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朋友圈言論的法律責任問題

朋友圈言論的法律責任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9-23 08:28:41

Ⅰ 在微信朋友圈等網路社交工具中散布關於新冠疫情的不實言論的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法律分析:在微信朋友圈等網路社交工具中散布關於新冠的不實言論的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在公共領域范疇散布關於的不實言論,系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將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造並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而進行傳播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暫停其業務活動或者吊銷其執業許可證。

Ⅱ 發朋友圈詆毀他人立案標准

法律分析: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立案標准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情節嚴重的標准為:

1、同一誹謗信息被點擊瀏覽達五千次以上,被轉發五百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3、兩年內因誹謗他人受過行政處罰,又實施誹謗行為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Ⅲ 在微信朋友圈等網路社交工具中散布關於新冠疫情的不實言論的需要承擔的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Ⅳ 發朋友圈侮辱人犯法么

法律分析:在「朋友圈」中的信息被轉發多次之後,其傳播的深度和廣度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朋友圈內侮辱、誹謗他人的言論,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會影響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並對其精神造成傷害,所以會構成對他人的侵權行為。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侮辱、誹謗公民、法人的名譽。

因此,在公眾地方,包括在「朋友圈」內咒罵或者辱罵他人,絕對是法例所禁止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不超過五百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應當拘留5天以上10天以下並且罰款500元以下:

1、寫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他人,企圖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受到公安機關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的威脅,侮辱,毆打或報復;

5、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窺、拍照、偷聽或傳播他人隱私。

Ⅳ 發朋友圈罵人觸犯哪一條法律

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在朋友圈罵人對他人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屬於侵犯他人權益的行為。
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中所發的內容的確是他人做過的,但是如果你的罵人的內容帶有侮辱性的話,則要看你所發的侮辱性言語造成的後果嚴重與否,如果你所發的侮辱性言語沒有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後果,那麼你這種就屬於侵權行為,同時也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是會受到一定金額的罰款的,並且還可能對你進行拘留,但是如果因為你在微信朋友圈所發的帶有侮辱性的言語,導致當事人有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等事情的發生的話,那麼你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你就犯了侮辱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第四十六條 通過網路或者採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的,適用被侵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
在網上被人匿名誹謗解決方法如下:
在網上被人匿名誹謗解決方法如下:
第一,你可以採取民事訴訟的方式,以對方侵犯你名譽權為由,起訴到法院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並賠償損失;
第二,如果對方的行為比較嚴重,已經違反了《治安處罰管理條例》,你報案後警方有義務進行處理,可以對其進行罰款、拘留的。但索賠的話你還得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三,如果對方的行為非常嚴重,涉嫌構成了侮辱或誹謗罪。
你可以先到警方報案、如果警方不處理,你再到檢察機關,如果檢察機關也不處理,你可以直接到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自訴訴訟,也就是你直接打刑事官司,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同時附帶提起你的民事索賠。

Ⅵ 朋友圈轉發不實信息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如果當事人在主觀意識上能判斷該消息是謠言或者是虛假信息,不管是原創還是轉發,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商譽的,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五條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Ⅶ 在微信朋友圈等網路社交工具中散布關於新冠疫情的不實言論的需要承擔的責任有什麼

法律分析:在網路社交工具中發布言論受眾為不特定主體,因此微信朋友圈等網路社交工具屬於公共領域的范疇。在公共領域范疇散布關於疫情的不實言論,系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將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節嚴重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兩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Ⅷ 朋友圈罵人犯法嗎

法律分析:朋友圈辱罵他人是違法的。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並且,在朋友圈罵人可能還涉嫌侵犯他人名譽權。
在朋友圈內發布辱罵他人的文字是否構成名譽侵權,法院在審判時爭議焦點主要在於微信朋友圈是否屬於公共空間;朋友圈裡的言論屬於「吐槽」還是辱罵,發布的相關內容是否廣泛傳播,損害事實是否存在等等綜合進行判定。
通常在因朋友圈發布辱罵言論而導致侵犯名譽權的案件中,倘若名譽權侵權成立,法院一般會判決被告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賠禮道歉,並規定一定期限公開展示一段時間,不得刪除。但對於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損失費或經濟損失賠償等訴求,通常難以獲得法院支持。
微信朋友圈雖然受眾范圍較窄,具有一定私密性,但其本身並非封閉空間,而是具有一種親緣性的公共網路平台,發布的信息面向的往往都是親戚、朋友、同事、師生等關系緊密群體,而這種熟人傳播相比於一般的大眾傳播,對當事人造成的影響更加直接、可見。換言之,朋友圈裡的言論是能夠被一定公眾獲取、傳播的,因此其不屬於法外空間,需要受到法律的規制。在朋友圈裡,小到「互懟」,大到發表侮辱言論攻擊英雄烈士,都有可能觸犯法律,承擔法律責任乃至刑罰。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如果遇到他人利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對自己侮辱、謾罵、攻擊、中傷等,應當及時固定證據,告知對方不當之處,保留追究法律責任權利。如果侵權行為已經涉及犯罪的,應當及時報案,由公安機關進行偵查處理。

Ⅸ 發朋友圈罵人觸犯哪一條法律

法律分析: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罵人的內容帶有侮辱性的話,則要看所發的侮辱性言語造成的後果嚴重與否,如果所發的侮辱性言語沒有對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後果,那麼你這種就屬於侵權行為,同時也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是會受到一定金額的罰款的,並且還可能對你進行拘留,但是如果因為你在微信朋友圈所發的帶有侮辱性的言語,導致當事人有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等事情的發生的話,那麼你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你就犯了侮辱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熱點內容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
社矯條例 發布:2025-01-18 03:18:09 瀏覽:923
交通法規禁止 發布:2025-01-18 03:14:28 瀏覽:342
社會與法一夕陽紅直播 發布:2025-01-18 02:37:46 瀏覽:724
謠言轉發多少條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1:48:20 瀏覽:471
女性就業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9:02 瀏覽: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 發布:2025-01-18 01:22:43 瀏覽:87
國際經濟法原理 發布:2025-01-18 01:22:39 瀏覽:340
有關醫院建築的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2:35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