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留守老人法律知識

留守老人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11-06 09:03:45

❶ 留守老人存在的問題包括哪些

留守老人,首先的問題是安全問題,有的不法分子會專門針對老人進行詐騙,無論是財產還是人身安全問題,是頭等大事。
再是如果行動不便或頭腦不清的老人,把他們單獨放在家裡,始終不方便。
沒人陪著年紀大的留守老人,他們太孤單了,心理也容易出問題。
如果送到敬老院其實也不太放心,很多護工並沒有責任心,態度很差,虐待老人。盡量多關注下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

❷ 什麼是留守老人的定義

留守老人的定義:

「純老年人」家庭是指本市獨居或同住成員均為60歲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包括子女不在跟前的獨居老人家庭;子女不在本地,有兩位以上高齡老人(80周歲以上)家庭;患有嚴重疾病的老人家庭;殘障老人家庭以及其他需要特殊照顧的老年人家庭。

留守老人的形成,獨生子女是重要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社會處於高速發展,很多年輕人都想出去多賺點錢!尤其是偏遠一點的山區,留守老人就更多了!獨生子女的家庭,老人上年紀了,但是年輕人又要出去工作,也就形成更讓人心酸的情況,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都放在家裡!

❸ 農村三留守問題是指什麼

法律分析:當前農村三留守問題不容忽視。

第一,留守老人膝下無人,常年在困苦和孤獨的陪伴下生活,形成特有的寂寞老人群體。

第二,留守兒童心中無人,常年得不到母愛呵護、父愛滋養,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對社會產生潛在的抵觸情緒和思想,影響國家整體公民素質。

第三,留守婦女身心不安,不僅要一個人承擔勞務,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託,更要孤獨無援地承受外界侵犯,一些人被騷擾強暴有苦不敢言,有冤不敢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三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❹ 年過70歲留守老人在法律法規上是不是被判斷為沒有自主行動判斷能力

沒有自主行動能力不是根據年齡來定的,很多原因可以造成沒有自主行動和判斷能力,比如中風,或者痴呆,還有各種腦袋受了重傷的後遺症。凡事喪失自理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人。應該可以說是沒有自主行動判斷能力。

❺ 什麼是留守老人

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人為了生活出去打工,留下了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老人與孩子守在了窮困的農村,過著讓人心酸的生活。什麼是留守老人?怎麼解決呢?下面我帶你一一了解!

什麼是留守老人

1、留守老人的定義

長大的兒女,像羽翼豐滿的鳥兒一樣離開家鄉,飛向遠方的城市,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更美好的生活;而家園,連同幼小的下一代,也就留給了農村年邁的雙親。他們,被稱為農村留守老人;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稱為農村留守兒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農村留守老人數量已近5000萬,他們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能無靠等突出問題。其中81%的留守老人靠自我勞動生存。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背井離鄉進城務工,留下了一個個獨孤守望著家園的孤獨身影,這個特殊而龐大的群體被人們稱為“留守老人”。農村留守老人不僅要勞作於田間地頭,有的還要承擔起撫養孫子孫女的重任。

2、留守老人的現狀

調查顯示,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勞動自養,但從事農業生產或其他副業的自我勞動收入,往往僅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不足以自養。子女外出務工對留守老人的影響是整體的、負面的。很多留守老人不僅基本的養老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承受沉重的勞動負擔,還要肩負撫養孫輩的壓力。76%留守老人全年獲得子女經濟支持少於500元。我國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實行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一般的推測,子女外出務工會明顯改善老人的飲食、衣著消費水平。然而,調查卻發現,農村子女對父母的供養水平普遍很低,外出子女改善留守老人經濟狀況的能力十分有限。

3、產生留守老人的原因

3.1、經濟政策的不平衡導致沿海沿江城市相對發達,民工流動集中,從而形成貧富差距急劇擴大。民工越流動越窮。一些在家務農的農民開始舉家外遷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3.2、農業發展的後知後覺,土地國有化,導致農民無地可種,無房可住。房價上漲,市場經濟又剝奪了農民的勞動所得。本來就薄弱的農業基礎開始動搖。外出務工成了首選。都奢望著能在城市有所出息。

留守老人面臨的困難

1、經濟收入低,生活質量差

絕大部分農村老年人沒有養老保障。農村留守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所得和子女貼補。隨著孝道觀念的不斷淡化及子女在外務工謀生壓力加大,子女貼補缺乏穩定性,農村老人的經濟收入更是少得可憐,由於無經濟來源,三餐基本的油、鹽、柴都無法保證;吃的菜大多數是左鄰右舍的鄉親送的;炊事用燃料有的是燒廢舊木料,生活很是艱難。

