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律責任形式
❶ 簡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1、終止不當行為:當不當行為是一個持續行為時,責任國首先應當停止該不當行為。
2、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是要求把被侵害的事物恢復到不當行為發生前存在的狀態。
3、別國或國際組織交與一國支配的機關的行為。一國或國際組織將某個機構交與另一國支配,則在行使該支配權范圍內的行為,視為該支配國的國家行為。
4、上述可歸因於國家行為的國家機關和國家授權人員的行為,一般地也包括他們以此種資格執行職務內事項時的越權或不法行為。
5、叛亂運動機關的行為。在一國領土上的被承認為叛亂運動的機關自身的行為,根據國際法不視為該國的國家行為。已經和正在組成新國家叛亂運動的行為,被視為已經或正在形成的新國家的行為。
6、一個行為可以歸因於幾個國家時,相關國家對於其各自相關的行為承擔單獨或共同的責任。
(1)國際法律責任形式擴展閱讀:
國際法律責任的發展:
國際法律責任的主體發生了變化。近代國際法只確認國家是國際法主體,因而國家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唯一主體。在現代,國際法主體不僅是國家,還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從而,使得國際法責任的主體也從國家擴展到政府間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
國際法律責任的范圍和內容發生了變化。近代國際滇池中,國際法律責任多指國家違反對外國人待遇方面的義務的後果。
國際法律責任的根據也擴大了。在近代國際法中,國際法律責任的定義一般表述為:國家對其國際不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這一定義強高了不當行為是國際法律責任的唯一根據。
最後,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和方法也發展了。在近代國際法中,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或方法有限制主權、恢復原狀、賠償和道歉等,在現代國際法中,除保留了對國際滇池中合理的追究責任的措施外,雙確定了對國家的國際犯罪行為和負有責任的國家領導人和團體機關的國際犯罪行為追究國際刑事責任制度。
❷ 國家承擔國際法上的法律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限制主權 繼續履行 停止和不重犯。。
❸ 國際法上的賠償,是國家責任的一種形式。下列屬於國際法的賠償的是
「賠償」可以分為賠償額等於實際損害的補償性賠償、大於實際損害的懲罰性賠償和小於實際損害的象徵性賠償三類。 補償"就是賠償實際損害,一般以金錢形式,而"抵償",則一般指以自己所有的實物進行抵押賠償
❹ 國際法律責任形式可以同時適用嗎
國家不當行為一經確定,就會引起法律後果即國際責任.在國際實踐中,行為國承擔的國家責任依其不當行為的程度和其他具體情況,一般有以下一些方式.這些方式既可能被單獨採用,也可能同時採用.(
❺ 國際法的表現形式
國際條約,國際習慣,一般法律原則。望你採納
❻ 國家的責任形式包括什麼
廣義的國家責任分為國際責任和國內責任兩大類。狹義的國家責任就是國際責任。
國際責任是國家違反國際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或者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
❼ 國際公法中國家責任與國際賠償責任的區別及責任形式各是什麼
一、國家責任
1、性質 基礎在於國際不法行為
2、規則限制 與初級義務有聯系回,但不涉及,而是規答定次級規則,賠償義務通常被認為是次級義務
3、 行為歸因 強調國家承擔責任,有關國際不法行為必須歸因於國家
4、關聯因素 損害並不是國家責任的必要考慮因素
5、賠償范圍 對損害充分賠償是不法行為所引起的必然後果,包括恢復原狀、抵償等等
6、功能 確保國際義務得到遵守,是一種禁令
二、國際損害賠償責任
1、性質 不以不法行為為條件,而是國家不加禁止的行為造成的損害
2、規則限制 涉及一系列初級義務的實體規則,賠償義務屬於初級義務
3、行為歸因 不強調這一點,只要行為在國家的管轄或控制之下,就可能引起
4、關聯因素 賠償的初級義務只有在產生損害或明顯損害後果時才發生
5、賠償范圍 賠償的意義很有限,國家無義務對損害充分賠償,只有在條約有規定時,才能引發賠償義務,且不包括間接損失、精神損害,賠償方式也不包括抵償
6、功能 分配損害,對活動進行協調而非禁止,所禁止的只是活動造成的損害
❽ 企業組織形式有多種,依據財產和法律責任許可權,國際上通常將企業分為
搜一下:企業組織形式有多種,依據財產和法律責任許可權,國際上通常將企業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