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有哪些
㈠ 我們必須知道的法律常識有哪些
給大家理清一些常用但易被誤解的法律概念。
1.法人和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人是法律擬制之人,自然人是一個與之並列的概念,一個自然人是萬萬成為不了法人的,只能成為法定代表人。
2.婦女刑法中對婦女的規定是已滿十四周歲的女性(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大家通常理解為非處女。
3.死緩不是關兩年再執行,而是給犯人一個不死的機會。被判死緩的人類似於坐在達摩克利斯之劍下,兩年不故意犯罪就可減刑為無期,有重大立功還可減至25年,但故意犯罪的話劍就掉下來了。
4.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是偵查階段被偵查機關列為有犯罪嫌疑的人,不等於罪犯、犯人、犯罪分子。根據我國無罪推定原則,《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之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5.無期徒刑罪犯表現得好都會減刑,羈押期限不少於13年,基本不會關一輩子。
6.消費者協會不是政府機構,其決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消協牛逼是因為消協老大一般都是隔壁工商局退休的王伯伯。工商局對商家和消費者的糾紛處理決定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通過仲裁和訴訟才具有。
7.警察警察一般大家所指為人民公安,按照《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8.交通肇事不是所有開車撞人的都是交通肇事,有的根本不構成犯罪,有的構成故意殺人、故意傷害、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9.吸毒吸毒是不犯罪的,藏毒販毒等才犯罪,吸毒僅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
10.嫖娼嫖娼也一般不犯罪,黃海波是被行政處罰了個夠嗆,嫖宿幼女是構成強奸罪的,有其他行為觸犯其他罪名依該罪名判罰。
11.槍支不僅持槍是犯罪,持有彈葯也是犯罪,具體請參照《刑法》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
12.結婚結婚是靠領證,而不是靠婚禮,辦了婚禮沒領證,在現在《婚姻法》上連事實婚姻都不構成(刑法仍構成重婚)。200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5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13.私生子非婚生子女是可以上戶口的,我國法律對非婚生子女的保護程度與婚生子女相同。
14.領養領養小孩不是雙方達成了合意就可以的,具體參照《收養法》,要求多多。
15.違法和犯罪違法不等於犯罪,犯罪是觸犯刑法的行為,只有在除刑法外的部門法無法調整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刑法,所以一個侵權行為可以適用侵權責任法就調整完畢的,千萬不能再用刑法兜底條款來判處,如尋釁滋事罪、非法經營罪等,這有違法理。
16.債債不等於欠錢。法律上的債的原因可以有「合同」「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單方允諾」等,欠錢的債僅僅是合同所引發之債。
17.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只能在侵權之訴中提起,並且不適用刑附民或遭遇刑事犯罪單獨提起的民事訴訟。因為自然人的精神其實是無法用金錢彌補的,但是法律只有如此調節方能一定程度彌補被害人的痛苦,所以適用比較苛刻。
18.肖像權侵犯肖像權必須是以營利為目的,所以沒事發微博上那個不是侵犯肖像權,可能侵犯隱私,名譽等權利。
19.定金定金不等於訂金,簽合同交定金才能確保不會對自己不利。定金合同雙方所負擔相同的風險,但交訂金時,其懲罰性是單方的,僅對交付方適用,不對收受方適用。
20.權利權利不等於權力。一個是right一個是power。後者是強制性的支配力,由國家享有。
21.合同合同並非一定要簽一張紙或者一疊紙,可以口頭成立合同或者推定成立合同。比如一言不發去買一瓶可樂,推定當事人有訂立合同之意思表示,合同可成立。
22.因果關系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不等於日常所說因果關系,法律上的復雜太多,不好展開介紹。
23.第三人第三人不等於平時說的「第三者」,第三人是相對於法律關系當事人之外的人所言。
24.人格法律人格在法律上是指權利能力,不同於平時大家所說的「我以人格擔保」。
25.善意惡意有朋友提到了善意,法律中的惡意亦不同。善意在民法中可解釋為面對無權處分人(代理人)的權利外觀不知情且盡到了審慎的義務,如善意取得制度一般可阻斷物權的追及效力。
惡意與善意相反,語境不同解釋也不同,一般可解釋為明知或雖非明知但懷疑行為缺乏法律根據或相對人缺乏合法權利而故意為法律行為等。
26.搶劫法律用語中不包含搶奪行為(排除轉化型搶劫),一般街上一妹子包被奪大喊「搶劫啦!」,其實多半是搶奪罪。
27.醉酒醉酒在法律中有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分,後者一般不負刑事責任,所以不是所有的酒駕都要悲劇的。另外,前者在法律上不影響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以及其犯罪行為的量刑。
28.近親屬部門法之間區分有別,范圍各有不同。
29.機動車機動車不等於汽車,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0.自助不是自助餐。我國民法中的自助行為還存在於理論之中,比如小明吃飯不給錢,老闆死活不讓走,這就是自助行為,當然老闆必須馬上110求助,不能把小明扣了刷盤子。
31.自然人胎兒不屬於自然人,我國自然人采獨立呼吸說,但未出生的胎兒也保留有繼承份額,胎兒出生後可自動繼承這一特留份;如胎兒出生後死亡的,由其繼承人繼承;如胎兒出生時就是死體的,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繼承。
32.馳名商標按照我國最新《商標法》第十四條第五款規定,生產、經營者不得將「馳名商標」字樣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上,或者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
33.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個大課題,僅指出兩點:(1)《刑法》第十七條第四款,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2)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之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理解,應按照立法目的解釋,即有以上八種行為便構成犯罪。
34.自首自首不是應當從減輕處罰的情節,而是可以從減輕處罰的情節,這二者有天壤之別。可以就意味著可輕可不輕。
35.三倍賠償《消法》規定了三倍賠償,是成交價款的三倍。後面還有一句,賠償不滿500元按照500元算(哪那麼容易讓你騙了人就賠幾十塊)。
36.身份歧視反歧視原則對合同自由原則有限制的作用,以不同的人分別訂立的數個合同,其內容不得形成不合理的區別對待。具體可參看《兩元錢的優惠與身份歧視》,王建平,載《法學》2000年第9期。(讀本科時網上看到鄭州一飯店「長得漂亮就能免單」引發的思考,讓我怎麼敢去。)
37.抽獎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的,法律明文禁止。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三條第(三)項。
38.不立案公安機關做出刑事案件不立案的決定必須出具不立案通知,不能因為心知破不了案就隨意打發人。《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對於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七日內送達控告人。