2、精神缺少慰藉

由於子女不在身邊,農村老人大多過著 “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這很容易使他們感到孤獨。特別是獨居老人感到有心裡話沒處述說,有時間沒事打發,很可能出現抑鬱症狀,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嚴重的會產生自殺的念頭。另外,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單調,老人大多是“蹲牆根、找樹陰、聊聊天”,在家庭外邊也難以找到精神寄託。

如何解決留守老人問題

1、‘逐步建立農村老年人自願者服務隊

為留守老人提供諸如理發、環境衛生清理、房屋修繕等日常服務,可由民政或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組織牽頭,盡可能在各鄉鎮都成立農村老年人自願者服務隊,建立一支常年服務的隊伍,以緩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難。

2、完善農村醫療保險制度

農村留守老人大多數身體虛弱,小病不斷,門診費用大。按照目前農村醫療保險規定,只有住院才能報銷,且報銷比例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費報銷比例的同時,對60歲以上的農村參保老人門診費給出報銷標准,以減輕這部分弱勢群體醫療費用。

3、為農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

首先是擴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把符合條件的農村老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從經濟上保證老年人達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鼓勵企業、個體老闆捐資設立老年人基金,對需要幫助的老人給予扶持。


❻ 農村「三留守」問題是指什麼

當前農村「三留守」問題不容忽視。
第一,留守老人「膝下無人」,常年在困苦和孤獨的陪伴下生活,形成特有的「寂寞老人」群體。
第二,留守兒童「心中無人」,常年得不到母愛呵護、父愛滋養,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對社會產生潛在的抵觸情緒和思想,影響國家整體公民素質。
第三,留守婦女「身心不安」,不僅要一個人承擔勞務,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託,更要孤獨無援地承受外界侵犯,一些人被騷擾強暴有苦不敢言,有冤不敢伸。
建議:
一、在農村學校配備心理干預人員,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二、國家建立「農村廣播專線」,為村一級配備廣播設備,在專門的時間段播放節目,讓沉默的農村有聲音有活氣,讓國家政策進到農民心裡,讓思鄉的兒女把思念傳達給家中的孩子和老人,讓老人不再孤獨!
三、強化農村社會安全和維權工作力度,維護留守人員身心健康。

❼ 何謂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的定義: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由於農村人均可耕地面積的減少,農民從自己原有土地上獲得的收入趕不上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多的農民湧入城市打工。大量的農民進城務工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也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為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大量農村青年進城打工,將孩子、老人留在家裡,即所謂的「留守人員」,這對留守人員在物質生活上和感情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留守人員中的老人就稱為留守老人。

❽ 三留守人員指的是什麼

三留守人員指的是: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全部子女)長期(通常半年以上)離開戶籍地進入城鎮務工或經商或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而在家留守的父母,這些農村留守老人,很多人生活特別簡朴艱難,居住環境差;或承擔著繁重的體力勞動;或擔負著撫養、教育孫輩的重任;甚至遭遇排斥,閑暇時無處可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❾ 三留守人員指的是什麼

三留守: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留守婦女,也稱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後單獨或與其他家庭成員居住在戶籍地的婦女。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人口的流動性不斷提高。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由於外出勞動力的主體是男性,老人、婦女和孩子留在戶籍地,於是農村出現了留守婦女群體。她們忍受著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她們被稱為「留守婦女」。
留守兒童是個集合名詞,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托留在戶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留守兒童現象的產生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的貧困,另一方面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制以及社會對「農民工」不公平的待遇。

法律依據
《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四條 保護未成年人,應當堅持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處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項,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
(三)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
(四)適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和特點;
(五)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
(六)保護與教育相結合。

❿ 農村三留守問題是指什麼

法律分析:當前農村三留守問題不容忽視。

第一,留守老人膝下無人,常年在困苦和孤獨的陪伴下生活,形成特有的寂寞老人群體。

第二,留守兒童心中無人,常年得不到母愛呵護、父愛滋養,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對社會產生潛在的抵觸情緒和思想,影響國家整體公民素質。

第三,留守婦女身心不安,不僅要一個人承擔勞務,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託,更要孤獨無援地承受外界侵犯,一些人被騷擾強暴有苦不敢言,有冤不敢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三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熱點內容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
新婚姻法的原文 發布:2025-01-16 15:58:34 瀏覽:412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