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
1. 商業秘密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第一、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是商業秘密侵權人對權力人所應當承擔的權利。這種責任對權力人來說是一種補償,在實踐中也被認為是比較「實惠」的。的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違約責任。應按雙方簽定的保密合同的約定承擔責任。違約人雖沒有造成權利人損失的,但合同約定需支付違約金的仍應支付。2.侵權責任。首先是賠償損失,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損害的,以其所遭受的實際損失額進行賠償,如果權利人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應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所獲得的利潤為賠償額。另外,對侵犯商業秘密責任承擔與其它知識產權案件不同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還規定了侵權人還應承擔權利人因調查侵害其合法權益不正當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其次,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還可以適用民法通則其它承擔責任的方式。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侵權和違約權利人只能擇一,不能同時主張。
第二、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侵權人對國家應當承擔的責任。這種做法有利於及時制止侵權行為。因商業秘密本身的性質是一種信息,一旦泄露,其擴散可以是很快的,同時會給商業秘密權人帶來不可挽救的損失,所以規定行政處罰可使商業秘密權人方便地請求工商局採取及時措施,對侵權行為有效地加以制止。在發生侵權行為時,受害人可主動向工商行政管理局請求查處。依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5條的規定,使侵犯商業秘密權人承擔的行政責任為:1.、停止侵權行為。對於侵權行為「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2.、罰款。負責監督檢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侵權行為規定行政處罰是我國法律保護商業秘密的重要特點。行政處罰的規定還加重了侵權者的責任,即不但要賠,而且可以罰,加強了對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制裁力度。
第三、刑事責任。這是一種最為嚴厲的措施,可能使侵權人面臨牢獄之苦。1997年3月14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修訂的我國新刑法增加了侵犯商業秘密罪,該罪是指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損失」,包括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新刑法第219條和第220條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刑事責任為:1、自然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以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措施。
2.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將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 商業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直接經內濟損失50萬元以上容的,致使權利人破產或其嚴重後果的應予追究刑事責任。而且,侵犯商業秘密罪是可以構成單位犯罪的。 2、行政責任 當事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舉報,工商部門將依法作出處罰,採取強制措施;但有關賠償只能進行調解。 3、民事責任 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民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