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如何防變態
❶ 如何預防和控制犯罪
法律分析:1、健全各種法律保障體系,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 ,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改善宏觀社會環境和家庭、學校等社會化機構的微觀環境,抵制和消除社會上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主要是通過主刑和附加刑的刑罰來預防和控制犯罪。
2、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通力協作,採取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等各種措施,消除犯罪產生的各種原因和條件,預防犯罪的產生
3、發展經濟,提高國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及文化科學知識和教育,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普及法律知識,增加國民的法律意識;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職能作用,使其真正成為打擊犯罪和預防犯罪的主力軍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
❷ 請問遇到變態怎麼辦
遇到變態的人,你可以。不理喻他。但是如果對你過度的欺負,你可以報警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平時要學會與別人溝通交流,不要當軟柿子被別人欺負,該爭辯的要學會爭辯,該反擊的要學會反擊。
❸ 男子公交站台趴地掀女生裙子偷窺,在公共場所如何防範這種變態男
夏天很多女生都會穿裙裝,也正是因為如此,遭到了有心之人的算計,有一男子竟然公然趴在公交站台上,掀開女生的裙子偷窺,男子的這種行為可以說是非常變態的行為。這不僅僅是窺探了女生的隱私,更是一種犯罪的行為。女生在公共場所,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如果是穿著裙裝更加要注意,我們在公共場所該如何防範這種變態男呢?
①時刻保持警惕
很多變態男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偷看或者偷拍你,所以在公共場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是在玩手機,也不能太過於投入,要對周圍的環境加以關注。如果發現有行為異常的人,要保持警惕,並且遠離這類人,盡量能夠待在女生較多的地方,不要太靠近不認識的男生,這樣比較有保障。
所以,女生夏天還是應該注意的,尤其是在公共場所,有時候走光了可能自己都不會知道,但是如果遇到變態男,也不要害怕,要勇敢的喊出來。
❹ 如何預防心理變態
一般心理變態者在不發作時與常人無異。心理變態通常是因為心理扭曲而形成的(或精神分裂)。處於無意識中的本能慾望經常要求獲得滿足,但又因社會的制約而不得不被意識壓制下去,於是形成內心沖突,因而往往引起焦慮。為了減輕或消除焦慮時的緊張不安,以保障內心的安寧,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存在著一系列心理防禦機制,各種變態心理就是各種防禦機制單個的或多個組合起來發生作用的外部表現。心理防禦機制(如壓抑)的過度運用,常引起明顯的精神異常和人格缺陷。
❺ 廣東男子半夜趴門縫偷窺夫妻,如何懲治此類「變態」行為
該男子的行為已經涉嫌侵犯別人隱私,情節是非常嚴重的,等待他的也就是法律的判決。
❻ 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雖然經過多年的治理,但是,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已經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如何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害及他人、自身、家庭和社會,如何教育、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不至於犯罪而危害社會,如何幫助他們順利地跨過青少年這一人生特殊而重要的「危險期」?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問題。
作為一個長期在學校從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幹部,筆者認為,單純依靠一個部門或一種方法來預防、控制、減少青少年犯罪是不可能的,僅僅依靠對罪犯的懲罰、矯治、改造來控制青少年犯罪也是不完備的,必須充分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開展四種預防。
