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為什麼侵犯人身權要承擔法律責任

為什麼侵犯人身權要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3-01-10 15:11:42

Ⅰ 解決侵犯他人人身權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侵害人身權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還包括精神損害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Ⅱ 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什麼民事責任

法律分析:侵害公民、法人的人格權的民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權的行為正在持續進行尚未結束時,受害人要求侵權人或請求法院判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2、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是指侵害他人姓名、肖像、名譽等人身權利,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時,依法責令侵權人消除不良影響為受害人恢復名譽,以挽回受害人所受的損害。3、賠禮道歉。賠禮道歉是指責令侵權人向受害人承認其行為的錯誤,致以歉意,並請求寬恕。賠禮道歉的方式可以是局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4、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因侵害他人人身權的行為給受害人造成損失時,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對受害人人身所造成的損失既包括財產上造成的損失,如醫葯費、誤工減少的收入等,同時也包括對受害人精神上的損害給以物質賠償的形式,以撫慰心靈創傷,消除不良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繼續履行;(八)賠償損失;(九)支付違約金;(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一)賠禮道歉。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Ⅲ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是什麼責任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侵害人格權可能承擔的民事責任如下: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人格權受到侵害的,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被人身侵犯的種類有:
1、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3、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4、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5、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二、侵犯財產權的民事責任是什麼:
1、停止侵權行為、返還財產、賠償損失。
2、當行為人非法佔有他人的財產,他人可以要求行為人返還財產。
3、如果該財產已經滅失,則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等責任。
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有: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權的行為正在持續進行尚未結束時,受害人要求侵權人或請求法院判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2、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3、賠禮道歉。賠禮道歉的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
4、賠償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Ⅳ 作為中職生,我們應該如何依法保護自身的人身權

中職生應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權的方法:

1、樹立人生安全意識。理解保護人身權的有關法律規定以及侵害人身權要承擔法律責任,增強依法保護人身權的意識,崇尚公平正義。

2、明白侵害人身權要承擔法律責任,在現實中人們對於人身權的理解比較狹窄,多是從生命權和身體權來理解,並且以為輕微的侵害不用承擔責任,這就造成人們對人身權了解不全面、理解不深刻,侵害人身權的現象時有發生。

3、在自己和他人人生安全收到侵害時,要懂得尋求法律的援助,不要默默承受,要相信通過法律手段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最好方法。

人身權

人身權「財產權」的對稱。又稱「人身非財產權」。與人身不可分離而又沒有直接的經濟內容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人格權是法律所確認的與作為民事主體必要條件的身體、人格相聯系的權利,它隨著權利主體的存在而存在,並隨權利主體的消亡而消亡,如公民的姓名權、生命健康權、名譽權、肖像權等。

身份權是權利主體因一定的地位和資格而產生的權利,它隨著當事人之間互相存在的蓽種身份關系而存在,也隨著這種身份關系的消滅而消滅,主要包括親權、監護權、繼承權、著作權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身權

Ⅳ 侵權行為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侵權行為需要承擔的什麼法律責任具體要看何種侵權行為,根據不同的侵權類型,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也不同,一般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償損失這四類責任。侵權行為,是民事糾紛中的問題。它的內容有侵犯財產權、人身權還有一些其他的權利。所以說,具體要承擔的責任也是要就事論事的。如果一定要說,那隻能說要承擔的是民事責任了。

