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共識有法律效力
Ⅰ 南寧青秀區平湖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嗎
你好,是有法律效力的。
在現實生活中,公民之間產生的民事糾紛是非常多的,如果民事糾紛都通過訴訟解決的,將會佔用非常多的訴訟資源。所以法院立案前會委派調解委員會來做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書是調解雙方達成共識並自願簽訂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且受法律保護的。
Ⅱ 你好!我想咨詢一下,沒有與當事人協商達成共識的協議有法律效益嗎
肯定沒有呀,跟當事人沒達成共識也不叫協議,也沒法律效力,但只要雙方在協議上簽了字,蓋了手印就叫達成共識,但也必須是跟法律沒有沖途才有效。
Ⅲ 什麼是框架協議 法律效力具備嗎
框架協議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標的交易達成意向並對主要內容予以確定而訂立的合同,具體的交易細節在框架合同的基礎上再細化成正式的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當很多小的重復交易建立了長期合同,就需要一個特殊的合同機制涵蓋這種關系和單個交易的需求。這被稱為框架協議(framework agreement):合同在一定時期內,為每筆單個交易作為一個框架進行運作。
框架協議相當於是締約協議,表示雙方意向合作的文件,如果協議條文概況籠統的話則無實際影響,如果約定了具體事項、完成時間、雙方准備工作分工及責任等,就很嚴肅了,可能會引發締約責任。
(3)什麼共識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框架協議招標主要適合於企業集團或政府采購招標人採用集中一次組織招標,為下屬多個實施主體在一定時期內因零星、應急或重復需要分批次采購技術標准、規格、和要求相同的貨物或同一類型的服務。
招標人通過招標,與中標人形成貨物或服務同一采購框架協議,協議中一般只約定有效期內采購貨物和服務的技術標准、規格和要求及其合同單價,不約定或大致約定采購標的數量和合同總價,各采購實施主體按照采購框架協議分別與一個或幾個中標人分批次簽訂和履行采購合同協議。
為了適應有效期內貨物和服務產生的價格波動,框架協議中可以選擇確定一個價格聯動指數,適時調整框架協議確定的貨物和服務合同單價,也可以採用定期更新補充框架協議中標人數量及其中標單價的動態調整辦法。
Ⅳ 指南和專家共識的區別
區別:
1、指南一般是由官方政府機構(如衛生部)或學術組織(如醫學會)組織循證研究,專家共識一般是由自發性質;
而專家共識強調專家經驗在指南制定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其專家經驗主要來源於多學科專家代表組成的團隊針對具體臨床問題的診療方案進行共識的結果。
2、指南小組應該包含三個方面:指南指導委員會、指南制定小組、外部評審小組;
而專家共識的制定團隊一般只有一個,主要由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組成。
(4)什麼共識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指南共識類文章指具有學術權威性的指導類文章,包括指南、標准、共識、專家建議、草案等。
擬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發表的指南共識類文章,需具備以下條件:
(1)有明確的應用范圍和目的;
(2)制定方為該學科學術代表群體,權益相關各方均有合理參與;
(3)有科學的前期研究鋪墊,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制定過程嚴謹規范,文字表述明確,選題有代表性;
(4)內容經過充分的專家論證與臨床檢驗,應用性強;
(5)制定者與出版者具有獨立性,必要時明確告知讀者利益沖突情況;
(6)制定者提供內容和文字經過審核的終稿。
診療規范:
在過去的若干年中,我國醫療技術行為的行為標准缺乏全國統一的標准,主要是靠上級醫生的言傳身教、相關專業權威醫學著作內容、相關專業醫學雜志內容等。
直到2006年,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總後衛生部三家聯合委託中華醫學會,由其各醫學分會制定了相關的學科《臨床診療指南》。2006年至今,《臨床診療指南》已經出版發行47分冊,涉及臨床各主要學科。
Ⅳ 憲法是全體國民達成的什麼共識
憲法是一國的全體國民就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所達成最低限度的共識。
我國現行憲法在序言中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我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憲法確認和規定了法治國家的基本原則、運行機制和基本制度,為法治的實現和運作提供了根本法的依據。憲法是一個國家的人民所達成的最低限度的共識,它具有固化、維護、增進社會共識的作用。
2、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
憲法是國家一切制度、規則的總依據、總源頭。《憲法》第五條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立法法》第七十八條則更明確地指出: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如果說「法治中國」是一棵大樹,那麼憲法就是整棵大樹的樹干。
Ⅵ 確定法律規范效力的一般原則
以下是不同書本上的不同表述: 在法學理論中,法的效力層次有時也被稱為法的效力等級,或法的效力位階。影響法的效力層次的因素主要有:(1)制定主體;(2)適用范圍;(3)制定時間。 法的效力層次的一般規則,即指不同等級的主體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高的主體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於等級低的主體制定的法。在各個法的體系中,法的效力層次要貫徹以下兩個規則:(1)在整個法的效力層次體系中,憲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憲法的效力統攝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級法的效力均高於下一級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層次除要貫徹它的一般規則外,由於法的復雜性,法的效力層次還存在一些特殊規則:(1)特別法效力優於一般法;(2)新法優於舊法;(3)法律文本優於法律解釋。--張文顯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頁。 法的效力層次就是指在一個國家法律體系的各種法的淵源中,由於其制定主體、程序、時間、適用范圍等不同,導致各種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個法的效力等級體系。法的效力層次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1)憲法至上原則;(2)等差順序原則;(3)特別法優先原則;(4)實體法優先原則;(5)國際法優先原則;(6)後法優先或新法優先原則。--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4頁。 由於法律本身是有層次或等級劃分的,因而其效力當然具有層次或等級性。我們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如果是地方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其所轄地方范圍內。