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照經營的法律責任
A. 無照經營行為違反了什麼法
第一條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證無照經營。
第三條下列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
(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注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工作,建立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工作機制。
第五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從事經營活動的,由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予以查處;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予以查處。
第六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查處。
第七條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且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依照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予以查處。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以下統稱查處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密切協同配合,利用信息網路平台加強信息共享;發現不屬於本部門查處職責的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及時通報有關部門。
第九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有權向查處部門舉報無證無照經營。
查處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受理舉報的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並安排人員受理舉報,依法予以處理。對實名舉報的,查處部門應當告知處理結果,並為舉報人保密。
第十條查處部門依法查處無證無照經營,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具備辦理證照的法定條件、經營者有繼續經營意願的,應當督促、引導其依法辦理相應證照。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嫌無照經營進行查處,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責令停止相關經營活動;
(二)向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進入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查閱、復制與涉嫌無照經營有關的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對涉嫌從事無照經營的場所,可以予以查封;對涉嫌用於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物品。
B. 公司經營的法律問題
超范圍經抄營還好,只要是正當生襲意,一般沒多大法律責任
無照經營的話,估計會被罰款,如果是正當生意一般沒有刑事責任,除非涉嫌詐騙或者合同詐騙
超范圍經營跟無照經營都不屬於非法經營,非法經營是刑法上的特定概念: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以個人為名義的中介、中間人,協助買賣雙方達成合同,但未於雙方形成中介合同。以此盈利,以及組織團購、代購的個人(無公司或其它合法組織機構),組織團購、代購的經營行為並以此盈利,這些行為一般不會產生刑事責任,如果是正當生意一般也不會產生民事責任,
C. 法律問題,無照經營歸誰管,怎麼處罰
追問: 怎樣處罰呢?會不會很嚴重? 回答: 這個要看執法部門掌握了多少證據,然後根據違法情況來確定處罰金額。無照經營的話,一般是沒收非法經營的工具,然後處以罰款的。 追問: 那今天車上的人拍照算是在收集證據嗎?沒收工具指的是我那些機器嗎?我都還沒賺到什麼錢,要是沒收機器我就血本無歸啦!我都是自己一家人在干,根本賺不到什麼錢,就比給別人打工強一點!我現在該怎麼辦?不想被罰 回答: 如果只是簡單的加工活的話,應當沒有什麼問題的。這個可以同執法部門的人說。不過,如果你仿造名牌產品或者制售假冒偽劣的話,應當是加重處罰的。 追問: 我們沒有冒充其它品牌,都是自己做的椅子的半成品!不過家裡機器挺多,是以前的一個親戚不做了放我們家裡的 回答: 這個應當沒有什麼大問題的。等工商局的人來了,好好同人家說,就是自己給人家加工木器活而已。不會有什麼處罰的。再者,執法車拍照,不一定就是沖你去的。不要過多的擔心。 追問: 我家那麼多機器,還有那麼多半成品擺家裡呢,他們不會相信我們是給人家加工的!不過真挺謝謝你的,你真是個熱心的人!其實我們這一塊像我家這樣自己乾的也挺多,以前我們打工的一個老闆,工商的人去了就給五百塊錢就沒事了!真希望我們家不要那麼倒霉,畢竟我們也很累很辛苦!在網上查了法律說要沒收工具,幾萬的罰款什麼的嚇人!我們這情況應該不至於吧? 回答: 你可以說出向你訂購這些半成品的人來,由他們給你做證明的。加工活,按說也應當有營業執照的。畢竟你們不是小手工作坊,而是有機器加工設備的加工戶。還是辦理一下營業執照更好一些, 追問: 辦理那個執照會不會麻煩?現在我們這邊牽個三廂電都難得很! 回答: 辦理營業執照應當比較簡單。因為是個體加工戶的執照。不會很難的。 追問: 辦理那個執照會不會麻煩?現在我們這邊牽個三廂電都難得很! 回答: 辦理了營業執照,就好辦理三相電了,因為是個體工商戶,可以使用工業或者副業用電了, 追問: 只要辦這個執照就可以了嗎?流程是什麼呢? 追問: 再想請教下,他們所謂的收集證據指的是收集些什麼呢? 回答: 主要是你經營的數額以及經營的方式的相關證明。 追問: 經營的數額方面呢我們沒有發票,他們應該收集不到吧?經營方式就是別人直接到家裡來拉貨,除非他們出現在現場,不然他們應該難找到這些證據的呀! 回答: 這個他們會調查的,至於調查到什麼程度,掌握了些什麼證據,我沒有見,呵呵,不好回答你的問題。不過,相信執法部門會依法處理的。
D. 無照經營的處罰條例
無照經營是指未按照法律和法規規定取得許可審批部門頒發的許可證以及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
除適用簡易程序外,應當適用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立案、調查取證;聽取申辯和舉行聽證;審核決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備案;行政處罰決定書的交付或送達、執行。
對於無照經營行為,可根據不同情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和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處以罰款。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為無照經營行為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下列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
(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注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4)無照經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無照經營處罰案例:
向遊客發放虛假宣傳資料;駕駛「黑摩托艇」非法載客與非法攬客;不按規定明碼標價,不誠信經營……「十一」黃金周前3日,三亞多個職能部門共同發力,查處多起擾亂旅遊秩序的行為,為遊客營造規范的旅遊環境。
據三亞國慶「黃金周」旅遊市場整治與接待情況通報會介紹,10月1日至3日,三亞旅遊警察在三亞灣、大東海等景區開展巡查,分別抓獲散發虛假旅遊傳單違法人員鄧某平等4人,查獲旅遊虛假傳單2000多張,並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依法對鄧某平等4人處行政拘留10日。
