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假收入證明法律責任

假收入證明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6 09:32:19

A. 幫別人開收入證明有法律風險嗎

如實抄提供收入證明,對單位沒有任何風險。但是,單位開具虛假的收入證明,是有法律風險的。

虛開收入證明,將直接侵害用人單位的自身權益,而索要證明的第三方的利益也會因此侵害,甚至導致用人單位陷入不必要的訴訟糾紛中。

如果是需要證明的單位的格式證明包含需要單位承擔不實證明責任的話確實要注意,最好還是別給出證明。這是為他人提供虛假資信的行為,如朋友因此而引起經濟糾紛,你公司要負擔一定的責任,而你在未被公司授權的情況下開出,那這個責任將應由你來承擔。

(1)假收入證明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開收入證明的注意事項:

1、開收入證明要注意必須的格式。

2、開收入證明蓋的章必須是單位的財務章或則是單位的公章。而且必須是圓章。

3、蓋的章必須是單位的財務章或者是單位的公章。而且必須是圓章。

4、年收入應為一年內的包括基本工資、獎金、福利等總和,並扣除個人所得稅、保險金等。

B. 開假收入證明貸款有什麼後果

一、開抄假收入證明屬於詐騙行為襲,要承擔法律責任。詐騙不足4000元的,處以罰金,超過4000元的為管制,超過5000元的為拘役,超過一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詐騙20萬的,甚至會處以有期徒刑十年。二、開假收入證明貸款一旦被發現將會被貸款機構永遠拒絕貸款,而且許多貸款機構信息共享,開假收入證明的申請人或在其它貸款機構也難以貸到款項。三、開假收入證明影響到借款人的個人信用記錄,產生不良的信用記錄。四、貸款開假工資證明一般會被查出來。因為貸款機構可以通過銀行查賬戶流水,只要發現對不上就知道申請人是在用假工資證明詐騙。五、就算提供假收入證明而成功獲貸了,一旦被貸款機構查出,貸款機構有權要求借款人提前還款或者收回貸款,如果借款人無法還款,會產生不良信用記錄,甚至會上貸款黑名單,今後就再不可能獲得貸款。

C. 編造虛假收入證明,籌集他人資金讓自己金融資產達到投資私募基金的要求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編造虛假收入證明,籌集他人的資金應該涉嫌非法集資罪。如果有相關證據可以到公安局報案,又公安機關介入偵查後處置。供參考。

D. 偽造別公司收入證明犯什麼罪

偽造別公司收入證明:
一、偽造公司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回體印章罪是指偽造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欺詐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於第一百九十三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E. 去銀行貸款,收入證明造假,如果被銀行發現,銀行會起訴你嗎會被抓嗎

一、你將可能會因為無法貸款而面臨違約。這樣的成本是極高的,一內般的購房合同都會註明,因容購房者自身原因,而無法貸款的,可以提高首付比例,否則,就要承擔高額違約金,一般同購房總金額的10%。
二、收入證明比實際收入高不少的話,即使房貸下來,月供的壓力非常大,這樣有可能導致逾期和欠款後果,只能由購房者承擔。
三、貸款買房開虛假收入證明,後期銀行能以合同信息不實為理由,撤銷貸款合同。

F. 收入證明作假申請房貸需要承擔什麼後果

收入證明作假申請房貸,一經查實屬於騙取貸款罪。騙取貸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 新設罪名。

根據《刑法》第175條規定的多種犯罪之一,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6)假收入證明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騙取貸款罪的認定標准

一、認定騙取貸款罪

1、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2、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至於行為人非法佔有貸款的動機是為了揮霍享受,還是為了轉移隱匿,都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反之,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雖然其在申請貸款時使用了欺騙手段,也不能按犯罪處理,可由銀行根據有關規定給予停止發放貸款、提前收回貸款或者加收貸款利息等辦法處理。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單位亦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二、騙取貸款罪的認定標准

騙取貸款罪是指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1、認定騙取貸款罪的關鍵有兩點:

(1)對欺騙手段的認定;

(2)對「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認定。司法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時,應注意收集證據,在主觀方面證明被告人具有騙取銀行貸款的犯罪故意。

同時,要注意查找充分證據,證明犯罪的實際後果非常嚴重,符合騙取貸款罪「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要求。

G. 公司多開收入證明違法嗎

公司多開收入證明違法。

公司多開收入證明一出事則需要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

1、單位出具虛假收入證明涉嫌侵權責任

如果公司將虛假收入證明提交給銀行,銀行根據這些收入證明為申請人發放信用卡或者批准房貸造成了損失,單位將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其原因在於,單位這樣做在主觀上是明知和故意的,不排除單位與員工「惡意通謀」,構成侵權。銀行可能會以侵權之訴追究單位的民事責任。

2、公司日後辦理貸款受限

銀行內部的合規經營手冊都規定,對於出具虛假收入證明並已被查實的公司,不得再採信其證明。所以,如果公司進了該銀行的「黑名單」,對於該公司以後的項目貸款和融資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上,很多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是需要向銀行辦理貸款,來維持公司發展的。如果因為一個虛假證明讓公司進入了銀行的黑名單,實在不劃算。

3、產生勞動糾紛

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最多的就是出現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公司出於好心為員工開具收入證明,讓員工辦理信用卡,結果員工卻拿著工資證明要求公司,讓公司補發工資或者補繳社保。

用人單位開具虛假收入證明,雖然員工和用人單位形成了君子協議,但收入證明本身不能反映虛假的事實。所以,一旦員工和用人單位產生爭議,用人單位也沒有相關更為有效的證據證明勞動者收入情況的,收入證明就會成為認定工資標準的證據。

(7)假收入證明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在申請信用卡或者辦理其他銀行業務的時候,收入證明是必不可少的證明材料。許多人在要求單位開具收入證明的時候並不知道標準的收入證明是什麼樣的格式,導致很多收入證明無法使用。 它是在信用卡審核時初始信用額度的主要參考內容之一,直接反應辦理人的還款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收入證明

H. 偽造收入證明貸款自首怎麼判刑

偽造抄別公司收入證明襲:
一、偽造公司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是指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欺詐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司法實踐中,開具虛假收入證明經常出現以下糾紛:
1、銀行將出具虛假收入證明的單位告上法庭要求該單位與不能償還銀行貸款的員工承擔連帶責任;
2、員工憑借單位出具的高收入的虛假收入證明要求單位補發差額工資等;
3、因出具虛假收入證明而導致單位信用等級降低被銀行拉入「黑名單」,從而造成該單位以後融資困難。

I. 用假公章房屋貸款收入證明,查出來會不會有事

用假公章房屋貸款收入證明,查出肯定有事。用假公章要追究法律責任的。

熱點內容
濟南市鐵路法院 發布:2025-02-13 11:17:20 瀏覽:530
勞動法全 發布:2025-02-13 11:15:00 瀏覽:881
司法體制的問題 發布:2025-02-13 10:50:19 瀏覽:296
小區對著法院 發布:2025-02-13 09:40:24 瀏覽:1
調解書一經簽收即產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13 09:06:57 瀏覽:493
河北省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 發布:2025-02-13 08:11:46 瀏覽:121
行政法簡答題題庫 發布:2025-02-13 07:43:47 瀏覽:24
江蘇自考行政法學 發布:2025-02-13 07:15:33 瀏覽:231
農田糾紛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13 07:07:30 瀏覽:815
日常法律顧問服務合同 發布:2025-02-13 06:25:57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