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拆除他人房屋法律責任

拆除他人房屋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8 16:25:37

⑴ 未經同意強行拆除他人房屋,八年後還能立案偵查嗎

未經同意強行拆除他人房屋,
是一種嚴重的侵權違法行為,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八年,
但如果有相關人證或者物證,
依然可以選擇報警處理,
然後警方也會依法立案偵查。

⑵ 擅自拆除別人房屋應作如何處理

拆遷人的非法拆遷行為,是一種侵權行為,被拆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損害賠償的內訴訟請求;申容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對裁決不服再提起行政訴訟。

拆遷人的非法拆遷行為是對被拆遷人合法財產的侵犯,其行為已經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定,可要求公安機關以實施人構成故意損壞財物罪給予立案,追究實施人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拆除他人房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房屋拆遷要有拆遷管理部門批準的《房屋拆遷許可證》。沒有獲得該許可,拆遷人不得進行拆遷程序。拆遷 是指拆遷人依法將建築予以拆除,並對被拆除建築的使用人予以移遷安置,對被拆除建築的所有人予以經濟補償的民事法律行為。

⑶ 私自拆他人房屋並砸傷房主,是否屬於刑事案件

私自拆他人房屋,涉嫌故意毀壞公私財產罪。經過公安機關偵查後確定是否屬於刑事案件,罪名最終成立需經人民法院判決

⑷ 在拆遷期間私拆他人房屋違法嗎

私自拆除他人房屋的,需要負法律責任。
1、私自拆除他人房屋,在專民事上屬於侵犯他人合屬法財產權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賠償的法律責任。
2、在民事責任之外,則屬於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違法行為,可由公安機關予以治安處罰;如果損失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則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要承擔刑事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⑸ 私自拆除他人房屋並佔有原房屋所在地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私自拆除他人房屋,並帶有原房屋所在地,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這種情況應當是把東西還給業主

⑹ 以中國刑法私自拆除他人房屋犯了什麼罪

私自拆除他人房屋涉嫌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刑法》內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容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⑺ 請問別人的房屋能私自拆嗎

你好,根據你的陳述,法律保護你的私有財產,房屋被他人私自鏟除是違法行為,你可以報警處理,祝你維權順利!

⑻ 村主任其諞親屬拆除他人房屋該稱但什麼法律責任

村主任和其親屬共同承擔法律責任。

⑼ 非法侵佔、拆除他人農村住宅該怎麼量刑定罪

可能涉嫌了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由於我國刑法對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數額未作出明確界定,因此各地在實施中的標准也不太相同,福建省在對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認定中,「數額較大」一般為一萬元以上不滿五萬元;「數額巨大」為五萬元以上。
犯故意破壞財物罪
(1)數額較大(福建省數額標准1萬元-5萬元)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2)數額巨大(福建省數額標准5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毀壞個人財物,導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的;等等。

⑽ 村主任其諞親屬拆除他人房屋該稱但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該房屋是你來合自法居住的房屋,不支付任何補償不依照法定程序就強行拆遷的話,這是屬於違法的。我國《物權法》明確規定了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物權法》 第四十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可以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徵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徵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徵收人的居住條件。...

熱點內容
社民法西斯 發布:2025-04-23 02:04:21 瀏覽:944
雲浮法院陳 發布:2025-04-23 02:01:50 瀏覽:906
中國遺產稅法律法規 發布:2025-04-23 01:58:00 瀏覽:980
安徽徽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3 01:53:43 瀏覽:106
社會與法別墅驚魂3 發布:2025-04-23 01:48:57 瀏覽:258
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3 01:45:20 瀏覽:255
勞動合同法兼職工 發布:2025-04-23 01:42:11 瀏覽:338
民事訴訟法中級法院管轄 發布:2025-04-23 01:41:58 瀏覽:221
入室盜竊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4-23 01:29:53 瀏覽:439
法學院贈言 發布:2025-04-23 01:23:55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