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環境的好壞對青少年的成長教育起到積極的影響.。家庭環境一般包括生活條件、家庭結構、家庭關系、家長行為等因素。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呀呀學語,從讀書識字到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從依附父母到獨立生活,其生活技能的掌握、生活方式的形成、社會角色的培養、大多是在家庭中形成的。良好的家庭環境(如生活條件寬裕、家庭結構健全、家庭關系和睦、家長行為文明)會孕育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古今中外,幾乎任何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其青少年時期都是生活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相反,不良的家庭環境,如家庭結構欠缺、家庭關系破裂、家長行為粗暴,則會導致青少年的人格向著變態的方向發展,往往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客觀原因之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正確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父母要了解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變化,不能固守「長輩」的角色和地位,缺少與子女「交朋友」的意識,對他們不能過於苛求,應給予他們更多學習上的幫助、生活上的關心、精神上的鼓勵和誘導。
家長除了科學文化知識外,還應對子女進行: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倫理、道德、法律教育,使其「習慣成自然」,變成自己的行為准則而終身恪守。防止溺愛、體罰、控制、放任、庇護,要鼓勵、交談、權威(維護權威,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質,能夠回答和解決子女提出的各種問題及正確地管理自己的家庭,以正確的自身行為,使子女心悅誠服)、限制(對子女的不良行為如逃學、無故夜出、亂交朋友、攜帶管制刀具等要進行管制和約束,以消除他們違法犯罪的誘因和機會),及時制止越軌行為等。
學校預防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專門場所,又是塑造人格的地方。學校教育對預防犯罪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教育搞好了就會對預防青少年犯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青少年來說,在學校接受教育這個年齡階段,正是他們長身體,求知慾望強烈,精力充沛,最容易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時候,學校通過教育,可以遏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產生,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知識結構與價值觀念,從而從內心深處不願犯罪,減少受教育者的反社會性。
在實施學校教育上,要不斷改善教育內容,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片面追求智育教育而忽視德體教育,不僅阻礙了教育方針的落實,受教育者也得不到全方位的教育,而使他們厭學、失學、輟學,產生不良嗜好、不良行為,成為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
許多案件表明:在校青少年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大都是在缺乏科學管理和健全約束機制的情況下實施的,如能及早採取措施,大部分是可以避免和制止其發生的。筆者認為:學校預防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是改善育人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豐富校園文化,讓青少年生活在一個溫馨、和諧、穩定的環境中,讓青少年遠離毒品、遠離犯罪,消除社會對他們的負面影響,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二是要對其內心進行誘導。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結合起來,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為己任,以培養"四有"新人為目標,開展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育,正確引導他們走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道路。
三是要對其外部行為進行管理和約束。學校要不段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嚴肅校紀校規,充分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教育功能,各內部職能部門要協同配合,齊抓共管,正確規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同時,學校教育還要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相互溝通和協調配合,形成一條教育鏈,共同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社會預防
要不斷地凈化社會環境。首先是端正黨風,清除腐敗。腐敗現象,對青少年的言行起著引導和示範作用,成為其違法犯罪的心理基礎和關鍵誘因。要徹底清除對青少年影響尤甚的文化市場的「黃色污染」、以腐敗為主要表現的「灰色污染」、以暴力團伙犯罪為主要內容的「黑色污染」,以毒品犯罪的「白色污染」。
