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農資生產者經營者的主要法律責任

農資生產者經營者的主要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12-27 03:03:34

Ⅰ 生產者與銷售者的責任

法律分析:生產者與銷售者的責任怎麼劃分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此處,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是並列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二者共同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七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九條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第十條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第十一條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十二條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第十四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Ⅱ 經營者在哪些情況下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法律分析: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商品存在缺陷的;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四條 因運輸者、倉儲者等第三人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五條 因產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生產者、銷售者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Ⅲ 經營者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應承擔哪幾種法律責任

經營者的義務是相對消費者的權利而言的,只有經營者履行了義務才能保障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10種經營者的義務。

Ⅳ 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的法規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農業生產資料(以下簡稱農資)市場管理,規范農資市場經營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特別是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糧食生產,促進農村改革發展,根據《產品質量法》、《種子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葯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農資經營者和農資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農資,是指種子、農葯、肥料、農業機械及零配件、農用薄膜等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農業投入品 。
本辦法所稱農資經營者,是指從事農資經營的自然人、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
第四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依法監督檢查轄區內農資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二)依法監督檢查轄區內農資的質量,對不合格的農資進行查處;
(三)依法受理並處理轄區內農資消費者的申訴和舉報;
(四)依法履行其它農資市場監督管理職責。
第五條農資經營者和農資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設立農資經營者和農資交易市場開辦者須經批準的,或者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在申請登記前,報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並在登記注冊時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第六條申請從事化肥經營的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企業從事化肥連鎖經營的,可以持企業總部的連鎖經營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直接到門店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
申請從事化肥經營的企業、個體工商戶應當有相應的住所、經營場所;企業注冊資本(金)、個體工商戶的資金數額不得少於3萬元人民幣。申請在省域范圍內設立分支機構、從事化肥經營的企業,企業總部的注冊資本(金)不得少於1000萬元人民幣;申請跨省域設立分支機構、從事化肥經營的企業,企業總部的注冊資本(金)不得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
專門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的,或者受具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種子經營者的書面委託為其代銷種子的,或者種子經營者按照經營許可證規定的有效區域設立分支機構的,可以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
第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向其成員銷售農資的,可以不辦理營業執照。
農民個人自繁、自用的常規種子有剩餘的,可以在集貿市場上出售、串換,可以不辦理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第八條農資經營者應當依法從事經營活動,並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不得從事下列經營活動:
(一)依法應當取得營業執照而未取得營業執照或者超出核準的經營范圍和期限從事農資經營活動的;
(二)經營國家明令禁止、過期、失效、變質以及其他不合格農資的;
(三)經營標簽標識標注內容不符合國家標准,偽造、塗改國家標准規定的標簽標識標注內容,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之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的農資的;
(四)利用廣告、說明書、標簽或者包裝標識等形式對農資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適用范圍、有效期限和產地等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第九條農資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農資的產品質量負責,建立健全內部產品質量管理制度,承擔以下責任和義務:
(一)農資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在進貨時應當查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並按照同種農資進貨批次向供貨商索要具備法定資質的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原件或者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以及產品銷售發票或者其他銷售憑證等相關票證;
(二)農資經營者應當建立進貨台賬,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從事批發業務的,應當建立產品銷售台賬,如實記錄批發的產品品種、規格、數量、流向等內容。進貨台賬和銷售台賬,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三)農資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修理、更換、退貨等三包責任和賠償損失等農資的產品質量責任;
(四)農資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農資存在嚴重缺陷,可能對農業生產、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該農資,通知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追回不合格的農資。已經使用的,要明確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和應當採取的補救措施;
(五)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條農資交易市場開辦者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建立並落實農資的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承擔以下責任和義務:
(一)審查入場經營者的經營資格,對無證無照的,不得允許其在市場內經營。
(二)明確告知入場經營者對農資的質量管理責任,以書面形式約定入場經營者建立進貨查驗、索證索票、進銷貨台帳、質量承諾、不合格產品下架、退市制度,對種子經營者還應當要求其建立種子經營檔案;
(三)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制度,配合有關部門處理消費糾紛;
(四)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發現經營者有本辦法第八條所禁止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報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下列制度,對農資市場實施監督管理:
(一)實行農資經營者信用分類監管制度;
(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農資市場巡查制度;
(三)實行農資市場監管預警制度,根據市場巡查、消費者申訴、舉報和查處違法行為記錄等情況,向社會公布農資市場監管動態信息,及時發布消費警示;
(四)建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網路,及時受理和處理農資消費者咨詢、申訴和舉報。
第十二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管理農資市場,依據《行政處罰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活動;
(二)向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農資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復制、查封、扣押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等資料;
(五)查封、扣押有證據表明危害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或者有其他嚴重質量問題的農資,以及直接用於銷售該農資的原材料、包裝物、工具;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農資市場監管工作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損害農資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農資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五條農資交易市場開辦者違反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2009年11月1日起實施。

