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民事責任法律特徵

民事責任法律特徵

發布時間: 2020-12-29 01:10:00

A. 民事訴訟證據的特徵

根據民事訴訟法律規定的民事訴訟證據的表現形式為標准,我國民事訴訟證據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七種。
書證特徵: 書證的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各種書面文件,但有時也表現為各種物品
物證特徵:(1)物證具有較強的客觀性、真實性。 (2)物證具有獨立的證明性。 (3)物證具有不可代替的特定性。
視聽資料雖然具有生動逼真、便於使用、易於保管等特點,但也不能由此認為其是絕對可靠的證據,原因在於視聽資料是可以通過剪接手段偽造變換的。
證人證言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徵:第一,證人證言是了解案件事實的人提供證明。也就是說,證人必須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只有知道案情的人才能作證,知道案件情況的人並不一定都是親眼所見,如盲人可以就其聽到的事實進行作證。 作證的人也並非一定要用言詞形式作證才有效力,如聾啞人可以就自己親眼所見,用啞語表達加以作證。第二,證人證言只包括能夠正確表達意志的人就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例如,精神病人或年幼不能辯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所作的證人證言是無效的。第三,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可靠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證人作為自然人,對於案件的事實的感知要受到主觀和客觀各種因素的制約和限制。
當事人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由於與訴訟結果有著直接的利害關系,決定了當事人陳述具有真實與虛假並存的特點。
鑒定結論作三個基本特點:一是獨立性。二是結論性。三是范圍性。
勘驗筆錄是以其文字、圖表等記載的內容來說明一定案件事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與書證有相似之處,但不能認為它是書證。兩者主要區別是:(1)產生的時間不同。書證一般是在案件發生前或在發案過程中製作發生的;而勘驗筆錄則是在案件發生後,在訴訟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對物證或者現場進行檢驗後製作的。(2)製作主體不同。書證一般是由當事人或有關單位及公民製作的;而勘驗筆錄則是辦案人員或人民法院指定進行勘驗的人,執行公務依法製作的一種文書。(3)反映的內容不同。書證一般是用文字、符號來表達其內容,本身能直接證明案件的事實情況,是製作人主觀意志的外部表現;而勘驗筆錄的文字、圖片記載的內容,是對物證或者現場的重新再現,其內容不能有製作人的主觀意思表示,完全是一種對客觀情況的如實記載。(4)能否重新製作不同。書證不能塗改,也不能重新製作,要保持其原意;而勘驗筆錄則不同,若記載有誤或不明確,可以重新勘驗,並作出新的勘驗筆錄。

B. 民事責任的特徵是什麼

答:(1)民事責任是因為違反民事義務而承擔的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的方式以財產責任為主;

(3)民事責任的范圍與違法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范圍相適應;(4)民事責任是對違法行為人的一種制裁。

C. 違反合同民事責任的概念是什麼與特徵有哪些

完全根據印象和理解答題了:
概念:是指違反合同當事人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所應回承擔的民事責任。
特徵答:
1、約定性:違約民事責任多數基於合同當事人的約定,少數基於法律的規定。
2、明確性:合同當事人事先可以預知違約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後果。
3、補償性和懲罰性:多數違約責任具有補償性和征罰性的雙重性質,少數僅具有單重性質。
4、物質性:合同的違約責任以物質方式承擔,一般民事責任中的賠禮道歉及類似方式是不適用的。
在線短時間也就歸納就么多了,不知中意否?

D. 侵權責任的特徵有哪些

侵權責任的特徵有哪些?
一、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規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侵權責任形態關注的是侵權行為的後果。侵權責任形態所關注的不是行為的表現,而是行為的結果,即侵權行為發生並按照侵權責任構成要求符合構成要件之後,所應當由應當承擔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行為的後果。它與侵權行為類型不同,侵權行為類型研究的是行為本身;而侵權責任形態研究的是侵權行為的後果,是侵權行為的法律後果由誰承擔。同時,它也與侵權責任構成不同。侵權責任構成研究的是依據什麼樣的准則,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構成侵權責任;而侵權責任則是責任構成之後責任由誰承擔的問題。
二、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體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侵權責任形態表現的是侵權行為後果由侵權法律關系當事人承擔的不同形式。侵權行為後果的具體表現形式,即損害賠償、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責任本身的形式。
三、侵權責任的承擔是經過法律所確認的。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理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四、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他人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①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②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③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④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⑤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E. 什麼是民事責任,什麼是刑事責任

觸犯刑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叫刑事責任。一般表現形式為坐牢,剝奪政治權利這些。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當承擔的義務,一般就是民事責任。比如,欠債還錢、打斷別人的腿要賠醫葯費和傷殘費這些就是典型的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作為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其基本特徵是:
(1)違反民事義務是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因而民事責任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
(2)民事責任應當由違反民事義務的行為人來承擔;
(3)民事責任主體只對被侵害人承擔責任,因而,是否實際地追究民事責任,以被侵害人的意志為轉移;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十種;
(5)民事責任主要由國家審判機關通過民事訴訟來確認,在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共同產生於同一侵害事實的情形下,還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來解決。 刑事責任是對已經構成犯罪的人予以刑罰處罰。其基本特徵是:
(1)犯罪行為是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因而刑事責任與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有著必然的聯系;
(2)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人來承擔;
(3)刑事責任直接體現著國家對犯罪人及其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譴責、責難),因而犯罪人是對國家承擔刑事責任;
(4)刑事責任實現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是對已經構成犯罪的人予以刑罰處罰;此外,還可以通過免除刑罰處罰,以刑法所規定的非刑罰處罰方法實現其刑事責任;
(5)犯罪人所承擔的刑事責任,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通過刑事訴訟予以確定

F. 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您好!侵權責任的法律特徵表現在:
1、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法律內規定的義容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法定義務是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禁止性規范設定的義務。這種義務對於每個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違反此種義務,即構成侵權行為責任。而約定義務則是特定當事人之間設定的某種義務,違反約定義務,構成違約責任。
2、侵權責任以侵權行為為前提要件
侵權責任產生的基礎是侵權行為,沒有侵權行為則不存在承擔侵權責任的問題。侵權責任正是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3、侵權責任的形式具有多樣性
侵權責任的行為人或責任人除了要承擔賠償損失、返還財產等財產責任外,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同時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非財產形式的責任。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G. 民事責任的法律特徵

同意樓上的觀點:)
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回體違反答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可以說民事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的簡寫,因此,二者應該沒有區別

H. 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民事責任〕指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而依法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有以下特徵內:
(1)民事責任容以民事義務為基礎,是違反民事義務的法律後果。
(2)民事責任以恢復被侵害人的權利為目的。
(3)民事責任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
(4)民事責任是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熱點內容
深圳法治 發布:2025-04-23 12:23:19 瀏覽:133
即墨市人民法院網站 發布:2025-04-23 12:19:03 瀏覽:335
法律碩士非法學非全日制可以報考公務員嗎 發布:2025-04-23 12:14:35 瀏覽:81
合同法到20年可以優先續簽嗎 發布:2025-04-23 12:11:21 瀏覽:55
北京市噪音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3 12:09:58 瀏覽:37
民事訴訟法有聲 發布:2025-04-23 12:08:36 瀏覽:293
海絲條例的法規 發布:2025-04-23 11:46:50 瀏覽:812
法官任職鑒定 發布:2025-04-23 11:42:13 瀏覽:222
濟南律師事務所哪個好 發布:2025-04-23 11:30:56 瀏覽:780
法庭狂懟法官 發布:2025-04-23 11:15:47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