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智障人致人輕微傷是否負法律責任

智障人致人輕微傷是否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1-05 20:10:33

① 智障人士,用刀把人扎傷輕傷二級,怎麼辦

「輕傷二級」傷情有多重?

大家要搞清楚,傷情鑒定與傷殘鑒定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在刑事案例與治安案件中,使用的是傷情鑒定而不是傷殘鑒定。根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規定,人體損傷分為重傷、輕傷、輕微傷,其中重傷、輕傷又分為一、二級。例如手部的輕傷二級標准: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5.10.4 輕傷二級

a)手功能喪失累計達一手功能4%。

b)除拇指外的一個指節離斷或者缺失。

c)兩節指骨線性骨折或者一節指骨粉碎性骨折(不含第2至5指末節)。

d)舟骨骨折、月骨脫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輕傷二級」在故意傷害行為中,是入罪的最低標准。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在故意傷害行為中,造成被害人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輕傷二級」是入罪的最低標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把他人打成「輕傷二級」應該怎麼辦?

在輕傷案件中,涉及到有罪認定和無罪認定的問題,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法律規定。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輕傷案件是屬於可私了、可自訴、可公訴的案件。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第八條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故意傷害(輕傷)案件,辦案人員應當告知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被害人要求公安機關處理的,公安機關應當受理。

如果雙方私下協調解決是最好,協商解決不了被害人報警要求「公斷」,打人者就麻煩大了。因為一旦進入刑事訴訟程序,打人者就可能會被法院判刑,雖然多數判決不重也可宣告緩刑,但它卻是一個有罪的認定。也就是說打人者從此有了犯罪記錄,是公務員、教師、醫生等光彩職業的會被開除。因為我國沒有前科消除制度,只要判刑,當事人就會背負「刑事污點」一輩子,不但影響自己的前途還可以會影響到下一代。正是基於這一點,被害人感覺拿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痛點」,在要求賠償時,往往會獅子大張口。碰到這種情況,當事人應該如何辦呢?

1、為自己的過錯「埋單」,是必然。因為過錯在自己,自掏腰包「埋單」是肯定的。至於賠償的數額,也肯定會比法院判決的要多一些。至於賠償多少為好,全國也沒有統一的數額標准,三千五千也行,幾萬十幾萬也中,關鍵是雙方的協商結果。

2、打人者要有認錯態度。事件發生後,打人者應當低下頭來主動向被害人承認錯誤,積極配合傷者治療,請求他人諒解。畢竟大家都懂得能饒人處且饒人這個道理,傷者也只是想討要一些賠償尋找實際補償和心理慰藉罷了,他們也知道雙方鬧翻「公斷」之後,也難順利拿到賠償。

3、尋求中間人居間調解。有些事情雙方可能不方便直接面談,如有可能可以尋求雙方都認識的熟人或者中間人進行調解,防止雙方激化矛盾。

4、如果雙方確實無法調解,被害人選擇報警「公斷」的。打人者也應當主動誠懇向司法機關主動承認錯誤,並表明自己願意承擔賠償、願意接受處罰的實際行動。如果司法機關認為可以不處罰的,也可以做出不處罰決定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結束語:

法律之所以有這樣的設置,主要是考慮能讓被害人切實得到賠償,有效的化解社會矛盾,大家不要誤認為可以「花錢買罪」。如果有人認為我有錢可以隨便打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故意欺凌他人的行為「惡性」太重,被害人和司法機關都不會寬恕的。請大家不要以身試法為好!

② 監護人該怎樣對待成年智障人打傷兒童事件

首先,受害人的監護人應當及時報警,然後做法醫鑒定,根據鑒定結果來決定打人者的法律責任
一、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並承擔受害人的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二、如果鑒定結果是輕傷,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不管是公訴還是自訴,都可以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療等費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民事賠償的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③ 智障打人可以不負法律責任么

不管什麼人,打人都是違法的。
雖然,患有智障的人打人也是違法的,但是,那些確實完全喪失意識的人打人不承擔法律責任,其民事責任由法定監護人代理承擔

④ 把殘疾人打成輕微傷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致人輕微傷不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涉及到量刑的問題,但是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應受治安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⑤ 智力殘疾人打人能否拘留

智力殘疾人打人,一般不能拘留。
三級智力殘疾是需要拘留的,若智力殘疾4級經鑒定屬於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認自己行為的,則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民事責任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監護人來承擔。智力殘疾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需要看其在實施犯罪時是否具備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
智力殘疾,別稱「智力落後」,是指智力明顯低於一般人的水平,並顯示出適應行為的障礙。智力殘疾包括在智力發育期間,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智力低下,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損傷和老年期的智力明顯衰退導致的痴呆,可以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
造成智力殘疾的原因很多,先天性因素,如懷孕和產期因素、遺傳因素、母親疾病、母體營養不良、不良理化因素(抽煙、喝酒、吸毒)。分娩期間致殘因素,如產傷、新生兒顱內出血、接生時意外事故、腦膜炎、腦積水。社會因素,如近親結婚、父母一方低智力,惡劣環境和惡劣的教育條件會使孩子智力落後,環境污染、缺碘等也造成智力殘疾。
另外,若正常人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結伙毆打、傷害他人、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⑥ 殘疾人打人不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傷情鑒定的結果在輕傷二級或以上,涉嫌故意傷害罪,輕傷一人會回被判處三年以答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十九條規定了聽說、視覺機能對責任能力的影響: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殘疾人犯罪與正常人犯罪是一樣的,不構成從輕、減輕、免除處罰的法定理由。肢體殘疾的殘疾人犯罪與正常人負同樣的刑事責任的,在執行方面可以申請監外執行。智力有殘疾的人犯罪要視其智力情況決定承擔刑事責任的程度。

⑦ 三級智障負刑事責任嗎

法律分析:三級智力殘疾應當承擔所犯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是減輕處罰,需要看當事人在實施犯罪時是否具有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如果是智力殘疾四級,經過鑒定後屬於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認自己行為的,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是民事責任就需要按照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當事人的監護人來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

2、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熱點內容
經濟法的理念論文 發布:2025-01-15 20:52:43 瀏覽:755
追究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20:46:49 瀏覽: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發布:2025-01-15 20:24:31 瀏覽:739
注冊會計師和司法考試 發布:2025-01-15 19:42:55 瀏覽:259
19經濟法基礎第四章 發布:2025-01-15 18:14:41 瀏覽:188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