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馬大哈家長該不該被追究法律責任

馬大哈家長該不該被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9-20 12:11:56

1. 因家長疏忽孩子頻繁受傷害是怎麼回事

今年1月3日下午,陝西咸陽,肖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在海泉灣溫泉世界兒童戲水池內玩耍,沒多久,肖女士就發現4歲的兒子不見了蹤影,經過大家一個多小時的找尋,最終發現孩子已經意外溺亡。

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近年來,因將孩子「遺忘」在車內導致死亡的案例時有發生。作為家長,要先讓孩子下車,如孩子太小需要下車接,則需要先拔出鑰匙,不要隨手帶門。在鎖車前,家長要檢查車廂各角落。此外,車內要常備飲用水,萬一出現孩子被困的情況,可以通過飲水來降溫。同時,家長也應教育孩子,被困時應鳴笛、閃燈、拍打車窗,以引起注意。萬一被困,孩子應到前車窗附近,容易被發現。

眼下正值草長鶯飛的春季,去郊外或者空曠場地放風箏的人也多了起來。由風箏線引發的事故也不容忽視。在野外放風箏時,家長應提醒孩子戴上手套,防止用手拽風箏線時被劃傷。此外,應選擇平坦開闊場地,並隨時注意周邊情況。

2. 家長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責任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按照法律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拒絕、怠於履行家庭教育責任,或者非法阻礙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的,將承擔不利後果,會被批評教育、勸誡制止,必要時將被要求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的,依照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公檢法發現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實施犯罪行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正確實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責令家長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家庭教育促進法》強調尊重未成年人的個體差異,將學校教育理念的陽光照進家庭教育的門房。未成年人性格有別、特質多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監護人不應機械照搬「別人家孩子」的教育方式,以致揠苗助長、千人一面,而應該努力為孩子提供最適合其成長的教育方式與環境,包容孩子的多樣性。

3. 家長體罰孩子行為該不該被追究責任

一般家長體罰孩子行為是不會被追究責任,但是如果是虐待孩子的話是可以追究責任的。

4. 馬大哈,麻煩看好你的孩子

據新聞報道國慶長假全國一半的人出去旅遊了,相信有娃的家長只要條件允許都會把娃帶上,讓孩子從小就能多見識見識,拓展拓展視野,這本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

可是頭條里還有一類新聞特別值得關注,那就是「馬大哈」家長將孩子丟在景區、高速服務區渾然不知,許久才發現孩子不見了。孩子找到便是有驚無險,找不到便是家庭的一場災難。

而這樣的走失事件並非僅在報道中、電視上、新聞里,他真真切切發生在身邊。

01

前天晚上,我和愛人在撫河公園散步,天氣極好,城市兩旁的霓虹燈撒在湖面上,彷彿點點星光。微風吹撫著我們的面頰,通體舒暢。我們一邊走,一邊交流著今天發生的一些事。

突然路邊有個細微的聲音,「阿姨、阿姨」,我不太確定聲音是叫我,夜色有點黑,我順著聲音尋去,在一棵樹下有一個黑影,背對著光看不太清。

聲音從黑暗處走向我,是一個個頭和我差不多胖胖的男孩,他弱弱的對我說:「阿姨,您可以藉手機給我一下嗎?我想打給我媽媽,我們走散了。」

我有些為難,不知能否將手機借給他,腦子里轉了幾個念頭,萬一碰到碰瓷的怎麼辦?萬一他的背後還有一個人在指使怎麼辦?社會的負面影響不得不讓我多個心眼兒。

這時愛人靈機一動,讓男孩將媽媽的電話報給我們,我打開免提與她媽媽通話。男孩很順溜的報出一個號碼,我打過去,孩子對著話筒說:「媽媽,我借了一個阿姨電話打給你,你現在在哪?」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中年女性哭泣的聲音,一聽就是百感交集,「你走到哪去了,你知不知道我已經在撫河兩邊找了三圈,腳都走起泡了,你要嚇壞媽媽呀!」

做了媽媽的人自然了解這位母親又喜又氣的心情,我讓她放心,我會帶著孩子到大馬路上,並且約好一個地方見面,請她不要太過著急。

放下電話我才仔細打量這個孩子,背著個布包,手上抱著幾個空的礦泉水瓶。從攀談中我得知他今年13歲,已經讀初二了。我問他為什麼媽媽不給配個手機,這樣就不會再發生這種事了。孩子說媽媽不肯,媽媽怕他玩游戲影響學習。

我們帶著他來到大馬路上的橋頭旁等他的媽媽,一直猜測她媽媽可能會從哪邊過來,我們交待孩子看仔細一點,以免錯過,媽媽再著急。他很聽話站在分叉口朝幾個方向張望,我和愛人小聲說:如果我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孩子一定會自己回家,因為我們平時就約定出現這種情況的處理方式。

