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責任必須由有關
『壹』 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行政法復律責任是指行制政主體和行政人因違反行政法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它主要是行政違法引起的法律後果。
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分兩種:
一、制裁性責任,包括通報批評,沒收、追繳或責令退賠違法所得,行政處分
二、補救性責任,包括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返還權益、履行職責、撤銷違法決定、行政賠償
『貳』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違法行使行政強制時法律責任的追究主體有哪些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違法行使行政強制時法律責任的追究主體是違法行使行政強制行為的執法機關。
法律分析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違法行使行政強制屬於濫用職權,可以向執行該決定的執法機關追究責任。指國家工作人員故意濫用手中的職權或者超越自己的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損失的行為。所謂玩忽職守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地履行其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損失的行為。在行政許可的實施過程中,一些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存在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情形,輕則違法,重則構成犯罪。這些行為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損害了行政機關的正常行政管理活動,也損害了行政機關的形象。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的准予行政許可決定,不受法律保護,可以由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予以撤銷。是超越法定職權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許可。超越法定職權實施的行政許可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十七條 行政強制措施由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不得委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實施法律、法規規定的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措施應當由行政機關具備資格的行政執法人員實施,其他人員不得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叄』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法律責任須具備哪些條件
在中國行政法學領域,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內政職權並獨立承擔責任的容組織。行政主體承擔行政法律責任須具備的條件如下:
1.必須是行政機關;
2.必須具有外部管理職能;
3.必須取得特定的行政處罰權;
4.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實施。
可以成為行政處罰實施主體的有:
(一)行政行政機關
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三)受委託的組織
受委託依法行使行政處罰的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2.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3.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的,應當由有條件的組織進行相應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
受委託的組織必須在授權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能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後果由委託機關承擔法律責任。
『肆』 違反行政許可法的行政法律責任形式主要有哪些
試參考...
法律責任的承擔形式
1、違法設定許可的 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行為 是法律授予的權力。《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許可只有法律、 行政法規 或者在法定授權范圍內才能設定行政許可。行政機關不得自行設立或實施任何行政許可,未經法律授權的任何許可行為,都是違法行為,同時存在故意過錯,就構成了承擔法律責任的必備條件。因此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凡違反行政許可法規定設定許可的,即本無設定行政許可許可權而設定許可,或者直接實施未經法律授權的行政許可,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由有關機關(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該行政機關改正,或者以依法撤銷許可的形式追究其法律責任。
2、越權實施行政許可的法律責任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守職權法定的原則。超越法定的許可權而作出了不屬於自己職權范圍的行政許可,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具體包括:
(1)無許可權許可。即沒有行政許可權的機關實施了行政許可。
(2)越級許可。下級行使了本應由其上級行使的行政許可,或者上級行使了本應由其下級行使的行政許可,如屬地管理的事項等。
(3)超越許可的地域。超越了行使行政許可權的地域范圍,如甲地行政機關許可了應由乙地管理的事項。這些同樣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且有故意過錯,同樣要應由有關機關(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該行政機關改正,或者依法撤銷許可。
3、違反法定許可內容的法律責任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許可時,所依據的事實錯誤,不履行法定的許可 職責 ,違反了行政許可的原則。
一是行政機關在受理申請後應當審查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條件、標准,如果符合,行政機關就應當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如果不符合法定條件,行政機關就應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並說明不予行政許可的理由和依據。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許可或者越權作出准予 行政決定 的行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就構成了違法行為。
二是行政機關在受理申請人的行政申請並進行審查後,對符合法定條件、形式的申請項目,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書面決定。相反,如果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沒有給予許可或者沒有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許可決定的,就應為行政許可違法。
三是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於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有限有限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以及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業的市場准入等需要賦予特定權力的行政事項,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擇優作出行政許可;對於提供公眾服務並且直接關系公共利益的職業、行業,需要確定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者特殊技能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舉行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擇優作出准予許可的決定。因此,行政機關在實施許可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招標、拍賣、考試結果作出許可而未進行招標、拍賣、考試,或者不依據招標、拍賣、考試結果,不擇優作出行政許可的均應視為違法行為。四是行政機關在許可後不履行法定的監督責任或者履行監督不力,違背了法定的「誰許可,誰監督」的原則,造成嚴重後果的,同樣是違法行為。上述四個方面,行為人既有違法行為,又有主觀過錯(有故意的,有些是過失),因此,都應承擔行政許可法律責任。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違法後果嚴重,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違反法定許可程序的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法應當遵循法定的方式、步驟、期限和相關義務。如果違背了法定的方式、步驟,或者超越了法定的期限,造成了嚴重後果,同樣是違法行為。具體有:
(1)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許可應接受申請而不予受理的。
(2)應該在辦公場所公示依法應當公示的材料而未公示的。
(3)在受理、審查、決定行政許可過程中,應向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履行法定告知義務而未履行或履行不當的。
(4)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應一次告知申請人必須補正的全部內容而未一次告知的。
(5)應依法說明不予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或者不予行政許可的理由而未說明的。
(6)依法應當舉行聽證而不舉行聽證的。上述違反法定程序是違法行為,同樣存在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無論故意還是過失,均應當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違法行為導致的後果危害程度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5、實施許可、監督濫用職權的法律責任
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法定的目的、原則。在實施許可或監督過程中主觀上故意違背法定目的和原則行使權力,侵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都是違法行為。包括:
(1)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時,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利益的;
(2)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時,擅自收費或者不按規定項目和標准收費;
(3)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許可時違法收費或者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依法收取的費用。這些都具備承擔法律責任的必備要件,並且都是行為人主觀過錯引起的危害性較大的後果,承擔的責任也就比較重。因此,《行政許可法》規定,對於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擅自收費或者不按照法定項目和標准收費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退還非法收取的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於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實施行政許可依法收取的費用的,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伍』 行政法律責任有哪幾種形式
行政主體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有:
(1)通報批評;
(2)賠禮道歉,承認錯誤;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4)返還內權容益;
(5)恢復原狀;
(6)停止違法行為;
(7)繼續履行職責;
(8)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9)糾正不適當的行政行為;
(10)行政賠償等。
_
『陸』 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人因違反行政法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它版主要是行政違法引權起的法律後果。
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分兩種:
一、制裁性責任,包括通報批評,沒收、追繳或責令退賠違法所得,行政處分
二、補救性責任,包括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返還權益、履行職責、撤銷違法決定、行政賠償
『柒』 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人因違反行政法規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它主要是行政違法引起的法律後果。
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分兩種:一、制裁性責任,包括通報批評,沒收、追繳或責令退賠違法所得,行政處分
二、補救性責任,包括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返還權益、履行職責、撤銷違法決定、行政賠償
行政法律責任必須由有關國家機關依照行政法律規范,包括實行規范和程序規范所規定的條件和程序予以追究。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具體形式:
(1)有關機關責令設定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2)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3)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所在單位、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