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犯罪負法律責任
㈠ 抑鬱症犯罪會怎麼樣的
抑鬱症患者犯罪,會不會判刑,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抑鬱症患者犯罪,會判刑。
抑鬱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並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犯罪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鬱,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的定罪。
要看案發時其是否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如果完全喪失的話,就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沒有完全喪失的話,要承擔刑事責任,但可從輕或減輕處罰;如果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正常,就正常承擔刑事責任。其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意識狀態,要經過司法鑒定來確定。
相關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對於抑鬱症患者犯罪的處理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法律對於抑鬱症患者犯罪的處理子下面有就幾個處理案例: 1. 四川樂山市羅某自稱長期遭受父親的虐待而患上抑鬱症,想把父親殺了再自殺,2008年8月6日,羅某誤將一電腦店老闆錯認成父親將其殺害。很快,羅志超被公安機關抓獲。公安機關發現羅志超的神情和言談舉止都有異於常人,遂將其送至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果顯示,羅志超是一名抑鬱症患者,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最後被害人親屬將羅某及其父親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其各項費用共計43萬. 2. 2006年8月15日,合肥市抑鬱症患者陳某為了達到自殺目的,召一「小姐」到一小旅社,妄圖將之殺害以達到自己被判死刑的「自殺」目的,後「小姐」機智逃脫只是頸部受了傷(本報曾多次報道)。案件發生後,經精神疾病司法鑒定,陳某患情感性精神障礙(即通常所說的抑鬱症),案發時正在發病期,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法庭以故意殺人(未遂)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兩年。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抑鬱症患者犯罪的處理能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也可能被認定為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但到底什麼情況下認定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什麼情況下認定為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應該看犯罪的嚴重性了。
抑鬱症患者在殺了人後要負法律責任嗎
你好,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可以幫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抑鬱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並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殺人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鬱,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故意殺人的定罪。
抑鬱症患者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在觸犯「憲法」的情況下,單純的抑鬱症是完全民事行為人,但大部分的抑鬱患者會同時伴有精神分裂,強迫症等精神病,在這種情況下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我國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應當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1)18周歲以上。18周歲是我國公民成年的界限。對於16周歲以上而不滿18周歲,但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法律將之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2條還對「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認定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精神狀況健康正常。公民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范和社會生活共同規則,理智地實施民事行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從事行為的人,即使18周歲以上,也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抑鬱症殺人犯法嗎
犯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抑鬱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並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殺人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鬱,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故意殺人的定罪。
㈡ 全球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抑鬱症犯罪會判刑嗎
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判刑的。不要以為自己得了抑鬱症,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逃之夭夭,一句話做夢都比較快。
01、 全球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最新消息,全球大概有3.5億名抑鬱症患者,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因為患上抑鬱症自殺身故。而我國抑鬱症就醫率不超過10%,很多人明顯沒有這個意識,都認為抑鬱症不可怕,心理太脆弱而已。
對於抑鬱症,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上班族。上班族每天面臨的壓力是很大,比如業績不達標、工作沒有完成需要加班、跟同事鬧矛盾、家庭壓力等等會導致患上抑鬱症。
因此平時面臨壓力大,自己無法排解都時候,要學會放過自己,錢是掙不完的,我們要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要是已經到達胡思亂想的地步,不要猶豫,果斷尋求專業醫生的治療。
㈢ 抑鬱症患者看守所不收,如果法院判完了 監獄會收嗎
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不需要被告人任何手續。
法律依據:
《刑訴法》第二百四十九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後應當立即釋放。
第二百五十三條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
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對未成年犯應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執行刑罰。
執行機關應當將罪犯及時收押,並且通知罪犯家屬。
判處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發給釋放證明書。
