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作廢公章法律責任
『壹』 用作廢的公章擅自收費法律責任
法律問題:公司用作廢的公章訴訟他人公司,請問這種行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張律師:如果該訴訟確屬公司真實意思,則訴訟有效,不承擔法律責任。此種情況下如何認定是否屬於公司意思,相對麻煩。 孫律師:公章作廢但是單位存在,則主體適格,否則被告可以對訴訟主體提出異議。 如果您需要更專業的解答,請進入首頁進行在線律師咨詢,撥打法律咨詢電話。 相關知識——什麼是公司訴訟? 公司訴訟有其自身的獨特內涵,並非所有涉及公司的訴訟都屬於公司訴訟。盡管公司訴訟在本質上屬於民事訴訟,並且適用一般民事訴訟程序,但在訴訟主體、訴訟程序和訴訟結果的歸屬等方面都體現出兩者之間的區別。根據訴訟標的理論,可以從宏觀上將公司訴訟分為三大類型:公司資本訴訟、人格否認訴訟和股權訴訟。 公司訴訟是因現代公司制度下的特定主體違反有關現代公司具體法律制度規定的義務而引發的一類特殊的民事訴訟,其建立在現代公司相關制度基礎上,沒有現代公司一系列組合制度的存在,也就不會產生公司訴訟,因此,公司訴訟可以界定為: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為審理和解決因違反公司法律制度規定的權利義務而引發的公司糾紛而進行的各種活動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各種訴訟法律關系的總稱。
『貳』 使用作廢公章法律責任
公司注銷公司股東拿公章與簽合同由全體股東負責該筆債務
『叄』 濫用過期公章是否要付法律責任
一、濫用過期公章要付法律責任屬於詐騙罪同時公司也會有連帶責任但公司有權向使用者追償。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肆』 作廢的公章怎麼處理
處理方法如下:來
1先到工商局掛失自。辦理相關文件的變更。
2通知所有往來客戶,特別是合同執行中的客戶,公司公章已更換,請客戶注意來函的真實性。
3將公章樣式通知所有相關單位。
4將更改後的公章樣式拿到相關稅務、商務部門等更改留樣。
5原來的公章可以交由檔案部門保存或毀掉。
『伍』 使用作廢國家政府印章法律後果
民事責任,不當得利,要賠償。
2.行政責任,罰款,個人行政處罰等。
3.刑事責任,詐騙、招搖撞騙等。
『陸』 使用登報遺失作廢的公章負法律責任嗎
要負法律責任、因為登報作廢的公章是使用該公章的單位在公章遺失後、使其作廢不能再合法使用
『柒』 公章作廢了有法律效應嗎
你好!
提問中已經有了答案:「公章作廢」。
既然已經作廢,自然喪失法律效力。
使用作廢的公章辦理業務不受法律保護,而且有可能涉嫌犯罪。
『捌』 作廢的印章出具證明是否違法無效司法解釋
已經作廢的公章繼續使用,違法,無效。已經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版償損失。
《國務院關於國權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印章,如因單位撤銷、名稱改變或換用新印章而停止使用時,應及時送交印章制發機關封存或銷毀,或者按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的規定處理。
『玖』 公章如何作廢
根據《印章治安管理辦法》:
第十五條
印章停止使用後,使用單位應當在十日內將印章全部交回上級主管部門或登記管理機關封存;逾期不交的,由上級主管部門或登記管理機關予以收繳。
上級主管部門或登記管理機關對交回和收繳的印章要登記造冊,並於十日內送備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對交回和收繳的印章,需預存兩年,無特殊情況的,預存期滿後予以銷毀。
第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民政部門登記的民間組織、村(居)民委員會和各協調機構及非常設機構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憑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的刻制證明和單位成立的批准文本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無上級主管部門的,應當憑登記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到所在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准刻手續。
辦理准刻手續的經辦人員,需持刻制單位的委託證明和本人身份證明;辦理人名章准刻手續的,同時提供名章所刻人名的身份證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核發准刻手續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出具准刻證明;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單位並說明理由。
(9)使用作廢公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印章治安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
承接刻制印章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 應查驗公安機關出具的備案或准刻證明;
(二) 登記委託刻制印章的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經辦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證號碼,按照規定逐項登記印章名稱、式樣、規格數量,並保存五年,以備查驗;
(三) 指定專人負責承接印章業務,保管製作的印章以及銷毀作廢章坯;
(四) 對超過三個月無人領取的印章,應當登記造冊,送交原備案或批准刻制的公安機關處理;
(五) 每月10日前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告印章製作情況。
第二十條
從事印章經營業務應當在批準的固定場所內進行。
第二十一條
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本單位的治安第一責任人,負責做好本單位的治安防範工作:
(一) 教育從業人員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二) 制定並落實各項治安管理制度和防範措施;
(三) 監督從業人員認真執行承接刻制印章查驗證明和登記工作;
(四) 對公安機關檢查發現的治安隱患及時整改;
(五) 發現塗改、偽造備案或准刻證明等可疑情況以及案件線索,及時報告公安機關。
第二十二條
外商獨資、中外合作和中外合資企業不得經營本辦法所規定的印章業務。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應當對經營印章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並履行下列職責:
(一) 定期對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治安隱患,限期整改;
(二) 發現可疑情況或者案件線索,依法調查處理;
(三) 依法對經營印章業務的單位的違規違法經營行為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