Ⅳ 肥料不合格處罰辦法

法律分析:由工商部門根據《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查處。

1、現場檢查,製作現場筆錄。

2、詢問筆錄,如抽檢,送達檢驗結果。

3、製作各類審批文件由部門負責人審批。

4、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

5、3日內當事人未提出異議,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6、當事人執行處罰後,製作結案報告。

法律依據:《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

第七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向其成員銷售農資的,可以不辦理營業執照。

農民個人自繁、自用的常規種子有剩餘的,可以在集貿市場上出售、串換,可以不辦理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第八條 農資經營者應當依法從事經營活動,並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不得從事下列經營活動:

(一)依法應當取得營業執照而未取得營業執照或者超出核準的經營范圍和期限從事農資經營活動的;

(二)經營國家明令禁止、過期、失效、變質以及其他不合格農資的;

(三)經營標簽標識標注內容不符合國家標准,偽造、塗改國家標准規定的標簽標識標注內容,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假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之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的農資的;

(四)利用廣告、說明書、標簽或者包裝標識等形式對農資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適用范圍、有效期限和產地等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第九條 農資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農資的產品質量負責,建立健全內部產品質量管理制度,承擔以下責任和義務:

(一)農資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在進貨時應當查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並按照同種農資進貨批次向供貨商索要具備法定資質的質量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原件或者由供貨商簽字、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以及產品銷售發票或者其他銷售憑證等相關票證;

(二)農資經營者應當建立進貨台賬,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從事批發業務的,應當建立產品銷售台賬,如實記錄批發的產品品種、規格、數量、流向等內容。進貨台賬和銷售台賬,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三)農資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修理、更換、退貨等三包責任和賠償損失等農資的產品質量責任;

(四)農資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農資存在嚴重缺陷,可能對農業生產、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該農資,通知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追回不合格的農資。已經使用的,要明確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和應當採取的補救措施;

(五)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法律咨詢:農資銷售商被供貨商欺騙賣假化肥該怎麼辦

1、若你方屬於不知情的情況下,則銷售該假化肥,在主觀上不構成故意。不屬於故意、明知的行為,屬於過失。過失是不構成刑法上第147條【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故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處罰。根據《消費者保護權益法》第五十六條可能面臨沒收違法所得甚至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48條和五十八條承擔民事責任(包括侵權損害責任)。《產品質量法》43、44條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這個就看銷售者有沒有錯了,若沒有,且能明確指出供貨商或者生產商,則有供貨商或者生產商承擔。依據《產品質量法》43、44條。當然受害人可以要求銷售者先賠償,然後銷售者再像供貨商或者生產商追償。
3、不需要。其實你們該不該承擔這個責任,就看你們是不是明知是假葯而賣,或者是一開始不知道,後面知道了還賣。

Ⅶ 關於農資產品的主管部門、相關法律條例以及稅收政策,誰能給詳細介紹一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機、畜牧、獸醫、農墾、鄉鎮企業、漁業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專門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印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以下簡稱中央一號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加強「三農」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各級農業部門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貫徹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方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正確把握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去年以來,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三農」工作的決策和部署,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加大各項工作力度,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糧食保持較大幅度增產,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農業各行業平穩較快發展,農業科研和推廣工作成效顯著,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產品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但必須看到,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農業基礎設施脆弱,糧食穩定增產的基礎還不牢固,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還比較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還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進一步指明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方向,明確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總目標。各級農業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科學內涵,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切實把中央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各項部署和要求,落實到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實際行動中去,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

(三)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好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部署和要求,貫徹統籌城鄉發展方略,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實施「轉變、拓展、提升」三大戰略,著力轉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拓展發展領域和途徑,提升發展能力和競爭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努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積極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深化農村改革開放,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業不斷增效、農民持續增收「三增」目標,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協調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合農業部門實際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歷史任務。各級農業部門要從自身職責出發,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把加快發展農村經濟作為中心任務,把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作為主攻方向。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切的實際問題。積極推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的建立,努力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合力。從2006年開始,啟動實施「九大行動」,即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行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行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促進行動、農業科技提升行動、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農業產業化和農產品加工推進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綠色行動、生態家園富民行動和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行動。通過「九大行動」的實施,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五)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按照穩定面積、主攻單產、優化結構、節本增效、提升能力的要求,著力增強資源保障、物質裝備、科技支撐和抗禦風險能力,切實轉變糧食增長方式,努力實現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扎實推進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加快建設大型商品糧基地。推廣一批優良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開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雜糧創高產活動。實施植保工程,重點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加強蝗蟲、條銹病、稻瘟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蟲害和植物疫情的預測預報和防控,完善災害應急預案。進一步優化糧食品種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專用糧食生產,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促進糧食加工轉化。

