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公司董事承擔法律責任的
㈠ 董事監事承擔法律責任嗎
公司監事因其享有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其需要對公司履行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違法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公司監事的法律職責: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二、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快車知識拓展:
第一百四十七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八條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㈡ 公司里的掛名董事,我想知道我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嗎
要看具體情形,
1,執行董事並不參與公司的實際經營,如果也不是公司的股東的回(即使掛名股東,也要承答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無特殊情形下,無需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2,也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如果毫不知情的,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刑法》第31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民事責任 《公司法》第150條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㈢ 執行董事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1)民事責任
公司法的第二十一條、一百四十八條、一百四十九條的規定,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和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有忠實、勤勉業務,損害公司利益時,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存在上述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應當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有行使職權的義務。法定代表人執行職務時,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公司,在公司對外承擔相關責任後,有權就公司的損失向法定代表人追償。 如果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同實施了侵犯公司利益的侵權行為,損害了公司利益,構成了共同侵權,那麼也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2)行政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的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①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②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③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④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⑤變更、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⑥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3)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該法條明確了在單位犯罪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並未將法定代表人列為必須追究刑事責任的范疇。如果根據公司的章程或者內部的協議等證據,能夠認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未實際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那麼該單位被追究刑事責任時,與掛名的法定代表人無關,應該由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承擔相應的責任。
比如公司會計因公司資金緊張,為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擅自做主,採取重復填寫多聯發票的手段,在發票聯如實填寫所銷貨物的金額交給客戶,但對存根聯、記帳聯則另行開具比發票聯金額少的金額,存根聯用於應付稅收人員檢查,記帳聯用於記帳納稅,則單位會以涉嫌偷稅罪處罰,同時將對公司會計以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偷稅罪的刑事責任。
(4)其他責任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和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的司法解釋的規定,在公司因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而被申請強制執行時,人民法院可以對法定代表人採取限制出境的強制措施。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如果公司未結清誰看、滯納金,又不能提供擔保的,稅務機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
(5)補充:有人認為監事只是監管公司的一些事或者說只是掛個名而已,沒有任何法律風險也不會承擔任何責任,其實不然!根據監事有無過錯而定,有過錯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①對未能發現和制止公司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
②監事在工作中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③監事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若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④掛名監事,對外是不能對抗第三人的,建議你與公司簽訂協議,約定權利義務關系。
