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內退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企業內退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10-08 18:56:40

❶ 退夥協議書是否有法律效力

退夥協議書有法律效力但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全體合夥人經協商達成一致,且該協議能體現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2、不違反法律規定;
3、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四十五條
合夥協議約定合夥期限的,在合夥企業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夥人可以退夥:
(一)合夥協議約定的退夥事由出現;
(二)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三)發生合夥人難以繼續參加合夥的事由;
(四)其他合夥人嚴重違反合夥協議約定的義務。
第四十六條
合夥協議未約定合夥期限的,合夥人在不給合夥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夥,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夥人。

❷ 退款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退款協議有法律效力。只要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體現,沒有在脅迫或欺騙前提簽署,協議內容本身不違法,這樣的協議就是有效的,對雙方當事人都有法律約束力。協議在法律上是合同的同義詞。是簽訂協議雙方,共同承認、共同遵守的文件。只要協議對買賣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作出明確、具體和肯定的約定,即使書面文件上被冠以「協議」或「協議書」的名稱,一經雙方簽署確定,即與合同一樣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合同生效時間】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❸ 企業內退勞動法有哪些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沒有對企業內退進行規定。勞社部曾發布關於內退的一些規定如下:1、企業改制分流時,對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符合內部退養條件的職工,原主體企業或國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業經與職工協商一致,可以實行內部退養。職工在改制前已經辦理內部退養手續的,一般由原主體企業繼續履行與職工的內部退養協議。由改制企業履行原內部退養協議的,應當在改制分流總體方案中明確。2、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由企業發放生活費。已經實行退休費用統籌的地方,企業和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職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基本的養老保險費。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視為工齡,與其以前的工齡合並計算。

法律依據:《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 第九條 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由企業發放生活費。

已經實行退休費用統籌的地方,企業和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職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基本的養老保險費。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視為工齡,與其以前的工齡合並計算。

❹ 企業新的規定可以更改有法律效力的內退協議嗎


可以更改
,內退是企業在經濟效益不好的情況下採取的減員增效活動,內退後職工的收入會減少生活質量會下降,所以企業應該積極關心內退職工。當企業效益變好時,企業就應該優先安排內退的職工優先上班以提高他們的收入,所以內退協議肯定能更改。

❺ 公司和員工簽內部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公司和員工簽的協議雖然是內部協議,但是它是具有法律效應的,因為每個人從事工作或者是在用人單位從事工作當中都會簽一份協議書的,所以這個協議書無論是在哪個方面哪個層次來簽簽約的,它都是具有法律效益的,這在我國是承認的。