(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繼續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和區域性農業科研中心,在機構設置、人員聘任和投資建設等方面實行新的運行機制。支持和鼓勵龍頭企業建立農業科技研發中心。重點攻克新品種培育、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機配套、生態環境建設、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的技術難題,加強重大增產技術、節本技術、精深加工技術以及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設施農業技術的研發,形成一批突破性重大科技成果,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技術儲備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

(七)加大以科技入戶和測土配方施肥為重點的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延伸推廣鏈條,完善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機制,大力培育科技示範戶,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擴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主體培訓實施范圍,著力推廣超級稻栽培、主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十項重大技術。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優化施肥結構,重點抓好糧食、蔬菜、棉花、油料和水果等主產區的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進一步增加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鞏固和擴大節本增效成果。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做好水稻栽插和收獲機械化的示範推廣,擴大農機跨區作業的范圍和規模,提高重要農時、重點作物、關鍵生產環節和糧食主產區的農機作業水平。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積極探索對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服務實行分類管理的辦法,完善農技推廣的社會化服務 機制,鼓勵各類農科教機構和社會力量參與多元化的農技推廣服務,大力促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八)繼續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進一步加大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力度,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圍繞提高良種覆蓋率、提升標准化水平、延伸產業鏈條、增強保障能力,當前要重點建設黃淮海專用小麥、三江平原水稻、新疆棉花、西北黃土高原蘋果、浙南閩西粵東柑橘、桂中南雙高甘蔗、東北奶牛、黃渤海出口水產品等產業帶。繼續實施種養業良種工程。大力發展畜牧業,擴大畜禽良種補貼規模,著力構建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推廣健康養殖方式,加強標准化畜禽養殖小區建設,促進畜牧養殖標准化、規模化、產業化。加快優質飼草料基地建設,促進飼料工業快速健康發展。積極發展水產業,擴大優質水產品養殖,建設水產養殖標准化示範區和無公害示範基地,加強水產原良種體系和病害防治體系建設,繼續做好沿海捕撈漁民轉產轉業工作,積極發展大洋性公海漁業。加強漁港設施建設,發展漁港經濟。

(九)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堅持扶優、扶大、扶強,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範基地,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積極爭取增加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投入,通過龍頭企業資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完善稅收政策,搞好龍頭企業信貸服務。積極推動建立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訂單農業」。鼓勵龍頭企業設立風險資金,採取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等方式,與農戶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擴大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示範項目范圍,鼓勵農民按照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在生產服務、產品流通、儲藏加工、市場銷售等環節,組建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動加快立法進程,建立有利於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信貸、財稅和登記等制度,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引導各類專業大戶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健康發展。

(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市場流通工作。加快農業標准化,抓緊推進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啟動國家級農業標准化示範縣(場)建設,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認證工作。實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指導各地建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深入開展農葯及農葯殘留、飼料中葯物殘留及違禁葯物污染、獸葯及獸葯殘留、水產品中葯物殘留監控工作。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促進入市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支持發展農產品直銷配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交易、冷鏈保鮮運輸、基地與市場掛鉤等流通方式,推進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網路的完善,實現省際互通。加強農產品營銷促銷服務,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搞好農產品外銷的服務與指導。深入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加快農資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實行信用分類管理。

(十一)加強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按照「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切實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制定科學免疫程序,定期進行免疫工作檢查和免疫效果監測。加強重大動物疫情預警預報,實施國家重大動物疫情監測計劃,實行疫情報告網路化管理。加強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完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反應機制,建立重大疫情處置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加快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範建設,組織開展國家評估,積極推進國際認證工作。強化動物衛生執法監督,開展動物防疫標識溯源信息系統建設試點,加強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開展獸葯專項治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獸葯違法活動。加強動物防疫法制建設,健全完善獸醫技術法規和技術標准體系,全面推進獸醫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動物防疫法制宣傳普法工作。繼續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機構,完善網路,穩定隊伍。

