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現的法律責任
⑴ 外幣卡套現的法律責任
滿100萬判1年,500萬三年,1000萬五年。(刑法155條非法經營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的犯罪。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結算業務的;
(四)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1)套現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①非法買賣外匯。
②非法經營出版物。
③非法經營電信業務。
④在生產、銷售的飼料中添加鹽酸克倫特羅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物品。
⑤擅自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即網吧)或者擅自從事互聯網上網服務經營活動。
⑥非法經營彩票。
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一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成立、具有責任能力的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本罪的主體,依本條原意是指經營者,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人不商」,如果將本罪的主體限定為特殊主體,將會使許多沒有任何經營許可證(非經營者)的買賣物品和進出口許可證和進出口原產地證的行為得不到懲處,因之,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單位亦能構成本罪主體。
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並且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如果行為人沒有以謀取非法利潤為目的,而是由於不懂法律、法規,買賣經營許可證的,不應當以本罪論處,應當由主管部門對其追究行政責任。
認定
1、刑事違法性與其行政違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非法經營者必然違反有關的工商法規、沒有行政違法性就不存在刑事違法性。
2、在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必須是出於故意,且以營利為目的,對於因不知其為非法而進行非法經營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不認為構成,而只能給予行為人以行政處罰。
3、在犯罪情節上要求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而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應以非法經營額和所得額為起點,並且要結合行為人是否實施了非法經營行為,是否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或者引起其他嚴重後果,是否經行政處罰後仍不悔改等來判斷。
⑵ 手機套現,客服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一些套現者往往認為一部手機的價值不足以讓貸款機構找上門追究自己的法律責任,最多影響徵信記錄,而且對於套現中介或利用他人信息實施套現的套現者來說,即使有不良徵信記錄也是借款人背鍋(因以借款人的名義進行貸款),因此可以逍遙法外。但事實上,若套現者套現金額或其他情節達到刑事犯罪立案標准,還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套現者通過不同手段騙取貸款機構的貸款,根據不同的情形,套現者可能構成職務侵佔罪,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貸款詐騙罪,合同詐騙罪,或詐騙罪等刑事罪名。套現者觸犯這些罪名最高刑罰可被判處無期徒刑。
手機消費分期套現的常見情形:
情形一:套現者與貸款機構內部員工串通騙取貸款。
套現者自己或提供的借款人信息不符合貸款條件,進而找到貸款機構內部員工,員工偽造虛假材料或降低審核標准,幫助套現者通過貸款機構的審核,成功購買手機,套現者向員工支付報酬。後套現者賣出手機獲利,且不償還貸款。
情形二 套現者利用他人信息,與手機銷售商串通辦理虛假手機消費分期貸款。
套現者騙取或盜取個人(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等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與手機銷售商簽訂虛假的手機買賣合同,辦理虛假手機分期貸款,騙取貸款機構的貸款,實際上並未出售手機,套現者獲取貸款後向手機銷售商給予部分報酬。
情形三:借款人作為套現者,與「套現中介」合謀在手機銷售商處辦理手機分期貸款業務,借款人獲取手機後賣出獲利,且不償還貸款。
在消費金融市場上,有一些職業的「套現中介」,為有套現需求但不滿足貸款條件的借款人提供消費分期產品信息,並協助借款人在手機銷售商處辦理手機消費分期貸款業務,借款人成功購買手機,並向套現中介支付服務費。
情形四:手機銷售商作為套現者,利用他人信息騙取貸款機構的貸款。
手機銷售商通常與貸款機構簽訂分期業務推廣合作協議,因此有的手機銷售商經營者藉此合作便利,從其他渠道獲取借款人信息,通過虛構借款人在自己的營業部購買手機的事實,騙取貸款機構的貸款。
⑶ 信用卡涉嫌套現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1、如果你是惡意的套取,意圖不還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惡意透支可分為一般違法性的惡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惡意透支。一般違法性的惡意透支,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故意違反信用卡章程與約定進行透支,逾期不還,但詐騙金額較小的行為。一般違法性的惡意透支是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由於其社會危害性較小,不構成犯罪。犯罪性的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拒不歸還的行為。犯罪性的惡意透支按照行為類型,又可分為超限額的犯罪性惡意透支和超期限的犯罪性惡意透支。一般違法性的惡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惡意透支相同之處在於行為人均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不同之處在於是否達到了犯罪程度,實踐中以是否達到了司法解釋的數額為標准。二者不但有量上的區別,而且還有質上的劃分;
2、如果你是正常的使用,即善意的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3、再引入法條給你看下、
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⑷ 領導安排套現給單位職工搞福利會計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單位通常以福利方式幫助個人避稅,會計負不負法律責任通常要根據所觸犯的法律行為來定性,如果單位涉及違法行為,會計要負連帶責任的。當然單位為了套現,給員工發福利,然後再把資金收回要根據單位行為進行定性。通常每人會查,也不會出現什麼責任。如果真出事,以下僅供參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年)
第四十三條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2001年修正)
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占應繳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並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犯有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第二百一十一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第二百零三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八條、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⑸ 個人辦理POS機套現需要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您好:來pos套現是信用卡持卡人自不通過銀行櫃台或銀行ATM機正規渠道提取現金,而是與POS機特約商戶通過虛構交易提取現金退貨等方式,在未發生真實商品交易的情況下,以「虛擬刷卡消費」的方式變相將信用卡的授信額度轉化為現金。如果您的現金需求是單純的為了資金周轉且數額不大的話,您可以選擇一些網上金融APP比如'有錢花「。
⑹ 手機套現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您好,套現是套取現金的簡稱,一般是指用違法或虛假的手段交換取得現金利益版。如權果您有急用錢的需求,建議您一定要選擇靠譜的大品牌正規渠道,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安全值得信賴,具有申請簡便、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有錢花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大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大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希望對您有幫助。有錢花作為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品牌,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⑺ 套現15萬,還完了,還有法律責任么
還完了,一般就不會追究你的法律責任了。畢竟都是求財。利息也換了嗎?
⑻ 信用卡刷卡套現的人和POS機商戶會受到法律處罰嗎
會受到法律處罰。
根據《關於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8)套現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
第六十六條持卡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套取現金的,對其按套取現金數額的30%至50%處以罰款。
第六十七條持卡人違反本辦法規定,出租或轉借信用卡及其帳戶的,除責令其糾正外,對其按帳戶出租、轉借發生的金額處以5%但不低於1千元罰款,並沒收其非法所得。
第六十八條持卡人惡意透支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⑼ 我在朋友的POS機上套現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如果套現的人信用卡上的錢能還上基本上不會出事的。如果惡意透支,專或者用假信用卡屬的話你逃脫不了關系。就看你風險怎麼控制了。 一般現在的規定也最多也就是給你經濟處罰,刑事上只有一個信用卡詐騙罪,你要是不知道他們怎麼透支的,刑事責任不會追到你頭上。
⑽ 信用卡借給別人套現什麼法律責任
1、把信用卡借給別人套現,如果額度較小的話,按時歸還,對於銀行來說只是違反了約定,屬於民事范疇。
2、如果不能按時歸還,則影響到自己的信用並產生高額利息。這種惡意透支達到一定的程度,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惡意透支信用卡一萬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1、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偽造的、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方法進行詐騙活動。信用卡詐騙罪是詐騙犯罪的一種,該罪和詐騙罪之間是特別法和一般法的關系,信用卡在該罪中是犯罪工具,行為人以信用卡作為犯罪工具進行詐騙活動的,按照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以本罪定罪處罰。
2、《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