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稅收法律責任
『壹』 請問前任會計的偷逃稅行為若被稅務局查出是否需要我來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現行稅法規定你單位作為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必須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你的前任才是直接責任人,發生在你任職前的事,你不必負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貳』 如果公司的稅務或財務出了問題辦稅人員要承擔什麼責任
《刑法》第抄二百另一條:偷稅數額占襲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公司抽逃稅款,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話,由法定代表人承擔刑事責任,公司並處罰金數額很大,就涉嫌單位刑事犯罪了。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
構成單位犯罪,主要責任人員按偷稅罪定罪量刑。
第一責任人:法人代表第二責任人:財務負責人第三責任人:會計
『叄』 公司財務負責人應負哪些責任,
、審核部門遞交的報銷單據,對未經總公司審批的單筆報銷金額元以上的單據、超過經批準的預算且未經總公司特別審批的以及不符合公司財務報銷制度規定的單據一律不得報銷。
2、負責總帳、各類明細帳的記帳工作。
3、負責記帳憑證的審核工作,包括審核會計科目、摘要內容的規范和數據的正確,對不符實、不合法、不完整、不規范的記帳憑證交憑證填制人更正,否則不予簽章確認。
4、對審核完的記帳憑證及時登記入帳。
5、負責押金收據、租金發票的開具,開好的收據記帳聯交於出納在收款時入帳;每月根據開票情況確認收入。
6、每月根據倉庫提供的出庫單及倉庫月報表進行成本核算。核對倉庫明細帳,保保證帳帳相符。
7、每月核對倉庫采購耗材入庫單、月收發存報表及供應商發票,核對正確後入庫存帳。
8、每月正確計算各項費用的預提和攤銷。
10、每月正確計算應交各項稅金。
11、月末編制收入、成本費用轉帳憑證。
12、月末、年末結帳前對庫存現金、固定資產自用設備進行盤點,並記錄盤點結果存檔備案。對於盤點後發現現金、資產短缺或其他嚴重問題,應及時查明原因並向總公司報告。
13、編制科目匯總表,試算平衡後結帳。
15、負責編制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各類稅務報表。
16、負責納稅申報及與稅務部門、銀行、工商等部門的溝通聯系。
17、收據、發票、發票專用章、財務專用章由會計保管。
18、整理、裝訂會計憑證、會計報表歸檔,並妥善保存收據、發票的存根聯。
『肆』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會計法律,行
根據滯納金的以上特點,滯納金只能發生雙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國家行使公共權力的過程回中答,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伍』 公司財務被稅務局稽查查處會計會承擔什麼責任
人轉到公安系統去了,說明問題有點嚴重性,從外貿公司上班且搞財務來看,內可能涉及容出口退稅騙稅。如果平時沒有發現你老婆很多錢的話,那麼一般是經辦人,大的責任應該是老闆,檢察人員對情況了解後就會給回來的。
請律師才見到人,這個是真的。
『陸』 會計核算、稅務申報中的法律風險
會計核算中的法律風險主要是指公司會計系統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而內存在重大錯報或會計人員容營私舞弊導致公司資產被挪用或侵佔的可能性。稅務申報中的法律風險主要是指公司未依法申報稅收或稅收籌劃未獲得稅務部門認可而導致補交稅款或行政處罰的可能性。
會計核算中的法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1)公司會計核算系統缺乏必要的分工;2)缺乏必要、有效的內部控制;3)會計人員存在道德風險;4)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等。
稅務申報中的法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1)公司未依法申報繳納稅收;2)公司會計資料缺失,未通過稅務檢查或監督;3)公司發票管理流程缺失;4)公司稅收籌劃未獲認可等。
『柒』 會計法律與稅收法律有什麼聯系
法律是一個體系,包含法律法規、准則以及實施細則和條例,另包含稅務版局的通知。
會計法律是權規定會計賬務的處理流程和相關制度從而生成相關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註等;為稅收的徵收提供依據。
稅收法律是相關稅務的法規,規定徵收的范圍、比率、目的等。
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會計法規是規定會計計算過程,而得到的結果就是稅收法規的目的。
『捌』 關於偷稅,會計應該承擔的責任
那要看在稅務機關備抄案時是主管會計是否是這個會計,如果只是因為發票不夠使用造成的,就其性質來講,老闆未逃跑之前只是延期納稅,稅務部門對此類問題也都知道企業存在這種現象,不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況且會計主動聯系稅務反映的情況,應該不會有什麼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