(十二)積極發展循環農業。堅持開發節約並重原則,積極發展低消耗、高效率的農業生產。以節地、節水、節肥、節種、節能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大力推廣應用節約型的耕作、播種、施肥、施葯、灌溉與旱作農業、集約生態養殖、沼氣綜合利用、戶用高效爐灶、秸稈綜合利用、農機與漁船節能等十大節約型技術,推進節約型農業發展。組織實施生物質工程,推廣秸稈氣化、固化成型、發電、養畜等技術,開發生物質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質產業。

三、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十三)認真落實中央關於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繼續推進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健全對農民直接補貼的機制。切實落實對農民的「三減免、三補貼」和退耕還林補貼等政策。落實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專項補貼政策。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范圍和規模。促進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完善和落實,保持合理的糧價水平,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推動建立對農民使用化肥、燃油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直接補貼制度,完善對農業和農民的支持保護體系。落實減輕農民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堅決糾正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強化政策落實機制,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政策真正落到實處,不斷改善農民增收的政策環境。

(十四)充分挖掘農業和農村內部增收潛力。採取綜合措施,廣開農民增收渠道。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推進「一村一品」,實現農業增值增效。鼓勵和支持鄉鎮企業發展,積極協調落實扶持鄉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科技進步和結構調整。引導鄉鎮企業發展以吸納農民就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各類農村服務業、與大企業配套的企業和資源節約型企業。建設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示範縣,推進農產品的儲藏、保鮮、運銷和精深加工,推動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增值稅改革試點,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合理布局和快速發展。大力推動農村民營經濟發展,引導企業和要素集聚,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十五)加強農民培訓和農村職業教育。構建政府項目引導、主管部門統籌、培訓機構實施、農民自主參與的新型農民培訓機制。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加大綠色證書培訓力度,建設農民科技書屋,加強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業科學知識普及,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務農技能,促進科學種田。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實施規模,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提高補助標准,加強項目監管,增強農民轉產轉崗就業能力。加強對農村職業教育的組織和指導,發展農村遠程教育,努力提高農業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

(十六)積極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推動建立農村勞務輸出協調管理機構,大力發展農村勞務經濟,不斷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加強農民外出就業的指導,做好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的對接協調和管理。加強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監測,完善農民就業綜合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轉移就業信息,引導和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積極參與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農民工流動和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依法保障其合法權益。積極推動城鄉勞動力平等就業制度試點,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

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十七)扎實推進農業「七大體系」建設。堅持以投資增量盤活存量,全面整合現有資源,區分輕重緩急,分步組織實施。圍繞強化支撐保障功能,推動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完善補貼、補償機制,發揮國家投資的示範、引導和調控作用,充分利用市場經濟手段,引導社會資本、工商資本、境外資本積極參與體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農業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繼續健全完善重大項目監管制度,完善投資項目決策機制和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投資項目公示制度和公開招投標制度,實行建設項目責任追究制,嚴格落實懲戒措施,形成有效的建後管護機制。

(十八)大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重點加強中低產田基礎設施和質量建設。通過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和新一輪沃土工程建設,大力推廣「增、提、改、防」技術,科學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全面提升地力。改革傳統耕作方法,發展保護性耕作。開展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試點,建設高標准糧田,提高耕地質量。建立耕地質量動態監測和預警系統,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體系,構建耕地質量建設長效機制。

(十九)加強以沼氣等為重點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國家大幅度增加農村沼氣建設投資規模的機遇,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快建設和普及戶用沼氣,加大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示範建設力度,支持養殖場建設大中型沼氣。在適宜地區積極推廣秸稈氣化、小水電、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技術,建立能源作物栽培和液體燃料轉化示範基地,擴大生物質氣化、固化成型技術示範推廣,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充分利用和整合涉農信息資源,重點抓好「金農」工程,扎實推進「三電合一」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強化為基層和農戶的信息服務。加強農業抗災救災設施建設,增強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積極參與和推動鄉村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採取以獎代補、項目補助等辦法,引導農民自願出資出勞,開展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因地制宜推廣種養業清潔生產技術,引導農業生產方式變革。制定並實施全國農業污染防治規劃,建設農業資源與環境監測預警系統,加大農業污染防治力度,促進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實行科學施肥,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土壤中的化肥、農葯殘留量。以沼氣池建設帶動農村改圈、改廁、改廚。支持規模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引導和幫助農民切實解決住宅與畜禽舍混雜問題。爭取擴大退牧還草工程規模,加強鼠蟲害防治,不斷改善草原生態環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態修復的長效機制。實施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繼續實施休漁禁漁制度,建設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加強農業生物資源安全保護與利用,抓好農作物和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推進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五、深化農村改革和農業對外開放,促進農村和諧發展

