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經營范圍經營的法律責任
『壹』 公司超出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經營還會受到處罰嗎最新的政策是什麼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七十三條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其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1)超經營范圍經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
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63條第(四)款規定: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超范圍經營
『貳』 公司超出注冊時的經營范圍,工商會怎麼處罰
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
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2)超經營范圍經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違反了《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四條第五款的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
對於無照經營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無照經營行為規模較大、社會危害嚴重的,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無照經營行為危害人體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威脅公共安全、破壞環境資源的,沒收專門用於從事無照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材料、產品(商品)等財物,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
『叄』 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第七十三條
公司登記事項版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權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其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公司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備案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辦理;逾期未辦理的,處以3萬元以下的罰款。
(3)超經營范圍經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第三十三條
公司變更經營范圍的,應當自變更決議或者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自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公司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被吊銷、撤銷許可證或者其他批准文件;
或者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屆滿的,應當自吊銷、撤銷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其他批准文件有效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或者依照本條例第六章的規定辦理注銷登記。
『肆』 企業超出經營范圍怎麼處罰
企業超出經營范圍輕則警告,重則吊銷執照並罰款。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回法人登記管答理條例施行細則》第60條第(四)款之規定: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4)超經營范圍經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對於企業法人超出經營范圍所簽訂的合同的效力問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除外。」
也就是說,只要不違反限制經營等,企業法人超越經營范圍簽訂的合同均為有效合同,此點充分體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伍』 公司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針對公司的超范圍經營行為的處罰依據主要有以下幾條:
1、《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1988年5月13日國務院第四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6月3日國務院令第1號發布)
第十三條:企業法人應當在核准登記注冊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二)、(四)項: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有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四)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四)項: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有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2、《公司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6號發布;根據2005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國務院令第451號公布)
第四十三條第一款: 分公司變更登記事項的,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七十三條、第八十五條: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其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3、《私營企業暫行條例》(1988年6月3日國務院第七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令第4號發布,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六條: 私營企業分立合並轉讓遷移以及改變經營范圍等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重新登記。
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私營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情節,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二)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或者不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重新登記、注銷登記的;
4、《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1988年11月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88]第1號公布;1996年12月2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6]第66號修訂;2000年12月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2000]第96號修訂)
第六十三條 第一款 第(四)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2.經營預警控制指標體系建立。
拓展資料
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好壞不僅要看企業經濟發展速度,還要看企業的經濟效益,今後的發展潛力;既要看絕對水平,也要反映相對水平,全面反映出經營狀況。
(2)綜合性原則。企業生產經營信息量很大,一個企業有許許多多統計指標,要從中選擇能綜合反映某一方面運營狀況的主要指標。
(3)可比性原則。各指標所反映的統計范圍、統計口徑要一致;同一指標的內容,計算方法、計量單位、價格要一致,且當有變化時要及時調整,使指標具有可比性。
(4)可操作性原則。各指標在設置時應盡量採用現有的定量統計指標,以利於統計資料的搜集、整理、匯總和對歷史統計資料的分析。
(5)敏感性原則。必須能從某一側面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通過指標值的升降能夠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2.2預警控制指標體系的設置
企業經營
(1)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
①資產負債率:它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②流動比率:它是反映企業用流動資金償還負債的能力的指標。
③速動比率:它是反映企業快速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
(2)盈利能力指標
①銷售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單位銷售額中所賺取的增值部分。
②資產報酬率(=銷售利潤率×資金周轉率):它是衡量工業全部資產獲取盈利的能力的指標。
③成本費用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投入生產成本及費用獲取利潤的能力的指標。
(3)經營效率
①存貨周轉率:它是企業產品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成本之比率,反映企業銷售能力強弱和存貨是否過量的指標。
②應收帳款周轉率:它是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狀況的指標。
③勞動生產率:它是反映勞動者勞動效率的指標。
(4)發展能力指標
