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葯品管理法法律責任總結表格

葯品管理法法律責任總結表格

發布時間: 2023-01-10 00:05:55

『壹』 違反葯品管理法規定的應當怎麼處理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要承擔的既有行政責任,也有刑事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葯物臨床試驗期間,發現存在安全性問題或者其他風險的,臨床試驗申辦者應當及時調整臨床試驗方案、暫停或者終止臨床試驗,並向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必要時,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責令調整臨床試驗方案、暫停或者終止臨床試驗。
對申請注冊的葯品,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葯學、醫學和其他技術人員進行審評,對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以及申請人的質量管理、風險防控和責任賠償等能力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頒發葯品注冊證書。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審批葯品時,對化學原料葯一並審評審批,對相關輔料、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一並審評,對葯品的質量標准、生產工藝、標簽和說明書一並核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八條 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主管全國葯品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葯品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執行國家葯品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葯品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承擔葯品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以下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葯品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葯品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第十九條 開展葯物臨床試驗,應當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如實報送研製方法、質量指標、葯理及毒理試驗結果等有關數據、資料和樣品,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臨床試驗申請之日起六十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同意並通知臨床試驗申辦者,逾期未通知的,視為同意。其中,開展生物等效性試驗的,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開展葯物臨床試驗,應當在具備相應條件的臨床試驗機構進行。葯物臨床試驗機構實行備案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共同制定。

『貳』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有哪些義務與責任

根據新《葯品管理法》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違反法律規定,沒有履行相關義務,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一)生產銷售假葯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16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十年內不受理其相應申請;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境外企業的,十年內禁止其葯品進口。
(二)生產銷售劣葯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17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生產、批發的葯品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違法零售的葯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按一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生產、銷售的中葯飲片不符合葯品標准,尚不影響安全性、有效性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生產銷售假葯劣葯情節嚴重的關鍵責任人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18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銷售假葯,或者生產、銷售劣葯且情節嚴重的,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沒收違法行為發生期間自本單位所獲收入,並處所獲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終身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並可以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四)無證經營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15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未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生產、銷售葯品的,責令關閉,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葯品)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
(五)未遵守葯品質量管理規范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6條規定,除葯品管理法另有規定的情形外,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未遵守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等,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沒收違法行為發生期間自本單位所獲收入,並處所獲收入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十年直至終身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等活動。
(六)虛假欺騙手段獲得許可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3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提供虛假的證明、數據、資料、樣品或者採取其他手段騙取臨床試驗許可、葯品生產許可、葯品經營許可、醫療機構制劑許可或者葯品注冊等許可的,撤銷相關許可,十年內不受理其相應申請,並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十年內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並可以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七)未經批准生產、進口葯品、重大變更等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4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違法生產、進口、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以及專門用於違法生產的原料、輔料、包裝材料和生產設備,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違法生產、進口、銷售的葯品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直至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沒收違法行為發生期間自本單位所獲收入,並處所獲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十年直至終身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並可以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一)未取得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生產、進口葯品;(二)使用採取欺騙手段取得的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生產、進口葯品;(三)使用未經審評審批的原料葯生產葯品;(四)應當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葯品;(五)生產、銷售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禁止使用的葯品;(六)編造生產、檢驗記錄;(七)未經批准在葯品生產過程中進行重大變更。未經批准進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葯品,情節較輕的,可以依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
(八)其他未經批准或審評的情形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5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以及包裝材料、容器,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十年直至終身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一)未經批准開展葯物臨床試驗;(二)使用未經審評的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或者容器生產葯品,或者銷售該類葯品;(三)使用未經核準的標簽、說明書。
(九)未建立葯品追溯制度、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等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7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一)開展生物等效性試驗未備案;(二)葯物臨床試驗期間,發現存在安全性問題或者其他風險,臨床試驗申辦者未及時調整臨床試驗方案、暫停或者終止臨床試驗,或者未向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三)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葯品追溯制度;(四)未按照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五)未按照規定對葯品生產過程中的變更進行備案或者報告;(六)未制定葯品上市後風險管理計劃;(七)未按照規定開展葯品上市後研究或者上市後評價。
(十)包裝標簽說明書內容違法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8條規定,除依法應當按照假葯、劣葯處罰的外,葯品包裝未按照規定印有、貼有標簽或者附有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未按照規定註明相關信息或者印有規定標志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注冊證書。
(十一)未按規定購進葯品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29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未從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購進葯品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購進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購進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罰款,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貨值金額不足五萬元的,按五萬元計算。
(十二)違反進口備案規定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32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進口已獲得葯品注冊證書的葯品,未按照規定向允許葯品進口的口岸所在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吊銷葯品注冊證書。
(十三)未按照規定開展葯品不良反應監測或者報告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34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未按照規定開展葯品不良反應監測或者報告疑似葯品不良反應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十四)未依法履行召回義務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35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召回後,拒不召回的,處應召回葯品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十五)違反規定聘用人員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40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違反本法規定聘用人員的,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解聘,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十六)在購銷中給予、收受不正當利益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41條第1款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在葯品購銷中給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不正當利益的,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給予使用其葯品的醫療機構的負責人、葯品采購人員、醫師、葯師等有關人員財物或者其他不正當利益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三十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營業執照,並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42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負責人、采購人員等有關人員在葯品購銷中收受其他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或者代理人給予的財物或者其他不正當利益的,沒收違法所得,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五年內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
(十七)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41條第2款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在葯品研製、生產、經營中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終身禁止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
(十八)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44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違反本法規定,給用葯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因葯品質量問題受到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葯品生產企業請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葯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損失。接到受害人賠償請求的,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先行賠付後,可以依法追償。生產假葯、劣葯或者明知是假葯、劣葯仍然銷售、使用的,受害人或者其近親屬除請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請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十九)境外持有人境內代理人的法律責任。
根據《葯品管理法》第136條規定,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境外企業的,其指定的在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未依照本法規定履行相關義務的,適用本法有關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法律責任的規定