(二十一)進一步深化農村各項改革。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健全在依法、自願、有償基礎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加強對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培訓,拓寬就業安置渠道,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清理核實鄉村債務,選擇部分縣市開展化解鄉村債務試點,妥善處理歷年農業稅尾欠。深化國有農場稅費改革,落實有關政策措施,逐步剝離辦社會的職能,轉變經營機制,大力推進農墾產業化、集團化和股份化,充分發揮農墾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參與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產銷區穩定的購銷關系。推動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配合做好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促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二十二)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擴大農業對外開放領域,拓展對外合作渠道,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繼續做好引進國外資金、技術、人才和服務的工作。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完善有關政策措施,發揮農墾的帶動作用。大力開拓農產品國際市場,擴大園藝、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出口。積極參與國際農業事務協調和國際規則、標準的制訂以及多雙邊農產品貿易談判,有效維護我國權益。建立大宗農產品貿易預警機制、農業貿易糾紛快速反應機制,提高我國農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

(二十三)發展農村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進一步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鼓勵、引導和支持農村發展各種新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動農產品行業協會發展,引導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加強行業自律,搞好信息服務,維護成員權益。總結和推廣現有自我服務組織的好做法好經驗,積極發展農村法律、財務等中介組織,為農民發展生產經營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有效服務。

(二十四)積極推動農村基層黨的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扎實開展農村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結合農村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正面教育,解決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主要問題,解決群眾最關心的重點問題,務求取得實效,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創造力。參與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活動,推動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制度,健全農民自主籌資籌勞的機制和辦法,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設施建設。推動農村法制建設,增強農民法制觀念,提高農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積極推動農業立法工作,完善農業法律法規體系,健全農業執法體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執法手段,穩步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探索綜合執法與專業執法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切實提高農業行政執法能力。

(二十五)促進農村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大力推動公共財政擴大覆蓋農村的范圍,加大農村公共事業建設投入。積極參與和推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社保等社會事業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切實搞好人畜共患疫病的防治,提高農村公共衛生安全水平。大力加強農機、漁業、農墾、草原防火等農業安全生產工作,加大監管力度,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農業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為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Ⅷ 若農資店賣出的葯品導致人死亡,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一般情況下只要這個農資店賣出的葯品是合格葯品,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因為農資店賣出的葯品主要以農葯為主,農葯的用途是用在農作物上的,不是給人喝的。所以如果有人將農葯用在自己身上導致死亡,農資店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但也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農葯購買者在農資店購買葯品時,告知店主葯品是用來自殺,並且仔細詢問農葯的用法和用量,農資老闆如實告知的話,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因為在新《農葯管理》 中有這樣一個條例:

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銷售、運輸、貯存等過程中,使用禁用農葯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

另外我國刑法對違法銷售有毒農葯也有明確的處罰規定: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由此可見,我國對農資店違法銷售有毒農葯的處罰是非常嚴厲的。因為近年來出現好多因為服用百草枯而致人死亡的案例。百草枯是農葯中毒性最大的一種,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誤服百草枯的人大多沒有生還的可能性,就算有幸撿回一條命,百草枯的毒性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永遠恢復不了的。

Ⅸ 涉嫌經營未備案的種子該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種子;貨值金額不足五萬元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五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七十三條

有侵犯植物新品種權行為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對侵犯植物新品種權所造成的損害賠償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當事人不履行協議或者調解未達成協議的,植物新品種權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農資生產者經營者的主要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涉嫌經營未備案的種子的法律量刑:

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植物新品種權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侵犯植物新品種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植物新品種權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植物新品種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三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熱點內容
履行查對制度的規章制度和程序 發布:2024-11-19 18:19:19 瀏覽:18
阜平法院 發布:2024-11-19 18:18:19 瀏覽:951
法院體庭 發布:2024-11-19 18:17:35 瀏覽:896
關於心道德事的心得 發布:2024-11-19 17:14:24 瀏覽:202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發布:2024-11-19 16:51:51 瀏覽:748
經濟法中半數以上是含半數嗎 發布:2024-11-19 16:38:46 瀏覽:741
勞動合同法中以上以下 發布:2024-11-19 16:29:35 瀏覽:735
合同法的第59條 發布:2024-11-19 16:29:34 瀏覽:296
公司培訓合同法的通知怎麼寫 發布:2024-11-19 15:59:01 瀏覽:513
法院職工編制 發布:2024-11-19 15:23:49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