督,在預防工作中發現涉嫌職務犯罪線索,及時向紀檢,檢察機關報送.
⑹ 如何搞好預防職務犯罪工作
(一)從法律制度上完善對職務犯罪的懲治。
腐敗被稱為「政治之癌」,嚴重侵蝕著國家肌體。職務犯罪是腐敗現象的極端表現,較之一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這是因為它侵害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國家工作人員行為的廉潔性,危害改革開放,破壞經濟建設,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其危害最終指向國家政權的核心,之所以加強立法並保證法律正確實施,在當前治理腐敗現象具有迫切性。
在執行《雲南省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試行規則》和《雲南省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試行規則》的同時,我們認為要也要適當借鑒國外經驗加強立法的預見性。中國和我省在經濟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也經歷過,這些國家在立法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著作權法,有價證券交易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等,在許多發達國家早己實施多年,而我國只是在實行經濟改革若干年以後才開始著手建立制度,此時各種有害經濟健康發展的腐敗現象卻早已成為隱患。因此,要吸收國外先進的成功的立法經驗,並且結合中國的國情,加強對需要通過立法解決的問題的預見性研究,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法律滯後而帶來的影響。
此處還應加緊對現行法律體系中不嚴密內容的修改補充。當前我國正處於一個大變革時期,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法律必須適應變化了的社會情況,及時對不適用部分進行必要的修改與補充。只有這樣,才能始終發揮法律這個武器的作用,使反腐敗始終具有堅實法律基礎。
(二)建立和健全監督體系,加強監督和制約。
實踐證明,職務犯罪的本質是對權力的濫用和誤用,要想消除對權力的濫用和誤用,最根本的,也是最可靠的就是對權力加強監督制約。不受監督制約的權力容易滋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這已成為世界各國公認的真理。這是因為「國家權力的本質,國家工作人員職務活動的廉潔和恪盡職守,只靠個人品格作保證是脆弱的。堅實和可靠的,應當是對國家權力的運作,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有一套完備、有效的監督制度。」具體到一個單位,無論是高校、事業單位、行政部門,還是國有企業。都應當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建立各個環節的嚴格責任制度,徹底改變無章可循、有章不循、違章不究的現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應當注重分析本單位的工作流程、權力分配和制約情況、薄弱環節,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工作程序、監察、制約以及責任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監督制約有力、責任落實到人。應當特別重視的是,規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僅僅只是預防職務犯罪發生的前提和基礎,規范運作、嚴格執行既有的規章制度才是有效預防職務犯罪的關鍵。各部門、各網路成員單位應堅決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樹立工作規章、管理制度在幹部、職工心目中的權威地位。一個法治國家,追求的是法律至上;一個高效有序的部門、單位,也應當以規章制度為開展工作的標尺,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使制度成為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不是一個花瓶、一件擺設。
第二,對於管理過程中過度集中的權力,要採取分權原則,從而加強相互之間的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這不僅是一個法學命題,還是一個管理學命題。在法學層面上,過度集中的權力是滋生腐敗、滋生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的肥沃土壤;在管理學層面上,過度集中的權力是導致武斷專橫、濫用職權、權責不分、管理混亂的根源。根據歷史和實踐的經驗,適度而又合理的分權,可以在權力和權力之間形成強有力的監督制約,有效地減少權力失控的狀況,從而遏制職務犯罪的發生。
在此基礎上,應當注意不能使各種規章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形同虛設,必須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對此,首先是作為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幹部要對工作認真負責,經常進行督促檢查各項工作情況,絕不能高枕無憂、松心大意。否則,必將出現有章不循的狀況,極容易導致職務犯罪的發生。
(三)堅持貫徹依法從重從嚴的方針,依法懲治職務犯罪。
近幾年來,腐敗問題逐漸演變為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最大的障礙,腐敗成了國人最關注的社會焦點問題之一。反腐敗這一項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懲政治斗爭,人們盼望著有一種有效的方法從根本來解決腐敗問題。而依法從重從嚴的方針,來打擊腐敗問題,是懲治職務犯罪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是治標之舉。如近年嚴懲了一批包括陳良羽、胡長清等在內的嚴懲腐敗分子,對廣大幹部而言,起到了極大的威懾作用。
發揮檢察職能,懲治腐敗。國家將查辦懲治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的重任賦予檢察機關。所以,檢察機關應義不容辭,必須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職能,高舉反貪利劍,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維護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利益,這也是我們實踐「三個代表」的最佳體現。
打防並舉,以打擊犯罪開拓預防工作路子,標本兼治。預防需要打擊。打擊只是治標之舉,預防才是治本之策。放鬆對犯罪分子的打擊,單靠預防是不能奏效的。要以打擊促預防,在加強預防工作的同時,不能忘記懲治職務犯罪是檢察機關對經濟建設最重要、最直接的服務,是檢察機關第一位的工作。從快、從重、從嚴地打擊了這些犯罪分子。同時通過打擊犯罪,檢察機關跟進做好案中、案後的預防工作,不斷向發案單位提出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意見,落實措施,做到打擊一點,教育一片延續了打擊犯罪的效果,震懾了犯罪,收到了標本兼治的效果。