10月1日上午,旅遊警察組織警力,在三亞灣海月廣場海邊當場抓獲駕駛黑摩托艇非法載客違法人員王某都和非法攬客違法人員王某森,現場查扣「三無」摩托艇2艘,並分別以無證駕駛機動船舶和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依法對王某都、王某森處行政拘留10日和7日。
10月2日上午,旅遊警察在南山景區停車場巡查時,當場抓獲非法招攬遊客到黑景點消費的違法人員胡某,並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依法對胡某處行政拘留10日。
「十一」期間,三亞海鮮大排檔成為熱門消費地點。為讓遊客放心消費,三亞工商、物價、質監等部門加強市場監管,尤其加強對海鮮排檔、水果攤點、旅遊購物點等重點行業的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10月1日至3日,三亞共查處旅遊市場違法違規案件5宗,責令整改標志不規范海鮮排檔14家、水果攤點11家,取締無照經營商店2家、水果攤點3家、暫扣水果72箱。此外,三亞市吉陽區一家海鮮排檔不按規定的方式和內容明碼標價,被物價部門處以1000元罰款。
三亞市天涯區一家海鮮批發攤位不誠信經營,被責令停業整頓,並在該攤位醒目位置處懸掛「不誠信經營商戶停業整頓」告示牌。據新華社
參考資料:網路——《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人民網——三亞整頓無照攤點
E. 無照經營簽訂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法律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就是說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沒版有營業執照也權是可以簽訂合同的,謹記,簽訂合同時要約定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你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哪些,像裝修時牆究竟需要粉刷幾次之類的);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切記要很明細,這地方很容易出問題或糾紛的);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這是為了到時候打官司時有關管轄的問題什麼的);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若確定是調解還可以打官司,約定打官司還可以調解,但約定仲裁的話就只能仲裁了)。
F. 無證經營怎麼處罰,處罰依據是什麼
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回規的規定予答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依據國務院頒發的《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規定:第十三條 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十四條 明知屬於無照經營而為經營者提供經營場所,或者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
G. 營業執照過期還繼續經營,需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370 號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第十四條
對於無照專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屬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絕無可能無責。
H. 無證經營,違反什麼法律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第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從事無照經營。
第三條
對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須經許可審批的涉及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的經營活動,許可審批部門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許可審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憑許可審批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核發營業執照。
第四條
下列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
(一)應當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二)無須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營業執照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三)已經依法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四)已經辦理注銷登記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有效期屆滿後未按照規定重新辦理登記手續,擅自繼續從事經營活動的無照經營行為
(五)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擅自從事應當取得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從事的經營活動的違法經營行為。
前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行為,公安、國土資源、建設、文化、衛生、質檢、環保、新聞出版、葯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許可審批部門(以下簡稱許可審批部門)亦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予以查處。但是,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十四條
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無照經營行為的處罰,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辦法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而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無照經營行為提供生產經營場所、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的,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六條
當事人擅自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被查封、扣押財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5%以上20%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處被動用、調換、轉移、損毀財物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十七條
許可審批部門查處本辦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五)項規定的違法行為,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罰;相關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沒有規定的,許可審批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第十八條
拒絕、阻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無照經營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