『叄』 葯品管理法法律責任包括

法律分析:1、民事責任

葯品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給葯品使用者造成損害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行政責任

(1)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銷售葯品貨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並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有關許可證。

(2)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有關許可證。

(3)醫療機構將其配製的制劑在市場銷售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銷售的制劑,並處違法銷售制劑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3、刑事責任

生產、銷售假葯、劣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在葯品購銷中違法給予、收受回扣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 醫療單位的有關人員在葯品購銷中,收受給予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由衛生行政部門或者本單位給予處分,沒收違法所得;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執業醫師,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第七條將《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修改為: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3)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五條 未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生產、銷售葯品的,責令關閉,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葯品,下同)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

第一百一十六條 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十年內不受理其相應申請;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為境外企業的,十年內禁止其葯品進口。

第一百一十七條 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生產、批發的葯品貨值金額不足十萬元的,按十萬元計算,違法零售的葯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按一萬元計算;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

生產、銷售的中葯飲片不符合葯品標准,尚不影響安全性、有效性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肆』 新葯品管理法的主要內容

新葯品管理法的主要內容:
1、葯品評審與質量檢驗;
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
3、葯品生產經營管理;
4、葯品使用與安全監督管理;
5、醫院葯學標准化管理;
6、葯品稽查管理;
7、葯品集中招投標采購管理。
葯品養護工作的任務如下:
1、指導保管人員對葯品進行科學儲存;
2、檢查庫存葯品的儲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配合保管人員進行他間溫濕度管理,及時調整庫存條件;
3、對庫存葯品定期進行循環質量抽查,循環抽查的周期一般為一個季度,易變質葯品要縮短抽查周期;
4、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養護措施。配合保管人員對有問題品種進行必要的整理;
5、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擬定葯品檢查計劃和養護工作計劃,列出重點養護品種,並予以實施;
6、建立葯品養護檔案;
7、對重點品種開展留樣觀察,考察變化的原因及規律,為指導合理庫存,提高保管水平和促進葯廠提高產品質量提供資料;
8、開展養護科研工作,逐步使倉庫保管養護科學化,現代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十六條 國家支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對人的疾病具有明確或者特殊療效的葯物創新,鼓勵具有新的治療機理、治療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罕見病、對人體具有多靶向系統性調節干預功能等的新葯研製,推動葯品技術進步。
國家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葯研究方法開展中葯科學技術研究和葯物開發,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葯特點的技術評價體系,促進中葯傳承創新。
國家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兒童用葯品的研製和創新,支持開發符合兒童生理特徵的兒童用葯品新品種、劑型和規格,對兒童用葯品予以優先審評審批。

