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行政法律責任

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行政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10-21 03:48:15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規定,公務員以及相關規定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規定包括了:(一)警告;(二)記過;(三)記大過;(四)降級;(五)撤職;(六)開除。上述處分適用於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對違法的公職人員給予處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第四條 給予公職人員政務處分,堅持黨管幹部原則,集體討論決定;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給予的政務處分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危害程度相當;堅持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

第五條 給予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第六條 公職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受政務處分。

第七條 政務處分的種類為:

(一)警告;

(二)記過;

(三)記大過;

(四)降級;

(五)撤職;

第十一條 公職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給予政務處分:

(一)主動交代本人應當受到政務處分的違法行為的;

(二)配合調查,如實說明本人違法事實的;

(三)檢舉他人違紀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的;

(四)主動採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損失或者消除不良影響的;

(五)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

(六)主動上交或者退賠違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從輕或者減輕情節。

『貳』 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行政法律責任

對於「行政法律責任」一詞,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
對於行政法律責任主體來說,主要表現在管理者、被管理者兩個層次,這些主體都負有法定義務,也會因為違反法定義務構成行政違法。

一、行政法律責任 雖然對於「行政法律責任」學術界並沒有提出標準的統一定義,但學術界提出的概念大致相同。
即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因為違反法律標准而構成違法行為,需要依法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種類,即制裁性責任(通報批評、追繳、沒收、行政處分等)和補救性責任(履行職責、行政賠償、恢復名譽、返還權益等)。
其主要特徵為: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法律義務的結果;
(2)違法行為沒有超出法的限度,適用行政法中的制裁措施;
(3)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責任是責任措施的表現;
(4)責任承擔者作為一種否定性評價,主要表現在社會譴責、國家懲罰等法律負擔;
(5)國家機關結合相關法律條例、執法程序追究責任。
來源:法制博覽 (2020年02期)

『叄』 公務員法規定的違法主體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

法律分析:對有下列違法情形的,由縣級以上領導機關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區別不同情況,分別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組織調整、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不按照編制限額、職數或者任職資格條件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和晉升的;(2)不按照規定條件進行公務員獎懲、迴避和辦理退休的;(3)不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晉升以及考核、獎懲的;(4)違反國家規定,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待遇標準的;(5)在錄用、公開遴選等工作中發生泄露試題、違反考場紀律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開、公正行為的;(6)不按照規定受理和處理公務員申訴、控告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六十三條 對公務員的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公務員違紀違法的,應當由處分決定機關決定對公務員違紀違法的情況進行調查,並將調查認定的事實以及擬給予處分的依據告知公務員本人。公務員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處分決定機關不得因公務員申辯而加重處分。處分決定機關認為對公務員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作出處分決定。處分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本人。

『肆』 公務員要承擔哪些責任

公務員責任是指當公務員不依法履行或不能履行其法定義務時,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公務員的責任一般包括接受身份處分、行政處分、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等4種。

『伍』 公務員法律責任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公務員的法律責任是公務員基於其身份而實施違法行為應承受的制裁性法律後果。

政府版和公務權員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通過積極的或消極的行為違反行政法的規定。其中,當行政主體迴避和逃避責任時,便構成消極違法;而當其在法外攬權時,便成為積極違法。

一旦其發生違法行為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保證其依法行政。當公務員不依法履行或不能履行其職務范圍內的法定義務時,必須接受懲罰的特殊義務,這是國家法律對其違法或不當行為給予的一種否定性評價,是由自己意志支配的公務員職務行為所引起的合乎邏輯的不利法律後果或者一種負擔。

根據公務員違法行為性質的不同,法律責任可以分為憲法責任、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三大類。

『陸』 公務員責任

法律分析:公務員責任是指當公務員不依法履行或不能履行其法定義務時,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公務員的責任一般包括接受身份處分、行政處分、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和刑事責任等4種。

一、身份處分

指公務員不能勝任所擔任的公務或拒不接受工作安排時所引起的法律後果,即公務員身份的喪失。例如公務員在試用期滿,因不合格被取消錄用資格;因工作不稱職、不勝任或曠工、逾期不歸等原因予以辭退;因不履行公務,不遵守紀律,屢教不改予以開除公職等。

二、行政處分

是指公務員因違反其法定義務的約束而引起的法律後果,即承擔行政責任。如公務員有法定的違紀行為,尚未構成犯罪,或者雖然構成犯罪但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如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過批評教育後改正的,也可免於行政處分。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6種。

三、行政賠償責任

是指公務員因故意或重大過錯、違法或不當的執行職務行為給行政相對方帶來不必要的財產損失時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在一般情況下,行政賠償責任往往由行政機關直接承擔,然後再由行政機關依照公務員是否存在故意及過錯的程度行使求償權。

四、刑事責任

即指公務員對其職務犯罪必須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對公務員刑事責任的追究,適用於刑法及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對有下列違反本法規定情形的,由縣級以上領導機關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區別不同情況,分別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組織調整、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編制限額、職數或者任職資格條件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和晉升的;

(二)不按照規定條件進行公務員獎懲、迴避和辦理退休的;

(三)不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晉升以及考核、獎懲的;

(四)違反國家規定,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待遇標準的;

(五)在錄用、公開遴選等工作中發生泄露試題、違反考場紀律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開、公正行為的;

(六)不按照規定受理和處理公務員申訴、控告的;

(七)違反本法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柒』 公務員的法律責任按性質和內容有哪些分類

