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民法律知識
㈠ 法制宣傳日,學校要到社區宣傳一些貼近社區生活的法律知識 急求
這些材料實際上很多。到各種律師網尋找各種律師點評即可。
㈡ 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的圖書目錄
一、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什麼是公民?
2.什麼是權利與義務?
3.什麼是公民的基碎:權利?
4.什麼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5.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哪些方面?
6.什麼是平等權?
7.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具有哪些基本權利?
8.什麼是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9.什麼是言論自由?
10.什麼是出版自由?
11.什麼是結社自由?
12.什麼是集會、遊行、示威自由?
13.什麼是宗教信仰自由?
14.什麼是人身自由?
15.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含義是什麼?
16.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含義是什麼?
17.住宅不受侵犯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8.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9.公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具有哪些權利?
20.公民財產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1.勞動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2.休息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3.物質幫助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4.公民在文化教育方面具有哪些權利?
25.受教育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6.文化權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7.公民具有的監督權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28.批評、建議權的含義是什麼?
29.控告、檢舉權的含義是什麼?
30.申訴權的含義是什麼?
31.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哪些方面?
32.為什麼公民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的義務是首要義務?
33.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4.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5.公民遵紀守法的義務包括哪些內容?
36.保守國家秘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7.愛護公共財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8.遵守勞動紀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39.遵守公共秩序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0.尊重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1.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包括哪些內容?
42.維護祖國安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3.維護祖國榮譽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4.維護祖國利益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45.為什麼要依法服兵役?
46.為什麼要依法納稅?
二、婚姻家庭
三、未成年人保護
四、房屋買賣
五、房屋租賃
六、物業管理
七、交通安全
八、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
九、民事官司
十、信訪
㈢ 某社區近來發生幾件麻煩事,因此特邀某學校法制宣傳小組給居民宣傳法律知識。假如你是小組成員,請你回答
A.姓名權 B.人身自由權 C.名譽權 (每空2分,共6分) ㈣ 我和同學想要去社區宣傳法律知識,我們應該准備什麼需要宣傳哪方面的法律知識急需,拜託!
我是來政法大學的,大三時源每周固定出咨詢一次,我所能給你的經驗是: ㈤ 社會學、社會工作、社區工作、行政能力、法律常識以及時事政治等考生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有哪些
法律的話,民事,行政,刑事的要會分吧,這是起碼的。 ㈥ 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的介紹 本書介紹了社區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法律知識,希望通過將法律條版文的具體規定融入到權社區事項中進行介紹的這種方式,使您能拓寬對於社區工作、生活所涉及相關法律規定的理解,增強自身法律意識。限於篇幅,本書只能對社區生活中常見的法律事項進行介紹。 ㈦ 社區法律法規的具體內容 1、關於社區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常識可以參看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社區居委會工作實務:主要介紹社區建設的一些基本的實務和技能,所講內容有社區工作基本知識和社區主要工作實務。 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7)社區居民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作用: 一、法律法規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規具有預防作用。對於法律法規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 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 ㈧ 社區矯正人員要學習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有三方面: 1、是加強法制意識的培養,在學習社區矯正有關規定的基礎上,主要組織學習了《刑法》、《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規定,以矯正對象提問的方式,切實法律層面的困惑和問題。 2、是促進自我意識的覺醒,要求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遵守法律、法規規定,從思想上樹立反省意識,積極改正錯誤的觀點和行為,從而達到一個合格、模範公民的標准。 3、是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要求矯正對象在矯正期間自覺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法制觀,不斷完善自身,加強人格塑造,為順利融入社會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司法所工作人員以教育與溝通相結合的形式了解了各位矯正對象的生活情況。通過學習,社區矯正對象一致表示,一定按照相關法規好好改造自己,爭做遵紀守法的公民。 (8)社區居民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社區矯正 是指針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這四類犯罪行為較輕的對象所實施的非監禁性矯正刑罰。 社區矯正實施的最初原因是為緩解監獄罪犯過多而產生的壓力。其目的是為通過政府、社會以及愛心人士的幫助,使矯正對象改正惡習,並幫助他們重新回歸社會。社區矯正其非監禁刑罰的性質可以使其在不脫離社會、不脫離生活的情況下,並藉助政府、社區、社會愛心人士以及親人的幫助下能更好的適應社會並且回歸社會,實現再社會化的過程。2003年全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山東6個省市實行社區矯正工作試點,已推廣至全國。 ㈨ 社區居在在生產生活中需要哪些法律知識和哪些法律服務 這些微信裡面現在都來提源供咨詢和幫助, 微信城市服務算是創新服務就是利用微信開放平台介面能力,直接在線上完成流程和辦理物業,這個可以在接入口申請,申請的城市沒有的服務,然後經過審核之後優先接入和配合,可以提高不少效果,就像交水電費一樣 ㈩ 2016年納編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 2018年社區基本知識內容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