Ⅵ 侵害人身的責任是什麼

行為人應當承擔以損害賠償為主要內容的民事責任,受到民事制裁。而要追究侵害人身權的侵權民事責任,首先要按法定原則確定行為人是否應承擔責任。然後才能進一步明確人身侵權責任的構成條件以及侵權人怎樣承擔責任。而歸責原則正是確定行為人應否承擔侵僅責任的基本准則。發生了人身侵權行為造成人身權損害時,首先要依照這些原則明確責任由什麼人承擔。
我國法律規定的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有三項:一般侵權損害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某些特殊侵權損害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雙方都沒有過錯的侵權損害則適用公平責任原則。侵害人身權的損害賠償也是通過這三項原則確定責任的歸屬的。
侵害人身權的民事責任構成,是指侵害人身權的行為人(加害人)在什麼情況下,具備哪些條件才應承擔民事責任。侵害人身權的行為是侵權行為的一種,因此侵害人身權的民事責任構成與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是一致的,應當具備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四個要件。
主觀過錯
所謂過錯,是指支配行為人從事違法行為(包括侵權行為)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在侵權行為中,過錯責任是基本的、普遍的原則。一般情況下,行為人即使由於自己的行為致他人損害,但若主觀上沒有過錯,就不負侵權責任。因此,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把過錯作為侵權責任的基本構成要件。承擔侵害人身權的責任一般也必須具備過錯這一主觀條件。
在侵害人身權的民事責任構成中,由於侵害人身權行為的特殊性,法律對主觀過錯有特別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1)侵害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有過錯就應負責,不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出現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的,沒有過錯亦應承擔責任。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包括非法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名稱權以及非法使用他人姓名、名稱等,必須是故意的,才承擔責任,過失不構成侵權。
(3)侵害肖像權、婚姻自主權,侵權行為人也僅僅就故意負責。
(4)侵害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應區分不同情況對主觀過錯作不同要求。
(5)侵害身份權,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應承擔侵權責任;但如果是非法干涉身份權的,只有故意才構成侵權。
違法行為
當事人雖然主觀上有侵權的故意或過失,但如果客觀上並未實施違反法定義務或違反法律所禁止的行為,當然不可能負侵權責任。因此,違法行為也是構成侵權責任的要件之一。侵害人身權的民事責任也必須以當事人違反法定義務或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實施了侵害人身權的違法行為為構成要件。
違反下列法定義務,就構成侵害人身權行為:
(1)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
(2)一些特殊職業應盡的義務。
(3)來自行為人先前的行為所要求的義務。
侵害人身權的違法行為,包括三種形式:
(1)行為人自己直接違反法定義務實施的侵權行為。這是最普遍的一種侵權行為。
(2)自己監護、管理的人所實施的行為。
(3)自己管理物件不當的行為。
損害事實
侵害人身權的損害事實是構成人身侵權責任的要件之一,是指一定的行為致使某人的人身權受到侵害,並造成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損害的客觀事實,人身侵權責任只在有違法行為侵害了人身權並且造成了財產損失、人身傷害和死亡以及精神損害等損害事實的條件下,才能發生。如果只有違法行為而沒有人身損害事實,就不發生人身侵權責任。
侵害人身權的損害事實包括了侵害人格權所造成的人格利益損害和侵害身份權所造成的身份利益損害兩類。人格利益損害包括兩種:一是有形損害。侵害公民身體權、健康權、生命權等。人格權造成公民身體、健康損傷和生命的喪失,公民為醫療傷害、喪葬死者所支出的費用、傷殘誤工損失、因傷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所造成的其撫育的人的撫育費損失等,都是有形損害。二是無形損害。 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自由權、貞操權、隱私權、信用權等人格權所造成的人格利益損害,如人格評價的降低、隱私被泄露、自由被限制、肖像和姓名被非法使用、名譽被破壞以及由此造成的受害人的精神損害具體有三種表現形式:
(1)親屬關系的損害。侵害配偶權造成夫妻感情破裂或傷害、侵害親權造成父母與未成年子女之間親情的損害、侵害親屬權造成的親屬的親情損害等都屬於此類損害。
(2)財產利益的損失。例如榮譽權、著作人身權中的物質利益的損失。
(3)精神痛苦和感情創傷。
我國法律中規定的人身權具體包括了隱私權、名譽權、姓名權等權利,而實踐中侵犯不同的人身權,侵權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不同的。但大部分都會涉及到賠償方面的內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條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Ⅶ 民法典侵害人身權需要承擔哪些賠償責任

民法典侵害人身權需要承擔醫療費、鑒定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造成他人傷殘的,還需承擔傷殘補助金和死亡賠償金,其他費用賠償義務人根據受害人的受傷情況都應當予以賠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Ⅷ 關於侵害人身的責任是

關於侵害人身的責任如下:
1.停止損害。
如果侵害他人人身權的行為仍然在延續,則應承擔停止損害的責任。
2.消除影響 ,恢復名譽。
侵權人侵害他人人身權,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受害人名譽降低的,應承擔消除不良影響,為受害人恢復名譽的民事責任。
3.賠禮道歉。
侵權人侵害他人人身權.往往給受害人帶來精神上的不快甚至痛苦。侵權人向受害人賠禮道歉,有利於受害人恢復愉快的精神。同時通過教育侵權人,使其認識錯誤而向受害人賠禮道歉,還有利於侵權人和受害人恢復和睦的關系。
4.賠償損失。
侵害他人人身權,侵權人還可能要承擔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撫慰金等賠償責任。如果侵害行為還給受害人造成了其它間接的財產損權人還要賠償這部分財產損失。
侵犯人身權的違法行為包括:
1)違法挽留或違法採取限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3)以歐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行為。
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與死亡的違法行為。
5)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Ⅸ 引發侵犯人身權利違法行為的起因

引發侵犯人身權利違法行為的起因:一是過失,二是故意。
或者是個人法律知識比較欠缺,或者當事人法律意識比較淡漠。
會接受法律拘役或者管制。

Ⅹ 侵犯人身權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侵權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包括:1.停止損害。如果侵害他人人身權的行為仍然在延續,則應承擔停止損害的責任;2.消除影響 ,恢復名譽;3.賠禮道歉;4.賠償損失。侵害他人人身權,侵權人還可能要承擔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撫慰金等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熱點內容
2014民法段波 發布:2024-11-19 12:32:28 瀏覽:204
勞動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資 發布:2024-11-19 11:37:43 瀏覽:668
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 發布:2024-11-19 10:55:18 瀏覽:312
唐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4-11-19 10:43:57 瀏覽:412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