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警察的法律責任

警察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0-12-28 18:45:48

① 什麼情況下警察要承擔刑事責任

一、警察幹了違法的事要承擔什麼責任, 要看警察違法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如果警察只是一般行政違法,那麼警察可能會受到行政處分,如果警察違法達到犯罪的程度,如你所說警察非法拘禁超過法律規定的時間(包括超期羈押現在也是以非法拘禁論處),警察將可能涉嫌構成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如果警察在逮捕過程中毆打嫌疑人並進行刑訊逼供,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三、如果警察的非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是在上級授意下的所為(例如公安局領導批准他非法延長拘禁時間),領導的授意不能成為警察排除承擔法律責任的理由,這個警察同樣要為其行為後果承擔行政或刑事責任(難道領導叫你殺人放火你也干???)。批准警察實施違法行為或者犯罪行為的上級同樣也得承擔相應的行政甚至刑事責任.當然我們在這談的只是法律,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會怎樣處理,情況較復雜,事實上這類案件辦起來難度很大,流產的機率很高,但也有辦成的(警察受到刑事追究),總而言之,法律總還是公正的,誰要是違反了法律的規定任意行事,誰就得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這是沒有任何疑義的.

② 未立案的情形,當事民警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第一,關於追訴時效問題。如果 2004 年被害人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了,根據被害人陳述,公安機關認為該案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就應當採取相應的調查措施,如對被害人進行傷情鑒定等。如果經鑒定被害人的傷情達到輕傷及以上時,且該案處於刑事追訴期限內,公安機關就應當及時做為刑事案件立案偵查。若被害人已經在追訴時效內提出控告,但公安機關怠於履行職責,如未對被害人進行傷情鑒定,也未對該案作出刑事立案決定,這應當屬於刑法規定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形,該案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因此,該案即使過了 13 年,公安機關仍然需要啟動刑事追訴程序,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刑法》第八十八條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第二,怠於履行職責的警察人員可能構成玩忽職守罪或者徇私枉法罪。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是刑法的基本價值追求,及時有效打擊犯罪是人民警察的職責所在。《刑事訴訟法》第 110 條明確規定,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因此,對於應當立案的案件,公安人員故意不立案或者不履行相應的職責,是一種瀆職行為,應當依法依規受到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③ 派出所不作為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警察不作為行為的法律責任

警察不作為行為因違法的性質以及造成的內危害結果的不同而容分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法律責任承擔的方式主要是:

1、玩忽職守的刑事責任。《刑法》第397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行政責任。《人民警察法》第21條規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對公民提出解決糾紛的要求,應當給予幫助;對公民的報警案件,應當及時查處。

人民警察應當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和社會公益工作。

公安民警因不作為行為造成危害結果的,要受到行政處分,或者辭退、調離崗位等。

3、行政賠償責任。公安民警因不作為償責任行為給公民、法人的人身、財產權益造成損失的,公安民警所屬的機關應當承擔行政賠償。

④ 人民警察違法使用武器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司法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使用武源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國務院1996年1月頒布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8條至第11條對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作了嚴格規定。
該條例第10條規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1)發現實施犯罪的人為懷孕婦女、兒童的,但是使用槍支、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實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2)犯罪分子處於群眾聚集的場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場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將會發生更為嚴重危害後果的除外。
該條例第11條規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1)犯罪分子停止實施犯罪,服從人民警察命令的;
(2)犯罪分子失去繼續實施犯罪能力的。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還於1983年9月聯合下發了《關於人民警察執行職務中實行正當防衛的具體規定》,監獄法第45條、第46條對監獄管理過程中使用武器和警械的條件和程序也作了明確規定。

⑤ 警察打人要付法律責任嗎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毆打他人是違法行為,警察打人也一樣要承擔法律責任。造成輕傷以上後果還要追究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

  2. 警察在行使職權時造成公民傷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國家賠償


《刑法》第四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賠償法》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⑥ 人民警察違法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人來民警察有警察法源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對受行政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降低警銜、取消警銜。
對違反紀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時可以對其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
人民警察違反規定使用武器、警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賠償。

⑦ 辱罵民警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一、《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
拒絕或者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公然專侮辱正在執行職屬務的人民警察的,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以威脅方法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 5 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 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 500 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熱點內容
負法律責任的證明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
2017年財經法規電子書 發布:2025-04-23 05:08:17 瀏覽:658
酒桌勸酒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3 04:58:48 瀏覽:970
勞動法沒簽勞動合同 發布:2025-04-23 04:53:09 瀏覽:54
大連勞動法地方規定 發布:2025-04-23 04:52:12 瀏覽:685
蒸湘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23 04:49:17 瀏覽:776
最高人民法院肖楊簡歷 發布:2025-04-23 04:49:05 瀏覽:170
民事訴訟法解釋149條 發布:2025-04-23 04:44:15 瀏覽:369
新婚姻法彩禮解讀 發布:2025-04-23 04:43:30 瀏覽:849
建設工程基本法律知識有多少章 發布:2025-04-23 04:42:56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