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17 12:35:00

㈠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規定:
(一)《解釋三》首次明確了隱名股東的地位
《解釋三》第25條第1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回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答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二)隱名股東取得投資收益的依據及訴訟中的證據認定問題
《解釋三》第25條第2款規定「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隱名股東和公司的內外部關系
《解釋三》第25條第3款規定:「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㈡ 隱名股東有哪些法律風險

對於隱名股東抄而言,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
①隱名出資人和顯名出資人之間協議約定事項不完善帶來的法律風險。包括雙方對一些情況約定不明、約定內容本身存在歧義等。
②協議效力不被確認的法律風險。我國目前並沒有關於隱名出資人的明確規定,在學理上也存在爭議,發生糾紛時更多依賴於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一旦協議效力不被確認,事情的處理方式將與出資人最初設想的完全不同。
③涉及第三人交易的法律風險。無論隱名出資人與顯名出資人之間如何約定,第三人都無從得知,因此只要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隱名出資人將陷入被動局面。

㈢ 顯名股東(掛名股東)的法律責任

你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法律是從保護第三人的利益出發的。你倆之間的協議與第三人無關。作為顯名股東應對外承擔法律責任,但你可以向隱名股東追償,也就是向你姐夫要錢。

㈣ 顯名股東的隱名股東、顯名股東與第三人的法律關系

(一)法律關系構建的價值取向
在隱名投資中,保護真正的權利人和保護善意的第三人是一對矛盾。例如,當善意第三人從顯名股東處受讓股權,取得質權或對顯名股東的股權扣押時,若保護實際出資人的權利,則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構建隱名股東、顯名股東與公司之外第三人(包括公司的股東)的法律關系,首先必須解決價值取向問題:是要保護真正的權利人還是要保護善意的第三人?
市場的交易紛繁復雜,而且越來越需要迅速快捷,因此要求交易當事人在交易之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詳細調查真實情況已不可能,保護交易的安全十分必要。自近代以來,民法逐步確立物權公示公信原則、表見代理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無權處分制度,商法採納商事交易的公示主義和外觀主義,這些都體現了對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保護,保護交易的安全已成為現代民商法的整體發展趨勢。因此,構建隱名股東、顯名股東與第三人的法律關系,應以保護善意第三人為價值取向。
(二)法律關系的構建規則
基於保護交易安全的理念,構建隱名股東、顯名股東與第三人的法律關系應遵循以下這些規則:
1、隱名股東、顯名股東不得以登記不實對抗善意第三人。
公司登記是股權的公示方法,為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應賦予其公信力,即使該登記內容有瑕疵,對信賴該內容的第三人也應加以保護。因此,善意第三人因與顯名股東的債權債務扣押隱名投資的股權,隱名股東不得以自己為實際股東予以對抗;隱名出資不實的,善意的公司債權人有權要求顯名股東在隱名出資不實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顯名股東不得以隱名股東為實際股東予以對抗。
2、第三人有正當理由未知曉登記的,或相信隱名股東為實際股東的,隱名股東、顯名股東不能以實際的登記予以對抗。
原則上,登記事項公示之後,具有對抗力,即對於某種權利的內容,可以向第三人有法律上的主張的效力。但是,登記的對抗力不是絕對的,也有例外。如果第三人有正當理由未知曉登記的內容,隱名股東、顯名股東不能以實際的登記予以對抗。韓國商法第37條第2款對此作了規定:「雖已登記,但是第三人有正當理由未知曉時,亦同(即不得以此對抗善意的第三人)。」對抗力的這項例外,與上述的第一項規則並不沖突,第一項規則保護的是信賴該登記的第三人的利益,這項例外保護的是有正當理由不信賴該登記的第三人的利益。
對抗力的另一項例外是第三人有正當理由相信隱名股東為實際股東的,隱名股東、顯名股東不能以實際的登記予以對抗。實踐中許多隱名投資是以退休的老人、下崗的工人名義登記,而實際的公司經營者是隱名股東。如果出資人投資沒有到位,僅僅要求公司登記的股東承擔責任,對善意的第三人是不公平的。
依此,有正當理由未知曉登記不實或相信隱名股東為實際股東的第三人因與隱名股東的債權債務關系扣押隱名投資的股權,顯名股東不得以自己為登記的股東予以對抗;隱名投資出資不實的,公司債權人有權要求隱名股東在出資不實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隱名股東不得以自己並非為登記的股東予以對抗。

㈤ 隱名股東,有哪些相關的法律依據

現階段我國公司法律制度不夠完善,立法上沒有對隱名股東作出明確的定義,僅專對普通股屬東作了相關規定,對於是否認定隱名股東的股東身份,理論界也頗有爭議。實踐中主要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為「形式說」,認為隱名股東因未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中記載,故不具備普通股東的形式特徵,故不認可隱名股東的股東身份。另一觀點為「實質說」,認為認定隱名股東的股東身份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實際出資;二是不存在規避國家強制性法律規定的情形,如利用國家對某些特殊群體的優惠政策,規避法律對主體的限制等。
相關的法律依據有
如隱名股東並不包含利用國家對下崗職工投資經營的優惠政策,約定用下崗職工的名義對公司出資的人。
中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採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於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㈥ 隱名股東(實際出資人)的法律地位如何確認