幾分鍾後一個戴著眼鏡、個頭瘦弱的女子氣喘吁吁的跑過來,這就是孩子的媽媽。她對我們表示感謝,便開始責備孩子,為什麼要走的那麼快?為什麼不知道等等媽媽之類的語言?氣極敗壞沖著孩子一頓埋怨。

孩子沖著他媽大聲吼了一聲,把我嚇了一跳,感覺他非常委屈,大聲的為自己辯解,脾氣比媽媽還爆燥,最後母子倆還是相擁而泣。

無論怎樣,孩子安全回到媽媽身邊是我們最欣慰的。

02

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丟失的經歷,當然沒有這個孩子這么大,那時我才6歲,依稀能感受當時的恐懼。

有一次我和奶奶去鄉下舅公家做客,那裡地方很偏辟,住的全是土房,坑坑窪窪的黃泥巴地,深一腳、淺一腳,一個不注意會摔倒,到處都有黃牛,到處都是牛屎,我討厭那樣的地方。

當天下午,奶奶帶我去看望同村的姑婆,其間好像因一件什麼事她說要先回去舅公家,讓我一個人在姑婆家等她。

姑婆拿了她家盡可能多的零食給我盡地主之誼,無非一些自產的花生和瓜子,剛開始還好,可是過了好久都沒等到奶奶回來接我,我開始著急了。

記得那時天都黑了,家家都點起洋油燈,昏暗的亮光也只能照見幾平方的地方。我坐在堂屋門口,左等右等總也見不著奶奶的身影。

我開始慌了,本能走出門去找奶奶,於是我從姑婆家離開往黑夜走去,大人們並沒發現我的離開。可我分不清方向,又沒有燈,到處黑漆漆一片;我嚇的在黑暗中尖叫,哭的聲嘶力竭,巨大的恐懼籠罩著我。

要知道那個地方家家都是土房,在一個小孩眼裡是沒有區別的。我哭著喊著,腳踩著好多牛屎,我顧不上,一個勁的往前跑。摔倒了,於是又一身的牛屎。

我現在記不得我是怎麼被找到的,或許是好心人送我到舅公家去的。但那次的走失經歷對我產生較大的影響,讓我從小缺乏安全感!

走失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創傷是難以抹滅的。

03

沒碰到這樣的事,許久沒關注孩子走失的問題。之前,總在電影院、商場、公園看見找不著父母哭泣的孩子,今天我專門在網上搜索一些相關信息,真的很多,觸目驚心。

網上有很多教大人如何預防孩子丟失方法的文章,如《防拐防走失,七大高發地請注意》、《如何杜絕孩子走失現象》等,僅上這類說教類文章也是不計其數,無耐天天說,時時說,孩子走失問題還是時常發生。

我想歸根究底還是思維問題,家長的思維不轉變,行為就不會改變。我想主要有以下幾種,當然並非全部,僅一點個人看法。

1、走失的孩子是別人家的,自家哪會這么倒霉的僥幸心理。

電視里新聞里常報道此類事件,我們看完總是一陣唏噓,表示同情和惋惜,然後就沒有然後,畢竟這是電視里的新聞,與自己還是有一定距離,感受並非很強烈,便會抱著僥幸心理。

2、安全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

天天上演孩子走失的悲劇未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很多家長安全意識不強,所以帶孩子去公園、電影院、商場、游樂場等公共場合時,一個勁的玩游戲、刷微信、拍照,做「低頭族」時不自覺放開孩子的手,造成孩子與大人走散。雖說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廣播可播放尋人啟事,但畢竟會置孩子於意想不到的危險中。

3、孩子還小,他哪懂那麼多,疏於孩子的安全教育。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太小,講多了也聽不懂,便疏於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好比文章開頭的孩子,如果之前家長與孩子溝通過這個問題,比如告訴孩子在家附近走散了,自己盡快回家,盡可能保證安全,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回家碰面。

孩子的安全教育是日常性的、隨機性的,最好做情景教育,當碰見一件實際的事情,可以拿來做案例教給孩子,這樣孩子很好理解,還更好記住,反復講,多講幾遍,孩子就有了更多自保能力,從而減少風險。

4、安全防範措施家長自已也不懂,別說教育孩子。

對於這點我認為是學習力和責任心的問題。捫心自問您對如何預防孩子走失或者叮囑孩子在與家長走散時該做些什麼,具體方法知道多少?有沒有認真全面學過?不瞞您說,我也沒有,只是我和愛人的安全意識比較強,平日同孩子出去一定讓他在我們的視線范圍內,好在孩子還比較好學,喜歡看類似《新聞大求真》這樣的探索欄目,自己學了不少安全知識,才沒有發生過走失事件。