(3)抑鬱症犯罪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抑鬱症患者犯罪的處理能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也可能被認定為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但到底什麼情況下認定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什麼情況下認定為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應該看犯罪的嚴重性了。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即使是精神病人,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先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其患有精神病,才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單純的抑鬱症不屬於精神病,單純的抑鬱症患者犯罪應該負全部刑事責任責任。如果有並發的其他精神病的話另說。
㈣ 犯人患有抑鬱症,定的非法經營有事嗎
有刑事來責任能力就應當承擔刑自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的犯罪。(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結算業務的;(四)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一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成立、具有責任能力的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本罪的主體,依本條原意是指經營者,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人不商」,如果將本罪的主體限定為特殊主體,將會使許多沒有任何經營許可證(非經營者)的買賣物品和進出口許可證和進出口原產地證的行為得不到懲處,因之,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單位亦能構成本罪主體。
㈤ 精神抑鬱症患者犯罪應不應得到減刑
精神抑鬱症患者來精神上面是有問題的自。從道義角度來講,是應該得到減刑的。
但是從法律的角度應該是不可以的。因為精神抑鬱症患者畢竟還不是精神病。而我們國家的法律是對這個是沒有減刑的規定的。
精神抑鬱症患者在其發病期間出現犯法行為,不應負刑事責任,但須權威精神病院鑒定。
㈥ 重度抑鬱症患者可以免除刑事處罰嗎
1、如果確定作案時是在抑鬱症發作期間,法院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從輕處罰。但回重度抑答鬱症患者是有一定自知力的,所以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責任;
2、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上述刑法規定可以看出,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進行刑事處罰,既不同於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於完全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㈦ 法律對於抑鬱症患者犯罪的處理
抑鬱症和焦慮症是精神病的一種,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但要經法定程序鑒定。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7)抑鬱症犯罪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臨床表現
抑鬱症可以表現為單次或反復多次的抑鬱發作,以下是抑鬱發作的主要表現。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塗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鬱症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後。
4、軀體症狀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後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鬱發作具有特徵性意義。
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慾減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慾增強、體重增加。
㈧ 抑鬱症患者犯罪,會不會判刑,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抑鬱症患者屬於尚未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因此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8)抑鬱症犯罪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案例:抑鬱症患者駕車沖撞行人獲無期徒刑 感謝法院從輕處理
北京市一中院就被告人白連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白連波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白連波當庭表示不上訴。
白連波原先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因患上抑鬱症辭掉工作,2014年9月12日10時許,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馬坊村西側馬講路上,白連波駕駛紅色馬自達牌轎車無故對路上行人進行沖撞。
造成韓某某(女,歿年45歲)失血性休克合並腦損傷死亡,辛某某(女,歿年30歲)被鈍性外力作用導致顱腦損傷死亡,何某某輕傷。作案後,被告人白連波作案後向公安機關投案。
今年6月12日上午,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過程中,白連波說他此前撞人是為了求死,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想自殺,其實從家出來也就不到10分鍾工夫。我到一個小超市買了壁紙刀,找了個偏僻的地方,拿刀在自己的左手腕上割了3刀,但是沒死,就想開車撞人。
撞死了人,政府就會槍斃我,我也想過別的死法,但是怕不牢靠,我想撞的人多一些,肯定會判我死刑。我現在很後悔,白連波在法庭上說。據悉,白連波被捕後,一直在治療抑鬱症,病情已明顯好轉。
受審時,他曾向法官求情:請求法院對我從輕處罰。白連波的辯護人提出,白連波作為一名抑鬱症患者,在案發時行為控制能力明顯受限,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因此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據了解,在案件宣判前經法院調解,白連波的家人向兩位死者各賠償20萬,傷者賠償6萬,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屬撤回了附帶民事訴訟。
北京一中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白連波駕駛機動車故意沖撞行人,致二人死亡、一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應予懲處。
鑒於案發時被告人白連波受所患精神疾病影響,控制能力減弱,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且在犯罪後主動投案自首,同時考慮在本院審理期間白連波與其法定代理人賠償了被害人及其親屬的經濟損失,達成了民事調解並獲得諒解的情節,依法對被告人白連波予以從輕處罰。
北京一中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被告白連波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案件宣判後,白連波表示不會上訴,並感謝法律對他的從輕處理,並會珍惜這一機會。
參考資料: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參考資料:人民網-抑鬱症患者駕車沖撞行人獲無期徒刑
感謝法院從輕處理
㈨ 抑鬱症殺人犯法嗎
犯法。根抄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抑鬱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人並沒有喪失認知能力,責任能力,他在做出殺人的行為時是清楚明白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當然,如果鑒定確實是抑鬱,可以作為量刑的依據,但不影響對他故意殺人的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