全國性法律的效力層次高於地方性法律的效力層次。 我國法律的效力層次是多層次性的結構體系。在法律效力層次結構體系中,各種法律的效力既有層次之分,又有相互聯系,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我國法律效力體系。對於法律效力層次的具體劃分,尚有不同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為四個層次。 最高層次: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層次屬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的效力為第二層次。 第三層次: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法律效力層次為第三層次。 地方層次:地方立法主體制定的地方法規,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規和自治地方法規,特別行政區地方法規,其法律效力的層次為地方層次。--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1頁。 可以根據法律的位階高低來識別法律效力的層次高低。識別法律效力層次高低的具體標准主要有三條:(1)根據主體識別。立法主體的地位高,其制定出來的法律的效力層次也相應比較高。(2)根據立法依據識別。一個法律依據另一法律而制定,則這個法律的效力層次低於另一個法律的效力層次。(3)根據效力范圍識別。如果是全國性的法律,則其效力范圍施於全國,法的有效條件是指法律規范得以實施生效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法的有效條件就內部環境而言,有以下幾點:(1)必須是現行有效的法律規范;(2)必須與上一等級的法律規范不相沖突或抵觸;(3)法律規范必須在它約束的時間、對象和范圍之內才有效。就外部環境而言,其條件為:(1)它必須是在合法政權機關的制定或認可下產生的;(3)它必須有合法有效的國家強制力保障。 --葛洪義主編:《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頁。 應然法律效力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第二個層次是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 完全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生效日之後失效日之前這一連續的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應然作用力。相對的應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其公布後生效日之前這一時間段和法律失效日之後因溯及力問題仍被適用而產生的某一時間段中法律所具有的一定條件下的應然作用力。--張根大著:《法律效力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頁。 由於法律規范之所以有效力是因為它是按照另一個法律規范決定的方式被創造的,因此,後一個規范便成了前一個規范的效力的理由。調整另一個規范的創造的那個規范和另一個規范之間的關系,用空間比喻語來說,可以表現為高級和低級的一種關系。--[奧]凱爾森著:《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沈宗靈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頁。 凡是這樣一個承認規則被接受的地方,就為私人和官員提供了確認主要的義務規則的權威性標准……在一個有各種不同的法的「淵源」的現代法律制度中,承認規則相應地比較復雜:即確認法的標準是多重的,通常包括一個成文憲法,立法機關的法規和司法判例。在大多數情況下,通過將這些標准排列為相應從屬和優先的次序的方法,對可能發生的沖突作出規定。正是按照這種方法,在我們的制度中,「普通法」從屬於「制定法」。--[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張文顯、鄭成良、杜景義、宋金娜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頁。 體系是以憲法(或根本法)為核心,由不同層次或等級的法律有機結合組成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憲法(或根本法)屬於第一層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等基本法律屬於第二層次,基本法之下還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層次的法律等等。與此相適應,較低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即低於)較高一級層次的法律的效力,而其他所有層次的法律的效力都是或者應當是來自並服從於第一層次的憲法或根本法的效力。--姚建宗:《法律效力論綱》,載《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6年第4期,第20頁。 [本文來自: 法易網 www.148365.com ]
Ⅶ 什麼叫框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框架協議一般是做大項目的商務談判,雙方把大方向定下後所簽訂的協議內。比如合作投資開發房地容產的,合作方一般會簽訂一個約定項目投資和待項目進行後雙方如何合作的合同,隨著項目實施再陸續簽訂完善具體的細節的協議,這個最開始簽訂的就是框架協議。2、具有法律效力
Ⅷ 憲法是一國的全體國民就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所達成的什麼共識
(1)上述材料分別說明: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2)共同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3)努力學習憲法知識是每一個公民培養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的基礎,等等。
Ⅸ 框架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1) 有效合同
有些框架協議名稱雖叫框架協議,但協議的內容比較詳細全面,有明確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的約定,這樣的框架協議實際上就是一個具有可強制執行的合同,具備法律賦予的合同效力,任何一方如果違反約定,都應承擔違約責任。
(2) 預約合同
有些框架協議,僅約定了交易各方對交易內容的主要共識,但是對於若乾重要的交易細節,框架協議約定當事人應進一步另行達成協議,從而在就具體交易細節達成協議之前框架協議本身的規定因內容的不確定性而無法執行。
(3) 無強制執行力合同
有些框架協議,其內容僅僅表明了合作的願景,沒有實質內容(即合同成立的核心要素不明確),這樣的框架協議自然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還有一些框架協議,在其中條款就明確約定「本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或類似約定,有這樣約定的框架協議當然也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Ⅹ 臨床中專家共識的作用,是否可成為法律依據
你好,專家共識可以算作診療護理常規,但是如果沒有科學依據,僅僅作為經驗之談,是不可以作為法律依據的,沒有法律效力。 我是律師,在醫療糾紛方面有些經驗,本科是臨床醫學專業,法律碩士研究生。 你有問題可以聯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