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侵權法律知識
❶ 侵犯知識產權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一、侵害知識產權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企業在建立商業秘密保護系統和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前提下,有權依據中國法律追究侵權人的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民事責任的構成必須同時具備下列四個要件:
一是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表現為具有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故意。
二是侵權人實施了侵犯權利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三是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四是侵權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了損害。
二、刑事責任
商業秘密權利人在已採取商業秘密保護措施和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情況下,認為其商業秘密受到侵害並造成重大損失的,向公安機關申請,要求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公安機關偵查後,認為侵權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對侵權人追究刑事責任的,由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人追究刑事責任:
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損失數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造成特別嚴重後果」,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的行為,按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個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的三倍定罪量刑。
對明知他人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運輸、儲存、代理進出口等便利條件、幫助的,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犯論處。
我國的法律法規也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著公民的行為,如果有不法分子做出了侵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後,也是會給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同時給社會的治安的秩序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司法機關也會對犯罪嫌疑人做出相應的處罰,一般會包括民事和刑事處罰。
❷ 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管轄法院有哪些規定
根據新民訴法司法解釋的規定,知識產權法下的侵權管轄包括:
1、專利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五條,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地包括:被訴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2、商標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五十二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商品所在地。
3、版權侵權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因侵犯著作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復製品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營性儲存、隱匿侵權復製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版權、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復製品所在地。
(2)產權侵權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近日,最高法院發布了《知識產權侵權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該《報告》選取了2015—2016年民事一審審結案件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中指出,兩年來審結的知產侵權案件總數為1.2萬余件,且2016年案件數同比增長41%之多;此外,案件多集中在廣東、北京、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著作權侵權案件中,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侵害作品改編權、表演權、發行權以及侵害表演者權的案件平均審限均超過知產案件平均審限,其中侵害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糾紛案件審限僅短於假冒專利糾紛和侵犯發明專利糾紛。
究其緣由,系因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所保護的客體涉及諸多技術問題,具有類似發明專利的復雜程度,客觀地延長了法院審理該類案件的周期。
從《報告》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知產案件判決支持或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訴求,僅有不到8%的案件未予支持,充分體現了我國司法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這一方面鼓勵權利人積極維權,另一方面也是為侵權人敲響了一記警鍾。
❸ 知識產權侵權申訴需要提供什麼憑證
1、授權銷售證明。需指向商標權利人且授權書內容中被授權方名稱,要跟淘寶店鋪實名認證人或淘寶會員名一致,需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2、正規進貨證明,指向商標權利人或者其授權經銷商的紙質進貨憑證,並體現品牌+型號/款式信息。
3、來源於權利人或其授權經銷商的畫冊;或者官方已生產證明:官網被投訴商品鏈接+官網被投訴商品款式截圖+申訴理由中提供對應的網頁鏈接。
4.專賣店照片:需包含專賣店含店名的店外門面照片+與門面照片顯示一致的門店內景與被投訴方商品在店內懸掛整體照+被投訴商品懸掛單獨照+被投訴商品的標牌細照。
5、條形碼查詢結果。爭議商品條形碼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用商品查詢可以查詢出來且與品牌方或與品牌方授權生產廠家有關聯的頁面截圖、實際商品條形碼拍攝圖片。
6、專賣店查詢系統中相關款號照片。被投訴商品在專賣店的整體照+商品條形碼特寫照+專賣店照片查詢系統中的顯示拍照,需清晰的體現查詢結果與商品相對應+專賣店系統權利人照片。
(3)產權侵權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雖然是私權,雖然法律也承認其具有排他的獨占性,但因人的智力成果具有高度的公共性,與社會文化和產業的發展有密切關系,不宜為任何人長期獨占,所以法律對知識產權規定了很多限制:
第一,從權利的發生說,法律為之規定了各種積極的和消極的條件以及公示的辦法。例如專利權的發生須經申請、審查和批准,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規定有各種條件(專利法第22條、第23條),對某些事項不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第25條)。
著作權雖沒有申請、審查、注冊這些限制,但也有著作權法第3條、第5條的限制。
第二,在權利的存續期上,法律都有特別規定。這一點是知識產權與所有權大不同的。
第三,權利人負有一定的使用或實施的義務。法律規定有強制許可或強制實施許可制度。對著作權,法律並規定了合理使用制度。
❹ 知識產權法關於侵權的是哪幾條
知識復產權法是個統稱,不是特定製的一部法律。知識產權法主要包括《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以及配套的實施條例、實施細則、司法解釋。多了去了,你自己按照法條去找吧。《反不正當競爭法》里也有部分規制商標侵權、計算機軟體保護、商業秘密的條款。
這個沒法一一舉出來,太多了。
❺ 知識產權侵權罪加大強度,侵權者會受到什麼懲罰
知識產權侵權罪加大強度,侵權者會受到什麼懲罰?知識產權問題,在現在的社會是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常見了。隨著網路的技術極速發展,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發車展,知識產權問題已經成了一個眾人關注的問題,許多企業商家,甚至是個人,都有可能牽扯到知識產權的問題。近幾年來知識產權侵權的問題也越來越普遍,為了保護商業企業以及個人的知識產權,我們國家也出台了許多法律來保護知識產權,現在知識產權侵權罪的強度比以前加大了,那麼知識產權的侵權者一方將會承擔怎樣的責任呢?
❻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計算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數額以下哪些可以作為計算的依
根據我國《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侵權人侵犯權利人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合法權益,應當向權利人的賠償數額為: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如該項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具體的有關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五十六條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依照專利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追究侵權人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根據權利人的請求,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數額。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因侵權所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權利人銷售量減少的總數難以確定的,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可以視為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
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該侵權產品在市場上銷售的總數乘以每件侵權產品的合理利潤所得之積計算。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權人的營業利潤計算,對於完全以侵權為業的侵權人,可以按照銷售利潤計算。
第二十一條 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專利許可使用費的數額、該專利許可的性質、范圍、時間等因素,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人侵權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根據權利人的請求以及具體案情,可以將權利人因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計算在賠償數額范圍之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四十八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二十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