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人員通用法律知識
1. 行政執法人員打人怎麼辦有關法律知識
可以向上級部門反映,造成傷害的向公安局報案。
2. 行政執法人員每年參加不少於多少小時的法律知識學習
你好,根據《行政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培訓學習制度》,第四條,第三節,規定:
採取個人自學與集中輔導和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一般每月安排1—2天學習,每年學習時間不少於20天
望採納,謝謝
3. 高分!!求助!! 四川省行政執法人員基本法律知識考試試題
1A
2B
3B
4C
5B
6B
7C
8B
9D
10A
11B
12C
13D
14B
15經濟事務
4. 2015年度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試題
http://wenku..com/search?word=2015%D0%D0%D5%FE%D6%B4%B7%A8%D7%CA%B8%F1%BF%BC%CA%D4%CC%E2&org=0
網路文庫里有很回多答
5. 四川省行政執法人員基本法律知識考試試題 急求答案(謝謝,謝謝)
ad
6. 我是一位教師結合自身實際談如何提高專業技術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
(一)高度重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1、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既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也是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指導思想。包含著「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國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現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思想基礎。只有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才能進一步端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執法思想,改進執法作風,確保實現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服務大局的重任。
2、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努力提高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行使權力不越權,履行職責不推諉,不斷增強依法執政和運用法律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領導幹部要成為依法辦事的楷模和典範,把依法行政的觀念貫徹到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先對照有關法律規定,做出重大決策都要事先進行合法性論證,防止發生與法律不一致的內容。
3、重視提拔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由於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與對行政機關領導幹部的考評脫節,導致推進依法行政成了「軟約束」,一些部門的領導幹部不重視推進依法行政,不習慣運用法律手段推進科學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對行政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依法行政情況的考核考評。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領導能力相聯系,促進和保障依法行政的激勵機制,把是否認真學法、真心懂法、准確用法、自覺守法作為選拔幹部、考核政績的重要標准,重視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識強,善於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推動形成「依法行政者上,違法行政者下」的用人機制和導向。把依法行政能力的強弱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作為考核各地各部門領導能力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引導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嚴格依法行政。
(二)推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和法律知識測試制度
1、建立和完善任職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制度。《意見》要求,擬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領導職務的幹部,任職前要考察其掌握機關法律知識和依法行政情況。建立和完善任職前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制度,主要目的是將學法和用法結合起來,引導行政機關領導幹部結合實際工作,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完善該項制度,應當明確以下主要內容:
一是參加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情況考察的擬任領導幹部的范圍。
二是法律知識測試和依法行政考察的內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礎知識、依法行政知識的掌握情況,本人在依法行政方面的情況,對所任崗位涉及的重要法律制度的熟悉情況等。
三是測試和考察的方式。可採用調查、測評、開卷、和閉卷考試等形式。
四是測試和考察結果的使用。把測試和考察結果作為是否任職的重要依據,對測試和考察不合格的,不得任職或者暫緩任職。以保證這項制度得以實施,發揮作用。
2、建立健全公職人員錄用法律知識考試制度。主管部門要將法律知識作為錄用公職人員考試的重要內容,並適當增加法律知識在相關考試科目中的比重,凡進必考,把好「入口關」,從源頭上保證公職人員具備必要的法律知識,真正將那些具備法律知識,具有依法行政理念和能力的優秀人才吸收到行政執法隊伍中來。
擬從事行政執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員,更應當具備扎實的法律知識和良好的法律素養,必須通過專門的法律知識考試後持證上崗。
(三)建立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
1、完善領導幹部學法制度。要按照《意見》的要求,通過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等形式,組織學習憲法、通用法律知識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區政府每年要舉辦2期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培訓講座。在學習內容上,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憲法、黨中央有關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方針政策,管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事務有關的法律法規,國家新頒布的重要法律法規,與本身工體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學習方式上,要堅持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專題法制講座、集中培訓和自學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法律咨詢制度。把領導幹部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工作同考核。