五、孩子自控力低,電子設備不能配

文章開頭講的孩子,如果他有一個手機完全能避免這件事情。很多家長都極力反對給孩子配手機、Ipaid等電子設備,擔心影響孩子學業。凡事都有兩面性,電子設備同樣能幫助孩子的學習,關鍵在於引導。

有時越禁止,孩子越想要,那種逃課躲進網吧多半都是這種情況。孩子一方面難以抵擋游戲的誘惑,一方面又害怕家長的責怪。

當然還有一些農民工外出打工,無法全身心照顧孩子、留守兒童等原因造成孩子被拐、走失就不在我今天討論的范圍內,畢竟這要上升到另一個社會角度,甚至需要政府層面去解決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結果的改變一定需要行為的改變,而行為的改變一定需要思維先行改變。思維改變,看問題的角度就會改變。

孩子是弱勢群體,關愛孩子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真心希望社會能夠更加和諧,孩子能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果今天我的文章讓你有共鳴,請在文末點個贊唄,也可在留言區說說你的看法!

5. 上海5歲孩子被鎖五六十度車內,家長為何互相推卸責任

因為不小心被父母鎖在車中而引發的悲劇可以說是屢有發生,但是仍然會有家長馬大哈,面對這樣的危險不重視。前不久又有一起孩子被家長鎖在車內的事情發生,當時戶外的溫度有33度,路面都被“烤化”了更不用說是停下的車里,車內溫度高達五六十度,長時間在這樣封閉的高溫中很容易出現意外。

如果沒有路人及時發現,還不知道後果會怎樣。所以家長需要做的不是相互推卸責任,而是要有安全意識,在下車的時候,要查看一下車上是否還有人,確定無誤之後再鎖上車門。如果必須要把孩子留在車里,一定要把車窗搖下至少20厘米的縫隙,並把手機放在車上,一旦遇到困難可以給家長打電話。也可以用一張顏色鮮艷的硬紙,上面說上“我需要你的幫助”然後下面是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孩子如果有困難可以把它放在窗戶上展示給路人看。或者是使勁拍打車窗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6. 請問下如果要是小孩犯了法那麼父母需會不會被判刑。有沒有知道的

父母當然是不會判刑的。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如果小孩還沒有成年,尤其是還沒有滿14周歲,犯了法,不僅父母不會被判刑,小孩也很有可能不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涉及到損害賠償,那麼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應當負民事責任。簡單來說就是需要賠錢的這個錢由父母承擔。

7. 又一例!長沙13歲少年騎共享單車摔骨折,我們該吸取哪些教訓

我們應該吸取在照顧孩子上不應該放任自流,雖然是男孩子但是也應該讓他知道什麼是危險,什麼是不能做的,已經做了會付出什麼代價。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關繫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希望,孩子是父母的一生。每個孩子的安全事故都伴隨著令人心碎的哭聲,會給原本幸福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值得警惕和借鑒。那麼,父母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呢?怎樣才能履行監護的義務?孩子不是小事,安全才是大事。毫無疑問,父母作為子女的監護人,是保障其人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子女。

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吸取慘痛的教訓,時刻收緊安全的繩索,定期教育孩子,從小培養孩子遠離危險的安全意識。同時,家長要徹底消除孩子周圍的安全隱患。特別是對於居住在建築物內的家庭,家長必須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讓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全面防止其發生。更重要的是,父母必須認真履行監護責任,始終將孩子保持在父母能夠看到並有效控制的距離內。父母只要履行好監護責任,就能有效防止孩子發生安全事故,避免類似悲劇的發生,是孩子、家庭、社會的幸福。

8. 老馬有3個兒子(馬1,馬2,馬3),馬1有一幼子馬大哈。在一次爭吵中,馬一怒極殺死父親。不久馬一被判死刑,在執

繼承權只有馬2和馬3;馬2馬3還有馬大哈可享有繼承權;18萬被馬2和馬3平分,然後由他們自願分給馬大哈。

9. 刑上「馬大哈」家長,合適嗎

媽媽是個粗心大意的人,整天丟三落四,號稱名副其實的馬大哈。

熱點內容
經濟法是屬於政治嗎 發布:2025-01-18 06:19:31 瀏覽: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發布:2025-01-18 06:16:35 瀏覽:329
讀完勞動法感悟 發布:2025-01-18 05:53:41 瀏覽:571
新版勞動法對請病事假的規定 發布:2025-01-18 05:52:09 瀏覽:205
中美法學教育差異 發布:2025-01-18 05:32:42 瀏覽:811
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 發布:2025-01-18 05:25:08 瀏覽:239
司法所法律援助介紹信 發布:2025-01-18 04:53:05 瀏覽:908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