要善待曾有不良行為者和違法犯罪者。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他們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他們回歸正常後,初期思想都不穩定,缺乏適應社會的能力,重新做人的意志也比較脆弱,還會遇到就學、就業的困難,家庭、社會的歧視,犯罪分子的拉攏,腐朽思想的侵蝕等等不利因素,需要得到感情的接納、人格上的尊重、生活上的幫助、工作上的支持、家庭上的溫暖、社會上的關心,要像「父母對待孩子、老師對待學生、醫生對待病人」,因為他們是曾經受到傷害而又急需倍加呵護的「病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鞏固和擴大幫教成果,使其能夠以全新的心情和姿態開始新的生活。
司法預防
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社會預防尚不能抵制青少年犯罪產生的情況下,在違法犯罪發生後,給予其應有的、必要的法律制裁,雖然在預防違法犯罪體系中是一種「下策」,但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法律存在的本身,就是對青少年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約束和抑製作用;其次,使違法犯罪者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促使其接受教訓,改過自新,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使其他青少年通過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違法犯罪行為受到司法追究的事實中,看到違法犯罪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嚴重危害以及因違法犯罪面臨毀滅自己前程、失去自由甚至付出生命的慘重代價,從而,有效地將自己的行為控制在紀律、道德、法律許可的范圍之內。
綜上所述,預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根治青少年犯罪,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其措施就要具有針對性,要多重預防,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社會預防和司法預防無疑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各個環節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如果把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割裂開來,預防、控制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就不完備,就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同時,預防青少年犯罪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力量,認真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關心青少年、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優化青少年的成長環境,以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為己任,相互支持配合,「四防」並舉,常抓不懈,共同建立起對青少年教育管理的網路,不留死角和漏洞,形成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永不斷裂的教育鏈,構築一道堅實的預防長城,就一定能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❼ 怎樣預防性變態
性變態的人,一般對於正常的性生活沒有興趣,甚至心懷恐懼,而變態行為帶有強迫性,反復發生,有的為此曾多次受到懲罰,自己有時也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厭惡和悔恨,但最終還是「故伎重演」。大量的調查證實,性變態的患者多數是與幼年的教育有關,為此,建議作為母親的您應該學會從孩子幼小時就預防他們出現性格的異常。
1.處理好戀母情結的轉化
預防各種性變態行為要從幼兒開始,尤其是處理好3歲至5歲時幼兒戀母情結的轉化。比如母親一方面不要過於溺愛男孩,另外在孩子面前強化對父親優良品質的認可,否則如果過度溺愛而又在面前指責孩子父親的不是,會阻礙男孩將對母親的依戀轉換為對父親的認同。
2.避免不良的性刺激
母親在男孩3歲以後不宜與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著內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親密行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讓孩子看到。
3.及時正確的性教育
在不同年齡階段要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及時正確的性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兩性生理和心理的差異,消除對異性的過分神秘感。對異性的好感或愛慕甚至早戀不要一味地打壓而要合理地引導。
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要高度重視家庭環境對幼兒人格的影響。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如開朗大方、勇敢自信等。
5.減輕孩子的壓力