①資本保值增值率:它不僅反映企業當前的運營狀況,也預示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②產銷率:它不僅反映了銷售能力與生產能力對比狀況,也反映了企業未來發展的能力。
2.3預警控制綜合指標的構劃
前述11個指標對於各自的領域來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綜合性,但對於企業整體評價及預警控制來說,需要設置或構劃綜合指標。
(1)資本金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這個指標反映的是投資者投入資本金所獲取盈利的能力,也反映了企業利用財務杠桿能力獲取利潤能力的大小,這一指標是企業所需要追求的最高層次、最根本的指標。
(2)經營安全率
這個指標是從企業利潤相對大小的角度評價企業的經營狀況,其大小反映發生虧損可能性大。
相關資料公司超范圍經營行為處罰
『陸』 請問一下大家 國家關於超出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的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對企業法人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行政處罰:
【行政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號發布,國務院令第588號第一次修改,國務院令第648號第二次修改,國務院令第666號第三次修改) 第二十九條第一款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 (二)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 【規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號發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63號第一次修改,國家工商總局令第86號第二次修改) 第六十條第一款 對下列行為的企業和經營單位,登記主管機關作出如下處罰,可以單處,也可以並處: (三)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不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並限期辦理變更登記;逾期不辦理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扣繳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超出經營期限從事經營活動的,視為無照經營,按照本條第一條規定處理。 (四)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具體情節,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的,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吊銷營業執照
『柒』 有營業執照但超出經營范圍、非法經營罪怎麼處決
第十三條:企業法人應當在核准登記注冊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二)、(四)項: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有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二)擅自改變主要登記事項或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四)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四)項: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有之一的,登記主管機關可以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停業整頓、扣繳、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處罰:(四)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2、《公司登記管理條例》(199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6號發布;根據2005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國務院令第451號公布)
第四十三條第一款: 分公司變更登記事項的,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七十三條、第八十五條: 公司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條例規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逾期不登記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其中,變更經營范圍涉及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須經批準的項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3、《私營企業暫行條例》(1988年6月3日國務院第七次常務會議通過,1988年6月25日國務院令第4號發布,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十六條: 私營企業分立合並轉讓遷移以及改變經營范圍等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重新登記。
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私營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情節,分別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二)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或者不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重新登記、注銷登記的;
4、《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1988年11月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88]第1號公布;1996年12月2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1996]第66號修訂;2000年12月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2000]第96號修訂)
第六十三條 第一款 第(四)項:超出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的,責令停業整頓,沒收非法所得,處以非法所得額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非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捌』 經營范圍超出營業執照范圍會受到怎樣的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除外。」
《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管理規定》(2015)第六條
企業經營范圍中包含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自取得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證件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批准文件、證件的名稱、審批機關、批准內容、有效期限等事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其中,企業設立時申請的經營范圍中包含前置許可經營項目的,企業應當自成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示。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證件發生變更的,企業應當自批准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有關變更事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擴展材料:
辦理公司經營范圍變更所需准備資料如下: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工商局領取,公司加蓋公章
2、《企業(公司)申請登記委託書》 工商局領取,公司加蓋公章
3、股東會決議 全體股東簽名
4、公司章程修正案 全體股東簽名
5、公司營業執照正本、副本
6、公章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名稱必須報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玖』 超出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的是否合法
不一定,如果屬於國家禁止經營、限制經營的產品,是有可能違法的,國家沒有強制限制的,不違反法律。超出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簽訂的合同是無效合同
『拾』 超出經營范圍是是屬於非法經營嗎
超范圍經抄營是違法經營,要承擔相襲應的法律責任。超范圍經營不屬於非法經營。
經營范圍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業務范圍,應當依法經企業登記機關登記。工商機關核准經營主體的經營范圍是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登記核准。
超范圍經營是指經營主體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如,某醫葯公司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范圍是中葯、中成葯批發、零售,但該公司不但批發、零售中葯、中成葯,還批發、零售西葯、保健品,此行為就屬於超范圍經營。
(10)超經營范圍經營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的犯罪。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結算業務的;(四)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