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房產分配的法律知識

房產分配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2-28 10:13:22

Ⅰ 父母的房產父母說了怎麼分配 在法律上有效嗎

父母所有權的房產由父母說了算是合法的。
1、如果父母在世,則直接生效專;
2、如果屬父母去世,則按照遺囑進行生效。
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Ⅱ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

1、春秋初稅畝:從春秋末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魯國開始實行「初稅畝」。

2、戰國秦漢時期:商鞅變法,地主土地私有制確立,相繼出現了貴族地主、軍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2、王田制(王莽時期),把全國的土地更名為「王田」,歸國家所有,禁止自由買賣。

3、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度,使以大地主庄園經濟為特徵的士族門閥地主土地所有製得到充分發展。

4、屯田制(曹魏時期),國家用強制手段要求士兵或農民墾種荒地、生產軍糧或徵收田租的土地制度。

5、隋唐五代時期。門閥士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向以純粹租佃關系為特徵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經濟轉型。

6、均田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是在不觸動原私有土地的基礎上,把國家掌握的無主荒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農民耕種,農民繳納租稅並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種土地制度。

7、宋元明清時期。以純粹租佃制為特徵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確立。

(2)房產分配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井田制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是奴隸社會經濟基礎的基本形式。井田制,興於商朝,盛於西周,瓦解於春秋。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出現了許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

私田主人控制著私田產品,不繳納給國君,而且改變了對耕田者的剝削方式,即讓勞動者交出大部分產品後,可以保留一部分產品。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變法。新的國家賦稅制度和法律條文,促使土地逐步由國有制向私有制轉變,如春秋時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cui)征」,屬於這一情況。

戰國時期,隨著地主階級變法運動的開展,最終在各諸侯國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典型事例如秦國的商鞅變法中「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我國封建社會存在著土地國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農民的個體土地所有制三種主要土地制度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對於中國封建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繁榮起過積極作用,但其閉塞性和自給自足的特點卻嚴重地阻礙了封建社會內部商品經濟的發展。

Ⅲ 新婚姻法中關於房產的歸屬問題

當然是共同財產。介紹幾條法律條文,你可以對照一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七條內
夫妻在婚姻容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Ⅳ 離婚夫妻共同財產怎麼分

協議分割離婚財產,可以根據夫妻的共同財產情況,逐一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以免出現遺漏,離婚後產生糾紛。訴訟分割離婚財產,法院判決離婚財產糾紛,一般遵循以下原則:1、(一)男女平等原則;2、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3、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4、權利不得濫用原則;5、傾向無過錯方。

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於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傾向無過錯方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配偶一方不法侵害配偶他方,基於配偶身份享有的合法權益,其過錯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離婚時無過錯方對此所受到的損害有權請求賠償,過錯方則負有賠償損失、給付撫慰金的民事責任。當然離婚無過錯方在分割財產上是可以要求另一方少分或者不分的。

一般夫妻有共同財產的話,那麼在離婚的時候就需要作出分割處理,不過如果雙方就財產方面有約定,其實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問題。此時分割夫妻財產包括協議分割和訴訟分割兩種方式,往往離婚夫妻不能夠協議分割共同財產的時候,才會選擇通過訴訟方式分割。

Ⅳ 高中文理科的差別

一、學習內容不同

1、分科後文科的主要課程是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

2、理科主要課程是理科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物理、化學。

二、學習特點不同

1、理科知識多要求通過已知信息推理結果,所以主要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

2、而文科知識多要求通過對材料分析論證得出結論,所以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文案寫作能力。

但是從對思維能力的要求來說,文理科是一樣的,文科生同樣需要強大的思維能力,這是被以前的學生忽視的理科知識多靠理解輔助以記憶,大多可通過題海戰術熟悉掌握知識點並尋找到解題規律,然後形成知識網路。

三、專業設置不同

1、從整體上來看,文科生可選擇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8個學科門類。大約有230種專業招文科生。

2、理科生可選的范圍就大得多。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本科的12個學科中,理、工、農、醫這四個門類基本 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文科專業中,除了文學、歷史等專業外,絕大部分專業也都可以文理兼招。

四、就業方面不同

1、理科學生多選工科理科專業,畢業多從事對操作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的工作。

2、而文科學生多選文科專業管理專業語言專業等,故畢業後多從事行政、教學、編輯文案能力的工作。

五、培養目的不同

1、文科以後可跟經濟、教育、法律、新聞、漢文、管理、導游、考古以及一些軟體開發等打交道理論性強點。

2、而理科主要是跟現實生活中的吃、用、行、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打交道,實用性強點。