父母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業以外,更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親密的親子關系,並學會幫助孩子減輕各種壓力。第八節破除性的傳統錯誤觀念
由於受種種傳統意識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女性對性生活有著一些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女性正常的性慾,影響已婚女性性生活的正常滿足,更有甚者,導致性疾病。
因此,打破女性性生活的傳統錯誤觀念,對於促進女性性生理與性心理的正常發展,以及防止產生性疾病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❽ 怎樣才能預防心理變態
預防變態心理的產生是變態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變態心理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十分復雜,這就要求各個方面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另外,還應當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及時干預各種心理危機,這對於預防對緊張刺激產生不良適應甚至引起自殺,以及預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減少心理社會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般心理變態者在不發作時與常人無異。心理變態通常是因為心理扭曲而形成的(或精神分裂)。最明顯一個案例,2006年一群不良少年敲詐勒索一名少年。這名少年被敲詐之後心理很不平衡。心理嚴重的扭曲後,這名少年最終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❾ 請教犯罪病態心理具體包含哪些方面
一、問題的提出
有專家分析認為,精神疾病將是21世紀的流行病,人類已由軀體疾病時代進入了精神疾病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人們生活節奏相應加快,激烈的社會競爭使人們的心理壓力日益加重。長期精神壓力所引起的緊張狀態,容易導致心身疾病、人格缺陷,貽害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社會後果,近年來因心理變態而誘發的刑事犯罪案件有所增加很能說明問題。了解變態心理犯罪主體的特徵並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可以豐富和發展我國變態心理犯罪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促進心理科學的發展,對司法實踐活動也有所助益。
二、變態心理與變態心理犯罪的概念
(一)變態心理
要想弄清變態心理與違法犯罪的關系,必須首先明確相關概念的內涵。所謂變態心理,是精神醫學中的用語,相對於常態心理而言;常態心理即絕大多數人所具有、符合自然的心理狀態。如果某種心理現象是絕大多數人沒有的,那就屬於非常態。非常態的心理現象可以包括正負兩極值,如智商中的超常與弱智。其中,非常態的負值一般都被稱為變態心理或病態心理,即否定性的非常態均為變態。廣義上的變態心理一般泛指精神活動或心理活動異常,是與正常心理相區分的。即指人在腦生理生化功能發生障礙和人與客觀現實關系發生失調基礎上產生對客觀現實歪曲的反映。當這種歪曲的反映影響到人的行為、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不能簡單地用一般常人的方法加以糾正就是變態心理。廣義變態心理包括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精神發育不全和人格障礙等;狹義上的變態心理單純指人格變態。二者都是人的整個精神活動或部分精神活動障礙,所以也叫精神疾病、異常心理等。
變態心理涉及心理不同方面的問題,有感知、記憶、想像、思維、注意、情感、意志、智力、人格、行為等方面的變態。其中,任何一種心理現象出現變態都可視為變態心理。譬如,有的人是感知變態引發的心理異常,有的人是興趣變態引發的心理異常,有的人則是想像變態引發的心理異常,還有的人是人格變態、性行為變態、邏輯推理能力變態等引發的心理異常。以此推論,變態心理也並非等同於此人心理全部異常。如性變態者的其他心理活動均可能是正常的。
變態心理可以通過心理測試進行檢測。在測查後,將個人的心理測試結果與人群的心理常模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其心理屬於常態還是變態。此外,當人的行為明顯違背社會絕大多數人認可的行為規范時也習慣被視為變態。個人的感受也是觀察的指標,如果個人感到不能有效適應外部環境,或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類似某種癮狀、沖動等)也可視為變態心理。總之,變態心理意味著心理活動已不同於一般人常有的心態。
(二)變態心理犯罪
