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法釋義法律效力
Ⅰ 行政處罰法的含義包括
問題一:. . 行政處罰法定原則的含義包括哪些 行政處罰法定原則的含義包括實施處罰的主體法定、處罰權的范圍法定、處罰程序法定。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處罰原則
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
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
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4.處罰程序是法定的。
三公原則公開、公正、公平原則
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及處罰中的有關內容必須公開。處罰公正原則要求不能違反公正的程序。
處罰公平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行政處罰中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行為人。既不能同等情況給予不同處罰,也不能不同情況給予相同處罰。
適應違法行為原則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亦即行政處罰的種類、輕重程度及其減免均應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問題二:行政處罰法中一事不再罰的具體意思是什麼? 你這是一題多問,現逐一回答。
一、《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就是一事不再罰原則,它明確規定,針對同一違法行為做出罰款處罰的,不得重復處罰。
二、不同行政機關對同一違法行為,只能由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依法做出處罰決定,避免以往出現的10個大蓋帽管一個破草帽的情況。對同一違法行為,一次處罰完畢,不能先後兩次作出處罰。
三、財產罰的處罰種類可以疊加。因為,罰款是處罰違法人的合法收入,沒收是對違法人非法收入採取的措施。例如:《建築法》第六十五條第三款:未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予以取締,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問題三: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這就是行政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處罰最重要的原則,也是依法對行政處罰提出的根本要求。
問題四:行政處罰法的第二十條是什麼意思? 第二十條是神馬發出來啊~~~
問題五:行政處罰法中簡易程序處罰里「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含義是什麼?請舉例說明。謝謝1 公民指的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自然人,法人指的是企業或其代表,可以是一個機構組織也可以是自然人,其他組織包括外籍人員、行政單位等不歸於前兩者的一切單位和個人
問題六:行政處罰是否也有並罰的概念? 不存在並罰的概念,因為處罰主體不一定相同,法律依據不一定相同,通常都是單獨開立處罰通知書。
上海嘉之會律師事務所
問題七:行政處罰法中處罰期限為不超過30日是什麼意思 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觸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沒見你說的:「處罰期限為不超過30日」的條文
問題八:工商局的主要意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內容是
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問題九: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 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原則。按照你老師講的記就可以了。
行政處罰的原則指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應當遵循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准則。
一、行政處罰公開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3款規定:「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任何法律都要遵守一定的立法程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實施過程也要公開,這是公開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行政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5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既要發揮處罰的威懾、懲罰作用,又要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建立一個良性的行政管理體制。
三、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依法中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行政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是為了維護正常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非法損害違法行為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四、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這就是行政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處罰最重要的原則,也是依法對行政處罰提出的根本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含義:
1.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定的依據。
2.行政處罰只能由行政機關或者其他有權機關實施。
3.實施行政處罰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
行政處罰公正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2款規定:「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根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就是行政處罰公正原則。
行政處罰不免除應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的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構成了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這三種法律責任的性質是不相同的,不能相互代替。
問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是什麼意思 第二十三條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處罰不是目浮,目的是制止行政相對人違法的行為。
Ⅱ 行政處罰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管理機關針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在經過調查取證掌握違法證據的基礎上,製作的記載當事人違法事實、處罰理由、依據和決定等事項的具有法律強制力的書面法律文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Ⅲ 行政處罰決定的生效規則
法律分析:通說認為,行政處罰決定自作出之日即發生法律效力。持此觀點的理論依據二:一是行政機關作為國家執法機關,其是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在該處罰決定被復議決定或行政判決推翻之前應推定其具有法律效力;二是推定行政處罰決定自作出之日即發生法律效力符合行政效率性原則,如只有在行政相對人認可、法定起訴期限屆滿行政相對人不起訴、或被復議決定或行政判決維持後才有效力則會影響行政機關的權威,不利於行政機關對正常事務的管理。持此觀點的法律依據三:1、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2、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3、訴訟期間,不停止行政行為的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十六條 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載明的期限內,予以履行。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六十七條 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除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或者通過電子支付系統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並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Ⅳ 行政處罰法全文釋義是什麼
法律分析: 1.行政處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實行迴避制度,包括執法人員自行請示迴避和行政管理相對人申請迴避3.處罰程序適宜。行政處罰規定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簡易程序的適用也要嚴格按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進行; 4.行政處罰作出以前要通知被處罰人將要作出的內容、理由以及提出意見的途徑、方式和期限,以便使其有陳述意見、提出反證等參與的機會; 5.現場勘查、物品檢驗要通知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到場; 6.職權分立。事實的調查和作出處罰決定分立,復議、申訴受理與作出處罰決定分立,處罰決定與處罰執行分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解讀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2021年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於2021年1月22日修訂通過,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第三條 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Ⅵ 行政處罰的意義是什麼
行政處罰法釋義是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的規范,對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行政違法行為的規范;意義是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
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Ⅶ 行政處罰法的效力如何體現
行政處罰法的效力與其他法律相似,為通過立法權與行政權加以確定。其中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立法權所使用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及其他行政部門制定的相關法規和部門規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Ⅷ 行政處罰法釋義的內容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是為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於1996年3月17日通過,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2021年1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新法明確違法行為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後果的,追責期限延長至五年。新修訂的法律於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第三條 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