Ⅵ 房地產開發企業計算土地增值稅時,為什麼不可以扣除印花稅

土地增值稅清算,印花稅是可以扣除的。不僅印花稅可以扣除、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都可以扣除。在允許扣除的項目里,稅金是單獨的一項,開發費用中不包括稅金。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規定:"九、關於計算增值額時扣除已繳納印花稅的問題細則中規定,允許扣除的印花稅,是指在轉讓房地產時繳納的印花稅。房地產開發企業按照《施工、房地產開發企業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其繳納的印花稅列入管理費用,已相應予以扣除。其他的土地增值稅納稅義務人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允許扣除在轉讓時繳納的印花稅."

針對什麼企業:

1、針對房地產企業,其中的印花稅計入管理費用,在算土地增值額時不能扣除,但在算企業利潤時可以扣除.

2、針對非房地產企業,其中的印花稅在轉讓房產時就在土地增值額中扣除了,所以在算企業利潤時就不能扣除了.

所以說,地產企業在以前會計年度中算利潤時如果沒有扣除印花稅,在清算時肯定要扣的;如果在以前年度利潤計算時已經扣除了,有相關的憑證證明就不用扣除了.可能你說的情況屬於前者。

(6)房產分配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1、印花稅在企業的會計處理中,是記入到了管理費用中的。

2、只有在房地產開發企業計算土地增值稅進,管理費用是可以扣的,(其他企業是不可以扣的),但是是有比例限制的,並不是以實際發生額全部扣除的。

3、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可以扣除的費用是與土地與房屋轉讓相關的費用與稅金的,如果是一般非房產企業,印花稅也是要記入到管理費用中的,但是管理費用是不可以扣除的,而印花稅與轉讓土地與房屋有關,可以扣除的,所以就得將印花稅單獨拿出來,放在土地增值稅可扣除的稅金中進行扣除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非房產企業扣除了印花稅。

4、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土地的開發與房屋的開發與轉讓的,所以其所發生的費用全部都是與計算土地增值稅相關的,原理上也是全部可以扣除的(這里僅說「原理上」,後面會具體說到的)。

而這個印花稅是在管理費用裡面的,管理費用可以扣除,那麼自然裡面的印花稅也就自然而然的扣除的,所以我們看不到單獨扣除印花稅的影子。這就是你所看到的現象,從而形成了你誤解之處。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清算有關問題的通知-網路

Ⅶ 婚前財產離婚後如何分配…謝謝

1、如果該婚前房產單純是一方購買,則屬於個人財產,根據婚姻法規定,另一方不能對其進行分割。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不論婚姻延續時間多長,該個人財產不會自動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顧名思義,婚前房產若是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是不能分配的,也就不存在婚前房產如何分割的問題。

2、如果另一方參與婚後還貸,則離婚時應將一方婚前購買的按揭房判歸買房者所有,同時應當將夫妻所共同償還貸款的一半補償給另外一方。當然,剩餘未歸還的債務為個人債務。

(7)房產分配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一方婚前貸款購買,個人財產支付首付,產權登記在己方名下,婚後夫妻共同還貸,離婚後房子的分割: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有明確規定,即「夫妻一方婚前簽訂房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房產登記與首付房名下,離婚時該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不能達成協議的,法院可以判決該房子歸產權登記一方。

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有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所以,此時登記的房產歸登記一方,共同還貸的房款及房子的增值由登記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熱點內容
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必須堅持法治精神 發布:2025-04-22 18:22:13 瀏覽:486
司法部楊帆 發布:2025-04-22 18:08:34 瀏覽:877
為什麼提出法治中國 發布:2025-04-22 18:08:27 瀏覽:568
校園暴力案件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4-22 18:02:54 瀏覽:509
三億文庫刑法 發布:2025-04-22 18:02:49 瀏覽:324
梁軍律師 發布:2025-04-22 17:54:03 瀏覽:580
法律博士與法學博士 發布:2025-04-22 17:47:59 瀏覽:159
上海住房公積金政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4-22 17:47:49 瀏覽:614
勞教案例行政法 發布:2025-04-22 17:47:09 瀏覽:460
人類道德形成過程 發布:2025-04-22 17:30:21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