隱名股東(實際出資人)的法律地位是通過名義股東與實際出資人之專間簽訂合同屬來確認,除非涉及合同無效的情形,法律保護實際出資人,承認其合法權益。
相對於公司,法律保護公司,實際出資人主張成為公司股東,必須按照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程序辦理。
相對於第三人,名義股東處分名下的股權,第三人按善意取得處理,第三人構成善意取得,實際出資人只能要求名義股東賠償損失。

㈦ 個體工商戶中的隱名股東是否承擔債務責任如何承擔

「個人經營」中的個體工商戶,需要承擔債務責任的只有經營者一個人;而「家庭經營回」中的個答體工商戶,需要承擔債務責任的是,家庭內部的幾個人或家庭成員共同承擔。
法律上不承認「個人經營」和「家庭經營」以外的所謂的「合夥人」或者「股東」。
無論是經營者個人承擔還是家庭成員共同承擔,哪種都承擔債務的無限責任。

㈧ 公司企業隱名股東也要法律責任嗎

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於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與此相對應,顯名股東(或掛名股東)是指記載於工商登記資料上而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
隱名股東又稱實際投資人,指的是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託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雖然隱名股東未被法律禁止,但是隱名股東存在明顯的法律風險。隱名投資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如投資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利益受侵害後法律救助困難;容易產生法律糾紛等。因此隱名投資人應與其合夥人簽署行之有效的隱名投資協議,以協議方式約定雙方的權益義務,發生糾紛時作為隱名投資人的股東身份即使不被承認,但可依據該合同主張權益。另外,應經常參與公司的決策行為和管理行為,積極參加股東會議,定期列席股東會議,了解公司發展動態,進行有效的控制。
在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況下,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其他股東及公司之間,隱名股東實際上是以股東身份行使權利,應確認其股東資格,保護其應有的股東權益,對內承擔法定股東責任。若雙方未約定實際出資人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且實際出資人也未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顯名股東實際行使和操縱因隱名股東出資帶來的股東受益,公司其他股東對隱名股東的股東受益存在事實不知情。這時,雙方之間關系名為隱名股東實為投資借款,不應認定為隱名投資關系,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在隱名股東與第三人之間,隱名股東作為公司實際股東,應在顯名股東認繳的出資額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即與顯名股東一起對公司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
在公司未依法成立的情況下,公司不具備法人資格,實際出資人更談不上股東資格認定,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及其他股東的關系,則如同合夥關系,企業開辦者(包括實際出資人和掛名出資人)應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掛名股東(顯名股東)若承擔了連帶責任,有權向實際出資人(隱名股東)追償。
▎法源索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根據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07次會議《關於修改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修正 法釋[2014]2號)
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隱名股東方面的內容,歡迎前來廣東通航律師事務所官網。

㈨ 公司中隱名股東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您好!所謂隱名股東,是指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託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與隱名股東對應者,通常被稱為顯名股東。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應當依據其出資形成確定兩者的法律關系,但最常見的是委託關系。對於隱名股東的資格確認,理論上有兩種學說。一為"實質說",即以實際出資的隱名者為法律股東;另一為"形式說",即以顯名股東為法律股東並否認隱名股東的股東資格。
隱名股東也叫實際投資人,是指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託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與隱名股東對應者,通常被稱為顯名股東。隱名投資是指投資人實際認購了出資,但是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股票(僅指記名股票)、出資證明書和工商登記等卻顯示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出資並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投資人」或者「隱名股東」,而被個投資公司對外公示的投資者則可稱為「顯名股東」。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集中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上,行使權利的便利上。身份認定編輯隱名股東是否會被確認為實際出資人,主要取決於以下方面:
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雖然這個協議對於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於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並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熱點內容
學佛念道德經 發布:2024-09-21 04:21:18 瀏覽:24
道德經鍾馗 發布:2024-09-21 03:56:07 瀏覽:294
司法各卷內容 發布:2024-09-21 03:42:49 瀏覽:630
中國律師咨詢網 發布:2024-09-21 03:07:35 瀏覽:878
法官與原告認識 發布:2024-09-21 02:26:10 瀏覽:837
法院填塞 發布:2024-09-21 02:22:33 瀏覽:340
民法典的個人財產 發布:2024-09-21 01:16:51 瀏覽:116
法治新北方 發布:2024-09-21 00:57:21 瀏覽:453
中級經濟法2019記憶錦囊 發布:2024-09-21 00:16:40 瀏覽:694
公司保本合作法律性質 發布:2024-09-20 23:13:17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