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網路平台所有者的法律責任

網路平台所有者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1-07 12:50:39

① 網路發布平台需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1、網路平台不絕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具體要看網路侵權平台是否有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2、網路交易平台經營者是否知道侵權行為的存在,可以結合權利人是否發出侵權警告、侵權現象的明顯程度等因素綜合判定。網路交易平台經營者是否採取了必要的避免侵權行為發生的措施,應當根據網路交易平台經營者對侵權警告的反應、避免侵權行為發生能力、侵權行為的幾率大小等因素綜合判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條 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百八十三條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② 網路平台泄露用戶信息擔責嗎

法律分析:需要承擔責任,網路平台應當具備監管職責,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需要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 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二)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

(四)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③ 網路平台責任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由於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規范,對於他涉及的法律只能比照傳統的支付機構和電子支付他所涉及的法律進行簡單的劃分:

一般來說,我們對電子支付機構所涉及的法律是從四方面考量的:

1.支付主體涉及的問題,商業銀行法等。

2.規范支付行為,比如支付結算、清算等一系列行為。

3.規范支付工具相關規定,比如支付工具除了貨幣、信用卡等,管理辦法信用卡管理辦法條例等等。

4.防止金融犯罪和保護消費者的法律法規,比如反洗錢法,除了洗錢外,金融犯罪包括欺詐、掠奪等等金融犯罪,保護消費者權益等等。

法律依據:《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 網路支付業務,防範支付風險,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 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 號發布)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支付機構從事網路支付業務,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支付機構是指依法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獲准辦理互聯網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網路支付業務的非銀行機構。

本辦法所稱網路支付業務,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過計算機、移動終端等電子設備,依託公共網路信息系統遠程發起支付指令,且付款人電子設備不與收款人特定專屬設備交互,由支付機構為收付款人提供貨幣資金轉移服務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收款人特定專屬設備,是指專門用於交易收款,在交易過程中與支付機構業務系統交互並參與生成、傳輸、處理支付指令的電子設備。

第三條 支付機構應當遵循主要服務電子商務發展和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基於客戶的銀行賬戶或者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客戶開立支付賬戶提供網路支付服務。

本辦法所稱支付賬戶,是指獲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支付機構,根據客戶的真實意願為其開立的,用於記錄預付交易資金余額、客戶憑以發起支付指令、反映交易明細信息的電子簿記。

支付賬戶不得透支,不得出借、出租、出售,不得利用支付賬戶從事或者協助他人從事非法活動。

④ 網路平台的責任與義務

從法條和司法判例來看,網路平台並不會就發生在其平台上的所有網購承擔兜底性責任,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承擔直接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第四條國家制定並不斷完善網路安全戰略,明確保障網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出重點領域的網路安全政策、工作任務和措施。
第五條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

⑤ 一般的網路平台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網路發布平台一般是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但是,如果被侵權人在受到侵權之後,依法請求網路發布平台對侵權的帖子進行刪除,而發帖網站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⑥ 網路發布平台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分析:網路發布平台在未行使侵權行為情況下一般是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但是,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而未採取措施,以及被侵權人在受到侵權之後,依法請求網路發布平台對侵權的帖子進行刪除,而發帖網站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⑦ 如何確定網購平台在侵權行為中的責任

法律分析:網路平台侵權責法律責任的認定:只要利用網路侵犯他人民事權益的,那麼就需要承擔法律的責任;作為被侵權的人就可以要求侵權者停止停止侵權、而且還可以要求刪除、屏蔽、以及斷開鏈接等必要的措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⑧ 網路平台提供者的特殊責任

網路提供者在特殊的情況之下,是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根據我國《民法典》1195條的規定,如果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侵犯他人的權利,在要求網路提供者採取一系列措施予以阻止的時候,如果沒有採取措施的話,那麼將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一、網路提供者侵權責任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侵權補救措施與責任承擔】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 【不侵權聲明】網路用戶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可以向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聲明應當包括不存在侵權行為的初步證據及網路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聲明後,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網路服務提供者在轉送聲明到達權利人後的合理期限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提起訴訟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施。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的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二、網路誹謗責任的規定內容是什麼?
在網路誹謗案件中,有可能涉及誹謗責任的主要有三方,即網路服務商、公告板服務商及圖片及文字的作者。
如果有人在報刊上撰寫文章誹謗別人,不僅作者可能被起訴,編輯、報刊出版機構也可能被起訴。由於法律規定不同,在有的國家印刷商也有可能被起訴。如在中國清未的報律就規定,如涉官司,作者和印刷者要共同負責。在網際網路上,網路服務商就像印刷商那樣的角色,而公告板服務商就好像編輯和新聞機構。
那麼如果有人在網路上撰寫文章、散布謠言誹謗他人,網際網路服務商是否也須負法律責任呢?一般來說是不用的,這就好像在中國的新聞官司中,印刷單位一般不負責任,因為印刷單位只負責印刷技術工作。
對於網路服務商不負誹謗責任這一點,在有的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如新加坡就有電子交易法。該法令有條文規定,網路服務商無須對第三方在網上所提供的資料負責,因為網路服務商只是提供技術上的服務,讓第三方能在網上提供資料。所謂第三方也就是指不在網路服務商控制范圍內的人。也就是說,網路服務商無須負誹謗的責任。
在當代的社會,網路發展是非常的迅速,因此,很多網路侵權行為也就出現了,如果遇到網路侵權行為的話,那麼需要及時的聯系網路提供者,要求其採取一些合法的措施予以保護,如果不予理睬的情況下,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⑨ 網路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及其責任

法律分析:1.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損,可向銷售者、服務者要求賠償

(1)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服務者真實名稱、地址、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

(2)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

(3)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服務者追償

2.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應知銷售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3.京東、淘寶等網購平台承擔責任有前提:

(1)不能提供銷售者、服務者真實名稱、地址、有效聯系方式

(2)並不是絕對直接承擔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⑩ 網路平台服務商的責任

網路平台服務商的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以下情形,網路服務提供者侵權:
1、網路服務提供者直接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
2、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
3、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服務提供者侵權補救措施與責任承擔】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
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 【不侵權聲明】網路用戶接到轉送的通知後,可以向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權行為的聲明。
聲明應當包括不存在侵權行為的初步證據及網路用戶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聲明後,應當將該聲明轉送發出通知的權利人,並告知其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網路服務提供者在轉送聲明到達權利人後的合理期限內,未收到權利人已經投訴或者提起訴訟通知的,應當及時終止所採取的措施。

熱點內容
19經濟法基礎第四章 發布:2025-01-15 18:14:41 瀏覽:188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