2、強化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一是明確培訓內容。培訓內容課分為通用法律知識和專門法律知識兩大部分,並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及時更新。通用法律知識主要包括:黨中央有關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文件;有關領導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重要講話;國務院出台的有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文件,例如《綱要》、《決定》、《意見》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憲法和規范共同行政行為的法律,包括行政訴訟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監察法、行政強製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專門法律知識主要是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二是明確培訓的組織者。對通用法律知識培訓,由區司法局、政府法制辦制定規劃並具體組織實施。對專門法律知識培訓,由負責具體執法的行政機關自行組織。培訓學習情況必須進行嚴格考核。
三是採取有效的培訓方式。可採取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以自學為主的方式,通過脫產培訓、舉辦領導幹部依法行政專題研討班和專題輔導講座、召開學習報告會等形式,充分利用廣播、電台、電視、政府區域網、單位網頁等媒體,進行分層次、多渠道的培訓,組織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依法行政知識。
3、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制度。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能否實現行政管理的目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要解決好行政執法活動中存在的不執法、亂執法、粗暴執法、執法謀私等突出問題,必須定期組織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依法行政培訓,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行政執法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健全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制度,嚴肅認真的組織安排培訓活動。要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考核,促使行政執法人員必學、愛學、勤學法律知識和業務技能,增強意識,提高工作能力。
(四)建立切實可行的依法行政責任追究機制
基層公務人員作為政府行政行為的直接實施者,如果不依法行政,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嚴格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和《銅川市王益區人民政府行政問責暫行辦法》各項規定,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嚴肅查處以權謀私、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行為;嚴肅查處違法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為;嚴肅查處濫用權力或不作為、貽誤工作的行為。同時,通過依法界定行政執法職責、科學設定執法崗位、公開執法流程、清理並公布執法依據、評查執法案卷、考評執法效果、落實執法責任等措施,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維護經濟和社會秩序。
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健全對行政執法人員的錄用、辭退等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機制。將執法人員培訓考試成績、是否出現錯案和行政訴訟、敗訴案等情況列為年終考核的主要內容,通過激勵、競爭促使行政執法人員自找差距,自覺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五)加強執法監督,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加強案件指導,重視經驗推廣。由於執法實踐中的個案具有具體性、復雜性和可借鑒性等特點,其中的典型案例對提高辦案質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定期組織案卷評比活動,將優秀案例匯編成冊加以推廣,相互借鑒執法中的成功經驗,集中集體智慧探討執法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將法制監督工作貫穿於行政執法的全過程。通過制度規范,讓行政執法人員有壓力感和緊迫感,從而強化學習的自覺性和嚴格依法行政意識,切實履行好黨和政府賦予的神聖職責。要採取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群眾樂於接受的方法,加強普法和法制宣傳,特別是要加大《行政復議法》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行政復議進農村(社區)」等活動,增強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觀念和意識,積極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從而促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斷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7. 浙江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難不難呀急!!!!
沒題庫,難。有題庫,不難。
8. 江西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試題B卷的答案!急急急!謝謝啦
江西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試題(B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A 4A 5D 6D 7CC 8B 9C 10A 11A 12A 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C 20A
二、不定項選擇題
1BCD 2BD 3BCD 4BCD 5ABD 6AB 7ACD 8ABCDEF 9ABCD 10ABCD 11ABCD 12 ABCD 13AB 14ABCD 15ABC
三、判斷題
1.對2錯3對4對5錯6對7錯8錯9對10對11錯12錯13對14錯15錯16錯17對18對19對20錯
四、簡答題
1、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結構,行政執法依據的種類可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及有關國際條約。
2、答:行政執法的要件是指合法的行政執法行為應當符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1)行政執法主體必須合法。(2)適用法律、法規和規章要准確。(3)符合法定的程序。(4)符合法定的形式。
五、案例分析
(一)答案:
(1),缺證據的表述.應當表述當事人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事實及其依據.
(2),行政處罰依據引用不準確.應當表述為"第三十五條第(二)項".
(3),在"本機關決定"之後,缺少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理的表述.
(4),未告知罰款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錯誤告知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應當是六十日.
(6),告知的行政復議機關缺少一個.根據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還應當告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7),行政處罰主體錯誤.某縣市政管理局執法大隊不是行政處罰的主體.
(二)答案:
1、答案"整治領導小組"決定原大型戶外廣告設置審批手續失效不合法,"整治領導小組"不具備行政許可的主體資格.
2,答案:按受理申請的先後順序決定是否准予設置不合法,作為公共資源配置的行政許可,按行政許可法的規定,應採取招標拍賣的方式決定是否許可.
3, 答案:原大型戶外廣告設置者要求補償有法律依據,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機關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給被許可人造成財產損失的,被許可人有權要求行政機關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