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淡薄

法律知識淡薄

發布時間: 2020-12-28 10:23:52

1. 急!求論文一篇: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的意義

大學生與法律 在高校學生中也經常發生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學生不懂法,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法制觀念淡薄。 傳統觀念一般會認為,學歷越高犯罪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大學生或更高學歷的人即使犯罪,也是和計算機智能化聯系在一起的。但有一位有關人事指出,這種觀點與事實相差甚遠——「學歷與素質不成比例」。近年來,大學生犯罪人數逐年上升,而且以盜竊、故意傷害人為主。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區分局副局長金志海說:「校園里的浮躁讓一些大學生急功近利,偏離了正確的價值取向,面對物質誘惑容易迷失,其中,以不正當,甚至違法犯罪的手段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而迷失自己的正確價值取向的是屢見不鮮,就本校區而說,在剛開學不久,就有好幾次同學的手機被盜,存摺、現金被偷,有的甚至連別人剛買回的新衣物也不問自「取」。可見這些行為在一般人的眼裡是很難與大學生掛鉤起來的,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會認為只有那些低學歷,很早就出到社會混的人或是那些外來的民工才會干這些見不得光的事。但這事卻恰恰發生在大學生群中,而且經過校領導多次強調:這是違法行為,是不應發生在大學生上身上的。但校領導的重視,而學生卻不屑一顧,依然我行我素。 小市民的思想在大學生群中滋生著,不是大學生不懂法,因為學校開設的「法律基礎」這課也有講到其中的細節,但這類事卻屢次發生,可見一個重要原因不是這些學生不懂法,而是因為法制觀念淡薄。其中有這樣一則這樣的報道:小文成績優異,順利考入某知名學府法律系就讀,曾經是父母引以為傲的掌上明珠。2005年,她卻因為盜取同學的筆記本電腦被刑事拘留。小文的家境條件非常好,但父母家教嚴格,以為筆記本電腦、MP3什麼的都是奢侈品,不允許小文買,可是周圍的同學一個比個 「現代化」,手機、筆記電腦、MP4、MP3樣樣俱全。最終,小文抵擋不住誘惑,把同學的筆記本電腦抱回家,一個讀法律系的學生可不能再說她不懂法了吧,但在面對誘人的物質時,她就迷失其中,急功近利,偏離了人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小文她懂法,並且知道自己在干什麼,但物質的誘惑使她失去控制,從而變成一個法制觀念淡薄的大學生。 大學生與法律的關系,不是大學生不懂法,而是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淡薄。面對大學生頻頻出現犯罪的現象,一方面要求大學生提高法律的觀念 ,考入高校後逐漸接觸社會,要提高和加強社會經驗和判斷能力,遇事要冷靜,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預防大學生犯罪是一項長期並且系統的工作,同時也需要整個社會各個環節的配合,高校更是義不容辭。 法學,又稱法律科學,是一門以法律現象為專門研究對象的歷史悠久的社會科學學科。《法律基礎》是法學中的「法律入門」,它使我們充分認識依法治國的必要性,同時教導我們如何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 以前我一直認為只要自己安守本分,循規蹈矩,不做那些違法犯罪的事就等於懂得了法律。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人民當家做主。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人民是享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但又不允許人民超越法律法規之外,常言: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律的監督,我們這樣的一個泱泱大國又怎能持續繁榮下去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天子犯法也應與庶民同罪。 學習《法律基礎》使我受益匪淺,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履行相應的義務。這些法律法規都教導我如何做到知法、守法、護法。 《法律基礎》中對法學的有關原理和法律規定進行了概略敘述。其中很多東西都要記,死記硬背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在這里我介紹一種簡單輕松的方法就是堅持每天看新聞和報紙,這些媒體傳播的消息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現實生活中,其中的一些有關法律的案件如果我們能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法律知識來加以分析和研究,必定會加深我們對法律知識的了解。不用找借口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與其把時間花在觀看電視連續劇上,倒不如每天花上半個鍾細細閱讀一份有價值的報紙更有意義多了。

2. 在我們的身邊,有些同齡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 ) A.法律知識缺乏 B.法律意識淡薄

ABCD

3. 覺得自己法律知識淡薄,想要學習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剛剛在網上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合適的

了解民法大部分,如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現在很多電視節目都有法律常見的案例,多看看。

4. 個體經營者利益受到侵害,法律知識淡薄,如何維權

如果你對該處罰不服,可以向工商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工商局申請行政復議。
你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5. 集團如何解決法律意識淡薄

首先說來,這個過程可能需源要時間比較長:

不成熟的看法:1、在新員工入職培訓時候就需要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培訓相應的法律風險意識,並跟蹤培訓後的效果。2、對老員工,可以定期開展法律培訓、行業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增加一般員工的法律學習主動性。3、關於公司治理,不知道公司有沒有法務合規之類的部門設置,如果有,可以由合規部門對全部的智能部門進行合規檢查,提出相應的合規檢查意見,並針對檢查意見持續追蹤整改效果。4、更重要的是需要管理層對法律觀念的重視,在公司業務、戰略、人力等各個條線都要有尊法守法的自覺。

6. 身邊的人法律知識淡薄是什麼體驗

最服那些農村啥都不懂的那些人,還整天叫囂說這不就是這很正常的專一件事情嗎?他們那裡離婚屬的時候也沒有離婚協議,也沒有婚前婚後財產,反正只要鬧矛盾離婚,女方是拿不到一分的錢,都是在男方那邊,女方也是不會爭取自己的權益。

7. 1,老年人缺乏法律知識2,大多數人法律意識薄弱3,居民不能有效的運用法律。怎麼分析這3個問題

1、老年人是指60以上的,他們哪學什麼法律?新中國建立沒多久,自然災害,飯都沒得吃內,誰還讀書?容我父母都是60歲,都經歷過那個年代,高中都沒讀呢,法律?能懂多少,這些是社會教育缺失,歷史遺留問題,不用考慮。感謝我父母,他們雖然沒文化,但是一直讓我讀到大學。
2、大多數人意識薄弱,中國的基數太大,大多數人是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如何來提高意識?哪怕是知道需要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也沒有精力和金錢去做這些事,順便BS一下強制執行的力度。
3、運用法律是需要對法律的理解,准確的找到相關法律條款,定性。非專業人員沒這個能力,我雖然學過,也不是完全理解(當時不認真)。CCTV12挺好,經常出案例,說原理。可以學習。
總結:21世紀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教育也應該傾斜,社會學科要加強,動手能力要加強,別大學生混完4年,出來個個都跟250一樣,做不成事,從小學就開始修學分,啥時候修完拿畢業證,考不及格一直考,不讀書升上去也是個廢材了。
個人意見:高考居然放棄了英語,我頂啊,乾脆讓外國人學中文好了。很多地方還是需要用到英語的,真不知道改革這個有什麼意義。

8. 一個是不懂法,一個是法律意識淡薄,之間有什麼區別

一、表現形態不同

不懂法是客觀的表現形態;法律意識淡薄是主觀思想意識表現形態。

二、回對法律了解的程答度不同

不懂法是沒有基本的法律常識。法律意識淡薄不一定不懂法。

三、主觀意識不同

不懂法是對法律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可能犯罪而不知。法律意識淡薄主要是針對人的主觀的判斷力,如對法律的無知和偏見或藐視、無視、以及忽視主觀思想對法律的意識淡薄,知法還犯法。

(8)法律知識淡薄擴展閱讀

不懂法的危害舉例與法律意識淡薄職務犯罪的危害

一、不懂法的危害舉例:

李姓公民借款給他人,約定時期還款已過,債務人不還且無息拖欠。李某本可以依法處理,但他不懂法,領著一夥人,強行到人家家裡搬走彩電等貴重家用電器以此抵債。結果使這家的一位老人因受驚嚇而發病死亡,造成了嚴重後果。李某也因此侵犯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二、法律意識淡薄職務犯罪的危害:

動搖國家政權的根基。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犯罪危害國家政權的法治基礎。職務犯罪對政府現代化運作形成阻礙。破壞市場經濟及其發展。

9. 每次有違法行為,都說此人法律意識淡薄,我想問一下,有誰在高中或高中一下學到過法律知識。

不是所有東西都要在學校課堂上學的,有些東西叫做常識
遵紀守法,應該學校教過,不懂就問,應該老師說過

10. 准備開一家店鋪,並僱傭兩名員工,本人法律知識淡薄,我和招聘的員工之間是簽勞動合同還是僱傭協議啊

你開個店鋪,就要辦執照吧,辦了執照,那就是個單位,看一下《勞動合同法》吧。簽訂勞動合同是必須的。

熱點內容
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必須堅持法治精神 發布:2025-04-22 18:22:13 瀏覽:486
司法部楊帆 發布:2025-04-22 18:08:34 瀏覽:877
為什麼提出法治中國 發布:2025-04-22 18:08:27 瀏覽:568
校園暴力案件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4-22 18:02:54 瀏覽:509
三億文庫刑法 發布:2025-04-22 18:02:49 瀏覽:324
梁軍律師 發布:2025-04-22 17:54:03 瀏覽:580
法律博士與法學博士 發布:2025-04-22 17:47:59 瀏覽:159
上海住房公積金政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4-22 17:47:49 瀏覽:614
勞教案例行政法 發布:2025-04-22 17:47:09 瀏覽:460
人類道德形成過程 發布:2025-04-22 17:30:21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