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兩方協議的法律效力
㈠ 應屆生和公司簽訂的兩方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您好。
不論是雙方協議,還是三方協議,協議內容約定您不去該公司務工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條款是無效的。因為該約定限制了您自由擇業的權利,而且您與他們簽訂的協議並不屬於勞動合同沒有約束效力。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除涉及培訓費用和保護商業秘密與知識產權相關秘密可以約定違約金外,其餘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所以對於您的情況,你不用理會A公司的那份協議。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提供以下法律條文供您參考: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㈡ 應屆生簽了兩方協議違約了要交違約金嗎
如果出現了違約的情形那事要交的,還要看違約金約定的多少是否合理等情況,具體分析。合同是有約定的是要承擔違約責任的。
㈢ 兩方協議等於offer嗎 有什麼區別
兩方協議並不等於offer,區別如下:
1、本質不同
兩方協議是在畢業前與公司簽的就業意向協議書,因為它不等同於勞動合同,所以不受勞動法保護,但兩方協議屬於合同,是受合同法約束的,如果簽了字又要違約,是要付違約金的。
2、簽訂條件不同
一般情況下,簽訂兩方協議是因為學校的三方還沒發下來,而企業的招人成本高,急著確認求職者的求職意向,所以就會要求應屆生先簽署兩方協議。
而offer一般是單位提供給你的一個錄用意向,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給應聘者,要求應聘者在上面簽字,表明接受對方的錄用意向,願意到單位工作。
3、約束力不同
簽署兩方協議代表應聘者有意到該公司就職,兩方協議不需要解約函,也不需要經由學校,所以三方協議的約束力比兩方協議更強;而offer是應聘者和公司簽署的一個錄用意向,並不涉及學校,約束效力較差,offer用於企業正式向求職者提供職位,也被稱為就業機會信。
(3)應屆生兩方協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offer以前是外企或國外學校發的表達自己願意錄用的一封格式類似的信件,後來很多人都把自己接到公司的「offer letter」,電話通知等一類的叫offer,而真正發offer letter的也只是很正規的大企業。
應屆生與企業之間簽訂的兩方協議和三方協議差別不大,只是缺少學校這一方,只有應屆生和企業兩方,故稱兩方協議。企業可能會因為應聘者不簽兩方就不給發offer,但這個可以靈活地去跟HR協商,分公司和HR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大學生簽約分為兩種。一種是:簽offer;另外一種就是簽三方協議。但需要注意,offer和三方協議是不一樣的,其中簽offer的對個人和企業的約束效力遠不及三方協議。
如果公司不肯和應聘者簽三方,只簽offer,那說明它無法幫應聘者落戶,因為受到戶口指標的限制,很多單位確實無法幫應聘者落戶或接收應聘者的檔案,所以他們無法跟應聘者簽三方,只能簽offer。
㈣ 應屆生找工作與公司簽定兩方協議即公司與個人擬的協議規定如違約需交三千,請問該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嗎
如果只是公司和個人簽訂的協議,哪是無效的。
應屆生只有簽訂學校發放的三方協議才會有效,但是一般沒有違約金之說。大部分企業不在乎你去或者是不去,就算你臨時不去,企業也不會追求任何責任。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應屆生三方協議只簽訂了兩方,學校沒有簽字,有法律效力嗎違約有違約金嗎
①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全國畢業生研究生報到證》)、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②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到,就此開始計算工齡。
③三方就業協議書不同於勞動合同。三方協議是應屆畢業生在第一次就業時簽署的協議,由學生本人、學校和用人單位三方簽訂,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畢業生後自行終止,然後用人單位會與畢業生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你是應屆生,只簽訂兩方協議,但是如果上面寫著具有三方協議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你違約了,是要按照合同來履行的。
㈥ 應屆生和公司簽訂的兩方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您好!應屆生三方協議只簽訂了兩方,學校沒有簽字,沒有法律效力。對於沒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是談不上違約不違約的。謝謝閱讀!
㈦ 應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訂了兩方協議(非三方協議),兩方協議中約定:應屆生違約要賠償單位5000。
有效力,但是這是不公平的,建議不要簽,而且按你這樣說,裡面有說明如果企業違約,企業要承擔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