根據責任的性質和內容,分為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違憲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公務員由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義務,損害行政法保護的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或國家社會公益所應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公務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行政處分,其具體形式有三類:一是精神處分,包括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訓誡、記過、記大過等;二是職務處分,包括停職、降職、免職、撤職、調離、強制退休、開除或解僱等;三是薪俸處分,包括減薪、停薪、罰薪、停發補貼等。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公務員因實施民事違法行為而依照民法應承擔的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刑事法律責任是公務員因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國家根據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基本方式是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除刑罰之外,其輔助方式還有訓誡、責令具結悔過、保安處分等不同形式。

違憲法律責任是指公務員因其行為與憲法的原則或內容相抵觸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規范分為兩大類:一類規范明確、具體,可以直接約束有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另一類規范則具有原則性、概括性,只對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具有間接約束力。也就是說,後一種憲法規范一般不能直接適用,需要將其精神具體化為部門法的法律規范,依據具體法律進行處理。在現實生活中,公務員的違憲法律責任與行政法律責任多是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都可以依據部門法進行追究和懲戒。

『捌』 公務人員違紀違法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責任引起的原因,分為行政違法責任、行政不當責任、行政侵權責任。
行政違法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違法行政所應承擔的責任。依據行為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將行政違法劃分為實體行政違法和程序行政違法。實體行政違法是指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不符合法律規范要求的實質要件,表現為行政失職、越權行使職權、濫用職權、行政行為的內容違背法律規定等。程序行政違法是指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不符合法律規范要求的形式要件,表現為行政行為的作出和實施違反法律規定的步驟和時限,以及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范等。 行政不當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不當行政所應承擔的責任。行政不當或行政失當,是指行政公務人員作出的自由裁量行為雖然合法但不合理。如果說行政違法的確定標準是客觀的法律規范,那麼,行政不當的確定標准則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一般來講,判斷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是否合理,應當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行政行為的作出是否符合行政目的;二是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律價值、客觀規律和生活常理;三是是否考慮了正當的因素。行政不當與行政違法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侵犯的是行政關系的合理性,後者侵犯的是行政關系的合法性。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違法,必須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而行政不當並不必然導致法律責任。也就是說,只有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行政公務人員才承擔因行政不當而引起的法律責任,而且一般是補救性法律責任。
行政侵權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因其違法失職行為侵犯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行政相對人人身、財產或精神上的損害所應承擔的責任。其責任形式主要是損害賠償,其他責任形式還有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禮道歉、恢復名譽等。行政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政公務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侵犯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行政侵權行為;行政相對人在人身、財產或精神方面受到損害的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指出的是,行政侵權責任雖然以違法為前提,但它不同於一般的行政違法責任。二者的最大區別在於:行政違法責任的主要構成是行為違法,至於該行為是否對行政相對人造成損害並不影響責任的成立;而行政侵權責任的主要構成是侵權,不僅要有違法行為,還要有損害結果。如果沒有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行政侵權責任就不能成立。
法律責任包括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和違憲法律責任。在不同的法律責任中,其歸責原則和承擔責任的具體形式都不相同。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由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義務,損害行政法保護的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或國家社會公益所應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行政公務人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行政處分,其具體形式有三類:一是精神處分,包括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訓誡、記過、記大過等;二是職務處分,包括停職、降職、免職、撤職、調離、強制退休、開除或解僱等;三是薪俸處分,包括減薪、停薪、罰薪、停發補貼、減少退休金等。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因實施民事違法行為而依照民法應承擔的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民法通則》第121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刑事法律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因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國家根據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基本方式是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除刑罰之外,其輔助方式還有訓誡、責令具結悔過、保安處分等不同形式。
違憲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因其行為與憲法的原則或內容相抵觸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規范分為兩大類:一類規范明確、具體,可以直接約束有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另一類規范則具有原則性、概括性,只對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具有間接約束力。也就是說,後一種憲法規范一般不能直接適用,需要將其精神具體化為部門法的法律規范,依據具體法律進行處理。在現實生活中,行政公務人員的違憲法律責任與行政法律責任多是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都可以依據部門法進行追究和懲戒。
根據引起責任的法律事實與責任人的關系,分為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連帶責任。 直接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對自己實施的違法或不當行為以及所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的責任形態。其最大特點是自己對自己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因此,直接責任就是行政公務人員「自己的責任」,是責任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公務員應負哪些法律責

我國的國情現階段規定:第一百零一條對有下列違反本法規定情形的,由縣級以上 領導機關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區別不同情況,分 別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 不按編制限額、職數或者任職資格條件進行公務員錄 用、調任、轉任、聘任和晉升的;(二) 不按規定條件進行公務員獎懲、迴避和辦理退休的;(三) 不按規定程序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 晉升、競爭上崗、公開選拔以及考核、獎懲的;(四) 違反國家規定,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待遇標 準的;(五) 在錄用、競爭上崗、公開選拔中發生泄露試題、違反 考場紀律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開、公正的;(六) 不按規定受理和處理公務員申訴、控告的;(七) 違反本法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第一百零二條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 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 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後有違反前款規定行為的,由其原 所在機關的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該人員從業期間的違法所得,責令接收單位將該人員予以清退,並根據情節輕重,對接收單位 處以被處罰人員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第一百零三條機關因錯誤的具體人事處理對公務員造成名 譽損害的,應當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造成經濟損失 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第一百零四條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 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熱點內容
寶安區教育局規章制度匯編 發布:2025-01-17 01:08:05 瀏覽:155
湖南開福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00:26:03 瀏覽:124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