變態心理犯罪是指行為人在存在辨認障礙(包括感知覺障礙、思維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意志障礙)或控制障礙(包括情感障礙、意志意向和行為障礙)的情況下實施的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即指由於精神狀態不正常而導致的犯罪行為。變態心理犯罪的根源是犯罪主體的精神異常。犯罪行為的變態性特徵是犯罪人變態心理在犯罪過程中的表現。精神疾病與犯罪行為高度相關。司法實踐中變態心理現象十分常見,除了重性精神病以外,變態人格較為典型和突出。變態心理有輕重之分。除少數極嚴重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重度痴獃等)導致人完全喪失自我意識、喪失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喪失社會交往的能力外,多數的變態心理者並不影響其日常的生活能力,包括自理能力、認知能力、工作能力、學習能力等。所以,很多變態人格犯罪者往往有良好的智力,一些性變態犯罪者不僅智商高,而且具有較好的人際關系。他們的生活行為如同正常人,具有良好的判斷與理解能力,完全能夠根據外界情況調整自己的行為。因此,這類變態犯罪人應該具有全部的刑事責任能力。與犯罪關系較密切的變態心理類型主要有人格障礙、精神病、性變態和精神發育遲滯即智能缺陷四種。
應當明確,變態心理並不等同於違法犯罪心理。有些變態心理並不會涉及違法或犯罪,如神經官能症(表現為記憶減弱、睡眠不良等),還有一些人格變態如迴避型人格障礙(表現為過敏、自卑、退縮、面對挑戰採取逃避態度或無力應付)、依賴型人格障礙(表現為極度依賴他人,雖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缺乏自信,總求助於他人來幫助自己應付自己的日常事務或作出決策)都不會輕易出現違法行為。然而,有些變態心理則會引發嚴重的犯罪問題,如性施虐狂(以施虐引發自己的性興奮)、妄想性精神病等都非常容易導致攻擊性的犯罪行為,甚至導致嚴重的犯罪危害。許多輕度的變態心理,由於本人的日常生活能夠自理,並對自己的行為具有認識、控制等能力,因此,盡管他的行為已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常甚至是病態,若他自己不去求醫,別人(主要是親屬或周圍人)也往往不便過多干涉,這就造成這部分人的心理問題不能及時得到矯治或控制,甚至導致其出現嚴重的行為問題。2000年石家莊市爆炸案的製造者靳如超和河南平輿縣殺人犯黃勇就屬於這樣的變態心理者。
三、變態心理犯罪主體心理及行為特徵分析
(一)變態心理犯罪主體心理特徵分析
1.缺乏良心或罪惡感。變態心理犯罪主體不能將社會道德標准運用於實際行為中,不重視社會和文化環境所允許做和禁止做的事,而且他們普遍缺乏罪惡感。罪惡感是高尚良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正常人做出違反社會道德准則的事情時,會有罪惡感,會因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而感到愧疚和不安,並譴責自己。此外,罪惡感還能起警告作用或防止作用,使人避免違反道德准則。但對於變態心理犯罪主體來說,罪惡感是個未知體驗,這使得他們隨時進行反社會行為而無任何愧疚和不安的感覺。
2.情感不成熟。變態心理犯罪主體情感不成熟往往表現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只求自己慾望的滿足,不顧別人的感受與體驗。他們在為人處世方面如同小孩一般,不會推遲個體慾望的滿足,不會在與別人發生沖突時作出必要的讓步,不會考慮別人的需要和感情,並且也不會從挫折和失敗中吸取教訓,缺乏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力。
3.缺乏愛心和移情體驗。變態心理犯罪主體不能建立和維持純真的感情關系和人際關系,沒有真正的友誼,盡管人們給予他們大量的關愛和照顧,容忍他們的許多古怪行為,但他們根本無動於衷;盡管別人為他們作出許多犧牲或讓步,但他們卻不能為別人作出任何犧牲或讓步。他們缺乏移情體驗,不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不能為別人的感情和感受著想,對他人麻木不仁和冷淡無情都是他們的特性。
4.無長遠計劃和目標。變態心理犯罪主體基本上不會為將來著想或為將來計劃,對他們來說,生活是一件飄忽不定的、由一系列沖動行為構成的東西。沖動行為使他們不能制訂出某項事業的長遠計劃,不能達到社會所期望的目的,不能獲得社會、經濟和情感狀態的穩定。雖然他們有時也會為了將來而遵守一定的計劃,但這種計劃的實際執行總是半途而廢。只要在他們面前出現誘惑,就會阻止他們去實現既定的長遠目標。(二)變態心理犯罪主體行為特徵分析
1.變態人格引起的犯罪行為及其特點。人格障礙者在變態心理的支配下,會反復出現偏離社會規范的行為。變態人格中與犯罪行為相關的類型主要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其突出特點是難以適應社會生活,常出現違反社會公德和違法行為,其特殊行為模式有兩個最基本的特徵:一個是冷酷無情,另一個是行為的沖動性,缺乏深思熟慮和明確的動機。反社會人格的極端發展就是犯罪人格,患有此類人格障礙的人,犯罪幾乎就是其特有的行為模式。人格變態者具有正常智力,沒有意識障礙和精神病性症狀,但人際關系等社會適應功能往往受損,因此其犯罪行為十分復雜,特別是犯罪行為若與發生在人格的動力如需要、興趣、信念、價值觀等方面的變態相聯系,其犯罪動機就非常隱蔽,犯罪行為的實施就有周密的計劃和充分的准備,甚至出現系列性的作案。
2.性變態引起的犯罪行為及其特點。性變態也稱性心理障礙,是一種偏離的性行為。性變態者一般並不喪失或沒有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只是突出地表現為性心理與性行為的異常。性變態包括異裝癖、易性癖、露陰癖、窺陰癖、戀物癖以及較為少見的施虐淫癖、受虐淫癖、戀童癖等。性變態者具有正常智力,沒有意識障礙和精神病性症狀,但往往伴有人格障礙,加之其對自身違法犯罪行為感到害怕,也常受良心譴責,故其變態行為十分隱蔽、詭秘。由於其行為後果具有強化作用而帶有強迫性,也常見系列作案。有時作案手段也特別殘忍,尤以性施虐狂表現最甚。
