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據發票有法律效力
❶ 收據能否作為法律憑證
法律分析:收款收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合法憑證。但收據收取的款項只能是往來款項,收據所收支款項不能作為成本、費用或收入,只能作為收取往來款項的憑證。且收據不能作為成本或費用的原始憑證。收款收據雖然具有一定法律效力,但其效力不強。很多單位都只認發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❷ 收據蓋發票專用章有法律效力嗎
收據上蓋發票章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在我國法律中有明文規定。發票是專用的,收據不能作為發票來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1993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3年12月23日財政部令第6號發布 根據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修訂)
其中第六章第三十五條第六小節規定:
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一)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開具發票,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的;
(二)使用稅控裝置開具發票,未按期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的;
(三)使用非稅控電子器具開具發票,未將非稅控電子器具使用的軟體程序說明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或者未按照規定保存、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的;
(四)拆本使用發票的;
(五)擴大發票使用范圍的;
(六)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
(2)收據發票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發票的檢查
第三十條 稅務機關在發票管理中有權進行下列檢查:
(一)檢查印製、領購、開具、取得、保管和繳銷發票的情況;
(二)調出發票查驗;
(三)查閱、復制與發票有關的憑證、資料;
(四)向當事各方詢問與發票有關的問題和情況;
(五)在查處發票案件時,對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可以記錄、錄音、錄像、照像和復制。
第三十一條印製、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
稅務人員進行檢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
❸ 發票和收據有何作用有什麼不同的法律效力
發票是來證明消費者與經營者之源間的消費關系,並且經營者因此繳稅。
收據可以用於更多的方面,不僅是現金,也可以是物。
經營者在從事經營活動中必須為消費者出具發票。
購買商品要向經營者索要發票,比收據有法律依據。
一旦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廠家或維修站只承認發票,不承認收據。
❹ 收據蓋發票專用章有效嗎
收據上蓋發票章沒有法律效力。
在我國法律中有明文規定,發票是專用的,收據不能作為發票來使用。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所開具和收取的業務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稅務機關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收據才是收付款憑證,發票只能證明業務發生了,不能證明款項是否收付。
發票在我國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下:
1、發票具有合法性、真實性、統一性、及時性等特徵,是最基本的會計原始憑證之一;
2、發票是記錄經濟活動內容的載體,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
3、發票是稅務機關控制稅源,徵收稅款的重要依據;
4、發票是國家監督經濟活動,維護經濟秩序,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我國實施新稅制的產物,是國家稅務部門根據增值稅徵收管理需要而設定的,專用於納稅人銷售或者提供增值稅應稅項目的一種發票。專用發票既具有普通發票所具有的內涵。同時還具有比普通發票更特殊的作用。它不僅是記載商品銷售額和增值稅稅額的財務收支憑證。而且是兼記銷貨方納稅義務和購貨方進項稅額的合法證明,是購貨方據以抵扣稅款的法定憑證,對增值稅的計算起著關鍵性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第十條 發票應當套印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全國統一發票監制章的式樣和發票版面印刷的要求,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發票監制章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製作。禁止偽造發票監制章。第二十二條 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並加蓋發票專用章。
❺ 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收據如果蓋有單位的印張,應該就有法律效力。
❻ 發票和收據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發票與收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只是公司不開發票,偷逃稅收。如可以證明事實,當然皆有法律效力。當然作為消費者,可索要發票,這是你的權利。只要不是假發票就是證據。 發票屬於正規報銷憑證,收據不可以做為報銷憑證,財務不收。 從會計角度講,不能入賬充當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