㈣ 兩人公司中如果公司出現法律問題時法人和監事各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一、法人的責任。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並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第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第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第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第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二、監事人的責任(一)檢查公司財務;(二)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三)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四)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五)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六)依照法律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七)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以上第(六)款中所提及的的規定是指:在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針對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訴訟。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綜上所述,兩人公司里法人和監事都是不可少的,針對兩人公司法人和監事需要各自承擔什麼責任的問題,法人一般具有民事權利和義務,承擔民事責任,監事的責任是檢查財務狀況、監督公司人員行為、管理股東等,即使是兩人公司,發人和監事也是各司其職、各有責任的
㈤ 公司董事承擔什麼義務和責任
董事的義務:(一)注意義務:1、董事有遵守公司法和其他制定法規定的注意義務。董事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在管理公司事務和執行公司業務的過程中,負有遵守公司法和其他製法規定的義務,不得違反公司法和其他制定法規定,否則,應當對公司因此而遭受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2、董事有遵守公司章程規定的注意義務。公司章程作為公司最為重要的文件,對公司董事具有約束力,董事在管理公司事務和執行公司業務時負有遵守公司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得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否則,即應對公司承擔法律責任。
3、董事有在自己許可權范圍內行為的注意義務。董事被看做是公司的代理人,在代表公司對外從事活動使負有遵守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公司股東大會決議的義務,只能在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股東大會所授予的許可權范圍內活動,不得超出這些許可權范圍從事代理活動,否則,對公司因此而遭受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4、董事負有勤勉的義務。勤勉義務是指董事在擔當公司董事職位之後,要認真的履行好董事的職責,要經常對公司的事務加以注意,要盡可能多的將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公司事務的管理方面,要加強對其他董事和公司高級行政管理人員的控制和監督,並且要盡可能多的參加董事會會議。實際上,董事的勤勉義務本質上就是要求董事參加董事會會議,就公司所討論和決議的事加以注意。我國新《公司法》對勤勉義務作了明確規定。我們認為,我國對董事履行注意義務的判斷,以普遍謹慎、勤勉之人在同一類公司,同一類職務,同一類情形下所具有的注意程度、經驗、技能和知識水平為判斷標准。
(二)忠實義務:1、董事與公司之間的自我交易禁止義務。自我交易問題是董事忠實義務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它是指公司的董事及其利害關系人通過與所在公司訂立合同等方式實施買賣和金錢借貸,或就第三人對董事的貸款或准貸款提供擔保。
新《公司法》第149條第4款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2、競業禁止義務
新《公司法》第149條第5款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的同類的業務。」從法律上明確規定禁止董事為自己或第三人為屬於公司經營范圍內的業務或為有損公司利益行為。這是為了防止董事利用職務為自己或第三人謀取利益而損害公司利益。但是這一規定也會產生下列問題:
第一,對董事的競業行為予以絕對禁止不利於公司對商事機會和商業利益的獲取,因為並非任何情況下的董事競業行為都有損公司利益,只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條件,法律應該准許董事的競業行為。這也是各國公司法立法的共同點,所以,我國公司立法也應有條件的准許董事競業行為,並設定競業許可的條件和批准程序,以盡可能的保障公司最佳利益。
第二,我國公司法規定了公司對董事競業行為的所得收入享有歸入權。但我國公司法沒有規定歸入權的消滅時效和計算的起始時間,實踐中,適用民事訴訴訟時效(二年)。綜觀各國公司立法,認為消滅時效宜確定比民訴較短的時效,計算得起始時間應從競業所得產生之日起計算。公司在法定期限內不行使歸入權,應視為公司對競業行為的認可。
第三,應將董事非法獲取和利用公司的商事機會確定為禁止的競業行為。這是「公司機會高於一切」原則的具體要求。如果某一商業機會被認為是公司商事機會,作為知悉公司具體事務和信息的董事,不得違反忠實義務利用職務便利,將公司機會轉予自己或第三人,從中獲利。
㈥ BVI公司的董事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BVIBCA法,公司董抄事具有為管理公司所需要的一切權利。同時該法規定所謂的董事行為守則:
公司董事應當誠實認真地從公司利益出發;
應當為適當的目的行使職權;
沒有權利實施違法或違反公司章程的行為;
董事必須在必要的情況下在考慮到公司業務、自己的地位和責任性質表示關心,謹慎處理事務並使用專業知識;
董事責任由BVIBCA,2004;InsolvencyAct,2003等其他特殊法律來規定。
另外,因為BVI法律以英國習慣法為基礎,也使用現行法律沒有修改的習慣法規定。
根據綜合規定,董事對公司未實施的債務或義務不承擔責任。
㈦ 有限公司董事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否與各自股份多少有關系
你說的董事,其實也是股東。
一,董事是公司的經營決策者,並通過董事會行使職權。事回實上答,董事不一定是公司的股東。因此從本質上講,董事的法律責任,原則上與股份多少無關。
二,既是董事又是股東時,承擔責任與股份多少掛鉤的,實際上體現的是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而不是董事的身份。
㈧ 公司出事董事會成員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主要的一點看董事會成員是否知情或者參與,如果知情後採取及時補救措施,是可以相應免除或減輕其責任。
㈨ 請問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需負什麼法律責任
請問如果公司賠了,我需要負責任嗎?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謝謝了
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就沒你事情,賠光了你的股份為止。
㈩ 董事在哪些情況下需對公司承擔民事責任
董事在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公司財產被董事挪為本人或第三人使用,則負有返還公司財產的責任。
例如董事違反了受信義務(忠實義務)。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或者基於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於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