『伍』 葯品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二十九條研製新葯,必須按照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如實報送研製方法、質量指標、葯理及毒理試驗結果等有關資料和樣品,經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後,方可進行臨床試驗。葯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的認定辦法,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共同制定。完成臨床試驗並通過審批的新葯,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發給新葯證書。
第三十條葯物的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機構和臨床試驗機構必須分別執行葯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葯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葯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葯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由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陸』 葯品管理法中所指的法律責任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違反《葯品管理法》的行政責任
主要表現在下列幾點:
1.未取得葯品生產、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而生產或者經營葯品的,予以取締,沒收葯品和非法所得並處以生產或者銷售(已售和待售,下同)葯品貨值金額的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資料、樣品或者採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葯品生產、經營、使用許可證或者其他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吊銷其許可證或者撤銷葯品批准文件,5年內不受理其申請,並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上述規定處罰:(1)未經批准,擅自在集市設點銷售葯品或者在集市銷售的葯品超出批准經營的范圍的;(2)個人設置的門診、診所等醫療機構向患者提供的葯品超出規定范圍和品種的。
2.生產、銷售、假葯或者醫療機構使用假葯的,沒收假葯和違法所得和專門用於生產假葯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生產設備,並處以違法生產、銷售葯品同類葯品真葯貨值金額的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銷,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銷售假葯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10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明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假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非法收入並處以罰款。
違法《葯品管理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擅自委託或者接受委託生產葯品的,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3.生產、銷售劣葯的或者醫療機構使用假葯的,沒收劣葯和違法所得,並處以生產、銷售葯品金額和待售葯品相當於同類葯品價值金額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銷售劣葯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直接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10年內不得從事葯品生產、經營活動;明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非法收入並處以罰款。
生產沒有國家葯品標準的中葯飲片,不符合省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製規范的,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4.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葯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葯物臨床實驗機構未按規定實施《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葯物非臨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葯物臨床實驗質量管理規范的,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出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和葯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上述規定從重處罰:(1)開辦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生產企業新建葯品生產車間、新增生產劑型,在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時間內未通過《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仍進行生產的;(2)開辦葯品經營企業,在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時間內未通過《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仍進行生產的。
葯品申報者在申報臨床試驗時,報送虛假研製方法、質量標准、葯理及毒理實驗結果等有關資料和樣品的,對申報的臨床試驗不予批准,對申報者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3年內不受理其申報該品種的臨床實驗的申請。
5.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違法規定,從無許可證的單位購進葯品的,責令改正、沒收葯品,並處以違法購進葯品價值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書。
6.進口已獲得葯品進口注冊證書的葯品,未按規定向允許葯品進口的口岸所在地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撤銷進口葯品許可證書。
7.偽造、變造、買賣、出租、出借許可證或者葯品批准文件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吊銷賣方、出租方、出借方的《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醫療機構將其配製的制劑在市場上銷售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銷售的制劑,並處違法銷售制劑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未經批准,醫療機構擅自使用其他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的,按上述規定處罰。
9.葯品經營企業違法《葯品管理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有關「葯品購銷記錄」、「銷售葯品要求」的規定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經營許可證》。
10.葯品標識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除以假葯、劣葯論處外,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撤銷該葯品的批准證明文件。
葯品生產、經營企業經營的葯品或者醫療機構配製的制劑,其包裝、標簽、說明書違反《葯品管理法》規定的,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11.葯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單位並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處分,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撤銷其檢驗資格。葯品檢驗機構出具不實的檢驗結果,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12.違反《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關於葯品價格管理的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規定處罰。
13.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在葯品購銷中暗中給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葯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或者其代理人給予使用葯品的醫療機構負責人、葯品采購人員、醫師等有關人員以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的營業執照,並通知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吊銷其《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4.葯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負責人、采購人員等有關人員,在葯品購銷中收受其他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或者代理人給予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依法給予處分,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醫療機構的負責人、葯品采購人員、醫師等有關人員收受葯品生產、經營企業或者其代理人給予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或者本單位給予處分,沒收違法所得;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執業醫師,由衛生行政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5.違反《葯品管理法》有關葯品廣告的管理規定,依照我國《廣告法》的規定處罰,並由發給廣告批准文號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撤銷廣告批准文號,1年內不受理該品種的廣告審批;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葯品廣告不依法履行審查職責,批准發布的廣告有虛假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內容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6.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違法《葯品管理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主管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收回違法發給的證書、撤消葯品批准文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對不符合《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企業發給符合有關規范的認證證書的,或者對取得認證證書的企業未按規定履行跟蹤檢查職責,對不符合認證條件的企業未依法責令其改正或者撤消其認證證書的;
(2)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發給《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的;
(3)對不符合進口條件的葯品發給進口葯品注冊證書的;
(4)對不具備臨床試驗條件或者生產條件而批准進行臨床試驗、發給新葯證書、發給葯品批准文號的。
17.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設置的葯品檢驗機構或者其確定的專業從事葯品檢驗的機構,參與葯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由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有違法收入的予以沒收;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設置的葯品檢驗機構或者其確定的專業從事葯品檢驗的機構的工作人員參與葯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18.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設置、確定的葯品檢驗機構,在葯品監督檢驗中違法收取檢驗費用的,由政府有關部門責令退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對違法收取檢驗費用情節嚴重的機構,撤銷其檢驗資格。
19.已取得《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生產、銷售假葯、劣葯的,除依法追究該企業的法律責任外,對有失職、瀆職行為的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上級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下級葯品監督管理違反《葯品管理法》的行政行為,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下級的具體行政行為。
21.葯品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二、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民事責任
關於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民事責任,我國《葯品管理法》第九十三條規定:「葯品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給葯品使用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民事責任,按此規定處理。
三、違反《葯品管理法》的刑事責任
違反《葯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具體規定已在前述說明,在此不作贅述。