3.精神病引起的犯罪行為及其特點。精神病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有感知、記憶、思維能力受損,情緒反應與行為不適當,常出現各種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理症狀。與此同時,現實檢驗能力及社會功能嚴重下降,自製力缺乏。精神病的犯罪行為可發生在意識清晰、智能正常情況下如精神分裂等,也有發生在意識障礙下的危害行為如癲癇性精神障礙等。此類犯罪行為具有以下特點:作案動機模糊不清或離奇古怪而難以理解,作案缺乏充分准備和周密思考,常常是沖動性的,單獨作案,缺乏自我保護;手段極其兇殘狠毒而不符合常理;案發後對行為的後果缺乏認識;受害者多為病人親屬。
4.精神發育遲滯引起的犯罪行為及其特點。精神發育遲滯輕、中度者較多見犯罪行為,他們易於受暗示,往往在別人的教唆或暗示下干壞事或犯罪。因精神發育遲滯而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動機比較單純,對行為後果缺乏考慮,易受他人教唆,且行為多帶有沖動性,常在光天化日眾目注視的條件下實施,犯罪行為包括愚蠢性的搶劫、偷竊、強奸或報復行為等。案後對其犯罪產生的後果有不同程度的領會,大多表示願意悔改,少數有抵觸情緒。
四、預防變態心理犯罪的措施
犯罪是一種社會現象,犯罪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偏離行為,但變態心理犯罪與普通犯罪在其根源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即變態心理犯罪的根源是由於犯罪行為人的精神障礙。因此,預防變態心理犯罪的重點就必須立足於減少變態心理的發生以及對業已發生的變態心理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
(一)重視對變態心理的科學研究
針對變態心理犯罪的特點,應著重加強對產生變態心理的各種因素的科學研究,加深對變態心理產生機制的了解。一般認為變態心理的產生受生物學因素、個體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共同影響,因此,對變態心理現象的了解須依賴於神經生理科學、遺傳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協同合作,像變態心理犯罪案件,不僅需要犯罪學家的介入,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也應該積極地介入以進行相關的研究。
(二)加強精神醫學的相關研究
許多精神病理現象和器質性病變、軀體疾病有關,還有一些精神病理現象與腦的功能代謝有關,一些精神病理現象也會引起軀體疾患和腦功能的異常。這就決定了積極有效的治療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干預手段,但目前我國精神疾患的治癒率不是很理想,導致精神疾病的反復和趨重,加重了對社會的危害。另外,必須加強司法精神病學的科學研究,加強精神衛生專業隊伍的建設,因為如對違法犯罪人員進行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並把他們與普通犯罪人員相區別對待,他們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改造,這樣會減少重復犯罪。
(三)消除社會現實中不良因素的影響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反映,因此心理的變態也反映出社會現實的某種扭曲。研究表明,諸如社會不公、經濟貧困、無能力接受教育或接受不良教育、不當和惡劣的家庭環境這樣一些因素倘與特定的個人生活經歷相聯系,就可能成為變態人格的溫床。因此,確保社會公正、消除貧困、讓所有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實現其社會價值、讓所有家庭都能發揮其社會功能,這是消除變態心理犯罪產生的根本途徑。
(四)及早干預誘發心理變態的心理社會因素
心理社會因素包括重大生活事件的打擊如親人死亡、家庭不和、失業、離婚、疾病、自然災害、意外事故以及各種精神緊張如社會壓力、人際關系緊張、人身糾紛等,這些因素危及甚至損害個體的切身需要,對個體的利益或其價值系統造成威脅,如不及時加以疏導調適,就會使個體的心理控制或調節難以負重,從而導致大腦功能的失調。因而,社會有必要建立一個干預機制來承擔疏導、消除這些影響之職責,以確保個體健康發展。
(五)普及社會成員的心理衛生知識
心理衛生是探討人類如何來維護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心理學原則和方法。心理衛生不僅是個人,而且是整個社會都應當關心的問題。普及民眾的精神衛生知識,提高對精神障礙的認識,消除對精神障礙患者的偏見和歧視。在實踐中,有不少民眾缺乏對精神障礙的正確認識,一些患者有了疾病寧願忍受痛苦而不願去治療,甚至求助於迷信與巫術。當然,普通民眾也因此而恐懼、疏遠精神障礙患者,這些偏見與歧視亦使一些患者或其家屬因此而隱瞞病情,導致更多問題的發生。
(六)加強監護監管及立法建設
對於發病期的變態心理患者,家庭和社會應當加強監護或監管。如果家庭監護不能有效地起到防止作用,就應當將其送到專門的監管機構,一方面可以減少人身危險,另一方面也有利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同時,應加強法制建設,強化法律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形成對變態心理犯罪的威懾作用。國家必須以法律強制力的形式來確保各項措施的有效實施,法律要對反社會、反人性的變態行為有具體的規定,並且制定出嚴厲的處罰措施。
❿ 如何加強青少年對犯罪的自我防護
一、發現有人跟蹤怎麼辦?
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最好與同學結伴而行,遇意外時可以互相幫助。不要單獨到荒涼、偏僻 、燈光昏暗的地方。
當發現有人一直跟著你時,你不用害怕,你可以盡快到繁華熱鬧的街道,商場等地方,想辦法擺脫尾隨者!