(四)加強教育宣傳力度,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1、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公職人員的法律意識。
要加強法制教育,使幹部職工充分感受到法律的神聖和庄嚴,使潛在的犯罪人員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威懾力,認清犯罪行為及其必然的法律後果,嚴格遵守法律,忠於職守,避免違反刑事法律的規定。
要讓我們的工作人員多學一些法律知識,尤其是要學習《刑法》中關於職務犯罪的有關內容,也就是什麼是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以及侵佔罪、挪用資金罪、商業受賄罪,以便了解在什麼情況下構成職務犯罪,這樣就可以增加分辨罪與非罪的能力,這對於我們的幹部在工作中有利而無害。
2、加強共產主義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公職人員的從政道德意識。
要有效地預防職務犯罪,必須端正工作人員的思想,提倡從政道德,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用共產主義道德武裝工作人員的思想,培養工作人員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大公無私的優秀品質,是從根本上預防各類職務犯罪的有效措施。應努力做到:省身以嚴,修德以謙,用權以慎,為政以廉。
3、要保持心態平衡,不可盲目攀比。
現在生活中不平衡的事到處都是,哪個單位都有,每個人都有,許多違法犯罪的工作人員,遇到不順心的事,心理不平衡時,總想通過歪門邪道找回失衡心理,結果誤入歧途,所以,我們要幫助工作人員學會自治、自立,實現自我的心理平衡。保持心態平衡,不可盲目攀比。
4、教育工作人員切忌僥幸心理。
因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論犯罪分子隱藏的多深,偽裝的多巧妙,最終會暴露無疑。
(五)努力發展經濟,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達到預防職務犯罪的目的。
職務犯罪現象,是人類歷史一定階段上的必然產物,它與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特別是物質利益關系密不可分,並受其制約。同一般財產型刑事犯罪一樣,職務犯罪與物質產品的相對緊缺具有很深的淵源,而造成物質產品緊缺的又是因為經濟發展落後。因此,只有努力發展經濟,盡可能多地創造物質財產,才會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只有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滿足,才有可能使犯罪得到遏制,並隨著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最終消滅犯罪。
⑺ 法律知識競賽試題
單選題
1.我國憲法規定,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C)以上的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C)以上多數通過。
A.1/4;213B.113;2j3C.115;213D.114;l/2
2.在直接選舉的地方,(A):
A.全體選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B.全體選民的213投票選舉有效
C.全體選民投票選舉有效D.全體選民的3/5投票選舉有效
3.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時,其選舉工作由(C)主持:
A.該級人大常委會B.選舉委員會C.該級人大主席團D.該級政法委
4.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是:(B)
A.《共同綱領》B.1954年憲法C.1978年憲法D.1982年憲法
5.在實行直接選舉的地方,代表候選人需要獲得(C)方為當選
A.全體選民過半數的選票B.全體選民的213選票
C.參加投票的選民的過半數的選票D.參加投票的選民的2/3選票
6.我國從(B)年開始採用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對現行憲法進行修改:
A.1986年B.1988年C.1993年D.1995年
7.在實行直接選舉的地方,選民(A)人以上就可以聯名推薦代表候選人
A.10B.20C.30D.40
8.罷免直接選舉所產生的人大代表,須經過(A)通過。
A.原選區過半數的選民B.本級人大常委會
C.上一級人大常委會D.原選區參加選舉的過半數的選民
9.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B)
A.監察機關B.法律監督機關C.法律檢察機關D.紀律檢察機關
10.到目前為止,我國對現行憲法進行了(C)次修改:
A.1B.2C.3D.4
11.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人民民主專政B.社會主義C.人民代表大會制D.多黨合作制
12.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依據是:(B)
A.憲法序言B.憲法第31條C.中英聯合聲明D.香港基本法
13.有權批准特別行政區設立的國家機關是:(A)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國家主席
14.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的國家機關是:(B)
A.人民代表大會B.人民政府C.審判機關D.檢察機關
巧.我國的國家性質是:(A)
A.社會主義B.人民民主專政C.多黨合作制D.共和制
16.根據選舉法,省、的自治區、的直轄市,設區的市、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
(D)產生
A.上級任命B.下級委派C.直接選舉D.間接選舉
17.國家的最高監督權由(C)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檢察院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全國人民
18.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A)選舉和罷免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家主席D.國務院
19.公民認為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的自治條例、的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
可以向(B)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國家主席
