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規避法律責任
㈠ 為傳銷提供便利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傳銷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為傳銷提供出租房屋、經營培訓場所等便利條件。凡提供的,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禁止傳銷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為傳銷行為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通過中介公司將房屋出租給傳銷人員聚集、培訓,那麼中介公司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對於為網上傳銷行為提供互聯網伺服器及信息服務的,按照《禁止傳銷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通知電信等有關部門依照《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予以處罰。可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經營許可證、關閉網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為傳銷活動設計運作方案、計算機軟體,提供技術服務的組織和個人,其行為屬於為傳銷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的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違法行為的構成不要求當事人明知或應知,實施為傳銷提供條件的行為即屬違法。但對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單位,如金融、郵政、電信、公共交通等單位,非明知或應知時不構成違法。
㈡ 從事傳銷的單位和個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禁止傳銷條例》針對傳銷活動中的不同人員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對傳銷組織者,設定了最高200萬元的罰款;對傳銷骨幹分子,設定了最高50萬元的罰款;對多次參加,屢教不改,雖不屬於骨幹分子,但又確實誘騙他人並給他人造成損失的傳銷參加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違法活動,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對於一般參加人員,予以告誡。
企業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上海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織從事傳銷活動,發展會員1萬餘人,非法經營額3195萬元,涉及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200萬元,吊銷了其營業執照。鑒於其已涉嫌觸犯刑法,公司直接責任人員被司法機關依法予以逮捕。
同時,該條例還規定,對於為傳銷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處以罰款。對於為傳銷活動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由有關部門依照互聯網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從事傳銷活動的組織和個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應當受到刑事處罰。司法機關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㈢ 傳銷觸犯哪些法律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一、行政法規意義上的「傳銷」:
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關於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
二、刑法意義上的「傳銷」:
組織領導傳銷罪,是指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行為。(《刑法》)國家對非法傳銷組織和人員的態度是,嚴厲打擊,堅決取締。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㈣ 變相傳銷的法律責任
從事傳銷和變相傳銷的行為屬於我國刑法規定的非法經營的行為,根據《刑法內》第225條及1999年刑法修正案第8條的規容定,犯非法經營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5倍以下的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㈤ 傳銷涉及的法律與罪名有哪些
依據《禁止傳銷條例》:
第二條、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第七條
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在《禁止傳銷條例》 中,反復提到層級關系這個概念,一定規律組成層級關系只是眾多傳銷中的一個現象,必須與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行為才有可能涉嫌傳銷。
㈥ 參與傳銷的人員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對騙人人數較少的,一般予以教育,追繳違法所得。但對於其中騙入傳銷組織人數達到30人或者在傳銷組織中層級達到三級的,應當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部
《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
公通字〔2013〕37號
一、關於傳銷組織層級及人數的認定問題
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組織,其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
組織、領導多個傳銷組織,單個或者多個組織中的層級已達三級以上的,可將在各個組織中發展的人數合並計算。
組織者、領導者形式上脫離原傳銷組織後,繼續從原傳銷組織獲取報酬或者返利的,原傳銷組織在其脫離後發展人員的層級數和人數,應當計算為其發展的層級數和人數。
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中,確因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逐一收集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的言詞證據的,可以結合依法收集並查證屬實的繳納、支付費用及計酬、返利記錄,視聽資料,傳銷人員關系圖,銀行賬戶交易記錄,互聯網電子數據,鑒定意見等證據,綜合認定參與傳銷的人數、層級數等犯罪事實。
二、關於傳銷活動有關人員的認定和處理問題
下列人員可以認定為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
(一)在傳銷活動中起發起、策劃、操縱作用的人員;
(二)在傳銷活動中承擔管理、協調等職責的人員;
(三)在傳銷活動中承擔宣傳、培訓等職責的人員;
(四)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十五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人員;
(五)其他對傳銷活動的實施、傳銷組織的建立、擴大等起關鍵作用的人員。
以單位名義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對於受單位指派,僅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三、關於「騙取財物」的認定問題
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採取編造、歪曲國家政策,虛構、誇大經營、投資、服務項目及盈利前景,掩飾計酬、返利真實來源或者其他欺詐手段,實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的行為,從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的費用中非法獲利的,應當認定為騙取財物。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是否認為被騙,不影響騙取財物的認定。
四、關於「情節嚴重」的認定問題
對符合本意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組織、領導的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一百二十人以上的;
(二)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傳銷資金數額累計達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六十人以上的;
(四)造成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後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關於「團隊計酬」行為的處理問題
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
來源法律咨詢:網頁鏈接
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為犯罪處理。形式上採取「團隊計酬」方式,但實質上屬於「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的傳銷活動,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的規定,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
㈦ 如何避免傳銷
方法:
傳銷都會主來動自聯系你,然後叼你上鉤。傳銷的本質就是靠加盟費獲取利潤,傳銷的產品是象徵性的,其產品價值遠遠低於其價格。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大,我說應聘注意事項的給你:
1、傳銷的人會電話聯系你,然後電話面試你,最後等兩天就說你通過了,讓你到公司再面試或者培訓之類的,總之就是先把你騙到他們的地方。應對的方法:(1)、打當地的114查詢他的公司的電話,然後找有沒有這個人,如果沒有就是假的,傳銷的人一般都告訴你姓,但不告訴你名字,所以一定要問他叫什麼名字,然後打電話到他們公司找到他。(2)讓他用公司郵件給你發正式的通知,他們肯定沒有人家公司伺服器的郵箱的。如果他不給你發就可疑!這個是針對電話的面試的。一般都可以搞定他!碰到這種情況就不要面試了。特別是外省的。
2、如果去面試,一定到到他們工廠去,不要接受他們的什麼先安排住宿,先培訓什麼的。最好有朋友或者親戚陪伴。面試的時候如果你說你的朋友或者親戚陪你過去。他們就會想辦法改期的或者不去接你了!
以上請參考!
㈧ 傳銷都觸犯了哪些法律
觸犯了國復務院《禁止制傳銷條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㈨ 關於傳銷的法律法規
這個要看具體的行為,禁止傳銷條例對於傳銷行為有明確規定。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1.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9)傳銷規避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禁止傳銷條例》是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傳銷條例》的發行目的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㈩ 傳銷組織者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撈了一把(收入超過5萬者),但是一旦出事,就背負了刑事責任專,賺的全部沒收外,還屬要給予一定罰款,並根據刑事大小,處以3-8年的監禁——大虧;
二、嘗到了一點甜頭(收入低於5萬者),正准備放手一搏,結果平台沒了,還得罪了一批原本信任自己的人,如果還想在這個行業繼續運作,又得從頭開始,且身邊人脈已經喪失殆盡,從頭再來的難度遠大於之前,還耽誤了時間——大虧;
三、還沒開始賺錢,或許身邊資源沒有傷害,也沒有耗費太多的精力,但是,因為被這樣的賺快錢的理念,擾亂了原本正常的思維,在從事其他平台的時候,總是覺得前期賺錢速度不夠帶勁,而再找類似這樣的快平台,有害怕象前輩那樣出現人生安全,心態已經被搞壞了——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