向路上大的機關單位求救,如去機關單位的值班室;向身邊的大人求救;如果是在校門口,就給家裡打電話,讓大人來接。關鍵是當只有你一個人時,要有警惕性,多動腦筋!為此, 生活中要多觀察、記住家庭、學校周圍的環境特點,尤其應熟悉派出所、治安崗亭、部隊營區、大機關單位的地點。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這些地方得到幫助。
二、預防侵害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
當你受到壞人的侵害時,要勇敢地斗爭反抗,當面制止,絕不能讓對方覺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聲:「住手!想干什麼?」從而起到以正壓邪、震懾壞人的目的。
2.處於險境,緊急求援。
當自己無法擺脫壞人的挑釁、糾纏、侮辱和圍困時,立即通過呼喊、打電話、遞條子等適當辦法發出信號,以求民警、解放軍、老師、家長及群眾前來解救。
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當自己處於不利的情況下,可故意張揚有自己的親友或同學已經出現或就在附近,以壯聲勢;或以巧妙的辦法迷惑對方,拖延時間,穩住對方,等待並抓住有利時機,不讓壞人的企圖得逞。
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明知壞人是針對你而來,你又無法制服他時,應主動避開,讓壞人撲空,脫離危險,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5.訴諸法律,報告公安。
受到嚴重的侵害、遇到突發事件、或意識到問題是嚴重的,家長和校方無法解決.應果斷地報告公安部門,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治保委員會等單位或部門舉報。
6.心明眼亮.記牢特點。
遇到壞人侵害你時,你一定要看清記牢對方是幾個人,他們大致的年齡和身高,尤其要記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著、面目等方面的特徵,以便事發之後報告和確認。凡是能作為證據的,盡可能多的記住,並注意保護好作案現場。
7.堂堂正正,不貪不佔。
不貪圖享受,不追求吃喝玩樂,不受利誘,不佔別人的小便宜。因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往往是貪點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壞人的當。
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自覺遵守校內外紀律和國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學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給壞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機會,不留下讓壞人侵害自己的隱患。如已經結交壞人做朋友或發現朋友干壞事時,應立即徹底擺脫同他們的聯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三、預防侵害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 依靠法律,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穎超指出:「教育孩子們從小學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監護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中小學生要明確,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是自我保護的必備武器。
依靠法律,必須學法、知法。要學習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要弄清什麼是合法,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無罪,什麼是犯罪;什麼是自己的義務、權利和合法權益,什麼是受到侵害。還要弄清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內容和法律責任。
依靠法律,必須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行使權利,並在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形成侵害時,能夠依靠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對方報復,乾脆自認倒霉」的錯誤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報復」的錯誤做法。總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我保護,而不能用個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組織,預防違法犯罪對自己的侵害
這里所說的組織,一般是指侵害發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村委會、學校等部門。其中有的街道、區縣還專門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根據法律規定:「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加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由於對本地區、本部門的社會治安和人員活動等情況熟悉,這些組織就會依據法律,在自己的許可權范圍內及時妥善地處理解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問題。
3.依靠群眾,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包括中小學生家長在內的廣大群眾,對破壞社會治安、危及中小學生人身安全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深惡痛絕,盼望通過綜合治理和"嚴打"使社會穩定、中小學生受到保護而健康成長。群眾的眼睛雪亮、智慧豐富、威力無窮,不斷涌現出保護少年兒童,見義勇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乾部。所以當中小學生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時,要千方百計地求助身邊的群眾,共同來對付壞人。當群眾勇敢而義無反顧地和違法犯罪分子做斗爭時,違法犯罪分子將成為過街老鼠,無藏身之地,遭滅頂之災。
4. 依靠智慧,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對自己的侵害
勇於斗爭,相信正義必將戰勝邪惡;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斃,不能讓壞人為所欲為,這是中小學生預防侵害的必要前提。
四、當有人公然搶劫你的物品時,應採取怎樣的自衛措施?