『柒』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生產銷售假劣葯品的有關人員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下:
1、〈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假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假葯和按假葯處理的葯品、非葯品。
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葯,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條所稱劣葯,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的規定屬於劣葯的葯品。
2、葯品管理法相關條文:
第四十八條:禁止生產(包括配製,下同)、銷售假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葯:
(一)葯品所含成分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分不符的;
(二)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一)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葯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第四十九條:禁止生產、銷售劣葯。
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一)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三)超過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五)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和輔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熱點內容
張亞坤法院 發布:2025-01-22 07:32:36 瀏覽:519
大學經濟法企業法試題 發布:2025-01-22 07:10:59 瀏覽:487
伊斯蘭法系法官 發布:2025-01-22 06:07:59 瀏覽:472
公司法合同法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22 06:07:23 瀏覽:943
鍾律師說法 發布:2025-01-22 05:55:49 瀏覽:785
反恐怖法院 發布:2025-01-22 05:52:20 瀏覽:248
民事訴訟法第二章第二節 發布:2025-01-22 05:50:49 瀏覽:181
法院新的目標 發布:2025-01-22 05:38:07 瀏覽:992
公司法與股權 發布:2025-01-22 05:16:43 瀏覽:62
法院模糊判決 發布:2025-01-22 05:08:21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