20.(B)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的自治條例、的單行條
例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國家主席
21.(D)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D.國務院
22.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D)有權撤銷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該地方人大D.該地方人大常委會
23.部門規章和地方性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D)日內報國務院備案
A.10B.15C.20D.30
24.鄉鎮人大每屆任期為:(B)
A.3年B.5年C.4年D.2年
25.我國的最高軍事領導機關:(A)
A.中央軍事委員會B.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C.國防部D.國家主席
26.有權決定省、的自治區、的直轄市范圍戒嚴的國家機關是:(C)
A.全國人大B.中央軍委C.國務院D.全國人大常委會
27.有權批准省、的自治區、的直轄市的區域劃分的國家機關是:(C)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國家主席
28.全國人大的工作方式是開會,每年一次,於第一季度舉行,由(D)召集
A.執政黨B.國家主席C.人大主席團D.全國人大常委會
29.選舉法規定,補選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方式,由省、的自治區、的直轄市的(C)規定
A.人民政府B.人大C.人大常委會D.全體代表
30.選民可以書面委託其他選民代為投票,每一選民接受的委託不得超過:(C)
A.1人B.2人C.3人D.4人
31.設立特別行政區的指導思想是:(D)
A一國兩制B.中英聯合聲明C.四項基本原則D.和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32.愛國統一戰線是:(B)
A.階級聯盟B.政治聯盟C.經濟聯盟D.民族聯盟
3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與地方委員會之間的關系是:(B)
A.領導關系B.指導關系C.監督關系D.從屬關系
34.現行憲法的指導思想是:(C)
A.四項基本原則B.三個代表C.鄧小平理論D一國兩制
35.我國現行憲法是(D)年頒行的
A.1954年B.1978年C.1975年D.1982年
36.下列關於《共同綱領》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B)
A.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B.是新中國的臨時憲法C.由全國人大制定
D.由代行全國人大職權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
37.我國憲法規定,修改憲法由全國人大以(B)以上的多數通過
A.到會代表的三分之二B.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C.到會代表的過半數D.全體代表的過半數
38.作為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國家主席是在哪一部憲法中恢復設置的:(D)
A.1954年憲法B.1975年憲法C.1978年憲法D.1982年憲法
39.國家對個體、的私營經濟實行:(C)
A.保障B.鼓勵C.引導、的監督和管理D.支持
40.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C)
A.公民B.國民C.人民D.全體公民
41.居民委員會的主任,由(C)產生
A.上級政府指派B.黨組織指定C.居民選舉D.上級政府任命
42.從哪部憲法開始將民族自治地方確定為自治區、的自治州和自治縣:(A)
A.1954年憲法B.1975年憲法C.1978年憲法D.1982年憲法
43.在特別行政區內發生的案件,以(C)法院作為最高審級,其判決即是最終判決: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B.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C.特別行政區的終審法院D.特別行政區巡迴法院
44.下列哪些是現行憲法新增加的內容:(C)
A.平等權B.受教育權C.人格尊嚴不受侵犯D.遷徙自由
45.下列哪些是現行憲法新增加的內容:(C)
A.平等權B.受教育權C.人格尊嚴不受侵犯D.遷徙自由
46.有權制定基本法律的國家機關是:(A)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
47.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報(D)備案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本級人大D.本級人大常委會
48.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B)
裁決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最高人民法院D.仲裁委員會
49.部門規章之間、的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物的規定不一致時,由(C)裁
決
A.全國人大B.全國人大常委會C.國務院D.仲裁委員會
50.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的過程中遇到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物
的規定不一致時,由(D)報請國務院裁決
A.當事人B.受理案件的法院C.審理案件的法官D.最高人民法院
51.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的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章,屬
於特別法與一般法關系,且兩者之間規定不一致的,適用:(B)
A一般法B.特別法C.憲法D.領導指示
52.如果同屬於特別法或者一般法,但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應適用:(B)
A.舊法B.新法C.憲法D.領導指示
53.我國刑法規定,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A)c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B.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D.可以從輕或免除處
罰
54.我國刑法對效力范圍的規定以(A)為基礎。
A.屬地原則B.屬人原則C.保護原則D.普遍原則
55.我國刑法規定的時效是指(B)。
