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簽收單的法律責任
1. 我是公司采購,供應商發貨到倉庫,倉庫已驗收入庫,供應商要我簽收入庫單,若我簽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你會代表公司承擔法律責任。簡單說,你簽了入庫單,就代表公司認可了貨物,以後有合同糾紛,供貨商可以憑入庫單當證據。對內的話,假如這批貨物有問題,你們公司可以追究簽字人的問題並索賠。
各單位內部規定不同,入庫單也有讓倉庫保管簽收的, 采購也可以簽收,或者一起簽字。看你們單位規定了。
2. 簽收條有法律責任嗎
簽了名字就要負法律責任,除非你有證據證明錢和你無關。
3. 對方拖欠貨款,有對方簽收貨物的單據,這種情況可以起訴對方嗎
1、這個是可以的,起訴之前可以在收集一些別的證據,比如電話錄音、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等,這樣勝訴的幾率會大一些;
2、除了起訴還可以通過催收機構或者平台去幫忙催收,這個需要在平台發布債權信息,最好是知道對方的身份信息這樣比較好;
4. 送貨單簽收人要承擔責任嗎
法律分析:需要。送貨單的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對送貨單進行簽訂確認的,送貨單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5. 簽收憑證的作用和法律效應
簽收憑證的作用是說明當事人已收到該物品,在法律上可以起證據使用,當然具有法律效力。
6. 關於物流或者關於簽收的法律法規
當時簽收的時候你沒有打開看么?還有,簽收的時候有沒有先拍個照什麼的。有沒有當事人,有沒有第三人在場
7. 發票簽收單有什麼後果
雖然沒有規定。但建議保存,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
可以貼在存根聯一起入賬,如有收到沒收的到爭議時,可以翻出來查看確認。
最好保存,有人收到了,但後來自己搞丟了就不承認收了你的,就比較麻煩了
最好作為附件資料入賬
雖然沒有規定。但建議保存,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
回執的含義是明確收到了什麼物品或者資料,那發票回執的含義就是明確收到了發票的原件,是對這個客觀事實進行的明確自認,形成了法律事實,當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購買方拿回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發票聯、抵扣聯即可
銷售方讓拿發票人簽一個簽收單,是證明專票已經拿走
發票簽收單是針對銷售方的
對於購買方沒什麼作用、也不用索要簽收單
8. 法院傳票簽收人簽收會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1,因傳票送達延遲造成受送達人延遲簽收的,受送達人不需要承擔責任。 2,送達日期以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日期為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三十六條 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9. 發票簽收單有什麼後果
雖然沒有規定。但建議保存,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
可以貼在存根聯一起入賬,如有收到沒收的到爭議時,可以翻出來查看確認。
最好保存,有人收到了,但後來自己搞丟了就不承認收了你的,就比較麻煩了
最好作為附件資料入賬
雖然沒有規定。但建議保存,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回執的含義是明確收到了什麼物品或者資料,那發票回執的含義就是明確收到了發票的原件,是對這個客觀事實進行的明確自認,形成了法律事實,當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購買方拿回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發票聯、抵扣聯即可
銷售方讓拿發票人簽一個簽收單,是證明專票已經拿走
發票簽收單是針對銷售方的
對於購買方沒什麼作用、也不用索要簽收單
10. 貨物簽收確認單誰保管
法律分析:一般由物流公司保管。因為沒有簽收單的話,就不能證明當事人收到貨了。一般的物流公司都是先簽字後驗貨的。按照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一十九條 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包裝方式交付標的物。對包裝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裝;沒有通用方式的,應當採取足以保護標的物且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包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