39.發票吃飯得開發票,但是商家不開發票,也不能不給飯錢,因為開具發票的義務不是合同主給付義務,發票與飯錢之間不具有對價關系。
40.模擬槍
根據2008年公安部發布的《模擬槍認定標准》
一、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模擬槍:
1、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規定的槍支構成要件,所發射金屬彈丸或其他物質的槍口比動能小於1.8焦耳/平方厘米(不含本數)、大於0.16焦耳/平方厘米(不含本數)的;
2、具備槍支外形特徵,並且具有與制式槍支材質和功能相似的槍管、槍機、機匣或者擊發等機構之一的;
3、外形、顏色與制式槍支相同或者近似,並且外形長度尺寸介於相應制式槍支全槍長度尺寸的二分之一與一倍之間的。
二、槍口比動能的計算,按照《槍支致傷力的法庭科學鑒定判據》規定的計算方法執行。
要注意的是,符合上述三點之一即可認定為模擬槍,簡單來說,就是你在淘寶買了一把紙做的1:1的ak47,也可以認定為模擬槍。
㈡ 法律小知識有哪些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回出的女答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
5、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6、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
7、如果未滿18歲得孩子也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注:訴訟時效為2年)
9、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傢伙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
㈢ 有哪些法律常識大全
婚姻家庭
我國的《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子女必須贍養父母,給父母必需的生活費,如果子女不贍養父母,那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自己提供生活費.夫妻中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夫妻雙方因感情不合分居兩年以上的,一方向法院提出離婚,經過調解無效的,法院可以判決離婚.離婚後,孩子歸一方撫養,另一方有權利探望孩子。
勞動爭議
勞動合同的內容應該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終止條件、違反合同的責任以及其他的條款。勞動合同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試用期內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您正在患病規定的醫療期間,或者在孕期、產期、哺乳期,或者患職業病、因工傷並被確認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力的,那單位就不能解除合同。如果您是一位勞動者,在您遇到勞動爭議時,如果您希望通過仲裁解決,那您應該在發生糾紛後60天內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您如果要解除勞動合同,那您應該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您的單位在您的工作時間之外又讓您加班的,那您應該獲得1.5倍以上的報酬;如果在休息日加班,後來沒有補休息日的,您應該獲得2倍以上的報酬;如果是在五一,十一,元旦.春節加班的,您應該獲得3倍的報酬.
消費者權益
作為消費者您享有的權利有:1.知情權2.自由選擇權3.安全權4.求償權5.參與監督權6.接受消費教育權7.建立消費組織的權利如果您去買東西,千萬不要忘了向銷售者要發票,萬一出現問題,這可是一個很重要的證據.如果您獲得了贈品或者獎品,但贈品或獎品存在質量問題,那您照樣可以向銷售者提出維修,調換,或者賠償.
如果您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使您的人身或者財產受到傷害,如果您想起訴,您應該在兩年內起訴,過了兩年您再起訴,法院就不會受理了.
㈣ 法制知識有哪些
1.廣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2.狹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3.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法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要求公民普遍守法,國家機關依法行使權力,限制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的專橫,確保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
3.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和過程,是立法、執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監督等內容的有機統一。
㈤ 最常見的法律常識有哪些
一、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包括下班時順道買菜的情況。上下班的途中包括四中情況:
1、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3、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如果未滿18歲的孩子夜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四、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或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可能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37條第一款規定:未經批准,安裝、使用電網的,或者安裝、使用電網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五、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
六、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七、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不屬於死者的遺產,一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八、民間借貸屬於高風險事件,法律規定高於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間借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如目前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即民間借貸1年期利率高於24%(即月息2%)以上,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九、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因這些單位沒有盡到監護職責而受到傷害,這些單位應適當給予賠償。單位有過錯的,亦應適當承擔責任。
對於以上這些法律小常識,我們一定要能夠熟知,這樣當我們遇到這些問題糾紛的時候就辦法應對。
㈥ 法律法規的知識有哪些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繼承權是男女平等內的,嫁出的女兒別忘容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