A.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期限B.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
C.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期限D.人民法院審判案件的期限
56.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追溯時效的計算從(B)計算。
A.犯罪行為停止之日B.犯罪終了之日C.犯罪完成之日D.危害結果產生之日
57.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時被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B)o
A.免於執行B.仍須執行C.暫緩執行D.可以執行
58.依照刑法的規定,故意犯罪(B)o
A.可以負刑事責任B.應當負刑事責任C.刑法分則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D.必然負刑事責
任
5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經減刑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B)c
A.20年B.10年C.15年D.15年以上20年以下
60.對預備犯比照既遂犯(B)0
A.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B.可以從輕、的減輕或免除處罰
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D.應當從輕、的減輕或免除處罰
61.拘役的期限為(C)。
A.6個月以上1年以下B.3個月以上2年以下C.l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D.3個月以上1年以
下
62.我國刑法第13條的」但書」中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
(B)o
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B.不構成犯罪C.是犯罪不判處刑罰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刑罰策略
63一切犯罪都必須具備的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是(B)。
A.犯罪工具B.危害行為C.危害結果D.犯罪手段
64.刑法規定,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對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論B.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C.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D.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65.我國現行刑法是(D)o
.A.79年刑法B.79年刑法以及以後制定的單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後的附屬刑事法規D.97年修訂後的刑法
6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處剝奪政治權利3年,執行機關是(B)。
A.人民法院B.公安機關C.人民檢察院D.勞改機關
67.下列罪犯,依法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B.故意犯罪的主犯
C.危害國家安全及被判處死刑、的無期徒刑的罪犯D.嚴重的經濟犯罪的罪犯
68.教唆不滿(C)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2015版法律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2015版法律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
A.14周歲B.16周歲C.18周歲D.ZO周歲
69.數罪並罰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輕刑B.將所犯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合並執行
C.以數罪中最重的刑罰為基礎,再加重一定的刑罰作為執行的刑罰
D一行為觸犯數個罪名在總和刑以下處罰
70.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B)c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於1個月B.原判刑期以上,l年以下不得少於2個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於2個月D.原判刑期以上,l年以下不得少於6個月
71.不屬於犯罪客體種類的是(C)o
A.直接客體B.同類客體C.間接客體D一般客體
72.刑法上的減刑指(C)。
A.減輕處罰B.對原判刑罰改判C.減輕原判刑罰D.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73.(C)人犯罪,可以從輕、的減輕或免除處罰。
A.聾人B.啞巴C.盲人D.14一18歲的人
74.我國刑法在時間效力上,採用的是(D)o
A.從舊原則B.從新原則C.從新兼從輕原則#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 end#D.從舊兼從輕原則
75.犯罪客體體現的是一種(D)。
A.物質關系B.思想關系C.人際關系D.社會關系
76一切犯罪構成在客觀方面的必備要件是(A)。
A.危害行為B.危害結果C.犯罪的時間、的地點、的方法、的手段D.犯罪的因果關系
77.我國刑法規定的完全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是(B)o
A.14周歲B.16周歲C.18周歲D20周歲
78.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侵害中國國家或者中國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國法律追究,但在
外國已受過刑罰處罰的(A)o
A.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B.應當免除或減輕處罰
C.可以從輕、的減輕或免除處罰D.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79.不是犯罪構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對象B.犯罪客觀方面C.犯罪主體D.犯罪主觀方面
80.犯罪的罪過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B.犯罪動機C.犯罪目的D.犯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