中小學生遇到搶劫時,應以保護自身生命和安全為首要原則,不要過多地顧及財物。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關鍵時應大聲呼救,及時報警。
報警時,應確認對方是110報警台後再述說。盡量明確地告知出事地點、壞人的人數,是否有武器和交通工具的種類等細節,還要留下聯系辦法。如果你是處在和壞人周旋的危險中撥打110,應注意隱蔽和輕聲!
五、面對「小霸王」 不卑也不亢
校園是我們健康成長和努力學習的美好樂園。為什麼校園里會發生暴力事件?這必定是有原因的。
認真調查分析一下,有以下幾種情況:有的學生在家裡是重點保護對象;有的家長脾氣暴躁,並且經常在酗酒後打罵孩子;有的父母離異,從小失去家庭溫暖。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結成「團伙」,名為講「義氣」,實際專門欺負弱小或是他們看不順眼的同學。
由此可見,校園暴力多與某些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所形成的不健康心理相聯系,由於家長、老師、同學不滿,以盲目反抗情緒和攻擊的態度對待別人;也有的孩子從小缺乏與同齡人的正常交往,不會與人和睦相處,養成了隨便打人罵人的壞習慣。
面對校團小霸王,你可以試試下列方法:
1.盡量不與小霸王們發生正面沖突,惹不起可以先躲開。
2.如果對方過於強大,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後報告老師和家長。
3.在劫持者經常出沒的地帶,可以請警察出面干預。
4.同學們上、下學時最好結伴一起走。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招數:
校園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適當,
求助師長來幫助,結伴走路有保障。
六、外出不要怕 安全巧籌劃
在你外出的時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幾點:
1.先告訴父母自己去哪裡,大約何時回來,與誰在一起,聯系方法是什麼。
2.盡可能結伴而行。
3.單獨外出要走燈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走小路。
4.在僻靜的馬路上,面對車流行走,不背對車流,以免有人停車襲擊。
5.夜晚單獨外出,要帶手電筒、哨子、報警器等物品,萬一被襲擊,可用手電筒照射匪徒面部,吹哨求救等。
6.不搭乘陌生人的順路車。
7.乘地鐵時,和其他乘客坐在一起,盡可能坐在靠近站台出口的車廂,坐靠近車門的位置。
8.乘公共汽車,盡量靠近司機和售票員。
9.提包要斜挎在肩上,包不要背在靠馬路一邊,以防壞人搶掠。
10.家門鑰匙放在身上不易被發現的地方(如兜內、脖子上、衣服內),也不要放在包里,即使被搶,你仍可進家門。
11.走夜路時,一定要昂首挺胸,即使害怕,也要抖擻精神,要讓企圖襲擊你的人望而卻步。
12.如懷疑有人跟蹤,應試著橫過馬路,看看那人是否仍跟著你。若該人緊跟不舍,你應跑向附近人多的地方報警求救。
13.橫穿地下過街道時,謹防搶劫者在地道兩頭圍截,要結伴行走或跟隨大人一起走。
14.要盡量避免在無人的汽車站等車,這樣,你容易成為壞人襲擊的目標。
請你學會自我保護招數:
外出活動不要怕,結伴而行正氣大,
電筒哨子手中拿,膽大心細巧籌劃。
七、小夥伴溺水後怎麼辦
每年,因游泳發生意外死亡的事故不在少數,其中大多數是由於溺水後搶救不及時造成死亡。應該回怎樣救護呢?
1.要大聲呼救成年人前來救人。因同學們力氣小,即便是水性好,在水中救人也很困難。
2.要救人,最好是攜帶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去救人。要注意,不要被落水的同學把你緊緊的抱住,否則會雙雙下沉。
3.也可在岸邊用長竹竿或繩子投向落水者,讓他抓住,拉上岸,以協助其自救
。
4.岸上搶救。讓溺水者平躺,頭偏向一側,協助其將口、鼻內的泥沙和水吐出來。假如呼吸很微弱或已經呼吸停止,要馬上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在胸部正中進行壓擠,幫助心臟恢復跳動。經過2O~3O分鍾的搶救,也許會醒過來,眨眨眼睛或出現微弱的喘氣。
5.情況嚴重的,應在救人開始就撥打「12O」急救電話,請醫生來現場救護。不要一救上岸就急著送醫院,這樣有可能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