❻ 國有企業內部退養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內退全稱應叫「內部退養」 或者「內退內 養」或者「離崗退養」,這嚴格來說 並不是 真正的辦理了退休手續,只是在單位內部的一種近似退休待遇的辦法,辦理內退的人員可不在單位工作,但每月可從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內退費,不過這些人的社會保險並沒有終止,而是由單位繼續在社保中心繳納,一直到到達退休年齡條件後正式辦理退休。單位一般也對內退設置一定的年齡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內等等)。所以,這實際上是一種保留勞動關系但又無須在崗的情形,一般在國企較多,主要是對一些無法安排合適崗位但又未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員工的過渡性辦法。 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本人申請企業批準的,可辦理企業內部退養手續。辦理了內退手續的,不享受變更身份的一次性安置費或經濟補償金;享受了一次性安置費或經濟補償金的,不能辦內退。 內退期間由企業發放生活費,在改制前的企業已辦理內退手續的,其生活費、養老金從改制後新企業成立的第一天起改按文件執行,由改制後的新企業繼續為其發放生活費和繳納社會保險費;也可以按改制前原內退規定一次性發給有關費用,並繳足有關社會保險費。 改制時內退的人員,生活費由原企業移交新企業,由新企業按月發放,並且正式退休前不再追加。生活費標准:根據企業經濟效益和工資水平,由企業和內退職工協商,按職工本人內退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但最低不得低於下崗職工第一年基本生活費標准。按規定不得低於最低生活保障費。按生活費標准也可一次性發放給內退職工,並向社保機構預繳養老金和醫療費。生活費一次性發放的,以後不再追加。 社保金的繳納。無論原有內退人員,還是改制時的內退人員,均應將養老金和醫保金落到實處。養老和醫保費按規定的繳費比例和內退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以及一定的年遞增率計算預繳額,職工到齡退休或患病時按相應規定享受有關待遇。一次性繳費有困難的,由原企業向新企業移交等額資產,由新企業負責按月繳納內退職工內退期間的養老和醫保費。改制後的企業無特殊原因,均應與內退人員續簽勞動合同。 距法定退休5年以內或工齡滿30年以上的職工,經與企業協商一致,可實行內部退養辦法。內退期間由企業逐月為其發放生活費,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生活費標准根據企業支付能力由企業與內退人員協商確定,但最低不得低於當地下崗職工第一年的生活費標准,即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的120%。 解析: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企業職工內退必須同時達到以下幾個法律要件方可辦理,缺一不可 1、企業富餘職工 (所謂富餘職工是指企業因生產經營發生困難不能正常生產,而無法安置工作崗位的這部分職工) 2、法定的內退條件(國務院1993年第111號令規定法定的內退條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法定內退條件即男55歲、女50歲)) 3、職工本人自願 4、企業領導同意 5、勞動部門備案 在內退程序上,除了當事人雙方的認可和協商一致,辦理大面積內退期間,應當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同意,應當在工會的監督下進行。 解讀:國家出台內退政策的目的是,達到內退條件的職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體弱、多病的情況,考慮到這部分這部分職工的具體情況,結合到企業減員增效發展生產的目的,針對有富餘人員情況的企業,經職工本人自願,可以辦理內退。因此國家出台了有關企業職工內退的政策規定,並強調嚴禁企業超出國務院規定辦理內退的行為。 在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中,任何涉及員工安置、分流富餘人員等廣大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都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國有企業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職工內退達5年後應該辦理正式退休結束企業內退狀態, 距法定退休5年以內或工齡滿30年以上的職工,經與企業協商一致,可實行內部退養辦法。內退期間由企業逐月為其發放生活費,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生活費標准根據企業支付能力由企業與內退人員協商確定,但最低不得低於當地下崗職工第一年的生活費標准,即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的120%。

❼ 公司和員工簽內部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內部協議需要滿足內容合法合理,雙方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回用簽署的答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貴公司目前這種情況,簽協議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其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

  1. 存在勞動關系未簽合同,不合法。

    根據《勞動法》第十六條及《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超過這個期限,員工可以追溯經濟補償金。

  2. 員工因放棄社保所簽的協議無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擴展資源: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靖江縣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人社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深圳人社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央人民政府網-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

❽ 公司內部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公司內部合同如果具備生效要件的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❾ 公司與員工簽訂的內部合同有法律效益嗎

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反之則無效。
這些協議,回不管內部還是公開的答,都屬於合同的范疇,受《民法通則》和《合同法》或《勞動合同法》共同約束。

如,法律、法規規定,單位必須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單位即使跟勞動者協議好了不購買,轉而將錢直接發給勞動者,這樣的約定是無效的。
又如,法律規定單位必須跟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如果跟勞動者簽協議為「工作做三個月後再簽勞動合同」或者「試用期轉正後才購買社會保險」等,這樣的約定也是無效的。

《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熱點內容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
合同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1-17 02:35:05 瀏覽:644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發布:2025-01-17 02:34:19 瀏覽:211
水利轉門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17 02:32:08 瀏覽:532
追究稅收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1-17 02:23:13 瀏覽:499
服務員工上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7 01:36:38 瀏覽:73
違規處置醫療垃圾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7 01:30:48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